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打牆的中國電影審查標準:鬼片不能真有鬼?

2020-12-05 搜狐網

  導讀:電影《京城81號》在《小時代》和《後會無期》的雙重夾擊下,刷出3億多票房,創國產驚悚片的記錄。不禁又讓業內人士拿出"鬼片"這一話題進行討論。觀眾稱中國恐怖片劇情"狗血",而創作者卻稱廣電頒布的諸如"鬼片不能真有鬼"的標準,嚴重影響了恐怖片創作。恐怖片到底是怎麼審查的?也許我們應當藉此機會重新研究一下這些"標準",客觀分析一下中國電影的審查制度。

  近年來,電影審查一直受到媒體網絡的熱議。"鬼片不能真有鬼""小三不能有幸福""中學生不能早戀",在媒體的描述中,好像廣電隔三差五地頒布一個"審查標準",每次有"新標準"爆出,電影行業就躁動一番,再爆出公映當日被撤出的《被解救的姜戈》這樣的事件,"電影審查"仿佛成了中國電影行業的"You-know-who",成為長久以來揮之不去的話題。中國的電影審查機關,隸屬於廣電總局的電影審查委員會。也就成了電影行業"最熟悉的神秘人"。

  非官方的電影審查"標準"

  根據國務院2001年12月25日頒發的《電影管理條例》,中國電影審查機關是由36人組成的"電影審查委員會"。該委員會具體成員自2007年後,就沒有再進行正式對外公布。

  而梳理廣電總局頒布的法律法規與部門規章,只有《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涉及到了審查標準,明文規定了10類"電影片禁止載有的內容"和9類"應刪剪修改的內容",這些內容多為概括性、原則性標準,沒有具體執行層面的規定。

  由於中國電影審查結果的不公開透明性,使得媒體和部分電影評論人根據以往審查被駁回的經驗,對電影審查的硬性"標準"做了許多的非官方總結。比如:

  鬼片、恐怖片:必須無鬼或證明片中角色是"心中有鬼",但可以有妖(比如《畫皮》:作為一個聊齋故事,原著是在講鬼,而在電影中就將鬼改成了妖狐);

  涉案題材電影:涉案、涉公安題材同時需要在影片中虛化實際作案手法。虛化或架空案件實際發生的地區和時間發生時間。

  暴力:無論在涉案、動作、恐怖等題材的電影中,均不能出現暴力場景的特寫或其他直接表現暴力場景的畫面。

  愛情:不得出現中學生戀愛;大學生戀愛需保證尺度;結婚、生子等必須出現在大學畢業以後;

  ……

  當"標準"遇上"例外"

  但是,只要是關注近年來國內電影院線的影片的人都會發現,媒體和網絡上總結的這些"標準"在近年來頻頻出現"例外",比如:

  杜琪峯2012年導演的《毒戰》中出現了過去國產電影中從未出現的鏡頭:公安幹警吸毒、燒人民幣的鏡頭;公安幹警大量被射殺的鏡頭;

  《北京愛情故事》、《戀人未滿》中,出現了正面積極的描寫高中生戀愛的劇情,沒有以批判或反對的視角對該段戀愛劇情進行描寫。

  可以看出,這些新聞媒體總結的"標準",在不少近年來上映的影片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滑鐵盧"。難道廣電在放開審查標準嗎?還是廣電開始出爾反爾了?

  "標準"是如何成為"標準"的?

  其實,這些"標準"在現階段的電影市場中被屢屢挑戰,其原因就在於這些"標準"的產生方式,並非法律法規層面的因素,而是由媒體和輿論報導總結而成。這些"標準"大多基於如下流程產生:

  首先是新聞爆出:某國產影片送審被拒,媒體發現新聞;媒體趕緊採訪製片方獲得影片未通過審查的具體原因,再通過猜測審查被拒原因和其他消息渠道了解可能被拒的原因;

  製片方對影片的劇情進行修改,直到符合要求,拿到公映許可;媒體通過對公映版和被拒版本進行比較,總結出某條審查"標準"。

  在媒體的比對和猜測中,個案性極強,而且最有新聞價值的點可能被誇大,標準的歸納就難免脫離廣電審查的一般性原則。

  這些審查"標準"的大量產生,或許是業界對於確定的審查標準的需求與渴望。而且在一些電影項目的運作上,這些審查"標準"確實對迴避審查風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無論我們如何積極的理解這些審查"標準"的背後原因和產生的作用,也不能迴避一個最起碼的前提:這些審查"標準"是徹徹底底的"民間產物",不被電影審查委員會和其他任何相關部門所承認,也不能完全依照這些"標準"管理市場和判斷市場。

  真正的審查標準是什麼?

