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個兼具建築的線條美、詩的靈動與哲學的淳樸的奇女子!

2020-12-06 小魚看點

林徽因,民國四大美女之一,是有名的建築師、詩人和作家,才貌兼備,氣質不凡。

作為一名女人,林徽因無疑是成功的,或者說上天對她特別眷顧。

她才華出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建築師。

她天生麗質,徐志摩為她神魂顛倒,棄髮妻張幼儀與孩子不顧,飛蛾撲火般與她相戀,與陸小曼結婚後還對她戀戀不忘;

梁思成與她兩小無猜,為了她,梁思成從對建築一竅不通變成了著名的建築師,終於修成正果,眷顧呵護她一生;

哲學家金嶽霖對他一見傾心,終生不娶。

答案或許可以從林徽因傳奇的一生中尋找。

林徽因

書香門第,因緣改名,一字之差逆轉命運!

林徽因出生書香門第,家族興旺。其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其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詩文、書法,出任過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其叔叔林覺民,革命黨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徽因在這樣的家庭出身,接受了優良的教育,16歲隨同父親遊歷歐洲,因受房東女建築師的影響,立志攻讀建築學。同時,林徽因又受到父親和叔父的影響,熱愛詩詞散文,性格堅毅。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徽音,這個名字出自《詩經》中的一首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太姒美譽能繼承,多生男兒家門興。「徽音」就是美譽的意思。可以看出,林家給她取的這個名字充滿詩意、朗朗上口。林徽音之所以更名,是因為當時有個小有名氣的詩人林微音,這人是個男的,為避免混淆才更名林徽因。為此,徐志摩還專門發文聲明,那是1931年10月,林徽因27歲,在《詩刊》發表詩作,徐志摩在序中聲明是為了避免「彼此有掠美或冒牌的嫌疑」。

意志堅強,本性高潔,志存高遠大放異彩!

林徽因16歲赴歐洲留學,在女房東的影響下,立志攻讀建築學,一生年華奉獻給建築事業,矢志不移,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20年代末,已是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的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成為東北大學的校徽。二戰即將結束時,時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的林徽因,在奈良轟炸圖上標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蹟位置,保護了奈良古建。1937年11月、1939年1月,林徽因一家兩次差點在日軍的轟炸中喪身,但她命不該絕,這兩年她分別是33、35歲,從她的人格、地格來看都是大吉之相。19世紀50年代,已是中國著名建築師的林徽因,設計完成了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林徽因一生的論文著作頗多,她與梁思成共同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初稿,並用英文撰寫了《中國建築史圖錄》,編寫《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城市規劃大綱》、《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以及10多篇介紹中國古建築的通俗讀物。

林徽因的建築畫

林徽因是建築師,也是詩人、作家,建築的線條美是她的簡約,詩的意境美是她的靈動。建築是她的風骨,詩是她的靈魂。林徽因詩的零感來自於她的父親和徐志摩,她崇拜她的父親,她仰慕徐志摩。在16歲花季,她遇上了徐志摩,被徐志摩的詩情才氣所吸引,懵懂中墜入愛河,但這絲毫沒影響到她的志向,建築才是她的鈣,是立命之本。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與徐志摩是忘年交,在英國相識相知,林長民溫文爾雅有政治智慧,徐志摩玉樹臨風談吐不凡,林長民介紹徐志摩給女兒認識,是把徐志摩當成女兒文學上的引路人,沒想到二人的戀情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地步,於是林長民第二年就帶女兒回國,林長民更鍾意的是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這才是婚姻的正確結合方式。

林徽因梁思成

林徽因與梁思成的結合,雖然有其父林長民的撮合,卻與林徽因自身的成熟有關,林徽因回國後,她反思了與徐志摩的感情,那是一種唯美的異國相遇,她意識到徐志摩喜歡的林徽因是他腦補的完美女子,正如徐志摩的《偶然》和《草上的露珠兒》,所以她與徐志摩不辭而別。然而,任何一個女子,對初戀的印象都是唯美的、激動的。所以,徐志摩飛機失事後,她悲痛不已,並讓梁思成到事故現場撿回了一塊飛機殘骸,以紀念伊人。以下是徐志摩《草上的露珠兒》的部分摘錄:

你是高高在上的雲雀天鷚,

縱橫四海不問今古春秋,

散布著希世的音樂錦繡;

你是精神困窮的慈善翁,

你展覽真善美的萬丈虹,

你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

這是對林徽因的唯美寫照。林徽因本性高潔,猶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卻有著建築線條的理性剛直和靈動飛舞,也有著哲學家的質樸純真與深邃練達。當她與金嶽霖相識相交互生愛慕之時,她把這個難題交給了梁思成,很多人以為這是她的狡黠,其實不然。她問梁思成:我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怎麼辦?梁思成捧著她的臉,盯著她長長的睫毛: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你們幸福。梁思成,一個優秀到骨子裡的男人,為了實現所愛的人的心願,苦學建築常伴左右,到他深愛的女人說她愛上了別人的時候,他沒有歇斯底裡,沒有絲毫的責備,以他的敞亮給予她最大的自由去選擇,這是至純至臻的愛。真愛,不是擁有,而是完全的給予而不求回報。到這裡,林徽因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她如何不知道梁思成為她付出了什麼。然後,她又把梁思成的回答告訴金嶽霖,金嶽霖說:看來思成是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還是退出吧。金嶽霖,這也是一個純粹的男人,他重情重義,寧願終生不娶也不願毀人之美。如果換著徐志摩呢,當然,徐志摩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的。

徐志摩、金嶽霖、梁思成

林徽因是造物主的寵兒,是男人的夢想,是女人的嚮往!

