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首詞,讓你看淡人生的風風雨雨

2020-12-03 今古趣彈

在古代的中國,凡是正直的知識分子一般都有一段坎坷的人生經歷,在仕途上都是舉步維艱。才華橫溢、秉性剛直的蘇軾也沒能逃出歷史的這一怪圈,一入官場不久就遭貶謫。但蘇軾並沒有像其他謫宦一般苦吟自己的失意人生,而是以一種曠達超脫的胸襟直面人生。蘇軾是宋代的大文豪,主張「詞品即人品」的創作理念,他的詞如同他本身一樣,是宋詞中傲然挺立的一棵青松。

蘇軾的詞取材廣泛,或名勝古蹟,或飲酒賞月,或一花一木,或一時感悟,或生活小事都可入詞,可見,蘇軾的詞藝造詣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就是通過寫一件生活小事而見深邃意境的優秀詞章。

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定風波》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

蘇軾是詞的重要變革者之一,他不拘泥於詞的舊的形式,而是根據表達的需要大膽創新。比如這首《定風波》,在前面加序就是一大創舉,正是加了這段小序,讀者才知此詞為作者醉歸遇雨的抒懷之作,這首詞讀起來才令人感覺輕鬆易懂、清新有趣。

前面兩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意思是: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這「莫聽」與「何妨」表明了對待困難與幹擾的態度。這與古阿拉伯地區流傳著的一句諺語:「儘管狗在狂吠,駱駝隊依然前行」有異曲同工之妙。「穿林打葉」與「徐行」表明了雨雖狂但我從容,詞人無所畏懼的形象躍然紙上。

接下來詞人繼續寫雨中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對比序中「同行皆狼狽」更加體現出了詞人的豪邁、輕鬆與從容。一個「輕」字,既寫出了身體的輕鬆,又傳達了心情的輕鬆,一點也沒有被淋的苦惱,反生出一股搏擊風雨的快意。於是便有了後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意境一下子就生發開來,由無畏眼前之風雨,進一層而無懼人生之風雨,有一種江湖任馳騁,淡然看浮沉的豁達與豪情。

雨再大,終有要停的時候,同樣的,運再不濟,終有時來運轉的時候。蘇軾永遠是積極樂觀的,風吹雨淋是「微冷」,宦海風雨也只是「微冷」而已。在別人看來,是「皆狼狽」的事,對於豁達如蘇軾來說真是不足掛齒的事。且看,「山頭斜照卻相迎」。一個「迎」字真是神來之筆,把詞人樂觀積極的心態顯現無遺。

