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控制不住了?NASA衛星發現,加拿大冰蓋已經開始融化

2020-12-05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通過NASA的衛星影像顯示,科學家們驚訝的發現,在加拿大的埃爾斯米爾島上,曾經存在於這裡的兩個巨大的冰蓋,如今已經因為全球變暖而徹底消失。

雖然早在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曾經預言過未來它們可能會消失,但是當它們真正在不知不覺間從地球上消失的時候,還是讓科學家們措手不及。這項最新的發現,也發表在物理學家組織網站上。

什麼是冰蓋?

冰蓋都是來自於地球上的高緯度地區,因為那裡氣候常年寒冷,它們也被稱作「大陸冰川」。簡單來說,就是厚厚的冰雪覆蓋著陸地。

通過研究顯示,冰蓋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漫長的時間。拿這次發現的已經完全消失的,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的兩個冰蓋來說,科學家表示,早在數百年之前,它們就已經出現了,一直到溫室效應在地球上出現,它們才開始融化。

冰蓋如果消失了,對於地球又有哪些影響呢?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一切其實都離不開太陽,如果有一天太陽照射在地球的熱能變得過高,那麼地球也會變得酷熱難耐,甚至海水都將被蒸發。

反之,如果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熱能太少,那麼地球就會迎來大幅度降溫,甚至有可能會變成「冰雪星球」。

由此可見,地球的氣溫是需要適中,才適合生命,特別是人類的生存。而冰蓋在地球上的作用,就是起到調節地球氣溫的作用。

太陽在將熱能傳遞到地球的時候,地表並不能均勻的接收熱量,這也是為何赤道等低緯度地區的溫度都非常高的原因。

而在高緯度地區,因為有冰蓋的存在,冰蓋是可以將太陽的熱能很大一部分重新折射回去的,並且因為光線角度不同、光線接收程度不同,不同維度地區的氣溫也是不同的,低緯度地區大氣受熱膨脹上升,高緯度地區則大氣遇冷下沉,這就導致大氣環流的出現。

良好的大氣環流系統,可以維持地球的氣候環境平衡,否則如果冰蓋全部融化,再也沒有冰蓋可以反射太陽的熱能,同時高緯度地球的氣溫越來越高,地球的氣候環境也會變得異常,那個時候,溫室效應也就會變得不可控。

從發現到消失,僅用60餘年

研究者表示,這次發現的已經在地球上消失的兩個冰蓋,發現的時間都是在1959年。當時科學家們抵達加拿大北極地區埃爾斯米爾島上的時候,發現了它們的存在,而且當時通過測算,發現它們的面積分別是7.5平方公裡和3平方公裡。

此後,科學家們雖然也一直在關注它們,但是因為它們地處偏遠嚴寒之地,科學家們並不認為它們會消失。一直到2015年,通過衛星,科學家們再次去研究了埃爾斯米爾島上的冰蓋面積,發現它們的面積竟然都只剩下了5%左右。

當然,引起它們融化的原因,也是因為溫室效應。上文中我們提到過,早在2017年,科學家們就曾經對這兩個冰蓋做過「未來會徹底消失」的預言,而且還發表在了2017年的《冰凍圈》期刊上。

只不過,當時科學家們是認為,這兩個冰蓋的徹底消失時間,是在2022年左右,可是在今年7月份,卻發現它們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可以說,埃爾斯米爾島上的這兩個冰蓋,從發現到消失,只用了60餘年的時間。而且這還僅僅是一個開端,在地球上,還有更多的冰蓋都在接連消失。

很多科學家都對此用「震驚」來形容,因為很難想像,存在於地球上數百年甚至更久時間的冰蓋,竟然因為人類活動對於地球氣候的影響,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會融化掉,這意味著,人類的警鐘已經再次敲響了,如果不及時去遏制,未來地球的氣候很可能會陷入不可控制的地步。

其實,進入到今年春季以來,北極地區的氣候就一直處於異常的狀態之中,從5月份開始,很多有關北極的報導中,北極的氣候環境變化都是主角,比方說5月底北極圈永凍土塌陷導致柴油洩漏、6月份北極地區最高溫達到了38攝氏度。

