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個調色工具的故事。
1、Camera Raw濾鏡中調整畫筆工具。
調整畫筆是Adobe官方指定的三大局部調整工具之一,另外兩個是漸變濾鏡和徑向濾鏡(後期會專門寫文章介紹)。這樣一個強大的工具,很多初學者在掌握方面都很頭疼,找不到學習重點,今天咱們專門來總結一下這個工具的玩法。

案例說明:
上圖的應用就是,如果你想把畫面中人物的衣服提亮,那麼就先把陰影的值拉高,然後用畫筆直接塗抹想要提亮的位置即可;由於亮度的調整產生了噪點這樣新的問題,同樣可以通過提高減少雜色的值來弱化。
總結:調整畫筆工具就是這樣對局部進行調整的,只需滑動各功能滑塊,然後用調整畫筆在改點處單擊,調整就局限於這一點非常小的區域,反之亦然。
2、模糊畫廊濾鏡中的光圈模糊。
官方的解釋:
使用「光圈模糊」對圖片模擬淺景深效果,而不管使用的是什麼相機或鏡頭。您也可以定義多個焦點,這是使用傳統相機技術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效果。
選擇「濾鏡」>「模糊畫廊」>「光圈模糊」。
拖動模糊句柄以增加或減少模糊。您也可以使用「模糊工具」面板指定模糊值。將在圖像上放置默認的光圈模糊圖釘。單擊圖像可以添加其他模糊圖釘。

案例說明:
上圖中的光圈模糊其實就是以模糊人物周邊的環境為手段來更好的突出畫面的主體--人物,案例中最後一句話把背景中的光線給減弱其實最終也是為了凸顯畫面主體--人物。只不過我們在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難點在於如何設置模糊光圈的大小、形狀,這個更多的情況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去調整、去感受,最終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3、圖層混合模式中的顏色模式。
顏色模式是採用底色的亮度以及繪圖色的色相、飽和度來創建最終色。它可保護原圖的灰階層次,對於圖像的色彩微調、給單色和彩色圖像著色都非常有用。

案例說明:
本案例對顏色模式的應用主要傾向於色彩的融合。通過吸取胳膊邊緣的海水的顏色,並利用這個顏色用畫筆工具在胳膊和婚紗邊緣進行處理,然後讓胳膊和婚紗的邊緣銜接更好,人物和海水的融入度更高。這種應用以後可以多用在摳圖後做人物進行環境融入的時候使用。
二、光暈效果的製作。
關於什麼是光暈效果,如果還有不知道的小夥伴,建議百度一下。下面我們重點介紹怎麼製作光暈效果。

案例說明:
在原圖層基礎上新建一個黑色圖層,先隱藏。在原圖層裡點擊濾鏡--渲染--鏡頭光暈,選擇類型105,亮度120左右的值,把光源調整到指定位置;
打開隱藏的黑色圖層,點擊濾鏡--鏡頭光暈,就看到黑色圖層裡的光暈效果,然後混合模式選擇濾色,通過不透明度調整光的效果。
這種神奇的光暈效果多用在陽光下的拍攝,增加畫面的動感和舒適度,同時讓畫面的立體感更強。
學習過程中的總結的重要作用,我這裡就不再去囉嗦,相信看到我文章的小夥伴都是非常用功的人,多總結讓自己的知識不斷的積累和沉澱,最終才能有更多的收穫。
本文中的案例都是參考我原來的文章,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反倒前面去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