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適當壓力下獲得性能提升

2020-11-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和奈及利亞的科學家研究了壓力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影響,結果發現施加恰當的壓力能夠提升40%的電池效率(相對)。如果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開裂。

科學家們正在尋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佳製造方法,現在已有多個備選方案。

來自奈及利亞非洲科技大學(AUST)的研究人員與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工作人員合作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法。受到此前對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的啟發,該團隊通過使用計算分析和實踐實驗研究壓力對鈣鈦礦電池產生的影響。之前在羅德島布朗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壓力的正確應用如何密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裂縫,但關於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施加壓力的信息仍然非常少。

該團隊使用旋塗法製造了85個甲基銨基碘化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而後向其施加1-10兆帕(MPa)壓力。結果發布在論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壓力輔助製造》中,結論顯示施加0-7MPa的壓力能夠增加電池轉換效率。壓力如超過7MPa,則效率因為裝置受損而再次下降。

結果

在0-7MPa的壓力下,9.84%的初始電池效率提升到13.67%,並在壓力增加到10MPa的時候降低到10.89%。這個初始提升主要是由於改善了電池層之間的表面接觸和增加了材料的密度。壓力如果超過7MPa,鈣鈦礦損壞,電池層開始互相融合。

「這些啟示……對於壓力輔助工藝的設計非常重要,能夠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製造,」AUST科學家說道。「壓力的這個顯著效果說明層壓、冷焊和軋制/卷對卷加工等壓力輔助工藝能夠用於製造性能更優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該團隊得出的結論是不考慮超過7MPa的壓力,並建議在壓力輔助製造工藝的開發過程中將層間接觸、分層壓實、滲透和潛在層面損壞的綜合效應考慮在內。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Oxford PV鈣鈦礦薄膜串聯層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20%
    英國牛津——2014 年9月22日——創新太陽能技術與材料的開發者 Oxford PV 全新推出了一項鈣鈦礦薄膜技術應用。此次突破性進展致力於將常規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20%——相當於絕對轉換效率大幅提高3%至5%。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與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因此,鈣鈦礦材料可應用於諸多領域,例如光電子器件、通信器件、自旋電子器件等。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我國科學家優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可與多晶矽薄膜電池媲美,但電池的長期穩定性未達到商業化要求。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近日,中國西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即通過增強層狀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加了電池的穩定性,在光照下持續工作1000小時,電池的光電轉化性能衰減低於15%,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相關成果已發表於《自然光子學》。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不要再猶豫,下一個專欄創始人就是你。請記住:縱然你離我千裡萬裡,我都在材料人等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為了解決穩定性問題, 將Pb與Sn按一定比例結合, 降低Sn帶來的不穩定性, 同時又獲得較高的轉換效率。滷素基團X通常為碘、溴和氯。其中帶有碘基團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力學性能上(如彈性、強度等)不如帶有溴基團的電池。電子吸收光譜由Cl至I依次拓寬,能隙的紅移也逐次增加。這是由於隨著原子量的升高, 元素電負性變弱, 與金屬離子B成鍵中的共價作用增強。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3)新材料及新結構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最常用的光吸收材料為CH3NH3PbI3。電子傳輸層最常用材料為TiO2,spiro - OMeTAD為空穴傳輸層。為進一步提升效率,研究者從材料入手,以期設計得到新材料,從而體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勢。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為了解決穩定性問題, 將Pb與Sn按一定比例結合, 降低Sn帶來的不穩定性, 同時又獲得較高的轉換效率. 滷素基團X通常為碘、溴和氯. 其中帶有碘基團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力學性能上(如彈性、強度等)不如帶有溴基團的電池。電子吸收光譜由Cl至I依次拓寬,能隙的紅移也逐次增加. 這是由於隨著原子量的升高, 元素電負性變弱, 與金屬離子B成鍵中的共價作用增強。
