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過嚴格的國際測試

2020-12-01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生產了新一代的實驗太陽能電池,它們通過了嚴格的國際電工委員會關於熱和溼的測試標準。

該研究發現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發展的重要一步,現已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太陽能能源系統現在正處於工業和國內房屋普遍。當前大多數系統依靠矽將陽光轉化為有用的能量。

但是,太陽能電池板中矽的能量轉換率已接近其自然極限。因此,科學家一直在探索可以堆疊在矽上的新材料,以提高能量轉換率。迄今為止,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是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其本身甚至可能勝過矽。

雪梨大學納米科學系首任主席約翰·胡克(John Hooke)表示:「鈣鈦礦是太陽能系統的一個非常有希望的前景。」 「它們非常便宜,比矽更薄500倍,因此具有柔韌性和超輕量。它們還具有巨大的能量使能特性和較高的太陽能轉化率。」

以實驗形式,過去十年來鈣鈦礦電池的性能從低水平提高到能夠將太陽的25.2%的能量轉化為電能,這與矽電池的轉化率相當,後者需要40年才能實現。

然而,未保護的鈣鈦礦電池不具有矽基電池的耐久性,因此它們在商業上尚不可行。

Ho-Baillie教授說:「鈣鈦礦電池將需要按照當前的商業標準堆疊。這是我們研究的令人興奮的事實。我們已經證明,我們可以極大地提高其熱穩定性。」

科學家通過使用簡單的低成本聚合物玻璃毯抑制鈣鈦礦細胞的分解來實現這一目標。

這項工作是由Ho-Baillie教授領導的,他後來加入了雪梨大學納米研究所。主要作者雷石博士在新南威爾斯大學光伏與可再生能源工程學院的Ho-Baillie研究小組中進行了實驗工作,Ho-Baillie教授仍是該學院的兼職教授。

在持續暴露於太陽和其他元素的作用下,太陽能電池板會經歷極端的熱和溼度。實驗表明,在這種壓力下,未保護的鈣鈦礦細胞變得不穩定,從其結構內部釋放出氣體。

Ho-Baillie教授說:「了解這一過程,稱為「除氣」,是我們開發這項技術並提高其耐用性的工作的核心部分。

「我一直對探索如何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合到隔熱玻璃(例如真空玻璃)中感興趣。因此,我們需要了解這些材料的除氣性能。」

該研究小組首次使用氣相色譜-質譜(GC-MS)來識別高性能電池中常用的熱應力雜化鈣鈦礦的特徵性揮發性產物和分解途徑。他們發現使用這種方法的低成本聚合物玻璃疊層具有不透壓力的密封,可有效抑制鈣鈦礦「除氣」,該過程導致其分解。

當按照嚴格的國際測試標準進行測試時,團隊工作的單元性能超出了預期。

「我們研究的另一個令人振奮的成果是,我們能夠在苛刻的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環境測試條件下穩定鈣鈦礦電池。這些電池不僅通過了熱循環測試,而且還超過了溼熱和溼氣的苛刻要求,還要進行凍結測試。」 Ho-Baillie教授說。

這些測試通過將太陽能電池模塊暴露於-40度至85度的反覆溫度循環以及暴露於85%的相對溼度下,幫助確定太陽能電池模塊是否能承受室外運行條件的影響。

具體而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IEC「溼熱」測試中經過了1800多個小時的生存,在「溼度凍結」測試中經過了75個循環,首次超過了IEC61215:2016標準的要求。

