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如何形容女子?寫的這首詞,以花喻人,最後一句令人心動

2020-12-02 三分鐘學歷史

現在當我們去旅遊時看見一朵花時,我們會覺得這朵花長得太好看了,而古人會覺得「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當我們看見一川瀑布時,我們會覺得這川瀑布太壯觀了;

而古人會覺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我們看見一位女子時,我們會覺得很好看 很漂亮時,而古人會覺得「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古人最喜歡把自己眼前所見的事物,所見的人通過自己獨特的眼光賦予給它們不同的情感,來抒發詩人的心境。

尤其我們最常見的花是詩人的最愛,因為詩人認為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而且花也能象徵著詩人的品質,如屈原最喜歡蘭花,因為蘭花代表了隱士之氣。

歐陽修最喜歡牡丹花,當初歐陽修走遍了洛陽城的花園,為了就是對牡丹花進行詳細的調查。

最終編制了中國史上第一部《洛陽牡丹記》範成大尤愛芙蓉花,在範成大晚年時,他在自己周圍種滿了芙蓉。

而蘇軾對芍藥情有獨鍾。蘇軾曾經在揚州看見芍藥後便贊「揚州的芍藥為天下之冠」,可見芍藥在蘇軾眼中的地位。

當時蘇軾被任命為揚州太守時,看到官方舉辦的「萬花會」,損害了芍藥,打擾百姓的生活,於是便下令廢除了「萬花會」,此做法受到百姓擁護。

現在揚州的萬花會成為了國際經貿旅遊節的重要節日之一。蘇軾不僅喜歡芍藥,還喜歡把花賦予給人性化,用來形容女子,就如這首《減字木蘭花·花》。

開篇兩句「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裡。」描寫了花蕊開放的情景,把花蕊在花房裡比作猶如在女子纖柔的手掌裡。

而金蕊曾出現在白居易的《牡丹詩》中,恰巧也只有牡丹花才配上「玉房金蕊」的稱呼。

這其實是詩人常用的手法,他們不會像現在的我們一樣,看見花朵只會說好看,妖豔,看見了只會說漂亮,婀娜。

古時詩人會有時把花朵比作女子,有時會把女子比作花朵。他們認為一兩個詞已經不足以表達花朵或者女子的好看,也就只有詩才能發揮這樣的作用。

當一位女子在淡淡的月光下時,蘇軾寫出來了這樣的後兩句「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這兩句裡面沒有題花,也沒有題女子,但仔細深度就能發現,詩人蘇軾把女子與花朵都賦予了一種朦朧的美,使兩者相互映襯。

尤其在這淡淡的月光下,更賦予了一種美到神秘感,一種虛化感。烘託出了一幅在月光下,一位美麗女子與一朵美麗的花朵的畫面。

詞的下片開頭兩句「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寫出了女子在這微微的春風中熟睡著,給人一種熟睡的美。

溫香與熟睡恰到好處的相互結合,把美女熟睡的香和美女睡熟的柔媚神色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出來。

醉字不是說明女子是因為喝醉而進入睡眠的,醉字寫出來了一、女子熟睡的死,進入睡眠的快,二、女子是在這柔和有著淡淡香氣的微風中不知不覺的進入的睡眠。

有人肯定在想,為何詩人要如此麻煩的寫女子的美,寫花朵的美。這就是詩人的一種興趣愛好吧

女子的美,花朵的美在蘇軾的筆下進行修飾,那種美不再是一般的美,而是超出天際的美,而是一種虛化朦朧的美,而是一種讓看看見便覺得「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的想法。

詞的最後兩句「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與開篇兩句進行相互照應,再此表達花朵的「花紅是玉紅」,是像美人肌膚透出的那種紅。然後嘆為觀止。

蘇軾的文化造詣是令人所震撼的,不僅有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譽,他還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還練就了一雙能發現世間事物美好一面的眼睛,發現我們看不到的美,並通過自己的筆寫了下來,流傳千秋萬古。

