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材料在壓力下表現更好

2021-01-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矽和鈣鈦礦組合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特別是含有碘和溴等混合滷化物的變體,比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更高效、更便宜,因為它們能將更大比例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然而,鈣鈦礦在光的影響下會降解,因此它們還不能用於商業應用。在結構中替代陽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可以提高材料的穩定性。來自AMOLF的研究人員現在揭示了這種改善源自於對結構的壓縮,相當於對其施加相當大的壓力。他們已將結果發表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

鈣鈦礦由鉛離子和碘、溴離子等滷化物離子包圍組成。這就形成了一個3-D結構,其籠子中充滿了陽離子,如甲基銨。問題是,如果該結構被照亮,材料中會出現單獨的區域,主要是碘離子或主要是溴離子。這樣一來,鈣鈦礦中碘-溴混合物的優勢就喪失了:大部分的光譜被轉化為熱能而不是電能。

Eline Hutter是一位化學家,直到今年才成為AMOLF的研究員,他認為通過將材料置於高壓下,可以防止滷化物的自發分離。"當時,我並不確切知道為什麼。我稱它為化學直覺。"

AMOLF的混合太陽能電池小組之前開發了一種在這種情況下非常有用的設置:瞬態吸收光譜儀(TAS),可以在非常高的壓力下測量鈣鈦礦的電子特性。"世界上沒有其他類似的設置,將TAS與壓力傳感器結合起來,"小組負責人Bruno Ehrler說。"但我最初對Eline的想法持懷疑態度,部分原因是我們要做的實驗似乎太有挑戰性。"

與她的同事Loreta Muscarella一起,Eline Hutter使用這種設置來測量材料被照亮後的情況。"如果材料上沒有壓力,我們觀察到溴和碘的分離。在3000巴的壓力下,我們看到分離不再發生。"

這一結果證實了Hutter的假設,即材料中的自由體積,以及相應的壓力,對滷化物的分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如此高的壓力下生產太陽能電池是不切實際的。然而,有一個實用的解決方案,Hutter解釋說。"如果我們用較小的陽離子(如銫)替換鈣鈦礦籠中的陽離子,就會發生所謂的化學收縮,整個結構都會收縮。這種效果和讓材料承受高壓完全一樣。"

Hutter和她的同事隨後用TAS證明,在這種被化學壓縮的鈣鈦礦中,不再發生碘和溴的分離。Hutter說,他們藉此證明了理論中被遺忘的一個重要方面:材料的體積之前被排除在計算之外。"在我看來,這項研究之所以如此有趣,是因為外部壓力和內部壓力之間的聯繫。"

