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開始了?哺乳動物接連死亡,人類要負全責

2021-01-08 騰訊網

幾天前,bbc發了一篇文章說:地球上「已經消失的物種」只是冰山一角,未來,地球上的物種會以更快的速度陸續滅絕。

點開文章一看,裡面的數據直接驚到報妹:近一個世紀以來,地球上已經有將近一百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的威脅!

數以百萬計的生物開始走向死亡,仿佛在宣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真的開始了...

圖源:BBC

如今我們在生活中已經很難再看到野生動物了,更別提那些瀕危的物種。忽然聽到瀕危和滅絕的物種,第一印象還是一些猛獁象、大海牛之類的遠古生物。

但實際上,物種滅絕從未停止發生。就在當下,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的物種正在面臨生存艱難的情況。

2020年伊始,澳大利亞的國寶鴨嘴獸就已經難以為繼,被宣布局部滅絕。

圖源:wordpress

印象裡該是在原野馳騁的獵豹,也因為中東富豪喜歡非法購買和圈養,如今全球也終有不到7000頭。若是再不採取行動,離滅絕也不久了。

圖源:nickgarbutt

還有躲過六千多萬年前生物大滅絕的珊瑚,被科學家發現再一次呈現出「避難」的特徵。

圖源:ecowatch

隨著近幾十年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以及受到利益驅使的偷盜捕獵等行為,越來越多的物種遭到生存的威脅。

有數據證明,人類活動加速了野生動物的滅絕,已經超過正常滅絕速度100-1000多倍,許多野生動物也因此過早的消失在地球上。

科學家直言:在未來幾十年,還將有550個物種直接滅絕。

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幾乎要為過去幾十年哺乳動物的滅絕負全部責任。如果再不採取保護行動,那些已經瀕危的動物將會在未來以更快的速度滅絕。

換句話說,人類就是導致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

2018年8月,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也就意味著,北白犀牛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滅絕了。

圖源:The Guardian

北部白犀牛曾經生活在非洲的中、東部草原,曾經最多的時候有2000頭北部白犀牛在草原上悠閒地吃著草。但是在短短40年後,研究人員已經無法在野外找到任何一頭北部白犀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人類的屠殺。

不知道是哪一天起,在亞洲國家流傳起了犀牛角的神奇功效,比如犀牛角磨成粉吃下去能壯陽,或者用犀牛角做成的裝飾品更高貴…流言一旦傳開,市場幾乎是同步打開,於是利益薰心的捕獵者就開始捕殺犀牛。

圖源:nytimes

雖然說沒有角的犀牛還能保著一條命,但也是一頭「殘疾」的犀牛了,很難在野外的環境下獨立生存。

而從小就被抓進動物園取悅人類的蘇丹,僥倖逃過種族被獵人大屠殺的幾十年。只是在成年後也沒逃過被捕獵者盯上的命運——畢竟年齡越大,角越值錢,更何況是世界上僅存的幾頭北部白犀牛!

圖源:CNN

事實上,近幾十年來,我們聽過太多動物的悲鳴。有的動物甚至為了適應人類的規則,而改變了刻在基因裡的進化方向。

同樣因為「角」值錢的非洲象,就是在人類麻木殘殺下的另一個鮮活的例子。

圖源:dailymail

和犀牛一樣,象牙也被一些國家認為有神奇效用,比如治百病、闢邪、貴族地位的象徵等等。

一隻雕飾精美的象牙,至少能賣到3萬美元。

圖源:Washingtonpost

因此大象也被人類大肆捕殺: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有一頭大象殞命。

圖源:Dailymail

象牙之於大象,是用來挖掘食物,推到樹木和吸引異性的,但是在人類眼裡,象牙同等於金錢。在非洲,獵人一直在獵殺擁有完整、粗壯象牙的大象。越是年長的大象,越是健壯的大象,越是收獵人青睞。

因為大象特殊的頭骨構造,象牙是不可以單獨被扒下來的。如果想要完整的象牙,捕獵人需要切開大象的整個面部,再把肉和皮毛一點一點剔除。遇到捕獵人的大象,沒有一頭能活下來。

圖源:Indiatimes

長此以往,大象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徹底改變自己的基因。你再看今天非洲的大象,因為害怕被捕殺,一部分地區已經有98%的雌象不長象牙。即使是還有象牙的大象,它們的象牙也比上個世紀小了一半。

