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針對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共軛材料種類少、凝聚態結構調控困難、能量轉換效率低等問題,一個中外聯合研究組最近取得新的突破。他們合成了一種新型雙纜共軛聚合物,作為吸光層應用於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獲得了6.3%的能量轉換效率,這是目前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焦耳》。

  「該聚合物包含給體主鏈與受體側鏈,在成膜過程中,給體與受體互相制約,難以形成有序納米結構。我們發現,溫度賦予這類聚合物二次結晶的機會。隨著溫度升高,聚合物薄膜中給體主鏈及受體側鏈的堆積逐漸有序,從而大幅度提升電荷傳輸效率,並降低電荷複合機率。」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李韋偉告訴《中國科學報》。

  據悉,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與傳統多組分本體異質結電池相比,其活性層只含一種組分,從而極大提高器件穩定性與簡化器件製備工藝。而且,基於雙纜共軛聚合物的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由於給、受體通過化學鍵「綁定」,活動受限,其形貌穩定性已被證實優於對應的本體異質結電池。同時,在雙纜型共軛聚合物中,給、受體界面以分子尺度均勻分布,利於激子在有限的壽命內擴散到界面。因此,基於雙纜型共軛聚合物的單組分太陽能電池具備大規模工業化應用潛力。

  這類電池雖然已有幾十年研究歷史,但目前其效率仍遠低於本體異質結類電池。主要原因是單組分共軛材料合成複雜,同時分子內給/受體的相分離調控難度大。基於此,李韋偉課題組重拾歷史難題——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

  此前,針對雙纜共軛聚合物合成複雜問題,該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先側鏈功能化,後聚合」的設計思路,成功製備了一系列結構明確的雙纜共軛聚合物,深入探究了共軛主鏈、受體側鏈與連接單元的分子結構對聚合物凝聚態結構的影響機制,使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從0.51%提升至4.34%。

  此次,李韋偉研究組聯合德國紐倫堡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將苯並二噻吩二酮引入共軛主鏈合成了第四系列雙纜共軛聚合物,並發現該聚合物在薄膜中的相分離形貌對溫度敏感,隨著退火溫度升高,聚合物的給體主鏈及受體側鏈的堆積逐漸變得有序,而相關太陽能電池獲得了6.3%的光電轉換效率。

  研究人員還系統研究了該電池在工作中的諸多機制問題,同時發現其在連續1個太陽光強度照射300個小時後仍能保持93%的初始效率。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系列研究證明隨著新材料的開發和光電轉換機理研究的不斷推進,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老壺裝新酒」,擁有巨大的研究價值與應用潛力。

