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齊魯網10月29日訊(龍口臺 呂忠坤)綠花菜豐收,菜農們卻憂上心頭,究其原因,還是價格的起伏不定。究竟當地綠花菜的價格是被誰所左右呢,記者走訪發現,菜農們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不滿和期待。
記者來到位於龍口市新嘉街道王格莊村的一個綠花菜收購點,收購商和菜農們都在緊張地忙碌著。據介紹,這裡每天都有5、6輛大貨車等待裝貨。但是量走得很多,價格卻上不去,像這樣滿滿一筐綠花菜,只能賣到50多塊錢。
據菜農呂大姐說,去年2塊多一斤,2畝來地賣7000多塊錢,今年雖然產量高,但價格只有3-4毛。因為今年氣溫太高,綠花菜長得太快,光有死粒,不少菜都扔了。
像呂大姐家這種情況的在周圍村子還有很多,他們種植的面積一般都不大,屬於機動土地,每年都可以更換上面作物。而周圍的菜農有個不好的習慣,喜歡結伴種菜。到了種植綠花菜的季節,一家種菜,家家都種菜,就連選擇的日期、種植的品種甚至餵的肥料都一樣。呂大姐告訴記者,其實像她這樣常年種植綠花菜的菜農並不多。
菜農呂大姐說:「今年就是龍口種的太多了。去年價好,今年都種。去年是2塊多,最開始3塊多,現在能賣個零頭。而且今年電視報導咱這邊有1萬畝花菜,看去年好,今年都種。」
龍口綠花菜無緣高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缺少加工工廠。本土的綠花菜,只能向外銷售。這其中,巨大的銷售利潤,讓外來客商大賺一筆。
據介紹,僅王格莊村附近今年就種植了近萬畝綠花菜,每畝的產量約有3000斤左右,預計今年能收穫3000萬斤菜。這麼大的產量,意味著村裡每天都有數十萬斤菜成熟,本地市場根本消化不了。
加工工廠的缺失不僅讓菜農們損失了很多的經濟利益,同時也讓我市的優質綠花菜流入到其他地區。受限於經濟實力,普通的菜農又沒有實力去建設加工工廠。在菜農們看來,這就相當於大家守著一大塊「肥肉」,看得見,卻夠不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5-692298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