溫州多地花菜嚴重滯銷 一些菜農無奈將菜爛在田裡

2020-11-26 溫州新聞網

瑞安菜農在搶收花菜。蔣文廣 攝

張釗 製圖

  溫州網訊 「120多畝的花菜集中成熟,這十來天,我們都是凌晨3點去採摘,如果不搶收,花菜的花球會開散成次品,偏偏春節前工人緊缺,工資漲到每天每人170—200元,又遇上史上少見的花菜集中上市、嚴重滯銷,引發價格暴跌,花菜批發價從一個月前的每斤3—4元,跌到現在的0.3—0.4元,而花菜的種植成本在每斤0.6—0.7元。別說賺成本,一天的銷售額都不夠付一天的工人工資!」瑞安市陸寶果蔬種植農場負責人潘貽陸苦笑著說。

  與潘貽陸一樣,我市瑞安、蒼南、龍灣、樂清、平陽這五個花菜規模種植區的菜農們,今年都遭遇了這場歷史少見的花菜嚴重滯銷、價格暴跌。而且這一低迷的市場狀況持續時間已達10多天。溫州地區的不少農戶乾脆讓花菜爛在田裡。

  價格暴跌已持續10來天

  瑞安是我市花菜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主要種植地在東部塗園,有近50個村4000多農戶從事蔬菜生產,是全國較大的花菜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當前這一茬口種植成熟的花菜共3.5萬畝。瑞安市農業站副站長吳小雄介紹,近期瑞安東部塗園一帶的高峰期花菜日交易量達300多萬斤,價格暴跌持續時間已達10來天,昨天的批發價在每斤0.3—0.4元,很多農戶乾脆讓菜爛在田裡,以減少損失。

  蒼南這一茬口的花菜種植成熟面積達1萬多畝,集中種植地在金鄉、龍港片,今年個別鄉鎮出現百畝以上集中連片種植的基地。當地有七八個花菜收購點,近日平均每個收購點的交易量有10萬斤。初步統計,每天產出約70萬斤,最低價跌到0.2元/斤。

  龍灣區這一茬口的花菜種植成熟面積共7000多畝。花菜收購價從兩周前的每斤3元多跌到現在的0.2—0.25元,已經低於生產成本價。

  最早出現花菜滯銷並向有關部門和媒體求助的是樂清清江的菜農。記者從樂清市農業部門了解到,樂清此茬口種植成熟的花菜面積達6000多畝,價格每斤0.3—0.4元。

  種植面積盲目擴大是內在原因

  2016年11月至今,溫州地區的氣溫偏高,導致90天、95天、105天等不同生長期的花菜沒了時間差,收穫上市期過於集中。

  潘貽陸介紹,自己種花菜十幾年了,沒遇到過2016年冬天這樣的特殊天氣,種植的90天品種的松花型花菜、95天、105天品種的花菜,都集中在近一個月收穫上市。採摘工人根本忙不過來,而一旦錯過了最佳採摘期,花球開散加快,還會出現爛花。

  雖然天氣是一大誘因,但在各地農業主管部門分析看來,暖冬大量花菜集中上市只是一個導火索,背後其實暴露了此產業的潛在問題。瑞安市農業部門分析認為,種植面積盲目擴大也是一大誘因,2013—2015年瑞安種植的松花型花菜品種平均畝產值7000—8000元,因此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很多種植雙季水稻的糧田,都改種一季水稻一季花菜,2016年新增面積1萬多畝;加上配套的冷藏冷鏈設施落後,未經預冷的花菜裝車後經長途運輸馬上發熱變質,沒法外運和銷售,客商也不敢收購。

  蒼南縣農業部門稱,最近4年,蒼南花菜價格很少低於每斤1元。農戶平均畝產4千多斤,效益達7000—8000元,投資成本僅2000元左右,周期僅3個多月,管理也很簡單,所以2016年種植面積至少擴大3000畝,甚至有些原來種植西紅柿的大戶都轉種花菜。