最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望先前急雨打葉的地方,一切都已歸於寧靜;回首過往之艱險,內心亦無波瀾。此時超然於物外的蘇軾,發出了「歸去」的呼聲,他要歸往何處呢?末句「也無風雨也無晴」就是最好的詮釋。晴也罷,雨也罷,這些都不重要,都不值得去關注;宦海的沉也罷,浮也罷,都處之泰然。歷經滄桑的蘇軾,至此已悟出人生的大道。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首詞看似在描寫風景,其實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人生態度!
    蘇軾的人生儘管很不幸,明明是一位有著大才,有著遠大志向的人,可是由於「烏臺詩案」的原因,使得他的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開始了他浪跡天涯的生活,先是被貶到了黃州,隨後是惠州和儋州,所以正是有了這樣的生活,使得他的作品裡,自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例如他的這首《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應當說也是他最為經典的一首詞作。
  • 出自蘇軾這首詞
    青杏在一定程度上算作暮春時候的一抹亮色,蘇軾肯定也會因為這一抹顏色而激動。但是這一閃而過的綠色哪能抵擋春天的離去呢?春天的生機勃勃要消失殆盡,是否也代表了我們人生過程中的青春年華也要結束了呢?蘇軾的傷春之情裡也包含著對人生的感嘆。
  • 蘇軾《減字木蘭花》,西湖邊上寫下四十四個字,卻成為一代佳作
    這是充滿禪機的一首詞,大家知道為什麼這麼說嗎?這首詞是蘇軾在杭州做太守的時候所寫。那個時候蘇軾經常在西湖邊上散步。這裡有一個寺院,地勢比較特殊,四周高中間低,地名叫藏春塢。有一天他來到這裡,發現牆壁上有一首小詩。竹暗不通日,泉聲落如雨。春風自有期,桃李亂深塢。蘇軾一看詩寫得不錯,自己非常喜歡。就問這是誰寫得?旁人就告訴他是寺中的清順所寫。
  •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蘇軾愛寫的詞牌名《定風波》,這定風波最早來自唐代教坊曲,最初是文官和武官的對詞,也能叫互懟詞,武官寫了一首詞,主要是彰顯功夫和武器裝備精良,結尾是: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儘管蘇軾後來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消沉,而是使自己慢慢地沉綻下來,寫出眾多優美,並且充滿了人生哲理的詞,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充滿了哲理的一首詞,那便是他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這可以說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充分地表現出了蘇軾的智慧,以及他對於人生的一個看法。
  • 蘇軾如何形容女子?寫的這首詞,以花喻人,最後一句令人心動
    蘇軾不僅喜歡芍藥,還喜歡把花賦予給人性化,用來形容女子,就如這首《減字木蘭花·花》。開篇兩句「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裡。」描寫了花蕊開放的情景,把花蕊在花房裡比作猶如在女子纖柔的手掌裡。當一位女子在淡淡的月光下時,蘇軾寫出來了這樣的後兩句「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這兩句裡面沒有題花,也沒有題女子,但仔細深度就能發現,詩人蘇軾把女子與花朵都賦予了一種朦朧的美,使兩者相互映襯。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詩詞興盛於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為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 蘇軾對生命的科學感悟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必然,但連接這個過程的各個點,卻有很大的偶然性;就像人們所比喻的那樣:葉子要長在樹上,這是一個必然,但要長在哪一棵樹的、哪一個杈的、哪一個枝上,卻是一個偶然。蘇軾感悟到了這一點,且形象而又靈動地將它抒寫了出來。在《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中,他這樣感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 佛語看淡人生的句子,哪一句讓你大徹大悟?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對你百依百順的人,能讓你如願以償的事都很少。你若非要計較,沒有一個人、一件事能讓你滿意。人活一世,也就求個心的安穩,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心寬一寸,路寬一丈。三、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人事,不是不懂,只是無奈。一輩子,就圖個心裡痛快。那些想不通頭疼,想通了心疼的人事,不如淡然視之。我們真實地活著,但不是每個人,每件事都要較真到底。
  • 蘇軾最具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對於這首詞,喜愛蘇軾的朋友,可以說非常熟悉,百讀不厭。在詞中,蘇軾依舊灑脫曠達,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笑看人生。儘管這份曠達中有了一絲傷感的心境,但蘇軾的豪邁江湖氣依舊感染了無數人。曠達如蘇軾,其實也寂寞!浸潤在詞作上片字裡行間的,是一種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是一種曠達超然的精神世界,是一種冷靜獨特的個性和真情。 好一個寂靜的世界!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蘇軾用一首詞,道盡人生得失與成敗,看懂之人寥寥無幾
    我們都在探尋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一生忙忙碌碌,只是為了更加富有,更加聲名顯赫。還是說就這樣,無所事事地蹉跎一生。在世間,我們難免發現越來越多的人變得過分世俗。他們行色匆匆目光所及之處,除了名就是利。他們根本顧不上欣賞,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綺麗風景。又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樂於在這種生活中奮鬥。實際上像這種充滿了欲望生活,不免得有些俗氣。
  • 蘇軾的這首詞,寫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至高境界,充滿了哲理
    比如下面這首《醉翁操》詞,東坡雖然寫的是歐陽修和自然間的相和,但實際上沒有對自然真正的感悟,是無法寫出這樣境界如此之高的作品的!醉翁操蘇軾 (序長不錄)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
  • 蘇軾的這首詞無人能及,寫得感人肺腑,通篇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蘇軾是唯一一位可以與「詩仙」李白相比較的大文豪,無論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人生經歷,以及情感歷程,那都是成為了後世的佳話。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那他的詞同樣的言簡意賅,而且他在書畫方面,也是有著絕對的天才,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一流的佳作。
  • 蘇軾的詞不愧能千古傳唱,譚詠麟翻唱,戴建業教授含淚詠讀
    #譚詠麟唱定風波#在最近播出的央視節目《經典永流傳》中,我們的」校長「譚詠麟演唱了這首蘇軾的詞——《定風波》。古稀之年的譚詠麟為廣大觀眾呈現了一首無與倫比的精彩歌曲,將「定風波」的詞與現代音樂混搭,絲毫無突兀彆扭之感。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長相思》這首詞是李煜早年間的作品,並且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在於:明明句句意思都帶有思愁的感覺,卻在詞中沒有一句「愁」字來表示出,通過展示的花間詞風格,顯然讓很多人在讀起來的時候能感覺到比一般的花間詞寫的更加清新雋永。
  • 16句看淡人生的句子,句句感悟透徹!
    1.人生就像天平,總是需要某種平衡:一邊是給予,一邊是接受;一邊是付出,一邊是得到;一邊是耕耘,一邊是收穫;一邊是物質,一邊是精神;一邊是自己,一邊是他人。上帝也很為難,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讓給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不幸都塞給你。看淡得失,你才能找到生命的最佳平衡狀態。2.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 蘇軾描寫花蕊夫人的一首絕佳詞作,知名度極高,讀完令人神往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是花蕊夫人確實太美了,既然是美人便不能沒有一些傳奇的故事。後蜀孟昶後期生活奢侈,十分寵幸花蕊夫人,他們的愛情故事,也被後人不斷地訴說著,因此許多詩詞便應運而生,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便是蘇軾的《洞仙歌》,這首詞描寫了後蜀國君孟昶和他的妃子花蕊夫人在河邊納涼的故事,刻畫了冰肌玉骨的花蕊夫人,讀來不禁讓人神往。
  • 秦觀這首詞描寫的很是感人,特別是最後兩句,更是讀來肝腸寸斷!
    雖然《減字木蘭花》這一詞牌有很多經典的作品,但無疑秦觀這首作品也是同樣經典,可謂是字字珠璣,最後兩句讀來更是感人肺腑,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宋代:秦觀天涯舊恨,獨自悽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