  《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下稱《管理規定》)中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確實對電影片的內容作出了禁止性規定。誠然,《管理規定》中的審查標準的確過於主觀、寬泛,對一個把它當做送審電影的執行標準來說顯然參考價值不足。但不可否認的是,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的內容就是審查標準本身。而媒體和網絡中的種種審查"標準",是基於相關個案總結歸納而成,並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功效。從法理上講,我國並不是個判例法國家,法律法規中並沒有以案例作為審查標準的規定(判例至少是公開內容);同時,電影審查委員會也從未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承認過去的案例具有任何程度的參考價值。

  除了廣電系統審查的"一般題材"電影外,對於"特殊題材"電影我國還進行特殊審查:凡涉及外交、民族、宗教、軍事、公安、司法、歷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等方面的內容時,廣電會根據影片的具體內容,將相關電影聯合相關內容主管部門審查,比如司法題材要得到司法部的意見,諜戰題材要得到公安部的批示。

  尤其在今年4月1日起開始試行的《關於試行國產電影屬地審查的通知》(下稱《通知》),我國開始試行省級廣電終審制度,增設了新的終審主體。除中央和國家機關(軍隊)所屬電影製片單位攝製影片、進口影片、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題材影片、重大文獻紀錄影片、中外合作影片之外,省級廣電對報審電影都有終審審查權。省級終審機構是否有具體的標準,也 存在具體的公開性文件。因此,在新的審查制度下,新聞媒體總結的審查"標準"的參考和借鑑意義無疑又大打折扣。

  由於中國當代電影產業發展相對較晚,電影審查機構尚未形成明確、具體、可公開的標準。面對發展迅猛的電影市場,電影審查需要同時兼顧意識形態管理和市場規制的雙重職能,這必然是一個對市場和國情逐步適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所以,在現階段,我國的電影審查,大多以"電影公映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為審查的主要出發點,對個案進行審查。

  也同時說明,審查標準也是根據不同的時間、針對不同個案採取不同的尺度和審查標準。比如,社會的普遍認知和接受程度就是一個考量的標準。在社會大多數少年的家長不太能接受"早戀"的上個世紀末,不得出現"高中生戀愛"是廣電總局公認的審查尺度;而在目前的社會氛圍下,電影中較為純潔和純粹的"高中生戀愛"就漸漸成為廣電總局可以接受的審查尺度。但審查委員會的這種接受,不代表其允許所有"高中生戀愛"的情形出現。比如:"高中生未婚先孕、接吻"等鏡頭,仍不被我國主流價值觀接受,如對此情節故意強調,便會出現無法審查通過的風險。

  另外,上映檔期所對應的實事和熱點新聞可能也對審查尺度有影響。比如近年來知名的電影《無人區》,雖然是一部標準的公路類型片,由於其題材和故事背景涉及的地點在特定時期內較為敏感,其審查過程就遭遇了嚴重的影響,致使該影片拍攝後幾年內都無法正式上映。而幾年以後,在社會背景情況較為緩解後,《無人區》也順利解禁上映了。由此例可以看出,"特殊題材"電影由專門的主管部門進行審查,這些主管部門往往會根據部門內近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對審查尺度作出適度的調整。因此,時間,對審查尺度也有難以忽視的影響。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應對審查"並非硬抗,而是要全面了解我國的社會局勢、產業政策以及產業動態。抱住媒體總結的審查"標準"有可能錯失市場機會,歸根結底,審查實現的是"對社會的管理",以及"對電影市場的管理"。所以應從我國審查制度的客觀實際出發,靈活動態的理解電影審查這一問題,才能更加有效的規避電影可能產生的審查風險,真正的做到"立於不敗之地"。況且,制度都是適應市場和社會的發展而設立的,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我國電影市場份額的擴大,電影審查制度也會相應完善,配合電影市場的發展。

business.sohu.com true 財經綜合報導 http://business.sohu.com/20140805/n403170658.shtml report 3927 導讀:電影《京城81號》在《小時代》和《後會無期》的雙重夾擊下,刷出3億多票房,創國產驚悚片的記錄。不禁又讓業內人士拿出"鬼片"這一話題進行討論。觀眾稱中國恐怖