Ho-Baillie教授說:「我們希望這項工作將有助於穩定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提高其商業化前景。」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澳洲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方面取得突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由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世界上首創,通過了一系列熱溼測試,使用了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克服了阻礙該技術商業化的一些挑戰。科學家們使用一種簡單、低成本的聚合物玻璃覆蓋層來抑制鈣鈦礦細胞的分解。
  • 鈣鈦礦的潛力與困境,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的破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文/陳根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相比,鈣鈦礦在轉換效率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因而作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一持續被研究人員關注著。同時,儘管鈣鈦礦在效率上可能有很大的飛躍,但事實證明,保持電池的所有元素穩定和工作秩序依然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創世界紀錄——接近產業化
    基於P-i-N反式平面結構、通過優化界面工程,全面解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效率、遲滯現象、器件穩定性、大面積器件均勻性和一致性等重要問題,首次在國際權威太陽能電池認證機構——「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AIST) 」認證成功大面積 (>1 cm2)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國際最高效率 (15%),首次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寫進權威太陽能效率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 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和柔性LED潛在材料的鈣鈦礦效率缺陷的解決方法
    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和柔性LED潛在材料的鈣鈦礦效率缺陷的解決方法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7 17:35:35 4月17日消息,由劍橋大學、衝繩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或將迎來商業化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功率轉換效率(PCE)達到25.2%,並且製造成本低,這使得該技術有望在脫碳能源模型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評估露天氣候中光伏地面平板模組長期運行的標準測試稱為IEC 61215:2016。IEC 61215標準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開發的,用於工作中的光電設備,該設備結合了堅固的無機光捕獲材料,例如矽,碲化鎘和銅銦鎵硒。穩定性測試必須整體考慮所有組件和封裝材料。
  • 陳根:「石墨烯裝甲」或將出現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候選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過氧化矽正在成為一種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太陽能電池材料,但它存在一些耐久性問題。日前,來自南加州大學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樸惠生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極,可以大大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由於其成本低、功率轉換效率高,將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最有希望的候選電池。研究團隊利用石墨烯片作為保護層(GCEP)的銅柵極嵌入聚醯亞胺(CEP)薄膜,開發了一種基於柔性金屬柵極的混合電極平臺,該薄膜具有高導電性、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機械耐久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陳根:「石墨烯裝甲」,或將出現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候選電池
    文/陳根過氧化矽正在成為一種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太陽能電池材料,但它存在一些耐久性問題。日前,來自南加州大學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樸惠生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極,可以大大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由於其成本低、功率轉換效率高,將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最有希望的候選電池。 研究團隊利用石墨烯片作為保護層(GCEP)的銅柵極嵌入聚醯亞胺(CEP)薄膜,開發了一種基於柔性金屬柵極的混合電極平臺,該薄膜具有高導電性、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機械耐久性。
  • 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初步認知與了解
    1954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Pearson,Fuller和Chapin等人研製出了第一塊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獲得4.5%的轉換效率, 開啟了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新紀元。此後, 太陽能技術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指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其在實驗室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分別達到25%和20.4%;第二代太陽能電池主要包括非晶矽薄膜電池和多晶矽薄膜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
  • 世界最高效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什麼?|2015中國科技新星評選
    首先,讓我們來領略陳煒教授的科技成果——國際最高效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基於P-i-N反式平面結構、通過優化界面工程,全面解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效率、遲滯現象、器件穩定性、大面積器件均勻性和一致性等重要問題,首次在國際權威太陽能電池認證機構——「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 」認證成功大面積 (>1 cm2)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國際最高效率(15%),首次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寫進權威太陽能效率記錄表《Solar cell
  • 我們距離10年工作壽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多遠?
    本文綜述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穩定性測試策略,通過分析文獻中關於連續光照最大功率點輸出測試、光/暗態循環測試、熱/冷循環測試、極端高溫高溼環境測試等穩定性測試策略,分析了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的內在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對比了不同穩定性測試策略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並總結計算了文獻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效率衰減曲線。
  • 穩定性達IEC61215:2016標準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雜化鈣鈦礦材料熱膨脹係數與載流子傳輸層熱膨脹係數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器件熱循環穩定性較差。這一系列問題使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過IEC61215:2016國際光伏技術標準成為一種挑戰。儘管目前在提高鈣鈦礦電池器件的穩定性方面有很多研究進展,但通過IEC61215:2016測試標準的鈣鈦礦器件還未見報導。
  • 華中科技大學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創15%世界紀錄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實驗室副教授陳煒自主研發的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經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光伏技術研究中心認證,達到國際最高效率15%,填補了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表的該項空白。該成果近日發表於《科學》。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如果用鎵磷共摻,通過磷補償,可以有效解決光衰減,電池的效率也會得到很好保持,有利於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德仁出席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並做發言。專題直播:第十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前世今生和產業未來
    鈣鈦礦可以作為一種光伏電池材料最初是在實驗室測試時發現的。2000年代中期,當時雖然將它用作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並不成功,但鈣鈦礦化合物相當強的光反應能力就此挖掘。近10年來,採用大約30cmx 30cm的面積,學術界、國家實驗室和光伏企業在實驗室環境中的鈣鈦礦效率從2%提高到29%,。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再次登上《Science》正刊
    使用這種封裝方案,包含多陽離子多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CH3NH3(MA)經受了超過1800小時的溼熱測試和75個周期的溼度凍結試驗,首次超過了國際電工委員會關於這類光電器件的熱和溼的測試標準(IEC61215:2016標準)的要求。
  • > 2025年鈣鈦礦光伏市場將達2.14億美元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2020-10-22 當涉及到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時,鈣鈦礦已成為一種令人興奮的材料,但它們並非沒有問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研究中心」ID:IERCentre)近幾十年來,各種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層出不窮。雜化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下文簡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器件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2009年被發現以來,憑藉成本低、柔性好及可大面積印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誕生於2009年的新型能源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曾被《科學》《自然》分別評為「10大科技突破之一」,發展迅猛,被視為最具應用潛力的高效太陽能電池。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構1.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構造全固態鈣鈦礦光伏電池發展至今,其電池原理一直是研究者競相探究的方向。目前鈣鈦礦電池的工作原理主要有2個觀點。第1種是鈣鈦礦作為光敏材料,吸光激發形成電子空穴對,進而電荷分離,電子注入多孔的氧化鈦導帶,電子通過納米多孔膜傳輸,稱為染料敏化觀點,MSSC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