前段時間,有科學家預測,未來5年內,地球的氣溫或許會再次升高,而且很可能會連年刷新最高氣溫的記錄,對於我們來說,控制全球變暖已經迫在眉睫,否則,人類很可能會無家可歸。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8日文章《圖像顯示加拿大兩巨大冰蓋完全消失》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兩冰蓋3年就消失,人類未來或無法在地球
    根據《冰凍圈》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位於加拿大地區的冰川融化已經將科學家們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可以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僅僅在5年的時間之中,冰蓋就徹底消失了。5年冰蓋消失,實際僅3年就消失了在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出警告,加拿大的聖派屈克灣冰蓋很快就會消失,而最新的NASA衛星圖像顯示
  • NASA的最新影像顯示又有兩個巨大的冰蓋消失了!全球變暖越發嚴重
    但是,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會發現仍然有聯繫。比如冰蓋消融的問題。氣候變暖造成了新的問題。它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呢?這幅衛星照片顯示了加拿大北極地區埃爾斯米爾島上兩個冰蓋的迅速消亡,截至2020年7月,它們已經完全消失。
  • 加拿大兩冰蓋3年就消失,北極圈可能要大變
    燃燒的地球根據《冰凍圈》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位於加拿大地區的冰川融化已經將科學家們的預測變成了現實在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出警告,加拿大的聖派屈克灣冰蓋很快就會消失,而最新的NASA衛星圖像顯示,他們的預測確實成真,甚至比他們預期的還要快。
  • 北極的「空調」存在了數百年,如今被發現已消失,悲劇註定擋不住
    在1959年,科學家們在加拿大的埃爾斯米爾島上,發現了兩個佔地面積分別為7.5平方公裡和3平方公裡的冰蓋。年,通過衛星傳回的照片,科學家們將這兩個冰蓋的面積和1959年發現時的面積進行了對比,發現它們的面積竟然都只剩下了不足5%。
  • 加拿大聖派屈克灣冰蓋已經全化了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圖像,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東北埃勒斯米爾島的黑森高原上的聖派屈克灣冰蓋已經消失。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科學家和國際同行在2017年Cryosphere中的一篇論文裡預測,冰蓋將在未來五年內完全融化,而NASA最先進的衛星載熱發射和反射輻射計量儀(ASTER)的最新圖像確認,預測是準確的。
  • 格陵蘭島出現緊急狀況,冰蓋融化已經超越界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報導,前段時間《地球與環境通訊》發表了一份關於格陵蘭島冰蓋現況的報告,明確指出格陵蘭島上冰蓋融化的情況已經打破了臨界點,這將會對格陵蘭島的氣候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 加拿大冰蓋正在消失,預計只剩下3年
    更肆無忌憚的是,人類大量的排放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層中,引發溫室效應,全球氣溫上升,多地均受到影響,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南北極加拿大冰蓋正在消失,預計只剩下3年!科學家們對加拿大的聖派屈克灣冰蓋研究時,發現這裡的冰蓋正在消失的過程中,原本預測它消失的時間為5年,據衛星圖像顯示,這次的消失速度越來越快,可能三年就要消失了,這樣的變化讓人猝不及防。
  • 冰蓋融化比以往1.2萬年都嚴重,人類怎麼辦?
    然而結果並不樂觀,因為格陵蘭島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在本世紀融化的冰蓋將超過過去1.2萬年的所有融化總量。儘管模型所採取的數據來自格陵蘭島的西南區域,但同樣具有警示作用。研究人員通過模擬發現,格陵蘭島在本世紀所融化的冰蓋將會超過過去
  • 圖像顯示加拿大兩巨大冰蓋完全消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影像顯示,在寒冷的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上,兩個曾經巨大的冰蓋完全消失了。這兩個冰蓋已存在幾個世紀,科學家曾在2017年預測其消亡,它們的徹底消失或將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 阿爾卑斯山冰川融化,誰應該為溫室效應負責?
