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大熊貓一個月學會聽四川話 每天無心主食就盼著吃窩窩頭

2020-12-02 中國網

   12月6日,旅美大熊貓雙胞胎「美輪」「美奐」歸國滿一個月,首次對外亮相。

 

  早上10點過,大熊貓「美奐」在園子裡繞來繞去,時不時雙腳站立賣萌,或者在水池裡打滾撒歡。估摸著吃窩窩頭的時間到了,它眼睛一直瞄著門口,一臉饞相。回國1個月,這隻出生在美國亞特蘭大的大熊貓,已經完全適應了家鄉口味,每天無心主食,就盼著吃窩窩頭。

 

  1個月的檢疫期裡,雙胞胎倒時差、改口味、學聽中文指令,經過嚴格的體檢後,終於「考試」合格。接下來,姐妹倆將搬往成都熊貓基地月亮產房,於最近幾天和市民見面。

  賣萌現場/


  姐姐:害羞霸氣大姐大


  妹妹:調皮奔放小吃貨

 

  「美奐、美奐!」12月6日上午,一隻毛髮蓬鬆、毛色亮白的大熊貓正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檢疫場裡撒歡兒,循著飼養員的呼喚,它爬著杆子賣萌,一會兒撒開腿在圈子裡蹦躂,抱著竹子啃個不停。

 

  這隻活潑的大熊貓叫「美奐」,是1個月前歸國的雙胞胎大熊貓中的妹妹,生性調皮好動。和它相比,姐姐「美輪」就害羞多了。一看到有生人來,「美輪」趕緊找個角落躲進樹叢,把自己遮了個嚴嚴實實。

 

  「別看『美輪』害羞,姐妹倆在一起的時候,她要霸道些,要搶『美奐』的東西吃。」飼養員羅雲宏說,相比挑食的「美輪」,妹妹「美奐」除了性格更外向奔放,最大的特點是貪吃,「自從它適應了窩窩頭,現在主食都不吃了,到點就守嘴等著吃窩窩頭。」

 

  在熊貓基地檢疫站完成「首秀」後,「美輪」「美奐」將搬往成都熊貓基地月亮產房。「現在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最近幾天就會和大家見面了。」成都大熊貓基地動管部主管吳孔菊說。


  熊貓很忙/


  倒時差 做體檢


  雙胞胎姐妹檢疫合格

 

  當地時間11月3日,3歲半的旅美雙胞胎大熊貓「美輪」和「美奐」結束了在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的生活,從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起飛,正式踏上了回國的行程。北京時間11月5日凌晨5時,經過20餘小時的長途飛行,兩隻滾滾飛抵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這是它們出生後首次踏上家鄉的土地。

 

  抵達成都的1個月裡,「美輪」「美奐」可沒閒著。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動物疫病防控部陳欣說,妹妹「美奐」相對更快適應基地環境,姐姐「美輪」多花了幾天時間倒時差,「這一個月的檢疫期,我們按照規定,為它們驅蟲並定時檢查糞便情況。結果顯示,它們檢疫合格,身體很健康。」


  兩姐妹 感情好


  吃竹子都要背靠背

 

  「美輪」「美奐」兩姐妹感情很好。回國後的一個月裡,它們從不打架,還常常抱在一起睡覺,吃竹子也要背靠背。

 

  剛到成都時,美國長大的「美輪」「美奐」還不太適應家鄉的語言和食物。飼養員說四川話它們反應不大,說英文口令反而反應明顯。「美奐,過來!」面對飼養員的呼喚,美奐毫無反應。「come here!」當聽到英文指令,美奐馬上回過頭,尋找聲音的來源。

 

  羅雲宏笑稱,經過一個月突擊學習,聰明的姐妹花已經能聽懂基礎的四川話指令,「全靠吃的『勾引』。它們最先有反應的指令,就是窩窩頭、蘋果。」

 

  羅雲宏說,現在妹妹「美奐」已經完全愛上了家鄉食物「窩窩頭」,每天到點就空著肚子滿場轉悠。「經常我端著窩窩頭打開門,它就坐在門口等著我。現在是為了零食不吃主食,鬼精鬼精的。」

 

  和妹妹相比,姐姐「美輪」則更挑剔一些。最開始的半個月,它還是執著地選擇吃美國餅乾。為了讓它不挑食,儘快適應本地食物,基地工作人員甚至用上了蜂蜜,才讓它慢慢接受「中國菜」。「不過它們兩姐妹都很喜歡我們準備的巴山木竹,兩隻加起來,一天能吃掉100斤。」吳孔菊說,兩姐妹今年3歲多,相當於人類的十一二歲,還是「少女」,處在青春期,「不著急嫁『貓』。它們還能待字閨中,多留兩年。」

 

  新聞資料

 

  1999年,中國動物園協會與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達成了「大熊貓繁殖研究的合作協議」。同年11月,大熊貓「倫倫」和「楊楊」前往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開始旅美生活。在中美雙方的共同照顧下,倫倫已經成功繁育了5胎7仔,「美輪」和「美奐」是她的第4胎。

 