");}

相關焦點

  • 80%的人被「鬼」捉弄過?科學家證實鬼打牆是真實存在的
    在諸多恐怖片或者鬼片中,因劇情需要,經常會出現「鬼打牆」的場景,這種情景影片中並未給出科學方面的解釋。鬼打牆真的是鬼在捉弄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世界上根本沒有鬼,而80%的人卻經歷過鬼打牆。鬼怪傳說中,遇上鬼打牆時說明此人被鬼捉弄了,其實就是迷信鬼神的說法罷了。
  • 一部沒有鬼卻嚇死人的《鬼故事》瘋狂打國產鬼片的臉_遊俠網 Ali...
    國產鬼片最大的困境是什麼?好多人說是審查制度的鍋。沒辦法,不能有鬼,鬼片還能怎麼拍?不就是萬能靈藥「精神病+幻覺+吃錯藥」嗎?但是,但是!這就是國產鬼片導演給我端上來豆瓣4分的《筆仙大戰貞子》、3.2分《孤島驚魂》、4.8分《京城81號》的理由?
  • 傳說林正英洩露天機,過多拍鬼片遇見真鬼你信嗎
    據說林正英之後,中國就再也沒有什麼好看的鬼片了,林正英雖然去世很多年,但是關於他的傳聞卻一直在坊間流傳,關於英叔,很多粉絲心中一直有疑問,關於他洩露天機過多拍鬼片遇見真鬼的傳言又是怎麼回事
  • 瑞士導演為何要拍中國鬼片?
    瑞士電視臺的大股東瑞士政府並沒有影視劇審查權,即便是有權審查的出品方和製作人,審查的主要內容也限於拜金、性愛和暴力情節,對政府的批評並不在審查之列。董特寧2007年在瑞士拍攝電視劇《贓款》,取材於1985年瑞士政府、警察局和銀行串通毒販的洗錢案,電視從審批拍攝到播出沒有受到任何限制,但是收視慘澹。「瑞士人不禁止你批評政府,但是他們對這個不感興趣。」董特寧分析。
  • 盤點中國電影史上經典恐怖鬼片,膽小慎入!一定有你沒看過的
    恐怖鬼片一直是電影中熱門的題材之一,也是電影愛好者一個脆弱的雷區,因為你一不小心就可能看到一部爛片,看完之後只想說一句話:「mmp啊」尤其是國產恐怖片,你懂的。今天小二給大家找來一些中國電影史上比較經典好看的恐怖鬼片,喜愛看鬼片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一定帶給你不一樣的刺激,據說最後一部片子在電影院還曾嚇死過人。
  • 回顧香港經典鬼片五十年,原來世上本無鬼,都是人心在作怪
    周五就是農曆七月十四孟蘭節,電影界及各大電視臺亦推出各式鬼片應節,搞到鬼聲鬼戲,今天就一齊來回顧影視圈超過五十年的經典鬼片,當中有恐怖、有悽美、有搞笑、有動作,名副其實都有!影片血腥核突,氣氛陰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亦有中國茅山術、西方喪屍及驅魔元素。1983年《猛鬼出籠》電影講述幹探蕭玉龍之父早年查案時因貪財而害死人,受害者決定陽間索命。全片氣氛怪異恐怖具壓逼感,化妝特技驚嚇。
  • |恐怖電影|鬼片|喜劇_網易訂閱
    星爺唯一一次嘗試鬼片這種類型吧。電影的恐怖不在於氣氛的營造,或是視覺的刺激,而是最後在大廈的廝殺,回魂的鬼可以任意變成身邊的人。  該片是一部低成本鬼片,但是在首映時卻有一老觀眾心臟病發而死,當然這大概屬於巧合,因為內容其實談不上恐怖,也不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實為溫情喜劇。
  • 《迷離夜》香港首周過500萬 港產鬼片踏回魂路
    《迷離夜》香港首周過500萬   南都訊 記者王擊凡 發自香港 自從10年前的《見鬼》、《三更之回家》等片後,「港味鬼片」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遷就內地審查制度的合拍驚悚片,許多觀眾早已被這批「沒有鬼的鬼片」敗了胃口
  • 香港鬼片這二十年
    前兩期都介紹了香港鬼片的代表作,如《倩女幽魂》系列和林正英的殭屍系列,其實,回望過去20年,香港還是有很多口碑不錯的鬼片,今天也就一起總結一下。,朱婆婆打死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會被人打,並且非常靈驗,報應很快就到了…這個故事,來自2013年香港電影《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改編自香港才女李碧華的短篇小說… 李碧華,文風詭異,最愛寫前塵往事、奇情畸戀、鬼魅魍魎,她的很多小說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霸王別姬》《胭脂扣》《青蛇》《誘僧》《餃子》《潘金蓮的前世今生》…李碧華的都市怪談電影
  • 盤點十部猛鬼題材電影,總有一部是你的童年陰影
    混搭有好有壞,本片雖有些惡搞、一些情節動機線曖昧之外,做得還算不錯。影像風格上,有鬼/無鬼的畫面剪切挺棒;部分情節的設計借鑑了《人嚇人》、《殭屍叔叔》等影片,喜劇效果也比較到位。5、《猛鬼通宵陪著你》;便利商店鬧鬼的事件,九十年代的靈異戲,說好看不會太好看,說難看不會太難看,中規中矩吧。
  • 香港電影四大鬼後,龍婆已封山,最後一位不用化妝就夠嚇人了
