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死是為了誰!」,老教授淚讀師母林徽因之作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春天走了,我們還欠她一首詩」。5月28日晚,2019春天讀詩之夜燦爛啟幕,于堅、西川、黃燦然、詠梅、堯十三、莫西子詩六位春天讀詩的老朋友齊聚現場,在古典與現代、詩歌與音樂的結合中,奉獻給觀眾一場深情的重逢之旅。

從首屆活動開始,每年的讀詩之夜都會設置讀者讀詩環節,因為詩人只是詩歌的播種者,春天讀詩要做的不只是讓大家欣賞詩歌,更希望讓每一個熱愛詩歌的人都能參與進來。

年過八旬的羅健敏

今年的讀者環節,迎來了一位步履微顫的老人。他銀白的髮絲與臺下年輕的觀眾形成了鮮明對比,也與「春天」這個主題詞對比鮮明。作為當晚年齡最大的長者,他像歷經了一場嚴冬的松柏,叮囑春天裡的孩子們:有些往事,不能忘。

他,是梁思成的學生,羅健敏;他讀的詩,是林徽因的《哭三弟恆——三十年空戰陣亡》

1941年,日軍襲擊成都雙流空軍基地,林徽因的三弟林恆在這場戰役中駕機抵抗,不幸殉國;1944年,林徽因的「義弟」林耀(也是林恆的上司),在湘江執行任務時壯烈犧牲。失去兩個弟弟的林徽因無比悲痛,三年之後,她含淚寫下了近千言的家國之哀。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羅老先生以鏗鏘的聲音堅定地讀著每一個文字,噴薄欲出的激情點燃了臺下的所有觀眾,八十年的人生經歷讓他對文字背後的時代滄桑和世間冷暖有著更深的體會,一句「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無比激昂,一句「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又無比沉重。

當念完紙上的最後一個字,羅老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洶湧的情緒。他彎腰向觀眾致謝,同時眼淚奪眶而出,右手捂著口鼻抽泣不止,久久直不起身來。

哭三弟恆——三十年空戰陣亡

林徽因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假使在這不可免的真實上

多給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了——

因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難為你的勇敢,

機械的落伍,你的機會太慘!


三年了,你陣亡在成都上空,

這三年的時間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說來,你別悲傷,

因為多半不是我們老國,

而是他人在時代中碾動,

我們靈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們已有了盟友、物資同軍火,

正是你所曾經希望過。

我記得,記得當時我怎樣同你

討論又討論,點算又點算,

每一天你是那樣耐性的等著,

每天卻空的過去,慢得像駱駝!


現在驅逐機已非當日你最理想

駕駛的「老鷹式七五」那樣——

那樣笨,那樣慢,啊,弟弟不要傷心,

你已做到你們所能做的,

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

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這許多不美麗言語

算是詩來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

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

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

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別難過,難過了我給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樣想過了幾回:

你已給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樣,獻出你們的生命;

已有的年輕一切;將來還有的機會,

可能的壯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愛,家庭,兒女,及那所有

生的權利,喜悅;及生的糾紛!

你們給的真多,都為了誰?你相信

今後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那不朽

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後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清華妹妹張子若

歲月離場,青春接棒。2017級的清華學生張子若手拿一冊顧城詩集走上舞臺。巧合的是,剛剛的羅建敏先生1955年入學清華,這一老一少恰是相隔六十年的校友。這是詩歌奇妙的力量,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把原本沒有交集的生命軌跡連接在一起。

子若說,自己第一次看「春天讀詩」還是在高考前,現在已經大二了,今晚很高興自己有機會來讀詩,所以她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顧城的《有時,我真想》。