這是一個使鈣鈦礦穩定的至關重要的發現,Ehrler說。"以往焦點大多集中在動力學上:延遲離子的運動以減緩分離。現在我們已經證明,增加壓力,改變了熱力學:離子移動的速度一樣快,但碘和溴的分離不再是能量上的有利條件。所以,這種分離不會再發生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適當壓力下獲得性能提升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和奈及利亞的科學家研究了壓力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影響,結果發現施加恰當的壓力能夠提升40%的電池效率(相對)。如果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開裂。科學家們正在尋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佳製造方法,現在已有多個備選方案。
  • 太陽能電池在哪安家更好
    發表於:2017-12-20 15:24:49     作者:唐一塵來源:中國科學報兩類太陽能電池在熱帶地區的能量輸出可能有5%或更多的差異。目前,大部分新興的太陽能電池市場都位於這一地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預測了世界各地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並指出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太陽能會受溫度和大氣中水分的影響而變化。近日發表在《焦耳》雜誌的論文,強調太陽能產品在不同環境中可能有不同表現。此外,研究人員還開發出一個開源工具。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副教授Tonio Buonassisi說:「我們研究了位置和技術因素,提出了一個預測太陽能電池板能量輸出的框架。
  • 太陽能電池界的新秀材料
    太陽能電池,是最為人們熟悉且已廣泛應用於生活中,它能有效利用太陽能並轉化為電能。光伏材料作為太陽能電池發電的核心,在該系統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Shockley-Queisser理論,Sb2(S, Se)3單結太陽能電池的理論光電轉換效率可達32%,被認為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光收集材料。同時,Sb2(S,Se)3具有較高的吸收係數,幾百納米厚度的薄膜就能吸收足夠的太陽光,該特點可與目前發展迅速的鈣鈦礦材料媲美,在超輕、可攜式發電器件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 【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高效空穴傳輸材料SAF-OMe
    (Poly-(triarylamine) (PTAA) 和(2,2』,7,7』-四-(二甲氧基二苯胺)-螺芴)(Spiro-OMeTAD)的核心骨架中的有效官能團巧妙地相結合,成功研發出一種能級匹配好、空穴傳輸能力高的理想材料:SAF-OMe。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1703008)和北理工創新人才科技資助專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基金)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特別副研究員課題組與材料學院「青年千人」陳棋教授課題組合作
  • 以P3HT作為空穴傳輸材料的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最有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在近十年來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合適空穴傳輸材料一直是實現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之一。
  • 我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發展路徑
    (2)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原料要求相比單晶矽低得多,一般用廢次單晶矽尾料或冶金級矽材料熔化澆鑄成矽錠,故材料成本比單晶矽低,是繼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後研發的主要材料。從製作成本上講,材料製造簡便,生產能耗低,比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節約電耗,生產過程無汙染,總的生產成本較低。故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一些國家投入巨資研製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
  • 高分子材料內部結構影響太陽能電池效率
    25日報導,一個集合法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材料科學家的國際團隊發現,高分子聚合物內部結構排列有序,可使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材料化學學報A》上。 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是當下前景最被看好的兩種發電方式。截至2017年,全球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總功率達到400千兆瓦。太陽能行業的飛速發展,主要依賴於電池價格的持續降低和其效率的不斷提高。
  • 太陽能電池在哪強?
    圖片來源:《焦耳》   兩類太陽能電池在熱帶地區的能量輸出可能有5%或更多的差異。目前,大部分新興的太陽能電池市場都位於這一地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預測了世界各地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並指出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太陽能會受溫度和大氣中水分的影響而變化。
  •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2020-12-1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加坡開發出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
    將來有一天,你的手機或電腦沒電了,只需拿到太陽下曬一曬就能繼續使用了,因為它們的顯示器同時也是太陽能電池。這就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科學家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的最新成果,他們開發出的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材料,不僅能把光轉化成電,電池本身還能按照需要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
  • 物理科學:在鈣鈦礦材料中,原子可以深入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物理科學:在鈣鈦礦材料中,原子可以深入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仔細觀察構成傳統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可以發現幾乎剛性的原子排列,幾乎沒有運動。但是在混合鈣鈦礦,一類很有前景的太陽能電池材料中,排列更加靈活,原子在周圍瘋狂地跳舞,這種效應會影響太陽能電池的性能,但很難測量。
  • 【課堂】太陽能電池材料及半導體材料的介紹
    如果對此感興趣,就帶你了解太陽能電池的構成和相關的光伏材料。太陽能發電作為清潔能源領域的「佼佼者」目前備受業界關注。如果對此感興趣,就帶你了解太陽能電池的構成和相關的光伏材料。太陽能發電裝置,通常被稱為太陽能電池,能夠直接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在太陽能電池板中,太陽釋放的光子使半導體材料的外層電子脫離原子鍵的束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多採用溶劑工藝,其原料多為液態,能在常溫下製備,而且在未來完全可以通過印刷技術製備大面積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以及用於可穿戴智能設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遠?儘管目前鈣鈦礦太陽能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超過了24%,而且在材料成本和製造成本方面均具有顯著的市場優勢,但器件的穩定性問題一直制約著它的商業化生產,甚至在美國國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認證表上被打上了「不穩定」的標籤。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人們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製備出來後,若放置於室溫環境下,效率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衰減。
  • 雙層結構製成高效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
    ,帶來更好的性能。它可以使電子在周圍移動,既可以發出電子,也可以吸收電子,這樣,它就成為目前使用的最好的有機光伏材料,可以把陽光轉換為電力,效率高達7.2%,用於有機太陽能光伏電池。「理解為什麼這種材料性能如此好,有助於科學家利用它的本質屬性,設計新材料,進行一系列廣泛的應用,用於顯示器,固態照明,電晶體,也可改進太陽能電池,」他說。
  • 人工智慧軟體:有助於太陽能電池新材料的甄選!
    導讀近日,日本大阪大學的團隊利用計算機的強大能力,在機器學習算法的幫助下,自動化搜索匹配的太陽能電池材料。未來,這項研究將有助於大幅提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時下,有關太陽能的前沿創新技術不斷湧現,筆者之前也介紹過許多有關太陽能的創新成果,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在太陽能技術中,太陽能電池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 太陽能電池的構成和相關材料
    太陽能發電作為清潔能源領域的「佼佼者」目前備受業界關注。如果對此感興趣,就帶你了解太陽能電池的構成和相關的光伏材料。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目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的主要目標集中在如何提高太陽能的光電轉換效率,卻很少有人關注太陽能電池板基體材料的穩定性。  在俄羅斯科學基金會資助下,以俄科院化學物理問題研究所科學家為首的國際團隊開發出以有機半導體材料(共軛聚合物和富勒烯衍生物)為基體的高效穩定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光化學和熱穩定性較高、且具備可有效適用於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佳性能的新型光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