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低溫「凍傷」高山菜農 供港蔬菜爛在田中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重慶低溫「凍傷」高山菜農 供港蔬菜爛在田中

  中新社重慶1月10日電 (記者 連肖)低溫冰凍持續肆虐重慶,當地高山地區大量蔬菜被凍爛在田裡,其中不乏供應香港的蔬菜。

  海拔1300米的重慶武隆縣雙河鄉木根村10日室外氣溫零下3℃,村民黃興權望著自家的十幾畝白菜一籌莫展。因元旦後持續降雪、霜凍,所有白菜都被凍成「冰疙瘩」,化開後爛成一堆。「半月前白菜還沒成熟,所以沒有採摘,沒想到現在全爛了。」黃興權嘆息。

  武隆縣雙河鄉及其周圍鄉鎮的菜農均種植綠色、無汙染的「高山蔬菜」,大批蔬菜直供香港。雙河鄉負責人稱,此次冰凍僅雙河鄉就有千餘畝蔬菜受災,損失約500萬元人民幣。供港蔬菜因此受到影響。

  在以「供港蔬菜基地」聞名的重慶黔江區,大片菜地被積雪覆蓋,白菜、蘿蔔「銀裝素裹」,撥開蔬菜表面的一層冰,就會露出已經變色腐爛的菜身。

  黔江區農業部門透露,截至10日,該區海拔1000米以上的白土鄉、水市鄉、五裡鄉等地均現災情。初步統計,當地約有5000畝高山蔬菜受災。若冰凍持續,受災面積或將進一步擴大。

  高山蔬菜受災,城裡菜價卻「身價倍漲」。中新社記者探訪重慶盤溪農貿市場發現,元旦前批發價每公斤0.5元人民幣的白蘿蔔,10日的價格已飆升至每公斤1.6元人民幣。批發商稱,元旦後所有蔬菜價格普漲三成以上。

  重慶市物價局分析人員認為,近期雨雪冰凍使重慶高速公路頻頻交通管制,物流不便、蔬菜受災、春節臨近均成為蔬菜漲價原因。

  重慶市氣象局預測,重慶最冷時節尚在1月中旬,冰凍、霜凍將持續,且程度可能加深。(完)