蘇軾的一生過得也是十分悽慘,直言不快的他在仕途上十分不順,被當代朝廷一貶再貶。

想要了解蘇軾的一生,推薦大家這套詞傳全集,其中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古今詩詞,讓你也具備一定的書香氣息。

三分鐘學歷史總結:

縱觀全篇,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全篇看似簡短,但卻精煉。蘇軾詠人也詠花,花的美麗與女子的美麗相互襯託,全面融入在一幅畫中,顯得如此和諧。

每個人都有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而蘇軾的這種曠達雅致的生活趣味、高度的藝術審美能力卻是在這首詞中得到了極致的詮釋。這種蘇軾的品質更是我們值得所學習的。

相關焦點

  • 秦觀這首詞描寫的很是感人,特別是最後兩句,更是讀來肝腸寸斷!
    雖然《減字木蘭花》這一詞牌有很多經典的作品,但無疑秦觀這首作品也是同樣經典,可謂是字字珠璣,最後兩句讀來更是感人肺腑,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宋代:秦觀天涯舊恨,獨自悽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 李煜寫了一首描述女子部位的詞,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
    他前期作的詞大多是描述在宮廷裡貪圖享樂,其「冶豔」風格在多首詞中都可窺見,比如他的《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天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相信喜歡讀詩詞的朋友,那麼對於蘇軾的這首詞,一定是不會陌生,在這首詞中,蘇軾猶如一位先知,他把自己人生經歷過的種種苦難,都融入進了這首詞中。那麼這首詞,也是非常的好理解,詞上片的意思是,此時外面正是細雨微風,非常的寒冷,淡淡的煙霧,在那剛剛晴朗後的天空中,似乎是在向沙灘拋媚眼,眼前入淮清洛,慢慢地越來越寬廣。僅僅是這開頭的幾句,便是足以令人驚豔。
  • 漲知識:「天涯何處無芳草」,下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這首詞
    恐怕大家都會順口說出下一句是」何必單戀一枝花」。這兩句話一般用來安慰失戀的人們,天涯處處都有「芳草」,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失去了一個人是為了遇見更好的下一個人。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句詩的下一句並不是上面所說的那句話。
  • 秦觀寫的這首詞,充滿婉約憂鬱之感,最後一句更是經典至極
    在宋哲宗親政後,由於新法復燃,蘇軾和他門下的弟子們集體遭到了貶謫。秦觀開始被貶謫到杭州任通判一職,後來又貶謫到處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麗水。在貶謫處州的歲月中,秦觀雖然有大把的時間感受這裡的山清水秀和地傑人靈,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心中會有一種莫名的傷感與無助。
  • 納蘭性德做了個夢醒來寫下這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句句令人斷腸
    這也是文壇會有那麼多悼亡詩詞的原因。愛妻逝世十年,蘇軾仍然難以忘懷,最終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千古名篇;而賀鑄更是時常流連在與亡妻共同居住過的房內,發出了「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的慨嘆。不過悼亡詩詞寫得最傷感的,還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
  • 秦觀很高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5字就很有味道,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而秦觀顯然沒有蘇軾這樣的心境。秦觀是憂鬱的,要不也不會有「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般細膩憂傷的詞句。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詞便是秦觀的一首悽美之作,雖無法與其《鵲橋仙》相比,但也是難得的佳作。全詞開篇就出手不凡,最後一句更是不輸「為伊消得人憔悴」。
  • 蘇軾的這首詞,讓你看淡人生的風風雨雨
    蘇軾的詞取材廣泛,或名勝古蹟,或飲酒賞月,或一花一木,或一時感悟,或生活小事都可入詞,可見,蘇軾的詞藝造詣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就是通過寫一件生活小事而見深邃意境的優秀詞章。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蘇軾的這首詞無人能及,寫得感人肺腑,通篇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縱觀整個北宋還真沒有這麼一位全才,他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超人的智慧,這也正是蘇軾最令人佩服的一個地方。這首詞也正是蘇軾寫給愛妻王弗最經典的一首,而且寫這首詞時王弗正正是逝世了十年,在這十年裡世事滄桑,很多的事物都發生了變化,然而自己的命運同樣的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從原本的高高在上,掉落到了地獄。
  • 蘇軾的這首詞,寫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至高境界,充滿了哲理
    蘇東坡的很多詞,都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而東坡本人,確實能夠欣賞到山水的真諦。比如下面這首《醉翁操》詞,東坡雖然寫的是歐陽修和自然間的相和,但實際上沒有對自然真正的感悟,是無法寫出這樣境界如此之高的作品的!
