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軍迷郭先生看到廣汽埃安發布的海報後,生氣地掀翻了桌子。
「這子彈出了槍膛還帶著子彈殼飛呢,有錢也不是這麼造的,子彈殼還得回收呢!」
這個引起郭先生極度不滿的畫面,截取於廣汽埃安1月15日發布的「全新動力電池科技」預熱海報。
從細節上可以看到,這一枚被廣汽埃安寄予了「軍工標準電池槍擊實驗」使命的子彈,射出的瞬間一點也不軍工,彈頭和彈殼嚴絲合縫地貼在一起,讓人無從得知廣汽埃安這個設計是對標準的致敬還是嘲諷。
但整張基於祖母綠基色調出的海報,卻在當日為廣汽集團贏回了一個紅彤彤的A股盤中漲停和港股同步拉升,也讓一批新能源概念股紛紛跟漲。
「利好」的根本原因在於廣汽埃安於海報中提到了「石墨烯」。
石墨烯,以其具有的在光學、電學、力學方面的優異特性,被業界一致看作「新材料之王」。國外的一家儀器公司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了石墨烯電池。
這種新的電池不僅能壓縮充電時長,還能提高電池容量。舉個例子,手機廠商用上了石墨烯,意味著可以將支撐手機「通話兩小時」的充電時間縮短到無需「五分鐘」。
由於石墨烯的原材料太貴和稀缺,導致石墨烯電池暫時無法量產,所以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廠家宣稱自家的產品已經批量使用了石墨烯電池,你統一可以認為他在撒謊。
但這絲毫不影響廣汽埃安在海報中強調對自家「石墨烯基電池」的信心:8分鐘可充滿80%,讓充電像加油一樣便捷。
且不論一輛家用車是如何在8分鐘內仍然加不滿一箱油的問題,單從這句話的表述上,看到的是廣汽埃安為了消除用戶續航焦慮而煞費苦心。
於是也就有了海報的part 2內容,廣汽埃安宣布使用了矽負極石墨烯基電池的車輛,在NEDC模式下,續航可以達到1000公裡。
如果沒記錯的話,除了蔚來剛亮相的eT7和上汽智己首發的轎車,廣汽埃安應該是第三個宣稱續航破千的車企了。
想必就連馬斯克都沒想過,中國新能源車企在續航領域甩開特斯拉的速度這麼快。
「8分鐘可充滿80%,續航可以達到1000公裡」,用廣汽埃安強調的兩個關鍵優勢去查詢相關信息,蹦出來的是一則老新聞。
「2014年12月4日,西班牙一家公司Graphenano宣布研發出了石墨烯電池。根據這家公司的說法,用這塊石墨烯電池來提供電力的電動車最多能行駛1000千米,將它充滿電只需要不到八分鐘的時間。」
歷史還真是驚人的相似呢。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埃安預熱的「石墨烯基電池」和西班牙公司Graphenano研發的「石墨烯電池」雖然有著一字之差,但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前者裡的石墨烯只是用作導電劑,後者裡的石墨烯是電池主體製造材料。
2016年,東旭光電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烯王」;2018年,華為宣布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
兩家企業都強調了推出的產品是「石墨烯基電池」而並非「石墨烯電池」,從一定程度上佐證了,產品的不同叫法代表著能效上的差距。
但是,廣汽埃安卻在賣「石墨烯基電池」狗肉的時候,告訴你這能吃出「石墨烯電池」的羊肉味。
原諒廣汽埃安吧,他也不是第一個撒謊的人。
在這之前,雅迪、綠源、愛瑪就已經宣布自己擁有石墨烯電池了。
「二輪電動車」製造商居然早就在電池技術上超過了「四輪電動車」廠商?先別忙著驚呼,因為我們從官方發布的「石墨烯電池」參數看到,這些電池僅僅是採用了石墨烯導電漿料而已。
在電極上混了點石墨烯添加劑,改變不了這仍然是一塊「石墨烯基電池」的事實。
甚至有評論提到二輪電動車企重視「石墨烯電池」的心思:石墨烯電池的推出,無非是龍頭企業為了避免惡性的價格戰而採取的無奈措施。
換言之就是炒概念,非龍頭企業的廣汽埃安也跟風陷了進去,甚至放大了「矽負極」這個概念。
日前,上汽智己發布了旗下兩款量產定型車,並宣布新車將搭載上汽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採用「摻矽補鋰電芯」技術的電池。
再往前幾天,蔚來發布150度固態電池包,宣布固態電池採用「無機預鋰化碳矽負極」技術。
這裡面都提到了「鋰」和「矽」,本質上均為提高電池負極中矽的含量,同時增加鋰的含量,來彌補因矽含量提升而導致的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鋰損耗的提高。
廣汽埃安或許是只關注到了「矽」作為負極材料,相較於此前使用的碳材料在儲能上的優勢,而忽略了矽材料在反應中的體積劇烈變化,會引起電池容量快速衰減,電極表現出較差的循環性能等問題,沒怎麼提「補鋰」的事。
照著學霸的作業「抄」都抄不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廣汽埃安發海報的動作很著急。
相關數據顯示,2015-2019年,廣汽埃安母公司廣汽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0.82億元、54.98億元、150.98億元、-12.68億元、-3.81億元。
同期,廣汽集團的毛利率分別為15.64%、19.95%、23%、18.56%、6.9%。
2015-2019年,廣汽集團扣非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0.71%、14.94%、20.5%、13.46%、4.91%。
雖然並沒查詢到廣汽集團2020年的業績報告,但其在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廣汽集團匯總營業總收入約1597.03億元,合併營業總收入約254.39億元,同比下滑9.5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3.18億元,同比下滑52.87%。
數據就擺在這,也不好說什麼。但眾所周知的是,李斌自打說了要在2022年底推出續航超過1000公裡的150度電池包之後,蔚來的股價又是一路看漲。
廣汽埃安用一張海報為集團換來一個漲停,值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廣汽埃安「打腫臉充胖子」,非要證明自己在電池技術上取得了成功,又該如何向消費者和市場展示「快速充電」呢?
有網友給出了解決方案。
廣汽埃安在預熱海報的最後埋下了伏筆:「即將量產搭載,敬請期待」。
只希望到了那一天,這塊「石墨烯基電池」不要被戳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