相關焦點

  • 重慶武隆每年引進100個蔬菜新品種 高山栽培甘藍辣椒
    摘要:近日,筆者從武隆農業農村委獲悉,重慶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有蔬菜專家9人,試驗示範基地55畝,每年引進100餘個蔬菜新品種,累計篩選出適宜武隆高山栽培17類39個高山蔬菜品種。在專家幫助下,武隆篩選出適宜本地高山栽培的甘藍、辣椒等。
  • 負壓隔離艙、紅外測溫儀、血液淨化器、「方艙」CT、高山蔬菜...
    (受訪者供圖)重慶日報消息,近段時間,重慶日報記者從區縣和多家企業獲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重慶加緊生產負壓隔離艙、紅外測溫系統等高端產品,同時積極採購大米蔬菜肉類,支援湖北疫情防控。「我們剛完成了20臺負壓隔離艙救護車訂單,預計這兩天還能再交付10臺。」
  • 溫州多地花菜嚴重滯銷 一些菜農無奈將菜爛在田裡
    瑞安菜農在搶收花菜。  與潘貽陸一樣,我市瑞安、蒼南、龍灣、樂清、平陽這五個花菜規模種植區的菜農們,今年都遭遇了這場歷史少見的花菜嚴重滯銷、價格暴跌。而且這一低迷的市場狀況持續時間已達10多天。溫州地區的不少農戶乾脆讓花菜爛在田裡。
  • 中國蔬菜之鄉壽光陷農藥殘留疑雲 菜農不吃大棚菜
    在山東壽光,過度依賴化肥使得土壤嚴重酸化,喜好酸性土壤的根線蟲病在90%的蔬菜大棚爆發,蔬菜的根系遭到根線蟲病的侵害之後就會萎蔫甚至絕產。根線蟲病的猖獗讓壽光菜農不知所措,甚至有人在網絡上擺出「擂臺」,懸賞根治良方。
  • 哪些蔬菜不宜放冰箱?它們不喜歡冷冰冰
    夏日溫度高,東西容易變質變味,有些人又喜歡一次性買很多天的蔬菜備著,這樣,放冰箱看起來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有些蔬菜可不適宜冷藏,下面就讓小編來給網友們介紹下那些不喜歡「冷冰冰」的蔬菜吧。
  • 科普|高溫強光傷害蔬菜長勢,東莞菜農如何跨過重重「障礙」?
    持續的高溫天氣也會對蔬菜的長勢產生不利影響,一旦管理措施不到位,蔬菜的生理性病害就會多發。近日,記者從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官網上為大家找到了應對指南,一起來看看吧!土壤鹽漬化葉片黃化多症狀表現蔬菜葉片發黃、變小,但未出現病毒病的黃綠斑駁症狀。
  • 北美暴風雪致超低溫出現 半小時內能把人凍傷(圖)
    原標題:北美暴風雪致超低溫出現 半小時內能把人凍傷(圖)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北美洲東海岸近日再遭暴風雪襲擊,加拿大多倫多15日氣溫低至攝氏零下26度,體感溫度只有零下41度,美國波士頓的體感溫度也只有約零下18度。
  • 天氣轉暖「鼻涕蟲」增多 大水漫灌後容易出來禍害蔬菜
    受訪者供圖據了解,蛞蝓是一類軟體動物,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鼻涕蟲」,這種蟲子外形很像掉了殼的蝸牛,蟲體上有類似鼻涕的粘液。大家對「鼻涕蟲」的了解不多,它看起來很柔軟,爬起來也慢悠悠,實際上卻是一種吃蔬菜的害蟲。
  • 雨雪持續氣溫低 如何讓蔬菜不早衰
    控水除溼   大棚蔬菜自始至終都要嚴格控制澆水,尤其在低溫寡照天氣,澆水要嚴格控制澆水量,少澆或不澆,澆水間隔時間適當拉長,應以淺水澆灌或滴灌為宜。   澆水後的頭兩天,易引起棚內溼度加大,應注意合理通風降溫,防止誘發病害。   棚中覆蓋地膜,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通風一般在中午氣溫較高時為宜。
  • 蔬菜冷害症狀判斷及防治一定要知道
    常見冷害症狀  冷害一般是指溫度尚未達到冰點,低溫引起蔬菜生理失常的表現。蔬菜受冷害的症狀主要有:  1.葉片下垂。夜溫在10℃以下時,蔬菜植株就會表現葉片下垂,葉片周緣起皺紋。低溫下發育的葉子缺刻深,葉身長,葉色深,生長緩慢。  2.黃化。植株生長緩慢,葉片的顏色普遍變淺、變黃。這種冷害往往是由於植株遭受持續低溫、寡照,光合作用變弱,整體缺乏營養所致。因其症狀與缺氮有些相似,常被誤認為缺肥。  3.水漬症狀。
  • 重慶新格:再生鋁直供鋁湯第一家
    據中國廢舊物資網資訊平臺:重慶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是國內規模化再生鋁直供鋁湯的第一家,直供鋁湯,可讓下遊企業在成本上每噸最低節約1000元。新格集團建於1978年,目前在國內已建了5個廠,生產的再生鋁,氣耗指標、回收率均處於國際領先水準,比日本的大紀業都好得多。日照新格公司為一汽車廠家直供鋁湯,讓其產品合格率提升了20%。
  • 歐盟擬補償受大腸桿菌疫情影響菜農3億美元
    由於歐洲暫停出口蔬菜,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勞動果實爛在地裡和庫房裡。然而,法國和西班牙都拒絕了這項提議,因為農民估計的損失高達4.17億歐元(6.09億美元)。「我們要看看西班牙菜農需要多少賠償,」 喬羅什說,並稱如有需要的話補償金額會上升。
  • 8月下旬,農村適合種植5種蔬菜,2-3個月收穫,菜農們別錯過
    時間進入到8月下旬,對於常年種植的菜農們來說,會知道什麼時間種植哪些蔬菜,但是對於以前種植蔬菜較少,今年想嘗試種植蔬菜的朋友來說,什麼時間種植哪些蔬菜,會存在一定的疑問,下面,小幫手說5種蔬菜,適合8月底播種,感興趣的種植戶一起來看:
  • 地產小蔥、香菜等調味類蔬菜扎堆上市
    (記者李成敏)幾場秋雨過後,萬州地產蔬菜長勢喜人。10月30日,記者在城區走訪時看到,除了綠葉蔬菜,地產蒜苗、小蔥、香菜、韭菜等調味類蔬菜也開始扎堆上市。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萬州區甘家院農貿市場,人來人往中,吆喝聲、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伏,各大菜攤上,攤主打稱、收錢忙得不亦樂乎。
  • 早春冷棚蔬菜管理技術要點
    早春冷棚蔬菜與溫室蔬菜相比,以投入小、風險小、收益高受到了眾多菜農的青睞。但是,好些菜農對早春冷棚蔬菜的關鍵技術掌握不足。眼下早春冷棚蔬菜即將進入栽植期,專家就關鍵的幾項技術措施做出介紹: 一、早蓋膜
  • 海口蒼東村有家蔬菜「經適房」 簡易大棚+物理餓蟲
    海南夏季蔬菜種植成本高,有一部分就是花費在建大棚和防控病蟲害上。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李鵬介紹,目前我省使用的傳統鋼管蔬菜大棚,每畝造價1.5萬元,因為颱風暴雨的影響,每年還需投入2000元至3000元來維修大棚。  一方面,如何降低種植成本,成為困擾當地菜農多年的難題。另一方面,菜農在用大棚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又普遍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高建明的注意。
  • 蔬菜價格大漲,繼辣椒比肉貴後,白菜蘿蔔也大漲,唯1種蔬菜低迷
    2020年末蔬菜高漲在2020年,我國的整體蔬菜市場行情相比往年更高,很多蔬菜也漲至近年來新高。從官方數據來看,28種蔬菜的年均批發價為4.66元/kg,比起2019年則是漲了10.2%,比起5年來均水平則是大漲17.7%。
  • 同樣是糖,種蔬菜用紅糖和白糖有啥區別?菜農告訴你答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蔬菜品質的要求也更高了一些,現在還有一些朋友,為了吃到放心的蔬菜,自己開始在菜園裡種上了瓜果蔬菜,但是任何蔬菜生長都需要營養,和防治病蟲害。這些年,由於農業知識的逐漸普及,糖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趕緊這麼做,防止蔬菜遭遇冷害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棚室蔬菜如果疏忽管理的話,很容易遭遇冷害。冷害,屬生理性病害,症狀表現五花八門,分辨不清時往往會將它誤認為是一種侵染性病害。按溫度變化快慢可分為長期低溫冷害和急性降溫冷害,但兩種冷害的症狀不同。
  • 選擇以下3個耐寒品種,不再擔心凍傷的問題
    多肉的生長適溫介於15~28攝氏度之間,多數品種只能忍受5攝氏度以上的溫度,只有少數原產高山的品種耐寒能力強些。如果種植耐寒能力差的品種,加之冬季沒有進行符合植株的保暖養護管理,就會容易出現凍傷、枯萎等等的問題,最後失去一株又一株的多肉。下面,涼子分享3個耐寒的品種,冬季不再擔心凍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