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光伏——未來太陽能電池的奇特新效應

2020-12-05 中國數字科技館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科學家們報導發現新型光伏效應,他們稱之為「柔性光伏」。其能夠真正使矽等普通晶體及其它材料實現一種能量轉換,這種能量轉換人們早已知曉,卻未被充分利用。技術的關鍵在於使勁用尖銳的物體戳相關材料。

目前的太陽能電池一般由矽製成,存在由p-n結構成的內置電場。p-n結是具有過量正電荷載體(空穴)的區域與具有過量負電荷載體(自由電子)的區域的交界處。光子被吸收時變成一個自由電子和一個空穴。由於p-n結的存在,自由電子和空穴分離,產生電壓。這類太陽能電池本身存在能量轉換效率極限,即肖克利·奎伊瑟效率極限(Shockley-Queisser limit),效率不能超過33.7%。

但另一種效應——體光伏效應(bulk photovoltaic effect)不存在類似極限。它只在晶體結構缺乏中心對稱性的材料中出現,英國華威大學物理學教授、項目領導人Marin Alexe解釋道。具有中心對稱性就是圍繞中心旋轉晶體的單元結構而結構不變。不具備中心對稱性的材料,例如鈦酸鋇(barium titanate),存在體光伏效應,儘管缺乏p-n結仍能產生電流,但由於其他原因不適合做太陽能電池。

Alexe教授和他的學生Ming-Min Yang、博士後研究員Dong Jik Kim共同研究是否能夠使中心對稱、適合做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展現體光伏效應,例如矽。

他們利用微觀層次的蠻力達到目的:用原子力顯微鏡的尖端搗碎了晶體。結果晶體產生嚴重應變,失去中心對稱性,「這就讓晶體產生了體光伏效應,」Alexe教授說。該效應在許多類型的晶體中都適用,他們已經試驗了鈦酸鍶(strontium titanate)、氧化鈦(titanium oxide)和矽。更出色的是「該效應沒有熱力學限制,因為它並非基於p-n結,」他說。

但它比普通太陽能電池更為有效嗎?「我們無法對效率做任何說明,」Alexe教授說。那些實驗要等他們更充分地表徵這一效應後再進行。「我們確定的是,理論上沒有什麼限制我們在一個裝置中利用兩種效應。」

Alexe教授設想用一列微型尖刺向下擠壓常規矽太陽能電池。「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不一定是最便宜或最聰明的方法,」Alexe教授說。另一種方案是將應變誘導缺陷設計到矽中。(設計在微處理器中加速電晶體的應變類型不適用於這種效應。)「這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可以開放這個研究,設計這類效應,」他說。

