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化妝品安全嗎?

2020-12-08 果殼網

近日,日本佳麗寶公司(Kanebo)懷疑含有美白成分杜鵑醇的產品會導致皮膚出現白斑,因此進行了大規模的產品召回。這一事件雖然不涉及國內正規渠道出售佳麗寶的產品,但同樣引起網友的熱烈評論。有的網友說,美白產品都是不安全的,以後再也不用了。

近年來,媒體也報導了不少國內美白產品汞超標、添加違禁美白成分等事件,確實容易讓消費者產生這樣一個認識:能美白產品都是有問題的。美白產品是否安全?這需要理性看待。

為什麼美白產品造成白斑?

杜鵑醇是一種較新的皮膚美白成分,外界對其研究較少。從一些資料來看,杜鵑醇化學結構與最具爭議性的美白成分氫醌相近,具有抑制黑色素形成[1]、抑制一氧化氮生成與抗炎[2,3]的作用。這些都是美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突破點。想要美白,可以控制黑色素形成的各個階段,抑制黑色素生成,或者還原黑色素,但不能破壞生成黑色素的「車間」——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的完全破壞將導致皮膚的完全變白。此次使用美白產品後產生白斑,極有可能是這個原因。  

這是一起典型的美白成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的事件,對選擇美白產品有警示意義。但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是,日本的化妝品法規管理嚴謹,日本企業對質量要求也很嚴格,佳麗寶這種正規企業肯定用的也是經過批准的安全成分,為什麼還會有這些事情發生呢?其它國家或公司會發生這種問題嗎?

為何被批准使用的化妝品成分也會有安全問題

化妝品成分都會經過監管部門批准才能夠允許使用,比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監管機構會要求化妝品新原料有充分的藥理和毒理測試數據,以保證其在產品中的安全使用性。一般來說,通過這些測試即被認為安全。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被允許使用的成分,特別是新的化妝品成分,能保證100%的絕對安全性。以下以最苛刻的情況去考慮:

測試條件不能完全代表真實情況    

實驗室的「試管」條件與真實的條件會有不同。另外,實驗室中數據跟蹤的時間不夠長;隨著時間的增長,可能有更深入研究認為這些已被允許的成分有安全隱患。在日本,上一代美白明星成分曲酸批准使用後,又被認為具有細胞毒性可能引起皮膚病變[4]而禁用,但後來又認為其安全沒有問題在2005年被解禁。要驗證產品成分到底是否完全安全,有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料安全不意味著產品安全     

化妝品原料的安全評估是很嚴格的,包括相當多的藥理和毒理測試。但化妝品成品數量繁多,對於它們的安全評估,只會做最核心的幾項。

產品是由各類原料組合而成。原料和原料之間的組合可能產生新結果,或是產品效果的增強,或是新的對皮膚有益的功能。但反過來講,組合後會不會有還未發現的負面效果呢?這一點是在原料安全評估時不能完全考慮到的。

產品開發階段及消費者使用階段不可控    

國內法規目前對功效成分沒有用量限制的要求。為了迎合消費者對產品快速見效的期望,廠商可能會過量添加功效成分,這也有可能引發一些安全問題。以熊果苷為例,較大的添加量會有比較明顯的美白效果,但如果過於追求美白效果,添加量過大,會產生皮膚刺激性反應,甚至可能造成正常皮膚脫色[4]。

美白潛在的安全問題如此多,我還能美白嗎?

既然有這麼多潛在的原因導致新化妝品不夠安全,那還有哪些安全的美白成分或產品用於美白嗎?不用過於擔心,以下幾點將有助於你選擇正確且安全係數高的美白產品。

擺正心態,不追求快速高效美白  

人體表皮皮膚更新需要28天,美白產品起效需要大於這個時間。臨床測試中,會進行8周和12周的美白效果測試。也就是說,日常使用美白產品,大概兩個月以後見效也是正常的。

堅決不碰含禁用的美白成分,特別是汞及其化合物

一些為了速效美白的小品牌以及三無產品,還有東南亞某些國家的廉價速效產品,比如什麼「童顏神器」,經常會添加如汞及其化合物,比如氯化氨基汞。汞離子進入人體後會干擾各種酶的反應,並會在體內積累引起汞中毒,損害身體。這類產品必須防範,堅決不要去碰,。

