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愛極了潁州西湖的秀美景色,曾經寫下了一組聯章詞《採桑子十首》。歐陽修是當時的文壇大牛,自然不同凡響。這十首詞,前九首全是寫景,最後一首抒情。十首詞,連起來便是對潁州西湖絕美風光的絕妙註解。
歐陽修的這組詞,恬靜、澄澈,富有韻味,像一幅淡雅的山水畫,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另外,這十首詞,無論是從風格上還是手法上,都是對五代、北宋初年傳統詞作的創新,因此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標誌性的詞史結點意義。後世對這十首詞,讚賞有加,比如近代的陳寅恪便說過:「歐陽修工於靜景,《採桑子十首》可謂其晚年一大力作。」
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其中的第八首,這一首,也是本人非常喜歡的一首。這首詞寫潁州西湖的天光水色,著意刻畫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西湖夜景圖,將歐公那種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從中也能讓我們感受到歐公晚年那種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這首詞整篇都很美,而我個人更喜歡最後一句,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境氣息,所描繪的意境,實在令人羨慕。
採桑子·其八歐陽修天容水色西湖好,雲物俱鮮。鷗鷺閒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小註:驂[cān]鸞:指仙人駕駛著鸞鳥雲遊升天。
上片首二句便直抒胸臆,毫不掩蓋自己心中的喜悅之情,對潁州西湖的絕妙美景進行了極高的讚嘆,突出了湖上風光的清新怡人。所以作者從白天遊賞到黑夜,一句「鷗鷺閒眠」便將時間自然推移到了晚上,歐公這裡對鷗鷺寫得有趣,說道:「應慣尋常聽管弦」。
原來,宋代的士大夫們遊湖,都喜歡帶上歌女,什麼絲竹管弦一應俱全。所以,棲息在湖邊鷗鷺們,對這些管弦之樂的聲音,早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它們休息它們的,完全不被這些聲音所幹擾。歐公隱居潁州之後,陶然山水之間,儼然如世外高人,相信即便是與鷗鷺同處,也會十分融洽吧!
下片開始,寫在夜色中的西湖醉美之情。當然,夜色中的潁州西湖雖然多姿多彩,但是留給歐公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具詩意的,就是「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了,試想,此時泛舟湖心,頭上月光皎潔,湖面一片晶瑩如碧的湖水,這種美好放鬆的意境,足能夠讓人遠離塵囂,獲得心靈的放鬆。
所以,此時歐公也分不清這到底是仙境還是人間了,只好說,「人在舟中便是仙」,多美的說法,可以說十分能夠表達詞人的心境了。正所謂,「妙處難與君說」,此情此境,不置身其中,很難感受到那種舒適。
總體來說,這首詞,雖然通篇寫景,但是寫景中不難感受到作者濃濃的陶醉之情,詞境清雋非凡,意境開闊,清新質樸,可以說一掃北宋初年那種濃豔風氣,讀來令人感到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