顧城被稱為「童話詩人」,子若年輕的聲音裡有著殘存的天真,剛好適合那些文字的發音。然而顧城筆下的浪漫從來都不是少年的異想,這是她未來人生需要慢慢體悟的。

有時,我真想

顧城

有時,我真想

有時,我真想

整夜整夜地去海濱

去避暑聖地

去到疲憊的沙丘中間

收集溫熱的瓶子——

像日光一樣白的,像海水一樣綠的

還有棕黃色的

誰也不注意的憤怒

我知道

那個唱醉歌的人

還會來,口袋裡的硬幣

還會像往常一樣。錯著牙齒

他把嘴笑得很歪

把輕蔑不斷噴在我臉上

太好了,我等待著

等待著又等待著

到了!大鐘發出轟鳴

我要在震顫之間拋出一切

去享受迸濺的愉快

我要給世界留下美麗危險的碎片

讓紅眼睛的上帝和老闆們

去慢慢打掃

相關焦點

  • 林徽因的會客廳:演繹周培源的浪漫
    你既然相中了,我就幫你牽牽線,至於成不成,可就看你的本事了!」周培源看著那張照片微微地笑了。或許,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是不全靠實力、能力這些東西來取勝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唯有「情」之一字,最玄妙,也最美妙。這看起來不是一個多麼浪漫的開始,可他們卻用一生的時間證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浪漫。
  • 《為了誰的鍊金術師》劇情流水,設定老套,實屬爛片?
    在劇中的戰鬥很少,就是你打我一下,我倒了,或者你打我一下,我倒了這樣的情況。在劇中的一開始,剎那等人都是秒殺魔人的,之後,魔人被「蛇蛇」強化之後,他們又打不過,還被秒了。第二次的戰鬥中,魔人一方追著人類打,不是你秒我就是我秒你。最後boss戰也是,強行秒掉boss的頭顱,給女主創造接近「蛇蛇」的機會。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難能可貴的是,她回國後仍照樣服侍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精心撫育她和徐志摩的兒子。 臺灣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劃下編纂的,為的是讓後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張幼儀說:關於愛不愛徐志摩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
  • 晚年林徽因: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一人愛過你朝聖者的心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 有這樣一批女性,經歷過如霜歲月、家國戰亂、人性的惡和命運的苦,走進耄耋之年,白髮如雪、笑靨溫潤,猶如蚌病生珠,愈發驚豔。 而這種驚豔,就像歷史天空中那一抹璀璨晚霞。
  • 你是人間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雖光彩奪目,亦未能盡興
    01 老陳醋的段子提起林徽因,可謂是民國女子的代表人物了,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寫盡了才情與芳華。李健吾還說林徽因「缺乏婦女的幽嫻的品德,她對於任何問題都有興趣」,對文學藝術尤其有本能的感悟力。她口若懸河,葉公超、梁宗岱等談鋒健旺之輩,在她面前也甘拜下風。女性之間確實較少友誼,這一點在大才女之間也沒能免俗。冰心早年曾對文潔若說過:《我們太太的客廳》是以林徽因、徐志摩為原型的。
  • 紅樓夢最經典的三首詩詞,總有一句戳中你的淚點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為一代名家曹雪芹所作鴻篇。身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它的獨特魅力,吸引了古今中外多少專家讀者競相研究,而又有多少人為書中坎坷離愁的清潔而黯然神傷、淚流不止,這便是《紅樓夢》的魅力,而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三首詩正出自這部奇書。
  • 林徽因被魯迅、冰心等人痛罵,為何不見她還過嘴?真相是階層不同
    眾所周知,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才女,而且和梁思成,徐志摩以及金嶽霖三人發生的故事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是當時的文人對於林徽因的這種做法卻是褒貶不一。1924年,魯迅先生發表了一首奇奇怪怪的打油詩《我的失戀》,乍一看上去好像沒有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對於林徽因的不滿,但是只要你細細地品一下,那才真是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筆。字裡行間都將林徽因對感情的不夠堅貞,對男子多情又愛交際寫得入木三分。看似調侃的語氣,卻讓人脊背發寒。
  • 林徽因女兒懟高曉松:不許拍我媽和徐志摩在一起,否則我必起訴你
    林徽因女兒懟高曉松:不許拍我媽和徐志摩在一起,否則我必起訴你在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愛情中,林徽因是弱勢一方,她只不過想與心愛的人相守一生,但卻飽受世人的冷眼與諷刺,一直被誤解了60多年。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民國時期的才女也曾為了自己的愛情心動過。
  • 萬象物語上古巨龍之淚獲取方法 巨龍之淚怎麼獲得
    導 讀 萬象物語上古巨龍之淚獲取方法介紹,遊戲中巨龍之淚是比較稀有的道具了,不少玩家還不清楚如何獲得。
  • 《紐約時報》補發林徽因、梁思成訃告:夫妻攜手,用一生探索中國...
