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圖像,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東北埃勒斯米爾島的黑森高原上的聖派屈克灣冰蓋已經消失。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科學家和國際同行在2017年Cryosphere中的一篇論文裡預測,冰蓋將在未來五年內完全融化,而NASA最先進的衛星載熱發射和反射輻射計量儀(ASTER)的最新圖像確認,預測是準確的。
NSIDC主任,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地理學的傑出教授,論文的主要作者Mark Serreze 曾於1982年以研究生身份首次踏足聖派屈克灣冰蓋。他與麻薩諸塞大學的顧問雷·布拉德利(Ray Bradley)一同參觀了冰蓋。
Serreze說:「當我第一次參觀那些冰蓋時,它們看起來仿佛是永久的地貌景觀。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消亡,真讓我震驚。」
2017年,科學家將2015年7月的ASTER 衛星數據與1959年8月拍攝的垂直航拍照片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在1959年至2015年之間,冰蓋減少到原冰面積的5%。2020年7月14日拍攝的ASTER圖像裡冰蓋已經完全消失了。
17年和今年對比
聖派屈克灣的冰蓋構成了Hazen高原小冰蓋群的一半,成型於幾個世紀前的小冰河時期。墨累和西蒙斯冰蓋構成了Hazen高原冰蓋的另一半,它們位於較高的高度,因此保存得更好,儘管科學家們預測它們也快了。
Serreze說:「長期以來,隨著氣候變化,北極地區受到的影響尤為明顯。但是我曾經非常了解的那兩塊冰蓋消失了,這使全球氣候變化於我成了一件更私人的問題。留給我的只剩照片和回憶了。」
本文譯自 phys,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