  龍灣區農業部門調查數據顯示,龍灣花菜生產起步較早,但直到近幾年,栽種面積才由原來的不到200畝發展到目前的萬餘畝。受前幾年效益好的誘導,許多沒有種植經驗的農戶一哄而上。

  溫州市農業部門認為,這一輪花菜價格暴跌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暖冬造成大量花菜集中上市;二是暖冬使北方露地蔬菜不斷供,南方蔬菜需求減少;三是種植面積激增38%;四是國內其他地區花菜種植規模擴大,導致全國花菜市場供大於求。

  各地農業部門及媒體助力

  「目前,我市花菜價低滯銷問題嚴重,希望通過你們新聞媒體吸引外地客商前來採購。」昨天,市委農辦(市農業局)市場信息處(副食品辦)處長潘伯琴向記者發來求助信息。他稱,樂清花菜菜農是最早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求助,目前在花菜銷售方面已大有好轉,但價格還是很難回升。當地的農業部門也在幫助菜農發布銷售信息,還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購買愛心菜,幫菜農渡過難關。

  記者從瑞安市了解到,當地農業部門已到生產基地,了解農戶的需求,也已第一時間將此信息反饋到省、市農業主管部門,並聯繫周圍地區冷藏企業,利用現有冷庫為農戶提供冷藏服務,並聯繫台州、福建等地花菜加工企業,儘快外運加工。另外,還將啟動《瑞安市沿海花椰菜生產功能區規劃》編制,進一步提高花菜生產基地基礎設施水平,重點建設產地交易市場、冷藏冷鏈設施、基地交通道路、農戶倉儲設施和機械裝備水平等。

