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旅美大熊貓雙胞胎「美輪」「美奐」歸國滿一個月,首次對外亮相。
早上10點過,大熊貓「美奐」在園子裡繞來繞去,時不時雙腳站立賣萌,或者在水池裡打滾撒歡。估摸著吃窩窩頭的時間到了,它眼睛一直瞄著門口,一臉饞相。回國1個月,這隻出生在美國亞特蘭大的大熊貓,已經完全適應了家鄉口味,每天無心主食,就盼著吃窩窩頭。
1個月的檢疫期裡,雙胞胎倒時差、改口味、學聽中文指令,經過嚴格的體檢後,終於「考試」合格。接下來,姐妹倆將搬往成都熊貓基地月亮產房,於最近幾天和市民見面。
賣萌現場/
姐姐:害羞霸氣大姐大
妹妹:調皮奔放小吃貨
「美奐、美奐!」12月6日上午,一隻毛髮蓬鬆、毛色亮白的大熊貓正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檢疫場裡撒歡兒,循著飼養員的呼喚,它爬著杆子賣萌,一會兒撒開腿在圈子裡蹦躂,抱著竹子啃個不停。
這隻活潑的大熊貓叫「美奐」,是1個月前歸國的雙胞胎大熊貓中的妹妹,生性調皮好動。和它相比,姐姐「美輪」就害羞多了。一看到有生人來,「美輪」趕緊找個角落躲進樹叢,把自己遮了個嚴嚴實實。
「別看『美輪』害羞,姐妹倆在一起的時候,她要霸道些,要搶『美奐』的東西吃。」飼養員羅雲宏說,相比挑食的「美輪」,妹妹「美奐」除了性格更外向奔放,最大的特點是貪吃,「自從它適應了窩窩頭,現在主食都不吃了,到點就守嘴等著吃窩窩頭。」
在熊貓基地檢疫站完成「首秀」後,「美輪」「美奐」將搬往成都熊貓基地月亮產房。「現在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最近幾天就會和大家見面了。」成都大熊貓基地動管部主管吳孔菊說。
熊貓很忙/
倒時差 做體檢
雙胞胎姐妹檢疫合格
當地時間11月3日,3歲半的旅美雙胞胎大熊貓「美輪」和「美奐」結束了在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的生活,從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起飛,正式踏上了回國的行程。北京時間11月5日凌晨5時,經過20餘小時的長途飛行,兩隻滾滾飛抵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這是它們出生後首次踏上家鄉的土地。
抵達成都的1個月裡,「美輪」「美奐」可沒閒著。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動物疫病防控部陳欣說,妹妹「美奐」相對更快適應基地環境,姐姐「美輪」多花了幾天時間倒時差,「這一個月的檢疫期,我們按照規定,為它們驅蟲並定時檢查糞便情況。結果顯示,它們檢疫合格,身體很健康。」
兩姐妹 感情好
吃竹子都要背靠背
「美輪」「美奐」兩姐妹感情很好。回國後的一個月裡,它們從不打架,還常常抱在一起睡覺,吃竹子也要背靠背。
剛到成都時,美國長大的「美輪」「美奐」還不太適應家鄉的語言和食物。飼養員說四川話它們反應不大,說英文口令反而反應明顯。「美奐,過來!」面對飼養員的呼喚,美奐毫無反應。「come here!」當聽到英文指令,美奐馬上回過頭,尋找聲音的來源。
羅雲宏笑稱,經過一個月突擊學習,聰明的姐妹花已經能聽懂基礎的四川話指令,「全靠吃的『勾引』。它們最先有反應的指令,就是窩窩頭、蘋果。」
羅雲宏說,現在妹妹「美奐」已經完全愛上了家鄉食物「窩窩頭」,每天到點就空著肚子滿場轉悠。「經常我端著窩窩頭打開門,它就坐在門口等著我。現在是為了零食不吃主食,鬼精鬼精的。」
和妹妹相比,姐姐「美輪」則更挑剔一些。最開始的半個月,它還是執著地選擇吃美國餅乾。為了讓它不挑食,儘快適應本地食物,基地工作人員甚至用上了蜂蜜,才讓它慢慢接受「中國菜」。「不過它們兩姐妹都很喜歡我們準備的巴山木竹,兩隻加起來,一天能吃掉100斤。」吳孔菊說,兩姐妹今年3歲多,相當於人類的十一二歲,還是「少女」,處在青春期,「不著急嫁『貓』。它們還能待字閨中,多留兩年。」
新聞資料
1999年,中國動物園協會與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達成了「大熊貓繁殖研究的合作協議」。同年11月,大熊貓「倫倫」和「楊楊」前往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開始旅美生活。在中美雙方的共同照顧下,倫倫已經成功繁育了5胎7仔,「美輪」和「美奐」是她的第4胎。
「美輪」和「美奐」是旅美大熊貓「倫倫」於2013年7月15日生下的一對雌性雙胞胎,是美國境內出生並存活的首對大熊貓雙胞胎寶寶。華西都市報作者 楊雪 攝影 吳小川
來源: 參考消息 | 作者: | 責編:趙皓月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