  據悉,該論文第一作者為該課題組博士研究生馮貴濤,通訊作者為李韋偉及中科院化學所副研究員李誠。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適當壓力下獲得性能提升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和奈及利亞的科學家研究了壓力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影響,結果發現施加恰當的壓力能夠提升40%的電池效率(相對)。如果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開裂。科學家們正在尋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佳製造方法,現在已有多個備選方案。
  • Oxford PV鈣鈦礦薄膜串聯層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20%
    英國牛津——2014 年9月22日——創新太陽能技術與材料的開發者 Oxford PV 全新推出了一項鈣鈦礦薄膜技術應用。此次突破性進展致力於將常規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20%——相當於絕對轉換效率大幅提高3%至5%。
  • 通過提升性能來縮減太陽能電池板的尺寸(08-100)
    電池板正日益被人們所接納,不過,儘管在技術方面已有所改進,可是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仍然很昂貴。大部分費用來自電池板本身,其尺寸 (因而包括成本) 會隨著所需功率輸出的提高而增加。為了實現具最小尺寸和最高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儘量提升太陽能電池板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本設計要點介紹了兩款能夠增加太陽能電池板接收能量的簡單電路。
  • 中科大學者研製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
    納米砂磨機訊:中科大學者研製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  納米砂磨機訊: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熊宇傑教授課題組基於應用廣泛的半導體矽材料,採用金屬納米結構的熱電子注入方法,近期設計出一種可在近紅外區域進行光電轉換且具有力學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國際重要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俄羅斯大學發現新型鈀基材料 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大學(Siberian Federa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與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理工學院(th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同時發現了鈀基材料的新特性,或能夠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 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之路在何方?
    8月12日,杜邦微電路材料應用技術主管杜鵬及應用技術工程師南亞雄做客OFweek在線語音研討會,與網友分享如何提升電池轉化效率、晶矽電池技術改進等業界十分關心的問題,並與網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1.太陽能電池市場發展趨勢  大家知道,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是整個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核心。
  • 我國科學家優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可與多晶矽薄膜電池媲美,但電池的長期穩定性未達到商業化要求。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與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以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發布日期:2020-11-22 00:18:10
  • PECVD: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技術
    近年來,二維RP層狀鈣鈦礦材料由於其優越的穩定性和光電性能...組件及180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四期項目備案的通知》,該通知書有效期2年。 2020-11-06 核心觀點:設備是解決HJT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兩大產業化難題的關鍵點之一,結合HJT電池的製造特點,通過梳理主流廠商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為了保鮮和長期存儲,陽光也可以製成罐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能電池及相關技術。從太陽能發展歷史來看,光照射到材料上所引起的「光起電力」行為,早在19世紀就已發現。其後,各國科學家們對此的探索從未間斷過,直至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用半導體做實驗時發現在矽中摻入一定量的雜質後對光更加敏感這一現象後,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由此誕生,開啟了太陽電池技術時代。
  • 太陽能電池的分類及其性能參數
    太陽能電池的分類:   太陽能電池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還可分為:晶矽太陽能電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這種太陽能電池以高純的單晶矽棒為原料。   (2)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 多晶矽太陽電池的製作工藝與單晶矽太陽電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則要降低不少,其光電轉換效率約17%左右。從製作成本上來講,比單晶矽太陽能電池要便宜一些,材料製造簡便,節約電耗,總的生產成本較低,因此得到大量發展。此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也要比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短。
  • 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的新方法
    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是由矽等無機材料製成的,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具有輕巧、靈活、製造成本低的特點,甚至可以採用印刷製造的方式,因此無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受到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儘管目前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真正完全替代矽太陽能電池,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提高電能轉換效率,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選擇正確的材料組合
  • 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特性與性能參數
    P-N結太陽能電池包含一個形成於表面的淺P-N結、一個條狀及指狀的正面歐姆接觸、一個涵蓋整個背部表面的背面歐姆接觸以及一層在正面的抗反射層。當電池暴露於太陽光譜時,能量小于禁帶寬度Eg的光子對電池輸出並無貢獻。能量大于禁帶寬度Eg的光子才會對電池輸出貢獻能量Eg,大於Eg的能量則會以熱的形式消耗掉。
  • 基於玫瑰花瓣結構製成的薄膜能顯著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
    據外媒報導,近日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太陽能與氫能研究中心(ZSW)的研究人員在《先進光學材料》雜誌發表論文稱,
  • Joule:辣椒素給太陽能電池「提味」
    作為清潔能源,我們希望最終製備出完全綠色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儘管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光伏技術,但它們受到非輻射複合的困擾,這是一種不良的電子級過程,會降低效率並加劇熱損失。保秦燁團隊與合作者尋求了一種天然的、基於森林材料的廉價添加劑,以克服這一局限,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 矽片質量對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四)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本文主要介紹矽片各種不良對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矽錠研磨拋光對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作為脆性材料,多晶大錠切方後,在小矽錠表面會有機械損傷層存在,包括碎晶區、位錯網絡區和彈性應變區,其結構如圖1所示。
  • 河南大學:超臨界處理提升CZTSSe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
    Cu2ZnSn(S,Se)4 (簡記為CZTSSe)太陽能電池由於其成本低、組成元素豐度高等優勢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溶液法(主要是前驅體溶液法)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製備CZTSSe薄膜太陽能電池。2009年以來,CZTSSe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幾乎都是採用溶液法組裝的器件。然而,溶液法組裝的器件在沉積後處理(PDT)過程中,總是會形成有害的碳殘留。
  • 一種太陽能光伏電池電氣性能的測試
    目前地面光伏系統大量使用的是以矽為基底的矽太陽能電池,可分為單晶矽、多晶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在能量轉換效率和使用壽命等綜合性能方面,單晶矽和多晶矽電池優於非晶矽電池。多晶矽比單晶矽轉換效率低,但價格更便宜。按照應用需求,太陽能電池經過一定的組合,達到一定的額定輸出功率和輸出的電壓的一組光伏電池,叫光伏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