  • 3首《水龍吟》,蘇軾和姜夔都鼎鼎大名,最後1位詞人鮮為人知!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3首《水龍吟》,蘇軾和姜夔都是鼎鼎大名,最後1位詞人鮮為人知。蘇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頭到尾的,無論從所見到所思的嚴密布局,還是柔腸和嬌眼等的貼切比喻,都是邏輯清晰的表現,最後同樣是文學慣用的用典,這首詞的用典增強了整首詞的表達效果。次韻寫成這樣,詠物寫成這樣,蘇軾可謂妙絕。難怪王國維說「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
  •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千古詠月懷人的佳作,當時蘇軾在密州,和他最愛的弟弟蘇轍相別七年未見,於是在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月圓之夜,蘇軾見月起興,把對弟弟的思念和祝願寫進了詞裡,詞前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蘇軾的這首詞看似在描寫風景,其實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人生態度!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朝:蘇軾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表面看就是在寫景,但是詩人借景抒情,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一種人生態度,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詞作,從而也使得這首詞作,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非常獨特的一首,使得人們讀了之後,不僅是能夠感受到作品中的那份優美,更多的還有那一份哲理。
  • 紅杏尚書路遇宮女,愛而不得寫了首詞,宋仁宗看後:賜給你了
    宋祁一生為官,在政治上也沒很大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寫了一篇關於「三冗三費」的奏疏,以及《御戎論》七篇。宋祁後來官至工部尚書,因為曾寫過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從而詞名大漲,被人稱為「紅杏尚書」。雖然為官政績平平,但宋祁的生活,最適合「風花雪月」四字。《新唐書》大部分是宋祁修撰的。許多人眼中,修史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7位詩人名言,將妻子誇上天,被認為是蘇軾最肉麻的一首詞,堪稱枕邊哄妻典範。這首詞名為《南鄉子·集句》,全詞如下: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詞,便是白居易的其中一首經典詞作《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這首詞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的詞作。主要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表現了一位思婦的閨情。全詞言簡意賅,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細膩生動地將思婦的複雜矛盾心理體現的淋漓盡致。堪稱民間詞與文人詞相結合的典範,令人讚不絕口。
  • 新婚之夜,心情大好的蘇軾,給妻子寫了一首詞,可謂是誇妻典範
    蘇軾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家,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我敬佩蘇軾,不光他的文學成就讓我敬佩,他對待感情的真摯忠誠也令我敬佩。有這樣一位男子,才情相貌俱佳,而且會寫詩會作詞的男人,哪個女人能不喜歡呢。熱愛世界,熱愛這美好的人間,懂得情調,跟這種在一起,想必是最有意思的,哪個女生不心生嚮往呢?就連當下的我們也是對年輕才俊有所青睞的。在蘇軾的一生中,出現過這幾位非常重要的女子,好巧不巧她們都姓王,第一位,也就是他的髮妻王弗。
  • 蘇軾《減字木蘭花》,西湖邊上寫下四十四個字,卻成為一代佳作
    蘇軾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尤其是喜歡和僧人交往,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他曾在寺院裡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當然和他交往的僧人也不少,比如佛印參寥。有一年,他再次去杭州,偶然結識了一位僧人,叫清順。蘇軾還為他做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佳作。今天我們就來賞析一下這首詞,了解一下蘇軾和清順的故事吧!《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裡。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首詞送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當然蘇軾為人灑脫,擅長苦中作樂,當然,他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而沮喪。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又遭貶謫時所作,半夜風雨交加,蘇軾又給弟弟蘇轍寫了一封信。信中內容:《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北宋-蘇軾)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