幾百萬年間進化出的牙齒,幾百年就退化回去了,對於這些龐然大物來說是何等的諷刺。

圖源:Mental Floss

另一方面,除了人類活動的威脅,還有的物種是因為氣候和環境的改變,而不得不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性。

比如北極熊,這幾年,它們的生存狀況也十分惡劣。

今年6月,北極圈的溫度再次破紀錄達到38℃,加上西伯利亞的山火熊熊燃燒,大量二氧化碳加速了全球變暖,直接導致北極圈內的冰層和永凍土開始融化消解。

圖源:The Globe and Mail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和北極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不斷適應新的環境。

為了追捕獵物,他們不得不遊更遠的距離,許多北極熊在路上精疲力竭而死。好不容易不到的獵物,卻沒有足夠厚的冰層可以儲藏食物。

越來越難以捕捉到食物的北極熊,正在放棄原來的飲食習慣,開始到陸地上尋找食物。

它們開始偷偷去鳥類的窩邊,等到鳥飛走找食物的空隙,就去吃鳥下的蛋。

圖源:newscientist

去年12月,56頭瘦骨嶙峋的北極熊就闖入俄羅斯的Ryrkaypiy村莊覓食。

這五年來,它們經常跑到村莊裡來找東西吃,簡直快要把這個村莊當成食物補給區,以至於村莊的原住民不堪其擾,開始考慮離開他們的家,搬到更安全的地方生活。

圖源:BBC

他們會進到樓房裡找吃的。

圖源:siberiantimes

就算是天黑後,這些龐然大物也不會離開。當地居民說:「當它們晚上從你的窗戶下走過時,你會覺得毛骨悚然。」

它們還會翻垃圾堆,找到有食物味道的,或者看著像食物的,不管有沒有害都塞到嘴巴裡。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北極熊為了適應現在的生存環境,食物類別從海獅改到鳥蛋、垃圾...即便是如此,北極熊們還是找不到足夠的食物,那怎麼辦呢?

有媒體報導稱,北極熊已經被迫開始啃食自己的同類了。

圖源:Mirror

不禁讓人感到恐慌,如果再過幾年,它們還能吃什麼呢?

最近還有研究發現,海洋溫度的升高,以及人類的過量捕撈,海裡的生物種類越來越少,食物根本不夠滿足大型海洋生物的需求,海豚、鯊魚以及其它大型海洋生物可能已經面臨著饑荒。

我們還時常能看見「鯨魚飢不擇食,滿腹塑料垃圾最終擱淺死在海灘」類似的新聞。

圖源:All That's Interesting

現在,地球上的幾乎所有物種都在迫使自己加快適應環境的速度,因為一旦落後,只有滅絕這一個選項。

「我們的時間非常緊迫,」科學家說,「隨著每一個物種的滅絕,我們都不可逆轉地失去了地球自然歷史中的一部分。」

可能近些年來,我們聽到的物種滅絕的消息太多了,以至於很多人提到動物滅絕已經不覺得是什麼稀奇事了。

而現在的事實是,僅僅在最近兩年,就有不少生物永遠的離開了這個地球:

2019年1月,最後一隻金頂夏威夷樹蝸——喬治,和世界永遠告別了。

圖源:downtoearth

2月,澳大利亞大堡礁上的珊瑚裸尾鼠因氣候變暖,海平面升高棲息地被淹沒,從此也從地球消失了。

圖源:Washingtonpost

就在2020年的1月,我國的長江白鱘也靜悄悄的消失在這個世界。

圖源:百度百科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相互連接,相輔相成的。一個物種滅絕了,可能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直接的影響,幾十個物種滅絕了,可能不會危及到我們的生活,但如果是幾百個物種滅絕呢?

如果人類再不重視動物的生存環境,導致最後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消失的話,那麼人類肯定也就不具備生存下去的能力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9年底的那一場山火中燒到炭黑哭著求救的考拉,畫面讓人太過心痛。

圖源:CNN

這隻考拉最後還是離開了世界,和它一起離開世界的,還有全澳州數十億受到山火影響的動物,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以及像蝴蝶那樣的大昆蟲。

也就是這一場山火,讓澳州的考拉一度被認為是「功能性滅絕」。

但在2020年,人類經歷的又何止一場山火。病毒、洪水、颱風、極端高溫…人們在前幾百年對地球的「折騰」,已經陸續反映在氣候中,也陸續反映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身上。

