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結構製成高效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詳細研究性能最好的有機光電材料,發現了不尋常的雙層薄片結構,這有助於解釋這種材料的優越性能,把陽光轉換為電能,也可引導合成新材料,帶來更好的性能。這項研究2012年4月24日發表在《自然middot;通訊》上,進行研究的科學家來自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合作參與的研究人員來自石溪大學(StonyBrookUniversity),韓國漢城國立大學(SeoulNationalUniversity),德國馬克斯middot;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forPolymerResearch),以及科納卡技術公司(KonarkaTechnologies)。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7406.htm

這種材料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名稱PCDTBT(poly(N-9-heptadecanyl-2,7-carbazole-alt-5,5-(4,7-di-2-thienyl-2,1,3-benzothiadiazole)),這是一個例子,屬於聚咔唑共軛聚合物(polycarbazoleconjugatedpolymer),也就是一種分子,包含鏈狀碳主鏈與烷基側鏈(alkylsidechains)。它可以使電子在周圍移動,既可以發出電子,也可以吸收電子,這樣,它就成為目前使用的最好的有機光伏材料,可以把陽光轉換為電力,效率高達7.2%,用於有機太陽能光伏電池

PCDTBT聚合物的化學結構,以及X射線散射幾何示意圖。(a)PCDTBT的分子結構。(b)這一實驗幾何圖屬於入射廣角X射線散射幾何。來源: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事實上,儘管這種材料已被廣泛研究,但是,沒有人報導過它詳細的結構特點,這種特點可以帶來優越的性能,」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物理學家班傑明middot;奧卡(BenjaminOcko)說,他領導目前的研究。「理解為什麼這種材料性能如此好,有助於科學家利用它的本質屬性,設計新材料,進行一系列廣泛的應用,用於顯示器,固態照明,電晶體,也可改進太陽能電池,」他說。

為了探測這種分子的結構,研究小組把PCDTBT薄膜暴露於高強度X射線束,採用的是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國家同步輻射光源(NSLS:NationalSynchrotronLightSource),採用了高解析度X射線散射技術。不同的是,以往的研究都是採用不太強的X射線,而這些研究揭示了高溫下形成的晶狀相(crystalline-likephase)。此外,這些模式是由衍射X射線產生的,它們表明,這種結構包含共軛主鏈對(conjugatedbackbonepairs)層,這種模式顯著不同於單主鏈結構,單主鏈結構見於迄今研究的所有其他有機光伏材料。

魯新會(XinhuiLu)是論文的第一作者,他指出,通過分析這些散射模式,他們發現了波動性,就沿著這些聚合物主鏈,也發現了鄰近主鏈中的波動如何相互轉移。進行分子模型模擬,研究人員能夠預測,哪種聚合物主鏈配置最穩定。

PCDTBT薄膜衍射圖案,單元和雙層特徵。來源: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在共軛聚合物中,主鏈提供導電路徑,而烷基側鏈類似簡單的油,提供加工所需的溶解度。雖然很必要,但是,這些側鏈會干擾聚合物的電氣性能。PCDTBT很新穎,科學家們說,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主鏈,只有很少的烷基材料。「類似油和水,這種聚合物共軛主鏈對會發生相分離,離開它們的烷基側鏈,產生雙層結構,」大衛middot;基麥克(DavidGermack)說,他是論文的合著者。正是這種結構特徵帶來了材料的優良電氣性能,這種認識可以指導設計新的有機太陽能材料。

「雖然我們自己有很多專業知識,熟悉化學合成和有機太陽能設備製造,但是,我們缺乏深入的結構表徵工具,在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就是這樣,」傑夫middot;皮特(JeffPeet)說,他是科納卡技術公司的資深科學家,這家公司領先開發和推廣有機太陽能電池。「這種類型的工具,以及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與同事的合作研究,可以澄清這些材料之間的微妙差別,給予我們敏銳的洞察力,了解應該如何設計下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