使用氫醌請遵醫囑    

氫醌,又名對苯二酚。它能抑制酪氨酸的合成、抑制黑色素細胞,從而美白。在一些國家(比如美國),它可在化妝品中使用,並一直是美白效果評價的標準成分,可見其美白效力的可靠。 但氫醌刺激性大,會對黑色素細胞產生毒性,過量使用氫醌會引起皮膚色素脫落出現白斑現象,並可致敏及引起細胞病變,導致各種問題產生[5]。因此在中國,氫醌被禁止用於化妝品中。
不過,氫醌可用來治療色素類皮膚疾病,比如黃褐斑、傷口癒合後的色素沉著。如有需要,必須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不必追求新的美白成分

對美白成分的研究各大化妝品公司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也一直有新的美白成分的發現。比如各大化妝品爭相研究的間苯二酚類衍生物是一類速效美白成分,(這裡可能會讓人聯想到具體品牌,還是不要標出來了)但其在化妝品中的應用較新,尤其是結構與對苯二酚有類似之處,對其安全性我們可以保持一點謹慎態度。
新的美白原料,也包括各類植物提取物,它們的安全性也需要注意。千萬不要認為天然的成分就一定是安全的。文章開頭提到的杜鵑醇,正是一種白樺提取物。

經過長期使用,被廣泛使用,有良好安全記錄的美白成分可以使用  

比如維C及其維C衍生物。它們屬於人體本身維持新陳代謝必需的成分,安全性佳。它們通過清除自由基及還原已形成的黑色素起作用,美白效果也不差。維C及其維C衍生物,一直是各大品牌喜歡使用的美白類成分。其它一些成分,比如煙醯胺,都是廣泛使用的可靠的安全美白成分。與那些獨門創新的專利美白成分不同,這些大眾使用的美白成分使用時間長,應用的公司多,相應的積累的研究也多,其安全性會更值得信賴。

想知道化妝品中常用的美白成分有哪些?不妨一讀《你想再白一點嗎》。這篇文章中,我們按起效環節,將這些經典的美白成分歸納總結。

化妝品產品中,需要考慮功效性(efficacy)、安全性(safety)、感官(sensory)。安全性必須是放在第一位的,是不容有任何妥協的。消費者渴望美白的同時,更需要注意產品潛在的安全風險。不盲目跟風,對成分有一定了解,謹慎選擇產品,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有效保護手段。

參考文獻:

  1. 橫田朋宏,佐佐木稔,渡邊晉一.研發新型酚類化合物——杜鵑醇的美白化妝品.第七屆中國化妝品學術研討會 
  2. Kim Myung-Hoe, Nugroho Agung, Choi Jongwon, Park Jong Hee, Park Hee-Juhn. Rhododendron, an 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 arylbutanoid glycoside, from the leaves of Rhododendron aureum.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2011),34(6),971-978 
  3. Fushiya S, Kabe Y, Ikegaya Y, Takano F. (+)-Rhododendrol and epi-rhododendrin suppress the NO production by activated macrophages in vivo.Planta medica (1998), 64(7), 598-602
  4. 程豔,董益陽.美白化妝品衛生安全及功效評價.環境與職業醫學,2006,12(23) 
  5. 何瑞,沈峻.化妝品衛生學評價進展[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5,16(3):63—66.