正如她自己所說: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林徽因,氣質如蘭,試問誰不喜歡?

相關焦點

  • 林徽因很美的一句名言,將蓮花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驚嘆不已!
    ——林徽因《我的心是一朵蓮花》如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只需要一剪光,林徽因就能讓它驕傲的捧出輝煌。這是多麼自信的力量與美?能將蠟燭與蓮花連接在一起寫,也是一種極致美。就如蓮花燈一般,照亮了黑夜長河。蓮花的聖潔,蠟燭的無私。無疑是將美與無私結合,烘託出另一種蓮花境界美。
  • 徐志摩死後幾個月,林徽因寫下一首很有深意的詩,感動無數人
    內外兼修的女子總是那樣吸引人,她實在是太有魅力,更何況她的外表還非常美麗,所以三位大才子為她傾倒,幾個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她來到人世間走的一遭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我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家,她身上的才華是少有人能夠企及的,看過她的建築手稿的人無不感嘆,如果不做建築家、不做詩人,她也許還會成為畫家吧!
  • 你是人間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雖光彩奪目,亦未能盡興
    《過眼年華,動人幽意》就是一套講述民國奇女子系列的叢書,全書分為兩冊,「從蕭紅到葉嘉瑩」和「從林徽因到張愛玲」,向讀者介紹了幾十位如雷貫耳但又並不真正了解的民國才情女子。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選其中之一,說說大名鼎鼎的林徽因。
  • 林徽因:建築女神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來自梁思成續弦林洙的手筆
    高曉松認為沒有了這兩個男人的《林徽因》就沒有了看頭,於是放棄了這部電影的拍攝。高曉松一直說自己和梁家關係很好,對梁再冰一口一個梁阿姨。其實高曉松熟悉的,並非林徽因和她的子女,而是林洙和她的子女。林洙,梁思成的續弦,林徽因的學生。自從林徽因之子梁從誡去世之後,這位老太太就不遺餘力地站在抹黑林徽因的前線。
  • 林徽因這篇文章,如同《紅樓夢》中「風月鑑」,美女另一面是骷髏
    提起林徽因,大家一般都是對她的感情生活比較熟悉,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嶽霖,建築家梁思成,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詩人愛林徽因如痴如狂,甚至為她離了婚,可是,林徽因並沒有接受他,而選擇了梁思成,金嶽霖愛慕林徽因,一直和林家比鄰而居,終生未娶。
  • 林徽因的孫女與曾孫女,一個清秀,一個柔媚,誰與她更像?
    麼麼噠~一代才女林徽因,不僅有美貌,還集才華於一身。縱逝世多年,世人對她的懷念與敬仰絲毫未減,且關於她的話題,層出不窮。其中關於她後人的話題更甚。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有一兒一女,女兒名叫梁再冰,兒子名為梁從誡。女兒有一子二女,兒子有一兒一女,作為林徽因的子孫,他們也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其中孫女梁帆與曾孫女梁周洋,與林徽因一樣,不僅樣貌出眾,就連才華也是集於一身。
  • 晚年林徽因: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林徽因晚年臥病在床 晚年林徽因 文/梁從誡 一九四七年冬,結核菌侵入了她的一個腎 因為新社會確實解放了她,給了她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崇高的社會地位。 在舊時代,她雖然也在大學教過書,寫過詩,發表過學術文章,也頗有一點名氣,但始終只不過是「梁思成太太」,而沒有完全獨立的社會身份。
  • 林徽因:魯迅罵她虛偽,錢鍾書冰心寫文諷刺,她是如何回應的?
    林徽因生於名門望族,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後又接受了先進的西方思想的洗禮,成為一個思想通透的聰慧女子,良好的教養使其懂得在面對他人的諷刺和冷言冷語時依然保持冷靜和作出體面的回應——不理會,想必就是最好和最有力的回應。
  • 林徽因罕見手稿曝光,果真是佳人,字跡很是漂亮!
    林徽因罕見手稿曝光,果真是佳人,字跡很是漂亮!林徽因,民國年間一位流芳百世的傳奇女子。林徽因一生遇到了三個男人,一個是徐志摩,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金嶽霖。因此說起林徽因大家都會想起她的那三段曠世之戀。林徽因是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梁思成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說起林徽因的才華不得不提的就是她的書法了。才女林徽因,善詩文,會畫畫,寫的字自然也不會差。
  • 徐志摩寫過三月情,林徽因寫過四月天,網友:詩意的接龍
    四月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也是個浪漫的季節。很多人在四月裡都會想起民國的大才女林徽因的那首《你是人間四月天》。你是人間四月天,一句愛的讚頌;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是林徽因最著名的一首詩,仔細讀來就感覺整個身心都沐浴在春天裡。
