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水龍吟》,蘇軾和姜夔都鼎鼎大名,最後1位詞人鮮為人知!

2020-12-06 講歷史說奇人
水龍吟

《水龍吟》一詞,宋朝詞人留下不少佳作,有的詞人大名鼎鼎,有的詞人名氣雖小,詞的質量卻不差。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3首《水龍吟》,蘇軾和姜夔都是鼎鼎大名,最後1位詞人鮮為人知。

蘇軾

1、《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北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頭到尾的,無論從所見到所思的嚴密布局,還是柔腸和嬌眼等的貼切比喻,都是邏輯清晰的表現,最後同樣是文學慣用的用典,這首詞的用典增強了整首詞的表達效果。次韻寫成這樣,詠物寫成這樣,蘇軾可謂妙絕。難怪王國維說「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

最後1句「細看來, 不是楊花, 點點是離人淚」非常有畫面感。漫天飛舞的楊花,仿佛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雨滴,緩緩落下——但是,細看來,那些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的眼淚……而把楊花比作「離人淚」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

姜夔

2、《水龍吟》南宋·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處,兩兩沙禽驚起。紅衣入槳,青燈搖浪,微涼意思。把酒臨風,不思歸去,有如此水。況茂林遊倦,長幹望久,芳心事、簫聲裡。屈指歸期尚未。鵲南飛、有人應喜。畫闌桂子,留香小待,提攜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夢,略曾如此。甚謝郎、也恨飄零,解道月明千裡。

姜夔的年輕的時候曾在合肥種下一段相思情事,至暮年不改其心。這首詞寫的便是詞人的相思之情,開始是心曠神怡的遊樂,結果牽出執著纏綿的相思,明明時光變換,人事遷移,這段情卻至深難解。

當年讀到那句「我已情多,十年幽夢,略曾如此」的時候不知道為啥突然想起《南柯記》裡的那句「盡吾生有盡供無盡,但普度的無情似有情」。如今再讀也是如此,真是無限唏噓。

3、《水龍吟·壽李長孺》南宋·吳泳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徹高堂曉。天然帶得,酒星風骨,詩囊才調。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人間少。未放鶴歸華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費幾,雁邊紅粒,馬邊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綬,鬨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閒博個,千秋不老。

很愛這首詞,流傳不廣,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對吳泳這個名字也是相當陌生。吳泳雖然不如宋朝其他的詞人有名氣,但也寫了不少詞,這首詞是他的代表作。這首詞也就是寫些平常小景抒發尋常情感,不過卻依因此格外動人。那句「待得清夷,彩衣花綬,鬨堂一笑」,更是氣度灑脫,非常醉人。

3首《水龍吟》,蘇軾和姜夔都鼎鼎大名,最後1位詞人鮮為人知!