相關焦點

  • 以P3HT作為空穴傳輸材料的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最有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在近十年來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合適空穴傳輸材料一直是實現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之一。
  • 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工作效率、製造材料及大致構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化合物、硫化鎘、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製備的大陽能電池;4、納米晶太陽能光伏電池等。不論以何種材料來製作電池,對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1、半導體材料的禁帶不能太寬;②要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3、材料本身對環境不造成汙染;4、材料便於工業化生產且材料性能穩定。基於以上幾個方面考慮,矽是最理想的太陽能電池材料,這也是太陽能光伏電池以矽材料為主的主要原因。
  • 綜述:基於DTP結構的高效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VSCs)是通過關鍵有機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實現溶液加工性和性能可行性的新興光伏技術。同時,分子空穴傳輸材料(HTMS)在實現20%以上的PCE無摻雜PVSCs方面比廣泛使用的螺環OMeTAD具有更大的優勢。
  • 穩定、高效的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相比傳統基於無機材料的光伏器件,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優勢明顯,例如成本低、質量輕、易加工、可製成柔性器件等等。儘管問世初期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PCE)比較低,但是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特別是非富勒烯受體(NFA)材料的研究進展,有機光伏器件的性能節節攀升。例如,中科院化學所近期就報導了效率接近18%的單結有機光伏電池(Adv.
  • 美國一大學新染料製成高效太陽能電池
    美國一大學新染料製成高效太陽能電池 2011年12月20日 00:01作者:祝玉萍編輯:祝玉萍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這種新染料可顯著提高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這種電池有一系列應用。在室內,這些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可用於驅動手機、筆記本電腦和MP3播放器,這只需使用環境光線。在戶外,它們可以用於傳統太陽能電池陣列,或在先進的能源驅動應用中,用作建築一體化光伏產品,包括窗戶、外牆和天窗,但不局限於這些。
  • 幸運的少數:打造高效人工全葉綠素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人們不禁想像,能否仿照大自然的造物,用葉綠素造一塊太陽能電池?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曉峰的課題組與日本立命館大學和長浜生物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在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論文,開發出了兩種不同結構的雙層或三層全葉綠素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僅由葉綠素衍生物作為光敏材料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實現了4.2%的高光電轉換效率。
  • 列數各類高效晶矽太陽能光伏電池
    公告稱,2019年8月22日,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和第七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關於投資年產1.6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的議案》,同意使用自有資金72,000萬元投資建設「年產1.6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目前...
  • 反太陽能電池:夜間工作的光伏電池
    據了解,其自主研發的大尺寸高效PERC太陽電池量產平均效率已成功突破23.33%,達到行業一線頂尖量產水平!(來源:微信公眾號:「摩爾光伏」ID:molepv)從大尺寸方案制訂,到項目的實施,再到最後的產能提升和效率爬坡,蘇民新能源以驚人的速度...
  • HIT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光伏的領軍者
    HIt電池有望成為bai下一代光伏電池的主流技術,du可能2020年將會進行批量生產zhi。HIT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利用晶體矽基板和非晶矽薄膜製成的混合型太陽能電池。HIT太陽能電池是採用HIT結構的矽太陽能電池,所謂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結構就是在P型氫化非晶矽和n型氫化非晶矽與n型矽襯底之間增加一層非摻雜(本徵)氫化非晶矽薄膜,採取該工藝措施後,改變了PN結的性能。因而使轉換效率達到20.7%,開路電壓達到719 mV,並且全部工藝可以在200℃以下實現。
  • 列數各類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
    從鈍化發射區太陽電池(PESC)的薄氧化層(<10nm)發展到PCC/PERC/PER1。電池的厚氧化層(110nm)。此外,表面V型槽和倒金字塔技術,雙層減反射膜技術的提高和陷光理論的完善也進一步減小了電池表面的反射和對紅外光的吸收。低成本高效矽電池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 我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發展路徑
    薄膜太陽能電池目前研究較多的薄膜光伏電池材料有3種: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a - Si)、Ⅲ-Ⅴ族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和Ⅱ-Ⅵ族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中非晶矽薄膜電池生產比例最大,在薄膜電池中佔38%。
  • 薄膜太陽能電池現狀與發展趨勢
    太陽能是各種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質能、風能、水能等都來源於太陽能。太陽能電池是是一種通過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的一種裝置,是利用太陽能的一種重要形式。目前,人們根據所選用的半導體材料將太陽能電池應用技術分為晶矽和薄膜兩大類。
  • 高分子材料內部結構影響太陽能電池效率
    25日報導,一個集合法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材料科學家的國際團隊發現,高分子聚合物內部結構排列有序,可使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材料化學學報A》上。 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是當下前景最被看好的兩種發電方式。截至2017年,全球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總功率達到400千兆瓦。太陽能行業的飛速發展,主要依賴於電池價格的持續降低和其效率的不斷提高。
  • 幸運的少數:用葉綠素造太陽能電池
    日前,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曉峰課題組與日本立命館大學、長浜生物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了兩種不同結構的雙層或三層全葉綠素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僅由葉綠素衍生物作為光敏材料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實現了4.2%的高光電轉換效率。相關論文已發表於ACS Energy Letters。
  • 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在短短十年內,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就從起初的3.8%上升到25.2%,超過其他類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然而,要論實際應用,該類材料的熱穩定性差是個核心難題。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合作實現了一種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 「最高效」太陽能電池板 刷新光伏發電行業新紀錄
    一家位於牛津的太陽能技術公司希望在年底前開始製造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並在明年內成為第一家向公眾出售這些太陽能電池板的公司。報導稱,牛津光伏太陽能公司稱,通過給電池板塗上一薄層被稱為鈣鈦礦的晶體材料,他們將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量較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板提高近1/3。
  • 牛津光伏太陽能公司「最高效」太陽能電池板:發電量可提高近1/3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企打造「最高效」太陽能電池板 發電量可提高近1/3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 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15日報導,到明年夏天,英國人的屋頂可能會裝上突破性的太陽能電池板,使用近200
  • 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_光伏電池類型
    目前地面光伏系統大量使用的是以矽為基底的矽太陽能電池,可分為單晶矽、多晶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在能量轉換效率和使用壽命等綜合性能方面,單晶矽和多晶矽電池優於非晶矽電池。多晶矽比單晶矽轉換效率低,但價格更便宜。   按照應用需求,太陽能電池經過一定的組合,達到一定的額定輸出功率和輸出的電壓的一組光伏電池,叫光伏組件。根據光伏電站大小和規模,由光伏組件可組成各種大小不同的陣列。
  • 柔性光伏——未來太陽能電池的奇特新效應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科學家們報導發現新型光伏效應,他們稱之為「柔性光伏」。其能夠真正使矽等普通晶體及其它材料實現一種能量轉換,這種能量轉換人們早已知曉,卻未被充分利用。技術的關鍵在於使勁用尖銳的物體戳相關材料。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