相關焦點

  • 揭秘化妝品美白真相!
    受其影響,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市場日趨活躍,其需求量也與日俱增,已成為療效型護膚品的主流產品之一。然而美麗的背後卻隱藏著種種的危害!2012年4月10日,多家民間環保組織聯合發布了《美白祛斑化妝品重金屬含量調查報告》,其在北京、上海、東莞等10城市隨機購買的477件美白、祛斑化妝品中,有112個產品汞含量超標,44個產品砷含量超標、20種產品鉛含量超標。
  • 化妝品美白內料成分選擇,你知道哪些嗎
    今天來聊下化妝品常用的美白成分,平時選擇化妝品內料選擇也是很重要的哦,快來看看,檢查一下您平時購買的護膚品中,是否包含這些美白成分呢?1、α-熊果苷——以α-熊果苷更為有效和穩定,限量添加在7%以下,一般在3%左右,它可以抑制黑色素細胞活動而減少黑色素產生。作用較為溫和,刺激性較低,但也偶有不良反應。
  • 4MSK,高端化妝品的御用美白成分
    所謂」一白遮三醜「,自古以來,東方女性都以擁有白皙透亮的肌膚為美的象徵,眾多女性也一直美白的道路上探索,從未停歇。說到美白的化妝產品,悅薇珀翡是資生堂GINZA TOKYO旗下的高端系列,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水乳、眼膜面霜了。
  • ...美白祛斑 汞超標 祛斑化妝品 祛斑美白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標籤...
    這次在實體店購買的重金屬超標的美白、祛斑化妝品中,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天津等省或直轄市的共10個城市均檢測出汞含量超標的產品。  調查結果同樣顯示,在實體店和網店購買的美白、祛斑化妝品中均發現汞含量超標。同時,部分美白、祛斑化妝品中還含有其他重金屬。此次檢測發現,44個樣品砷超標,20個樣品鉛超標。
  • 教你一眼識別化妝品中的祛斑美白有效成分
    近年來,祛斑美白類化妝品的開發引起了國內外眾多化妝品公司的高度重視,祛斑美白成分不斷地推陳出新。 在化妝品中祛斑美白成分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促進表皮脫落,加快黑色素的排出,從而達到祛斑美白的效果。
  • 非特化妝品宣稱美白祛斑功效?香奈兒被罰20萬
    香奈兒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廣告中使用了產品具有「抑制黑色素」「色斑淡化」等美白功效的廣告宣傳用語,被處罰20萬元。然而,香奈兒(中國)貿易有限公司並非第一次因產品問題受到市場監督部門的處罰。非特產品宣傳美白祛斑特殊功效行政處罰書顯示,2016年12月起,香奈兒(中國)貿易有限公司在其運營的香奈兒(中國)官網銷售一款名為 「香奈兒奢華精粹乳霜(輕盈)」的化妝品,在商品網頁廣告中,使用了「護膚功效:……色斑淡化」的廣告用語;2018 年3月起,該公司在上述官網銷售一款名為「香奈兒光採晚安修護面膜
  • 國家藥監局針對多款化妝品發出安全提示
    挪威通報五款原產國為巴基斯坦的汞超標美白產品。歐盟非食品類消費產品快速預警通報系統(RAPEX)通報十三款不合格化妝品 鋁化合物2019年12月9日,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發布化妝品中鋁化合物的安全性評估意見。意見指出,鋁化合物在噴霧式止汗劑和非噴霧式止汗劑中,濃度不超過10.6%和6.25%是安全的,且在牙膏中濃度不超過2.65%,唇膏中濃度不超過0.77%是安全的。
  • 八大美白祛斑成分,大牌化妝品的最愛!
    是目前主流美白物質之一。α-熊果苷為水溶性美白化合物,可溶於水和乙醇,微溶於油脂,化妝品中α-熊果苷的含量一般為3%,不超過7%。2、曲酸曲酸對光、熱敏感,在空氣中易氧化,如果沒有其他成分輔佐,不適用於日間型產品中。其作用機制為通過與銅離子螯合而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達到其抑制黑色素生成、淡化黑斑的美白效果,其濃度限量為2%。
  • 小潮說法 | 為美麗護航,化妝品安全責任將「處罰到人」
    更放心更安全?化妝品生產商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案例03購買的進口化妝品未經註冊備案可以正常使用嗎?案情簡介王女士在某網購平臺上購買了一款進口美白面膜,產品顯示原產地為韓國,網店的經營者為某商貿公司,王女士認為該美白面膜應屬於特殊化妝品,但其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沒有查到該產品的註冊信息,王女士認為該進口化妝品存在質量問題,遂將該商貿公司訴至法院。
  • 這份美白成分鑑別寶典,你有了嗎?
    不是有效果的產品才是好產品,安全才是我們使用時的第一前提;效果不是商家說好就好,成分有效這個產品才可能有效;有名不等同於有效,說好不一定是真的好,太宜人給您傳授護膚品美白成分的鑑別寶典,讓您立刻長出一雙「火眼金睛」,買貨不上當,成效有保障!