相關焦點

  • 蘇軾真實身份,除了是有名的詞人,他還是美食家和發明家
    就比如詩詞方面,數之不盡,浩瀚的詩詞海洋,而在學習宋詞的時候,有一個人是永遠也繞不過的,這個人就是有名豪放詞人蘇軾。我們都知道,蘇軾是我國有名的詞人,在北宋年間,他的詞也是人盡皆知,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背上一兩首,這也是他的第一層身份。但他的身份遠遠不止這一個,他還是北宋史上有名的美食家和發明家。
  • 蘇軾這首中秋詞狂抄前人詩句,卻抄出千古絕唱,讀懂才知他有多牛
    今天要講的這首中秋詞是蘇軾被貶黃州後所寫,瀟灑飄逸,令人不服都不行。這首詞名為《念奴嬌·中秋》。這首詞寫於1082年的中秋之夜,正是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二年。他想像著自己身在月宮,俯視著人間的景色:江山秀麗如畫,被煙霧籠罩的樹木也都清晰可見。詞人在月宮中所見無一不美好,這一側面反映了現實的不堪醜陋。即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依然微笑以對,這便是蘇軾。接著下半闋畫面一轉,又回到了現實。
  • 蘇軾的這首詞,讓你看淡人生的風風雨雨
    蘇軾是宋代的大文豪,主張「詞品即人品」的創作理念,他的詞如同他本身一樣,是宋詞中傲然挺立的一棵青松。蘇軾的詞取材廣泛,或名勝古蹟,或飲酒賞月,或一花一木,或一時感悟,或生活小事都可入詞,可見,蘇軾的詞藝造詣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就是通過寫一件生活小事而見深邃意境的優秀詞章。
  • 蘇軾《定風波》:詩詞中的四次掙扎與選擇,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
    尤其是特別喜歡蘇軾,在蘇軾的詩詞中,讀懂了人生,讀懂了情懷,也讀懂了在困難面前豁達樂觀的處事態度,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蘇軾的魅力!有一次,蘇軾和朋友外出,忽然下起了暴雨,兩人被淋得甚是狼狽,朋友一肚子的怨氣,而蘇軾卻非常的樂觀,看著這大雨,突然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定風波》,這首《定風波》也一直被人所熟知,這首詩詞體現的曠達精神一直為人所稱道。
  • 《揚州慢》:姜夔的首創曲,前幾句空靈疏淡,後幾句寂寥悲愴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是姜夔早期的作品。淳熙三年冬,姜夔初到揚州,這時揚州屢遭兵火,城內外一片蕭條,詞人愴然有感,就自作了這曲《揚州慢》,並且填詞。
  • 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在宋代詞壇,辛棄疾估計是唯一能與蘇軾相提並論的詞人了!對於蘇軾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於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閒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兩位是為數不多的既可豪放又能婉約的詞人,世人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 蘇軾落魄時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連寫兩首詞送她,都流傳至今
    其實在烏臺詩案之前蘇軾的仕途就已經幾經挫折,當時的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但蘇軾和他政見不合,公元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這也直接引得王安石震怒,於是便讓人彈劾蘇軾。在朝堂上舉步維艱的蘇軾只能選擇自請出京,到杭州任通判。三年之後,蘇軾又由杭州被調往密州任職。所以「烏臺詩案」之前的蘇軾仕途也並沒有很多人想得那般順遂。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歐陽修與蘇軾兩人淵源可不淺,早期有知遇之恩,師生之誼,後來又政見相投,詩酒歡會,同時兩人都曾在潁州做官。蘇軾到任潁州時是八月下旬,此時已是深秋,因此稱「霜餘」。深秋是枯水的季節,那年又是江淮久旱,淮河也就失去了大水季節的寬闊。水落有聲本是自然現象,但詞人偏說水聲潺潺是潁河在幽咽悲切。這就要歸結於他當時沉浸在緬懷恩師歐陽修的思緒中。
  • 海棠花,李清照和蘇軾寫了兩首詩詞描寫,很美麗
    近看海棠花白裡透紅,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十分耀眼,海棠花每一個枝杈上都開了。代表植物海棠花和木瓜都是薔薇科的灌木或小喬木,為中國著名觀賞樹種,各地習見栽培。園藝變種有粉紅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海棠花垂絲海棠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冬芽卵形,先端漸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數枚外露鱗片。李清照曾經寫過描寫海棠的詩篇,流傳千年。