  • 電子科技大學李世彬教授Nano Energy:混合溶劑作為反溶劑衝洗工藝「縫合」三基團鈣鈦礦晶粒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經歷了多個階段和方面,大量的研究人員從製備工藝、界面優化、物理特性、材料組份等多個領域都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提升和器件機製做出了貢獻。溶劑工程一直都是鈣鈦礦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溶液法的鈣鈦礦沉積工藝也經歷了一步法工藝、兩步法工藝和反溶劑衝洗工藝等發展歷程。
  • 【科技前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雙面(bifacial)光伏電池是一種正面和反面都可以接受光照而產生電流、電壓的器件。在同等面積下,雙面電池單位面積發電量比單面電池有了極大的提升,平均高出10%~35%左右,已經成為一種降本增效的新興高效光伏發電技術。近年來,憑藉吸光係數高、載流子壽命長、電荷遷移率高等優異性能,基於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吸光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一直廣受關注。
  • 我們距離10年工作壽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多遠?
    全文速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然而其較短的工作壽命是限制其應用的主要挑戰。本文採用達到10年工作壽命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技術成熟的標誌,討論分析了進一步提升鈣鈦礦電池及組件穩定性的策略。 背景介紹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從首次報導以來備受關注。近幾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現已接近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而且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優勢明顯,預計相比於其他光伏技術更低。
  • 【乾貨】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自從2009年日本學者首次研究鈣鈦礦敏化太陽能電池,經過5年的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最初的3.1%躍遷到19.3%,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研究熱情。而鈣鈦礦太陽能薄膜電池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本文研究了不同成分的摻雜對錫鈣鈦礦電池薄膜成膜性能的影響,對薄膜的形貌、物相、吸收率和禁帶寬度進行表徵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CH3NH3SnI3成分的鈣鈦礦薄膜具有最低的禁帶寬度,其吸光性能優於其他成分的鈣鈦礦薄膜。摻雜Br、Cl離子會導致CH3NH3SnI3成分的鈣鈦礦薄膜的禁帶寬度增加,而吸光性能和結晶性能降低。
  • 英國公司將鈣鈦礦-矽晶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至 27.2%
    鈣鈦礦則是太陽能領域後起之後,光電轉換效率在 9 年內增加到可與矽晶太陽能媲美的 22%。近年來,科學家更為了尋求突破與新材料,紛紛將鈣鈦礦與矽晶太陽能相結合,讓原本處於市場競爭關係的太陽光電材料握手言和,成為新型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發布日期:2020-11-22 00:18:10
  • 下一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過嚴格的國際測試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生產了新一代的實驗太陽能電池,它們通過了嚴格的國際電工委員會關於熱和溼的測試標準。該研究發現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發展的重要一步,現已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太陽能能源系統現在正處於工業和國內房屋普遍。當前大多數系統依靠矽將陽光轉化為有用的能量。
  • 太陽能電池材料在壓力下表現更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矽和鈣鈦礦組合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特別是含有碘和溴等混合滷化物的變體,比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更高效、更便宜,因為它們能將更大比例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然而,鈣鈦礦在光的影響下會降解,因此它們還不能用於商業應用。
  • 我國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製備簡單、成本低和效率高的優勢在新型光伏技術領域迅速崛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按照器件結構可分為正式和反式兩種結構,相比於正式結構,反式結構器件因製備工藝更加簡單、可低溫成膜、無明顯回滯效應、適合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矽基電池、銅銦鎵硒等)結合製備疊層器件等優點,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注。但仍然存在開路電壓與理論值差距較大、光電轉換效率仍然偏低等應用瓶頸。
  • 解析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陷阱態的空間和能量分布
    研究人員將金屬滷化物鈣鈦礦(MHP)的光電性能歸因於其高的光吸收係數、載流子遷移率、長的電荷擴散長度和小的Urbach能量(代表系統中的混亂)。理論研究表明,由於鈣鈦礦的低形成能,結構缺陷和晶界而在材料表面形成深電荷陷阱的可能性,可指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鈍化技術的發展(化學反應性的損失)。電荷陷阱狀態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其他設備的降解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