本文作者:Samuel K. Moore

(翻譯:胡佳儀審校:張哲)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柔性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性能的研究
    摘要: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光伏發電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種類也越來越多,從傳統的光伏電站(離網或併網),到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到PV-LED等等。這些應用中,絕大多數採用的是剛性太陽能電池,如晶體矽電池。而在一些剛性電池無法勝任的場合中,柔性太陽能電池正以其獨特、柔韌的特點贏得了一席之地,在各種戶外便攜的應用裡,特別是科考、軍工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清潔能源時代的寵兒。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重要裝置,其光電轉化效率和穩定性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王連洲課題組基於近些年在太陽能電池、快充型儲能電池和集成型太陽能充電電池領域的新探索,在《儲能材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柔性太陽能充電系統》的綜述。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太陽電池是一種利用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半導體器件,很容易實現併網發電或作為獨立能源。眾所周知,太陽電池發電具有許多優點,如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汙染,能量隨處可得,不受無需消耗燃料、無機械轉動部件、故障率低、維護方便、可以無人值守、規模大小隨意、可以方便地與建築物相結合等,這些優點都是常規發電所不及的。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清潔能源時代的寵兒。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重要裝置,其光電轉化效率和穩定性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王連洲課題組基於近些年在太陽能電池、快充型儲能電池和集成型太陽能充電電池領域的新探索,在《儲能材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柔性太陽能充電系統》的綜述。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經濟活動的持續高速發展使得電力需求迅速增加。太陽電池是一種利用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半導體器件,很容易實現併網發電或作為獨立能源。可以預計,光伏與建築相結合是未來光伏應用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並且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柔性襯底薄膜電池無疑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二、柔性襯底薄膜太陽電池的結構柔性襯底太陽電池可採用單結或多結結構。單結結構因其穩定性差、效率低已較少採用,而穩定性好、效率高的多結、疊層太陽電池是柔性襯底太陽電池的發展方向,目前多採用三結太陽電池結構。
  • 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陳永勝和他的科研團隊 吳軍輝攝/光明圖片陳永勝教授團隊製備的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1.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商業化應用在人類利用太陽能的各項技術中,太陽能電池,即利用「光生伏打效應」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器件,是當前已獲得廣泛應用,同時也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之一。長期以來,人們更多地以晶矽等無機材料為基礎製備太陽能電池。
  • 薄膜太陽能電池有望成長為光伏市場的主流
    太陽能作為新興戰略資源是未來能源的重要部分,國家出臺了多項規劃和激勵政策來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良性發展。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
  • 【中國科學報】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清潔能源時代的寵兒。  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重要裝置,其光電轉化效率和穩定性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王連洲課題組基於近些年在太陽能電池、快充型儲能電池和集成型太陽能充電電池領域的新探索,在《儲能材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柔性太陽能充電系統》的綜述。
  • 柔性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模塊的光電轉換效率創世界記錄
    柔性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模塊的光電轉換效率創世界記錄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聚醯亞胺薄膜比光伏玻璃薄100倍,輕200倍,有一種先天的優勢,可以過渡到柔性薄膜碲化鎘系統,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組件。
  • 柔版光伏效應可使太陽能電池產生更多能量
    ▲研究人員使光伏電池所用的半導體中的晶體產生物理畸變,從而獲得了更多能量。通過使光伏電池所用的半導體中的晶體產生物理畸變可以獲取更多的能量。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影響商業化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物理因素進行了研究。目前,大部分太陽能電池均由兩層半導體材料構成,其交界面形成PN結。其中,P型區為正電荷載流子(可由電子充填的空穴),N型區為負電荷載流子(電子)。當太陽能電池吸收光時,PN結處將維持一種內場,將光激發的載流子向相反方向分裂,進而產生電流和電壓。
  •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儲能產業的新未來
    王昌華認為,銅銦鎵硒太陽能薄膜電池可以廣泛應用於光伏建築一體化、智慧農業、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領域,特別是在建築方面能成為實現未來建築綠色、節能、環保的重要支撐。以發電建材來說,它改變了以往一味強調節能建材的理念,而是賦予了建材自我發電的功能,「傳統意義上的建材,即便節能水平再高,也終究是要消耗能源的」。
  • 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陳永勝和他的科研團隊 吳軍輝攝/光明圖片1.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商業化應用  在人類利用太陽能的各項技術中,太陽能電池,即利用「光生伏打效應」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器件  長期以來,人們更多地以晶矽等無機材料為基礎製備太陽能電池。但是這種電池生產存在工藝複雜、成本高、能耗大、汙染重等弊端。能否找到一種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強、環境友好的新型有機材料研製出新型太陽能電池,眼下正成為世界各國科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勢明顯 未來普及潛力大
    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過程中,太陽能作為新興戰略資源是未來能源的重要部分,仍將是重點支持的項目。國家已經出臺了多項規劃和激勵政策來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良性發展。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 我科學家研獲高性能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
    經過多年的努力,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帶領科研團隊日前成功製備了同時具有高導電、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銀納米線柔性透明電極,將其用於構築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與使用商業氧化銦錫(ITO)玻璃電極的器件性能相當,光電轉化效率可達16.5%,刷新了文獻報導的柔性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紀錄。
  • 中國大尺寸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破世界紀錄 技術已應用於上海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根據最新公布的消息,日前,商用大尺寸柔性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組件(採光面積1.08平方米),採光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7.44%,創下大面積柔性CIGS組件效率最新世界紀錄。
  • 科學網—有機太陽能電池進化出「新物種」
    ■本報見習記者 辛雨 在人類利用太陽能的各項技術中,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太陽能電池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之一。其中,有機太陽能電池是新興起的一個研究方向。因有機材料具有柔性好、重量輕、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等優勢,有機太陽能電池對大規模利用太陽能、提供廉價電能具有重要意義。
  • 仿脊椎設計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由於其卓越的光電特性、重量輕、成本低和可中溫卷對卷生產等優點,而引發了蓬勃發展。到目前為止,與作為矽基太陽能電池替代品的剛性裝置相比,柔性PSCs在不久的將來展示了廣泛的商業潛力,如在可穿戴電子設備、智能汽車和建築集成光伏領域。
  • 南開大學團隊研獲高性能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
    文章介紹,陳永勝團隊製備了同時具有高導電、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銀納米線柔性透明電極,將其用於構築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與使用商業氧化銦錫(ITO)玻璃電極的器件性能相當,光電轉化效率可達16.5%,刷新了文獻報導的柔性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記錄。這一成果使得高效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實現產業化更近一步。
  • 旭雙太陽能首批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成功發貨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成功布局的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年產60MW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及組件產線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投產,經過半年的試產,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且經客戶對旭雙太陽能考察、產品檢測後,以優越的質量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取得了用戶最終信任,並於10月21日實現了首批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