    有一種愛情,叫建築界的唯美愛情,講的就是林徽因與梁思成。但其實,用八卦的方式談論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我們最大的無知。也許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理解為何這樣說。為了確定佛光寺的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爬進了寺裡最令人生畏、被人遺忘的地方,包括鑽到寺的屋簷底下,那裡住著成千上萬隻蝙蝠和數百萬隻臭蟲,到處都是塵土,充斥著死蝙蝠。
  • 也是7個字,卻沒有霸氣只有淚
    文藝圈近幾年流行過不少詩句,從李白的「樹深時見鹿」,韋應物的「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風塵」,再到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林徽因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等。這些詩句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夠美,夠文藝。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美人如玉劍如虹!
  • 林徽因的孫女與曾孫女,一個清秀,一個柔媚,誰與她更像?
    麼麼噠~一代才女林徽因,不僅有美貌,還集才華於一身。縱逝世多年,世人對她的懷念與敬仰絲毫未減,且關於她的話題,層出不窮。其中關於她後人的話題更甚。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有一兒一女,女兒名叫梁再冰,兒子名為梁從誡。女兒有一子二女,兒子有一兒一女,作為林徽因的子孫,他們也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其中孫女梁帆與曾孫女梁周洋,與林徽因一樣,不僅樣貌出眾,就連才華也是集於一身。
  • 看到AI修復的林徽因十六歲照片,我忍不住寫下這五個闢謠
    看了看底下的內容,大多也是不認同,不認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張照片和我們想像中的林徽因並不相符,儘管近年來林徽因被當成文藝女青年和綠茶的兩個極端,捧之者認為她是女性中的傑出代表,知性、優雅、明媚。貶之者認為她是多情、寡義、心機。一時間又是千層浪,成年舊事裡的謠言又被提起。這篇文章裡,豬先生重點寫下五個關於林徽因的謠言,進行闢謠。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林徽因,一個兼具建築的線條美、詩的靈動與哲學的淳樸的奇女子!
    林徽因16歲赴歐洲留學,在女房東的影響下,立志攻讀建築學,一生年華奉獻給建築事業,矢志不移,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20年代末,已是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的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成為東北大學的校徽。二戰即將結束時,時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的林徽因,在奈良轟炸圖上標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蹟位置,保護了奈良古建。
  • 智慧法語:不想老偏偏會老 不想死偏偏會死的人生
    旨在闡說老病死之難免,本經原來或者為某經的一部分,不知何時被分出,而用於人死亡後送葬時為亡者讀誦。如《南海寄歸內法傳》說:然依佛教,苾芻(比丘)亡者,當燒之時,令一能者,誦無常經,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
  • 林徽因之後,人間再無四月天
    胡適說:「林徽因就是中國一代才女。」李健吾說林徽因是「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艱辛和貧困」的女人。這些大家對林徽因的評價,足以看出林徽因是個立足於半開放時代中的獨立女性。上海女作家中,我認識了張愛玲,從張愛玲的文字我深深地被她給迷住,從《紅玫瑰與白玫瑰》到《傾城之戀》,從《半生緣》到《紅玫瑰與白玫瑰》。
  • 三毛的名句,張愛玲名句,林徽因的名句,才女名言,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三毛、張愛玲、林徽因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人情冷暖正如花開花謝,不如將這種現象,想成一種必然的季節。
  • 林徽因罕見手稿曝光,果真是佳人,字跡很是漂亮!
    林徽因罕見手稿曝光,果真是佳人,字跡很是漂亮!林徽因,民國年間一位流芳百世的傳奇女子。林徽因一生遇到了三個男人,一個是徐志摩,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金嶽霖。因此說起林徽因大家都會想起她的那三段曠世之戀。林徽因是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梁思成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說起林徽因的才華不得不提的就是她的書法了。才女林徽因,善詩文,會畫畫,寫的字自然也不會差。
  • 一代才女林徽因:選擇了並不浪漫的建築師梁思成,原因令人唏噓
    人是唯一一種接受暗示的動物,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把你變成什麼樣子。一生中有三種人會不斷地給你暗示,用行為影響你,他們是老師,朋友,和伴侶。良師益友可以有很多,但伴侶只能一個,一定要為自己負責任,因為這件事情決定你一生的高度。
  • 林徽因:魯迅罵她虛偽,錢鍾書冰心寫文諷刺,她是如何回應的?
    在現代來看,或許一生交過三個男朋友不算什麼大問題,可在當時的年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林徽因處理感情問題的方式。比如魯迅、錢鍾書、冰心等知名作家就曾對此明裡暗裡地表現出反感,認為林徽因愛慕虛榮、品行不端——民國大師為何都容不下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