  在龍灣區,考慮到當前本地花菜銷售主要由外地商販設點收購或直接到田頭收購,沒形成訂單種植,區域內又無相關加工企業,而且近年雖然擴建了不少蔬果保鮮冷庫,但與花菜種植面積的快速增長相比,預冷和冷藏設施的增長速度仍滿足不了需求。因此,龍灣區農業主管部門已努力拓展本地市場,爭取本地消化一部分產品,並積極聯繫加工單位,通過外運加工減少鮮銷和冷藏壓力;還將加強政策引導,完善政策保險制度,試行蔬菜保價;還將加大蔬菜保鮮庫扶持,提高產銷企業儲藏保鮮能力,增強抵禦風險能力;還需引導種植戶及時做好後續茬口種植安排。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劉娜筱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APP讓滯銷冬瓜一掃而光 花菜推遲10天上市菜農純賺5萬
    原標題:APP讓滯銷冬瓜一掃而光 花菜推遲10天上市菜農純賺5萬 姚衛強說,多虧自己還算「新潮」,手機裡裝了款叫「一畝田」的APP,通過這個網際網路農產品交易平臺,他成功度過了去年秋冬那次冬瓜滯銷危機。現在,他的蔬菜大棚已經基本全部靠網際網路供求信息指導種植,一些打時間差的「反季節」蔬菜,能讓他比傳統菜農多掙30%。   7月4日,國務院正式公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在內的11項重點行動。
  • 晉江安海曾埭村500畝花菜滯銷:1天訂購了1萬公斤
    本報昨日刊發「500畝花菜滯銷」報導引發熱烈反響 1天訂購了1萬公斤,還有大量援助正趕來……東南網2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8日,本報在3版《助村》欄目以「500畝花菜滯銷,曾埭菜農盼援手」為題報導了晉江安海鎮曾埭村花菜滯銷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 種花菜讓菜農悔得腸子都青了
    在禮舍村,因為價格太低,不少菜農只能讓花菜爛在田裡 薛晟 攝昨天一早,60歲的過興吉從田裡割下了最後一批花菜,賣給菜販,運往南京販賣。昨天每斤0.25元的價格,也是今年老過的花菜賣的最高價了,7.5畝花菜今年的收成是6000多元。老過說,還不算太虧本,但這個「不虧本」是建立在沒有地租,以及老過和他兩個兒子這三個「免費勞動力」基礎上的。
  • 湖北天門12萬噸花菜盼買家 5分錢一斤無人問津
    求助:天門市數萬畝花菜滯銷,現在賣到一毛錢一公斤都沒有人收,很多花菜種植戶含著淚,直接在地裡把菜打爛作為肥料,再種其他作物,誰能幫幫這些菜農?昨日,一位徐女士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求助信息。  昨日,本報記者聯繫天門市相關部門,了解到該市6萬餘畝花菜的確滯銷。
  • 天門張港:花菜成為致富菜
    眼下,正是天門市張港花菜成熟上市的時節。據了解,該鎮37個村常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是中國花椰菜規模化種植第一大鎮。在周鋪村一戶農戶的家門口,堆滿了剛剛從地裡收割下來的花菜,十幾個農戶圍繞著花菜堆,分規格、包花菜,裝車代發。今年65歲的黎世洪是張港鎮周鋪村的村民,過去家裡一直靠種植傳統農作物為生,產量低,價格一直都不太好。黎師傅家還要養活3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後來,村裡開始大面積發展花菜種植,經濟效益不錯。村裡的花菜合作社主動找到黎世洪讓他也學著種花菜。
  • 消費扶貧,貴州花菜將走上廣州人餐桌
    大洋網訊 「多虧了廣州的扶貧幹部,幫我的花菜找到銷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種植的花椰菜面臨滯銷,眼看著就要爛在地裡了,可沒想到,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工作隊得知其銷售困境後,第一時間找到他,幾經努力幫他銷售了近8噸花椰菜,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 煙臺龍口菜農扎堆種植綠花菜 一筐只賣50塊
    究竟當地綠花菜的價格是被誰所左右呢,記者走訪發現,菜農們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不滿和期待。  記者來到位於龍口市新嘉街道王格莊村的一個綠花菜收購點,收購商和菜農們都在緊張地忙碌著。據介紹,這裡每天都有5、6輛大貨車等待裝貨。但是量走得很多,價格卻上不去,像這樣滿滿一筐綠花菜,只能賣到50多塊錢。
  • 溫州3萬株紫薇美不勝收 81歲花農卻為滯銷發愁