    早在2015年,就有科學家從採集到的西伯利亞冰川樣本中,發現了1.5萬年前的古老病毒沉積,一旦冰川全部融化,曾藏在深層冰蓋下的史前病毒就會隨著洋流的運動逐漸擴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而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人類根本無法想像;
  • 加拿大聖派屈克灣冰蓋已經全化了……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圖像,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東北埃勒斯米爾島的黑森高原上的聖派屈克灣冰蓋已經消失。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科學家和國際同行在2017年Cryosphere中的一篇論文裡預測,冰蓋將在未來五年內完全融化,而NASA最先進的衛星載熱發射和反射輻射計量儀(ASTER)的最新圖像確認,預測是準確的。
  • 受溫室效應影響,喜馬拉雅山冰川被融化,科學家發現了神秘物體
    受溫室效應影響,喜馬拉雅山冰川被融化,科學家發現了神秘物體!提到喜馬拉雅山,我想國人都耳熟能詳,它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山脈,在藏語裡,喜馬拉雅是雪的故鄉的意思。它屹立在青藏高原上,常年積雪,代表這一篇聖潔。
  • 北極地區兩個巨大冰蓋消失,或將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這兩個冰蓋已存在幾個世紀,科學家曾在2017年預測其消亡,它們的徹底消失或將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此次消失的冰蓋,是加拿大北極地區埃爾斯米爾島上的聖派屈克灣冰蓋,它們在那裡已存在了數百年。1959年最早的研究團隊到達當地時,冰蓋的覆蓋面積分別近7.5平方公裡和3平方公裡,但當研究人員在2017年再次研究冰蓋時,他們將2015年7月的衛星數據與1959年8月拍攝的垂直航拍照片進行了比較後發現,冰蓋減少到僅佔原冰面積的5%。
  • NASA影像顯示,加拿大兩個冰蓋已經從北極完全消失
    NASA最新的影像顯示,在加拿大寒冷的埃爾斯米爾島(北極和格陵蘭島的邊緣),曾經存在的2大冰蓋已經完全消失。控制全球變暖:冰蓋一般廣泛分布,會在地球上形成大面積的白色區域,這些冰蓋會反射太陽的熱量,從而控制地球溫度,如果冰蓋消失,那麼地球將吸收更多熱量,全球溫度將形成惡性循環。
  • 北極冰蓋融化量創新高,預計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10公分
    近些年來我們在新聞媒體上聽到不少關於兩極冰川融化、高峰雪線上移的消息,這些消息表明溫室效應的影響已經擴散到全球範圍,連兩極地區和高海拔地區也無法倖免。根據外媒報導,《地球與環境通訊》最新一期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關於格陵蘭島的冰蓋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已經超過了臨界點。
  • 加拿大聖派屈克灣冰蓋已經全化了,只剩下照片和回憶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圖像,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東北埃勒斯米爾島的黑森高原上的冰蓋已經消失。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科學家和國際同行在2017年Cryosphere中的一篇論文裡預測,冰蓋將在未來五年內完全融化,而NASA最先進的衛星載熱發射和反射輻射計量儀(ASTER)的最新圖像確認,預測是準確的。
  • 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溫室效應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糧食短缺,以及因爭奪土地、淡水和自然資源而引發戰爭,這些是氣候科學家對地球文明的未來所做的可怕預言。
  • 不是有溫室效應嗎,怎麼還這麼冷?專家:冷空氣在老家待不住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極地渦旋在未受到外界破壞時,可以較好地控制冷空氣,把冷空氣「鎖在」極地老家。如果這個極地渦旋因為外界破壞,力量減弱或者分裂,冷空氣就會溜出來,給中低緯度地區帶去極寒天氣。上圖右側示意圖表示極地渦旋減弱後,冷空氣南下。因為南極冰蓋厚實,地形比較適合渦旋存在,所以南極地區的渦旋比較穩定強大,不過南極離我們比較遠,我們主要關心北極渦旋。
  • 再也回不去了,北半球最大的冰蓋已經融化到無法挽回的程度
    與南極冰蓋相比,格陵蘭冰蓋與極點的距離要遠得多,其冰蓋的最南端已經低於北緯60度,因此四季的更替就會對格陵蘭冰蓋造成較大的影響,比如說夏天的時候冰雪融化,它的冰雪量就會大量減小,而到了寒冷的冬季,它的冰雪量則會得到補充。
  • 再也回不去了,北半球最大的冰蓋已經融化到無法挽回的程度
    與南極冰蓋相比,格陵蘭冰蓋與極點的距離要遠得多,其冰蓋的最南端已經低於北緯60度,因此四季的更替就會對格陵蘭冰蓋造成較大的影響,比如說夏天的時候冰雪融化,它的冰雪量就會大量減小,而到了寒冷的冬季,它的冰雪量則會得到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