  • 「美白、淡斑」化妝品如何發揮作用
    上篇文章,《為什麼美白、淡斑那麼難?》從細胞和分子層面,闡述了黑色素的生成、轉運、代謝的機理。現在市場上的美白成分,主要在這三個環節的某個點發揮作用,達到美白、淡斑的的效果。甄垚和團隊,放下每個人已有的經驗,以歸零的心態,對主流的「美白劑」做了一個系統的梳理,並根據不同的美白原理做了歸類。今天就簡單聊聊美白成分的作用機理,讓各位小夥伴對市場上各種美白成分有個理性的認識,幫助選擇合適的產品。
  • 自然仁和,天下無斑——仁和美白祛斑霜
    【周聞網11月21日訊】2020年11月20日,各大國內外知名化妝品品牌受邀參加中國第十三屆化妝品大會,此次大會在上海舉行,廣東仁和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會展中帶來了公司旗下著名品牌「仁和美白祛斑霜」。仁和美白祛斑霜由研發團隊多年來傾心研究,致力撫平痘印,呵護痘痘肌,永葆肌膚迷人光澤,讓美麗肌膚盡情呼吸。
  • 超級美白新秀:四氫薑黃素
    提起美白成分,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熊果苷、曲酸、維生素C等傳統的美白原料,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解鎖一位美白新手:四氫薑黃素!!!四氫薑黃素(INCI中文名:四氫二阿魏醯甲烷;INCI英文名:TETRAHYDRODIFERULOYLMETHANE),來源於姜科植物薑黃的根莖,是一種天然來源的化妝品美白原料,多用於高端美白化妝品中。
  • 歐盟新規:化妝品中的二氧化鈦成分會致癌?
    在化妝品領域,由於鈦白粉無毒,遠比鉛白優越,各類美白、遮瑕、防曬類的化妝品幾乎都用它來代替鉛白和鋅白。同時,它也具有一種即時的美白成分,劃為著色劑一類。即然是美白,要的就是塗完後有白的效果,這個時候,粒徑大的的二氧化鈦就是作為美白的主力了。
  • 化妝品零下幾度會結冰 凍成冰了還能用嗎
    ­  化妝品,這是液體,液體只要到了足夠冷的地方,就會結冰的,就算是裡面的雜質比較多,也是會結冰的,來看看化妝品零下幾度會結冰?化妝品凍成冰了還能用嗎:­  化妝品零下幾度會結冰:­  那得看產品裡的成分了,每種成分的結晶點不一樣,比如最常用的爽膚水,一般水到0度就開始結冰了,但爽膚水裡含有酒精(一點點),所以還需要再冷個三四度才結冰,濃度越高,越不容易結冰。­  不同化妝品的冰點都不一樣,主要看配料和成分,不同的成分混合冰點都不同,是沒有統一的冰點的。
  • 提醒丨「可食用」級化妝品真的能吃嗎?涉化妝品謠言你知道多少?
    與其他化妝品相比,「可食用」級護膚品標榜產品成分的天然性及安全性,強調其成分甚至達到可食用級別。那麼這些「可食用」級化妝品真的能吃嗎?關於化妝品的這些謠言你知道多少?  「可食用」級化妝品吃不得  「商家新推出的『可食用』級化妝品概念,實際上是為了宣傳效果而使用的市場語言。」
  • 原來,黑色素與美白是這樣的冤家!
    美白,一直是小仙女們畢生的追求,市場上的美白產品也成為護膚品領域主要分支之一。那麼,我們常見的熊果苷、苯乙基間苯二酚、曲酸衍生物、煙醯胺、凝血酸、抗壞血酸等美白成分是如何幫助我們的皮膚打敗黑色素的呢?1.認識黑色素首先,我們得從黑色素的產生說起。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 不懂就用,你的美白努力可能會白費
    在社交平臺上,美白一直是女性關注的熱門話題,從飲食注意事項,到各類化妝品試用,再到口服美白產品、做美白祛斑的醫美,都有上萬分享和眾多追隨者。2016年,韓束某款產品也曾因「曬美白」,被工商部門認為其廣告構成虛假宣傳,罰款110萬元。 記者查看多款熱銷美白類化妝品,其宣傳語常強調「美白」,但不局限於美白,美白與抗衰、保溼等功效、成分也被重點宣傳。
  • 化妝品檢測化妝品測試
    《化妝品衛生規範》2007版中將化妝品定義為:以塗擦、噴灑或者其它類似的方法, 散布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 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 帶您識別化妝品成分,分辨真假化妝品!
    如果你曾經買到過假的化妝品,小編恭喜你,上當了!買假貨並不怕,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買到假貨,MM們有沒有遇到?其實假貨不可憎,可憎的是那些制假售假的人,下面知識將帶您識別化妝品成分,分辨真假化妝品!看不懂的溶劑,其實可以忽略 在護膚品成分表中,溶劑(如丁二醇、丙三醇)之類的成分並沒有切實改善肌膚的效果,只能輔助起到保溼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但它們很安全,不會對肌膚造成刺激。不要盲信透明質酸對於乾性肌膚來說,看到成分表中存在「透明質酸」就好像發現救命稻草一樣。但透明質酸的作用很有局限性,且濃度通常都在1%以下,除非是純度很高的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