  • 一代才女林徽因:選擇了並不浪漫的建築師梁思成,原因令人唏噓
    良師益友可以有很多,但伴侶只能一個,一定要為自己負責任,因為這件事情決定你一生的高度。有人曾將林徽因和張愛玲進行比較,不免納悶:為何才氣比林徽因要大得多的張愛玲婚姻是失敗的,而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卻是那樣讓人生羨?1924年,20歲的林徽因參加了接待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工作。
  • 林徽因女兒懟高曉松:不許拍我媽和徐志摩在一起,否則我必起訴你
    離開徐志摩,她是明智的林徽因和徐志摩是在歐洲認識 ,當時林長民攜愛女林徽因赴英,16歲的女兒常常感到苦悶、無聊,哪個少女不懷春?林徽因幻想著,有一天終會有一個蓋世英雄為她而來。林徽因:真實而浪漫的她,遠比緋聞更精彩傳聞中的林徽因矯情、自戀、虛榮,但拋開男人的名字,林徽因是值得敬佩的,她不到20歲就對建築學產生了興趣,15年間涉足15個省份,實地考察了2738處建築物。
  • 那些特別美的描寫女子的詩詞!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描寫女子的極美的古詩詞,歡迎評論 點讚 轉發。(徐凝) 這兩句詩雖然簡短,但寫得非常美,把妹子寫活了。「臉薄」就是臉小,因此難以盛滿太多淚水;柳葉眉精緻好看,臉上粉嫩,因此一有愁容,就會暴露,從而讓人憐惜。這兩句詩寫出了妹子的面容精緻、體態柔軟,因此詩人無比憐惜,也十分眷念,才會發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感嘆。如張愛玲所言,愛上一座城,往往是城裡有一個讓自己念念不忘的人。
  • 同樣寫蓮,周敦頤的《愛蓮說》和林徽因那首詩相比,誰更勝一籌
    荷葉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將水珠放在綠色的葉片上面,會發現水珠能夠不留痕跡地在荷葉上面,這是因為表面覆蓋著一層極薄蠟晶體。荷葉的功效也很多,不僅能有助於睡眠,還能有去火的功效,如此藥用價值也讓人們更加喜愛這種植物。周敦頤曾經寫過一篇《愛蓮說》,這篇文章在初中的語文課本中介紹過這首詩。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回國後辦雲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儲蓄銀行,均大獲成功。難能可貴的是,她回國後仍照樣服侍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精心撫育她和徐志摩的兒子。 臺灣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劃下編纂的,為的是讓後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張幼儀說:關於愛不愛徐志摩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
  • 林徽因被魯迅、冰心等人痛罵,為何不見她還過嘴?真相是階層不同
    說到民國時期,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年代,當時正是一個新文化正在傳播,而舊文化沒有完全被擯棄的年代,很多的先進思想不斷的衝擊著那些年輕人,而要說最有爭議的女子,應該就是林徽因了吧。1924年,魯迅先生發表了一首奇奇怪怪的打油詩《我的失戀》,乍一看上去好像沒有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對於林徽因的不滿,但是只要你細細地品一下,那才真是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筆。字裡行間都將林徽因對感情的不夠堅貞,對男子多情又愛交際寫得入木三分。看似調侃的語氣,卻讓人脊背發寒。
  • 看到AI修復的林徽因十六歲照片,我忍不住寫下這五個闢謠
    而且林徽因家裡不是只有一塊飛機殘骸,而是兩塊。第一塊的確要從徐志摩遇難說起。1931年11月19日早8時,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他要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作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党家莊一帶時,忽然大霧瀰漫,難辨航向。
  • 「微積分府邸」——積分之屋 以微積分計算與線條之美為靈感的建築
    整個建築為六層樓別墅,別墅內含一個中央大廳(為音樂廳),可容納150到200人活動,有四間臥室,七間浴室,各層有各層的獨特設計特點。此外,此建築所坐落在多倫多市的落斯代爾山谷和玫瑰谷,這也大大增加了它的自然美感,木料色同山谷中樹木色相呼應,曲線宛轉感與大自然之間的流動感相呼應,使這座積分之屋十分貼近自然。別墅外觀採用了大量的橡木木飾、落地窗、素混凝土等,通體簡潔考究,而優雅素靜。
  • 林徽因的會客廳:演繹周培源的浪漫
    本文摘自:林徽因的會客廳作者:楊楠楠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4月在這個客廳裡,他不是最風花雪月的,也不是最柔情似水的,卻是一個最有別致的浪漫情懷的客人。物理系的女生是少,可女子師範大學的女生多啊!而且,這裡還算是當時女子教育的最高學府,不乏才貌雙全之輩,足以配得上這位年輕英俊的才子。周培源也沒拒絕,樂呵呵地接受了。中國人的人生習慣向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二十八歲的周培源已走完了第一步,甚至已經開始立業,他需要並且期待下一步。劉孝錦是個「行動派」,說到做到,馬上就拿來了一沓照片給周培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