    走進溫州沙頭鎮東川村,紫薇花開得正俏,30多畝紫薇花海美不勝收。美麗背後,卻是81歲的花農陳嶽松老人的憂心,自己種植的3萬多株紫薇花苗找不到銷路。老人種植的是美國三紅紫薇,屬於綠化苗木的最新品種。7月份,連續晴天乾旱,為了不影響花期,老人連夜忙著引水,太過辛苦,兩度暈倒在田頭,家裡人勸說別管苗木了,但他執拗地說,「既然已經種了,就要種好,這是我的夢!」2013年,老人將在外的超市生意交給子女,回鄉成立了永嘉我的夢農業專業合作社。老人的夢如今為何變得艱難了?他為什麼種植這麼多的紫薇花?
  • 花菜去年5塊今年5毛 雨季來臨蔬菜價格可能回升
    西蘭花  硬花菜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溫暖的氣候讓本地蔬菜順利越冬,一些常年位居  「今年貨多,這種東西都是價格越高越好賣。」專門從事花菜、包菜生意的菜販老陳一句話道出了花菜銷售的規律。花菜對於水葉菜來說是一種補充,花菜價格越高,證明市場上水葉菜越少。老陳告訴記者,去年春節前後,普通的花菜批發價格都飆到了5元,西蘭花批發價達到8元。  過了一年,花菜批發價格已經從原先的5元一斤狂跌到5角一斤,老陳面對這些花菜犯了愁。
  • 花菜炒臘肉的做法 花菜炒臘肉的做法大全家常
    5.熱鍋下少許油,將剛才焯過的蔬菜丁放入,翻炒兩下,再倒入調味汁。6.調味汁燒開後,將全部材料翻炒均勻即可熄火。7.先將蔬菜丁鏟到剛才擺好花椰菜的盤子上,再將鍋裡餘下的湯汁均勻地淋到整盤菜即可。3.臘肉炒菜花材料:菜花半手,掰小塊;臘肉二兩,切片;幹辣椒三個,切段;鹽、味精適量。
  • 重慶低溫「凍傷」高山菜農 供港蔬菜爛在田中
    重慶低溫「凍傷」高山菜農 供港蔬菜爛在田中   中新社重慶1月10日電 (記者 連肖)低溫冰凍持續肆虐重慶,當地高山地區大量蔬菜被凍爛在田裡,其中不乏供應香港的蔬菜。
  • 有機花菜跟花菜有什麼區別?市場上你買的是真的有機花菜嗎?
    有機花菜跟花菜有什麼區別?市場上你買的是真的有機花菜嗎?去市場買花菜時經常聽到一些菜販說自己的花菜如何好,是有機花菜,營養價值比普通花菜高,所以價格要高一些。很多消費者聽到這種說法都是半信半疑,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有機菜和花菜的區別在哪裡。
  • 賽烏素嘎查菜農喜獲豐收
    金秋時節,記者來到菜田裡,菜農正在往籃子裡擇著一個又一個白白的芥菜、大大的蔥頭,還有黃金似的小娃娃菜。各種各樣的蔬菜、果實填滿了多個籃子,農民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個個心花怒放,笑語歡歌,小康到,慶豐收。
  • 去年1元豐產又豐收,今年3毛卻賣不動,菜農:明年還有戲嗎?
    就拿芹菜來說,筆者家鄉這邊芹菜種植的菜農有不少,而且大多都只種植的秋熟品種的芹菜,正好在前兩周迎來了豐收,在收穫的時候,菜農們的臉上也是洋溢著笑容,要知道在去年這個時候,芹菜可是非常好賣的,不僅豐產了,同時也迎來了豐收,且收購價還比較不錯,在1.2元一斤的樣子。
  • 蟲越打越多最後還得靠劇毒農藥 農藥濫用農民很無奈(圖)
    用藥高峰期的時候,有村民家的魚塘裡死了1000多斤魚,都是因為那些藥瓶子到處扔,大白天,幾百隻瓶子在田裡晃得直刺人眼。多年前我們打赤腳就能下田,現在就算穿著靴子,都怕被玻璃碴劃破腳。   現在搞統防統治了,用劇毒農藥的村民慢慢少了,但還是有。而且村子周圍也始終有賣這些藥的店。
  • 為什麼普通的花菜只要幾塊錢一斤,這個花菜能賣到幾十塊錢一斤?
    我國農民,大部分從事的農業種植,都是較為傳統的農作物類型,一些新型的農作物品種,很少有了解,也很少有去進行嘗試!但往往就是這些新式的農作物品種,蘊藏了大大的商機!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的,普通的花菜,市場售價就是在幾塊錢一斤,但是,有一種花菜,它的售價就在幾十塊錢一斤!
  • 一株花菜從田邊到進城 價格翻筋鬥超3倍
    本報記者從雙流縣公興鎮蘭溝村,一路追到成都城區各個市場,想探尋平抑菜價的最主要環節在哪裡……  近郊  近郊田邊賣0.5一斤的花菜元  二級批發  到二級批發市場漲到0.8元  農貿市場3月17日,記者來到公興鎮蘭溝村,正在蔬菜大棚裡忙活的肖瓊秀前一天剛賣了300斤花菜,0.5元/斤。她告訴記者,一畝地大約能種植花菜3000株,平均一株約6兩重,每畝地的投入是600元,至少要賣0.3元/斤才不虧本。  同村另一菜農王家全清楚記得,去年3月,花菜的收購價是0.2元/斤左右。「肥料、種子,啥都在漲價。40公斤的尿素就漲了10塊錢。」
  • 溫州人大代表抗疫「群英譜」
    「我媽現在還住在溫州醫院,這一個月太忙了,我也走不了,沒有照顧好她。」她動情地說,「我真的很想很想去看看我媽,但我沒辦法呀,現在這個情況(讓她)出來也不安全。」   3月13日,與陳姿一樣來自基層的永嘉縣人大代表、社區幹部金愛珍帶著腳傷在卡口執勤。「腳是去年年底骨折了,但災情就是命令,作為一個最基層的幹部,我肯定要站在第一線。」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