  • 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蘇軾為悼念愛妻寫的詞,開頭兩句家喻戶曉 文|小航與你分享歷史古往今來,多位詞人的詩詞孕育出的情感不一樣,但真正用心用情寫出來的給人一種哭也無法壓制住眼淚。關於詞文化,詞人們的故事,我們往往通過一首詞來見證,有相思詞悼亡詞。說到這類詞,最擅長的也就是陸遊,蘇軾等。
  • 姜夔「適中之美」的藝術思想審美觀
    豪放詞派不但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影響詞林後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姜夔的情詞是他用熱血與真情的融化在字裡行間,字字珠璣,把纏綿悱惻的情思,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感動。姜夔對與合肥姐妹這段戀情,寫了不少情詞,有說19首的,21首的,更多者說達到了46首。當然,姜夔的合肥情詞,有諸多不是單純的情詞,是一種思人、羈旅、憂民、念國、詠物等等的混合體。
  • 54歲的蘇軾,送別好友時作佳篇,最後一句看透人生,成千古名句
    在短暫的含蓄之後,蘇軾懷著不舍的心情,寫下了一首《臨江仙·送錢穆父》,來送別他的好友。蘇軾的這首詩是怎麼描繪臨別之景的呢?其中的寓意又是什麼呢?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自打我們上次從京城彼此分別之後,到現如今的再次見面,已經過去三年之久了。我的好友啊,你總是到很遠的地方去,在這天際之間輾轉流浪,踏破了紅塵俗的。我想,這人世間未曾有你沒有到過的地方吧。
  • 踩著春天最後的尾巴,欣賞古典詩詞裡的「春風十裡」
    贈別二首之一[唐] 杜牧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調任監察御史,離揚州赴長安時,與妓女分別之作。這首詩著重寫其美麗,讚揚她是揚州歌女中美豔第一。放現在,還是個娃娃啊。正因此詩,豆蔻年華一般指女子13歲,不過現在也往往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 讀姜夔《疏影》,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暗香》、《疏影》是姜夔的兩首代表作。這兩首詞典型地體現了姜夔「清空騷雅」的詞風。「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何遜是南朝詩人,曾經作《早梅詩》,這兩句作者以何遜自比,感嘆自己年華漸老,已經不再是風華正茂、才氣四溢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是說本已沒有什麼才情,但見梅花清雅美麗,又有主人盛情相邀,忍不住要寫詞助興了。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在她出現之後,之前所有男性詞人,以女子口吻代寫的一切閨怨詩,都黯然失色。但如果你認為,李清照是個時刻愁容滿面,滿心男女之情的狹隘女子,那就大錯特錯了。李清照的詞,只寫個人悲歡離合,傷春悲秋這種狹小題材,展現的只有似水柔情,是因為她一直固執堅持著詩和詞分畛的陳見。
  • 蘇軾最具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對於這首詞,喜愛蘇軾的朋友,可以說非常熟悉,百讀不厭。在詞中,蘇軾依舊灑脫曠達,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笑看人生。儘管這份曠達中有了一絲傷感的心境,但蘇軾的豪邁江湖氣依舊感染了無數人。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有趣,更為重要的點,那就是這首詞最具有哲理,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通篇寫出了最平淡的人生。詞作上片以平實和緩的筆調記敘了詞人夜飲東坡獨自醉歸的場景。詞人踩著踉蹌的醉步,搖擺晃晃回到了家中。可是,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耳中傳來的卻是門童如雷的鼾聲。
  • 黃庭堅偶遇佳人,這首詞語淡情深,最後三句更是意濃韻遠
    更有借景抒情的結尾,比如蘇軾的《行香子》,「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北宋一位才子也非常善於賦詞,而且結尾也非常講究。下面介紹的是黃庭堅偶遇佳人,這首詞語淡情深,最後三句更是意濃韻遠。「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鴛鴦和翡翠,都是鳥名,也都較珍貴。李白《宮詞》中寫道,「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黃庭堅以比興手法開篇,不僅描繪了佳人的美麗姿容,而且傳達出少女懷春的情懷。接下來進一步描繪這位佳人的嬌美風姿,「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秋波,形容美人的眼睛,清明若秋水。蘇軾有詩,「佳人未肯回秋波」。
  •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蘇軾愛寫的詞牌名《定風波》,這定風波最早來自唐代教坊曲,最初是文官和武官的對詞,也能叫互懟詞,武官寫了一首詞,主要是彰顯功夫和武器裝備精良,結尾是: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