今天,科學家已經為我們拉響了警報,接下來5到10年到底如何做,才是我們每一個人類需要思考的。

圖源:Time Magzine

相關焦點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開始了?哺乳動物接連死亡,人類要負全責!
    數以百萬計的生物開始走向死亡,仿佛在宣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真的開始了...有數據證明,人類活動加速了野生動物的滅絕,已經超過正常滅絕速度100-1000多倍,許多野生動物也因此過早的消失在地球上。科學家直言:在未來幾十年,還將有550個物種直接滅絕。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幾乎要為過去幾十年哺乳動物的滅絕負全部責任。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開始,人類或已停止進化!為高級物種讓路?
    在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還有大部分的生物是後來進化和重新發展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就是全新世發生的生物滅絕事件。全新世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地質時代,開始於1.17萬年前,我們現在所處的地質年代就是全新世。也就是說,現在的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球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已停止進化?高級物種能否誕生
    在生態環境當中,生物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地位,都逃不過劫難,大約每6200萬年就滅絕一次,生物滅絕也已經循環了5次,地球也正在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奧陶紀末期。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並為哺乳動物打開了新的大門。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侏羅紀公園》正在熱映,電影中那些橫衝直撞的恐龍,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就消失了。如今,在人類佔主導的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行星撞地球這樣的突發自然災難,但科學家們已經提出警告。近日,《科學進展》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人類或是罪魁禍首
    隨著地球人口總數突破75億,加上人類活動帶來的氣候變化、汙染、自然資源過度使用、肆意捕殺等等因素的存在,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物種滅絕速度大大加快,有科學研究稱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而《自然》雜誌也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有物種在誕生;也有一些物種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小,最終走向了滅絕。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滅絕,人類將停止進化?高級物種能否誕生
    這是一次時間較長的冰期,85%的物種都在寒冷的天氣當中死亡,第二生物大滅絕出現在3.65億年前泥盆紀晚期,海洋生物遭遇了滅頂之災,第三次是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於1.17萬年,我們所處的年代號稱全新世,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當中,物種開始減少,但這種減少是漫長的過程,在第一次大滅絕當中是漫長的冰川期,大部分生物都已經死了,那麼滅絕之後的大復甦又是怎麼來的呢?
  • 人類要滅絕?研究稱地球正進入第六輪物種大滅絕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研究人員19日警告,過去一個世紀裡,受人為活動影響,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比先前加快了100多倍,這表明地球可能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而人類如果不採取措施遏制這種情況,或許將成為早起受害者之一。
  • 現代物種滅絕率極高,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或將來臨,人類該怎麼辦?
    然而,這個平均值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地質時期和所有的哺乳動物。根據2013年發表在《綜合動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的平均生存年限為321萬年,大型哺乳動物比小型哺乳動物存活的時間要更長,而對於無脊椎動物來說,這個時間還會更長,它們的平均生存年限在500萬到1000萬年之間。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拉開序幕,大多數物種滅絕前,會持續存活多久?
    從地球上生命出現至今,已知的物種大滅絕,已經發生過5次。每一次物種大滅絕,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都是一次「大洗牌」,每一次倖存下來的動物都快速演化,重新讓地球變得生機勃勃,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後,地球是否會再次恢復如初呢?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稱之為「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3.75億年前至3.60億年前,稱之為「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2.5億年前,稱之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2億年前,稱之為「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6500萬年前,稱之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據BBC的7月20日報導,專家警告:若不採取更多措施,北極熊將在2100年前滅絕。
  • 物種第六次大滅絕將來臨?滅絕速度或加快百餘倍
    閩南網6月21日訊 研究人員19日警告,過去一個世紀裡,受人為活動影響,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比先前加快了100多倍,這表明地球可能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而人類如果不採取措施遏制這種狀況,或許將成為早期受害者之一。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動物群體死亡事件頻發,這是什麼徵兆?大滅絕要開始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時間應該發生在6500萬年前,根據考古研究地球曾經不可一世的霸主恐龍就在這次大事件中滅絕的。時隔六千多萬年,又有觀點認為地球正在發生緩慢的物種大滅絕,難道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悄然發生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人類已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邊緣?
    5月31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科學家預測我們正逐步走向第六次大滅絕。世界上的物種以令人驚訝的速度不斷減少,而且人類也給地球帶來深遠的影響,這些變化促使更多的物種走向了滅絕的邊緣。   自從人類出現以後,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由於人類只注意到具體生物源的實用價值,對其肆意地加以開發, 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間接和潛在的價值,使地球生命維持系統遭到了人類無情的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