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70年來,在這片有著8000年底蘊的黃土地上,億萬中原兒女團結一致、敢闖敢拼,推動河南大地改革潮湧、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開放的河南越來越「中」!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網河南頻道聯合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策劃推出《壯麗70年·河南創造的70個第一》融媒體系列報導,對河南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的國內或省內多個「第一」進行集中採訪。今天推出第41篇,人民網記者為你講述鋼鐵是如何煉成的故事。
河鋼舞鋼 供圖
「這是鋼與火的故鄉,讓你感受熾烈堅硬和鮮紅;讓你體驗力量雄壯和厚重。」詩人雷抒雁曾在《水火之城——舞鋼賦》中寫到。
詩人禮讚的,是共和國寬厚板的長子——河鋼集團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河鋼舞鋼)。1978年9月8日,我國第一臺被譽為中國「軋機之王」的4200mm寬厚板軋機在河南省舞鋼建成投產,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特寬特厚鋼板的歷史。
篳路藍縷 玉汝於成
為支援舞鋼建設,1972年,治金部決定從包鋼、齊鋼、武鋼、本鋼和邯鄲採礦公司5個對口廠礦抽調技術幹部、技術工人3000人,參加舞陽特厚板鋼鐵聯合企業建設。1973年4月18日,冶金工業部舞陽鋼鐵公司正式成立。
建廠初期,舞鋼人煙稀少,多是荒山野嶺,建設過程中困難重重。
為了挺起大國鋼鐵脊梁,建設者們劈荒山、戰洪水、鋪鐵路、架橋梁、建廠房,鎬、釺、錘,籮筐、抬槓、板車是他們的主要工具。他們住的是窩棚,夏天酷熱難當,冬天寒風刺骨;就連吃的水也要到幾裡外的河裡去拉。由於是邊設計邊施工,技術人員白天泡在現場,晚上在煤油燈下修改圖紙。有人為工程推遲了婚期,甚至有人夜裡偷偷起來加班……
輕傷不下火線不再是口號,而成了真實存在的常態。建設者們以鎬釺為筆,以汗水為墨,書寫了壯麗的詩篇。
1977年9月,4200mm軋機普板系統單體試車成功;12月1日,主軋機系統空負荷聯動試車成功;1978年9月8日上午,4200mm軋機普板系統熱軋一次成功,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特寬厚板的歷史。1980年3月6日,《人民日報》一版刊登了4200mm軋機生產的新聞圖片。
來源:
人民網-河南頻道2019年12月19日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