    說道香港影壇女鬼的話,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小倩王祖賢,不過大聖今天不說小倩,想和大家談一談香港電影四大鬼後。1、龍婆羅蘭龍婆是多少人的童年噩夢,陰影揮之不去。入行幾十年,一直以敬業專業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職業,深受影迷喜歡。
  • 盤點洪金寶十大鬼片,其中八部有林正英,最後一部出自大師胡金銓
    洪金寶作為香港影壇大哥大,對香港電影做出過重要貢獻,洪家班出來的人個個都能獨當一面,而且開闢了靈幻動作片這一類型電影。今天大聖就來為大家介紹大哥大洪金寶演過的十部鬼片。4、《霹靂大喇叭》洪金寶參演的鬼片大多都有福利,不僅女鬼漂亮,女主角也都是大美人,《人嚇人》的鐘楚紅,《霹靂大喇叭》的王祖賢,而且設定的都是對他非常好的人。王祖賢最後雖然沒有看到任何鬼,不過卻相信洪金寶所說的,這樣的女朋友現在真的太少了。九叔林正英在這裡客串了十幾秒,有許多人應該沒有發現。
  • 鬼打牆真實存在!科學家竟然也認可了,並有實驗數據證實其真實性
    雖然科學先進了不少,但是還是有很多領域存在科學所未能解釋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歷史悠久而且不少人都經過很多親身經歷的詭異事情。但凡跟鬼有些關係的事情,科學都比較頭疼。雖然有些是心理作用所導致的,可有些事情卻也無法用心理作用來解釋,其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定的客觀道理。例如鬼打牆就是這樣的一個現象。鬼打牆是一種民間口口相傳的說法。
  • 恐怖片排行榜前十名豆瓣2019 十大泰國恐怖鬼片推薦
    恐怖鬼片有哪些好看的?想必喜歡鬼電影的影迷們看過不少了吧,下面精選泰國恐怖鬼片十部推薦,想必會有那麼幾部會吸引到你,收藏起來看看觀看吧。恐怖鬼片有哪些好看的(泰國十大鬼片)如果你真的特別喜歡恐怖片鬼片,那麼泰國恐怖片鬼片是一定不能錯過的,泰國的恐怖片並不僅僅是恐怖片,在恐怖的背後有著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
  • 香港的office裡為什麼總有鬼?
    香港恐怖電影《office有鬼》 part.1 香港大樓鬼事多 作為中國乃至亞洲的恐怖片先驅
  • 那年我遇到過鬼打牆(民間故事)
    以前看林正英的鬼片,覺得令人毛骨悚然,非常恐怖,但大人卻說:「為人不作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門」。可是,以前不信大人的話,也相信「魔由心生」的道理,可當我親身經離了一些詭異的事後,真是顛覆了我對那些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的認知。
  • 刷爆朋友圈的韓國浸入式鬼片有多恐怖?電影院的爆米花雨了解一下
    五一過後第一個電影爆款出來了。不是院線大片,也沒什麼大咖加持。純粹的小成本電影,一夕之間成為網紅。這種「浸入式」鬼片,也讓觀眾像戴了VR眼鏡一般,獲得第一視角的真實感故事一開始的氣氛還是很輕鬆的。團隊們立下目標,達成百萬觀看量,就能拿到5億韓元廣告費就像一群年輕人出去MT,大家吵吵鬧鬧進了鬼屋。
  • 國產恐怖片這次終於有鬼了!
    國產恐怖電影往往口碑極差、票房慘澹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有鬼】的硬性規定,所以到最後——「鬼」不是神經病就是精神分裂······於是,一部同樣改編自都市怪談的鬼片,彌補了國產鬼片沒有鬼的遺憾。而且,真的有鬼哦——
  • 鬼片鼻祖林正英拍攝時,有這3個奇怪的規定,你知道幾個?
    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現在拍影視作品的技術是越來越好,許多鏡頭都可以經過後期的處理達到預期的效果,假如是在拍恐怖片,那種詭異的畫面再配上一些奇怪的音效很容易就讓人進入到影片的故事情節中,而說到這種恐怖片,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鬼片拍攝鼻祖,林正英,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他拍的鬼片,可以說是小編小時候的噩夢拉
  • 你遇到過「鬼打牆」嗎?其實這真不是迷信,科學家給出了解釋
    在片中曾出現了這樣一個情節,一群人被困在一個地方無法出去,就像被鬼打牆了一樣。有不少的科學家都對此十分著迷,他們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古代為了防止盜墓賊的一種方式,那麼鬼打牆是真的嗎?這是怎麼回事?人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鬼打牆」,這是鬼魂故意製造出來的幻想,迷惑人的。有人說,遇到「鬼打牆」是因為走到了陰陽交會的地方,這個地方會造成空間扭曲,導致一直在循環。也有人說是因為被鬼魂捉弄了。到底為什麼會發生「鬼打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