  「美輪」和「美奐」是旅美大熊貓「倫倫」於2013年7月15日生下的一對雌性雙胞胎,是美國境內出生並存活的首對大熊貓雙胞胎寶寶。華西都市報作者 楊雪 攝影 吳小川

來源: 參考消息    | 作者:    | 責編:趙皓月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海歸」大熊貓回家聽不懂中文怎麼辦?答案在這裡!
    動物園發言人表示,園方預計每天有三五千人來送別,實際情況可能更多 。  「從英語2.0考到四川話4.0,難不倒我」  回家聽不懂中文怎麼辦?網友操碎了心。  針對這些「海歸」熊貓的語言問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飼養員們可是非常有經驗的。在照料「海歸」熊貓的過程中,外語和四川話齊上陣,四川話教學工作穩步推進!
  • 旅美回國熊貓:曉得英語指令 聽不懂四川話
    昨日,「美輪」(左)和「美奐」在熊貓檢疫場 攝影記者 王勤  首次踏上祖國土地,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美輪」、「美奐」一時還改不了「洋腔洋味」:不吃窩窩頭,美國餅乾吃得倍兒香;聽不懂四川話,一聲「come here」(過來)卻悠悠爬過來
  • 海歸大熊貓回蓉闖三關
    記者3月21日來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實地探訪,發現姐弟倆對語言、飲食和環境的適應性良好。  【語言關】   原來聽日語,現在學著聽四川話  自1994年起,成都熊貓基地先後與日本、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以及澳門開展了國際大熊貓科研繁育合作。
  • 原來大熊貓最愛吃的不是竹子,而是人類常吃的食物,看它吃得真香
    沒錯,作為中國最惹人喜愛的大熊貓,貢貢可是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明星,每天有眾多遊客和媒體慕名而來,為的就是一睹它的真容。今天的午餐是竹子、竹筍和窩窩頭。什麼窩窩頭,我沒聽錯吧?熊貓會喜歡吃窩窩頭嗎? 我原本以為它不喜歡吃窩窩頭,它卻拿起了窩窩頭,愜意的坐了下來,然後聞聞了味,就開始啃食起來,吃得那叫一個香啊
  • 大熊貓愛吃的不是竹子,而是人類常吃的食物,真香!
    它們生活在海拔3000米上下的茂密竹林中,那裡常年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有著充足的竹子和水源,有利於大熊貓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所以大部分的大熊貓生活在四川一帶。 不過要論可愛,也不是數量多就能取勝。比如那隻中國最惹人喜愛大熊貓的所在地或許讓你有些意外,它竟然是在我國的海南島,生活在一個熱帶氣候的環境中。
  • 海南有隻大熊貓,被稱為「中國最可愛的大熊貓」,還有官方證書
    比如那隻中國最惹人喜愛大熊貓的所在地或許讓你有些意外,它竟然是在我國的海南島,生活在一個熱帶氣候的環境中。此行我來到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尋找那隻傳說中最可愛的大熊貓。沒錯,作為中國最惹人喜愛的大熊貓,貢貢可是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明星,每天有眾多遊客和媒體慕名而來,為得就是一睹它的真容。
  • 大熊貓的「超能力」:每天能吃60公斤,排便40次
    是竹子將大熊貓變成了這副憨態可掬的模樣。在春季,大熊貓以新鮮竹筍為食。竹筍鮮嫩可口,它一天能花20個小時吃竹筍,能吃30-60公斤,平均下來每頭成年大熊貓每天要吃約40公斤。而且大熊貓還比較講究,它要把竹筍外面的皮剝下來,只吃裡面較鮮嫩的部分。看過大熊貓吃播的都知道,這傢伙嘴巴很刁。在秋季它們的食譜以枝葉為主。
  • 兩代居港大熊貓的悠閒生活:懂三語、會憋氣、喜香氛
    「大熊貓的視覺不好,但是嗅覺和聽覺很好。」照顧兩代居港大熊貓十八年的香港海洋公園動物行為及環境丰容經理吳乃江對中新社記者說。5月31日,記者在香港海洋公園探訪大熊貓,據園方介紹大熊貓樂樂與盈盈已交配完成,現在正處於觀察階段。
  • 大熊貓最愛吃哪類竹子 四川專家揭秘「食譜」
    「食譜」的構成  全省現有竹子216種,但只有32種為大熊貓取食竹,其中冷箭竹、缺苞箭竹是「主糧」。  「食譜」的變動  春夏季節,大熊貓偏愛竹筍。而到了秋季,大熊貓以竹葉為主食,在冬季則以竹竿為主食。  大熊貓愛吃竹子,但它們愛吃什麼樣的竹子?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媽媽聽了微微一笑,回答道:"不是我們不給它吃好的,竹子對大熊貓來說,就是它最好的美食了啊!"小明不解地看著媽媽。媽媽繼續說道:"你有所不知,其實啊,大熊貓的祖先原本是食肉動物,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經歷了冰川導致的氣候突變,大熊貓大部被滅亡,只有少數殘存在我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那些地區除了生長著大量竹子外,卻很難有供大熊貓捕捉的活的獵物,大熊貓不得不逐漸改變食性,才能生存下去,於是從最初食肉,經過進化後主要吃竹子了。
  • 都能跟飼養員四川話對答如流了~
    這段由@PANDAPIA 於9月11日上傳微博的視頻,讓萌蘭再次火爆網絡。2011年,大熊貓師師曾從四川被送到遼寧本溪動物園,為了讓它更快地適應新環境、緩解心理壓力,奶爸經常蹲在它身邊用四川話和它聊天:「師師,本溪可好了,這裡的人都歡迎你。」奶爸說,師師在聽了四川話之後,真的會很快安靜下來。
  • 【熊貓知識】大熊貓的食物
    不同山系的大熊貓主食的竹類有所不同。大熊貓的食譜也會隨山系和季節而有所變化,它們會在不同的季節採食不同種類的竹子或同種竹子的不同部位。春夏季竹筍為主食,秋季多以竹葉為主食,冬季以竹稈為主食。圈養大熊貓主要以某一種或幾種低山平壩竹為主食,如刺竹、苦竹、毛竹、冷箭竹、拐棍竹、三月竹筍、方竹筍等。
  • 留洋大熊貓只吃從四川空運的竹子?當然不是,就近解決才是王道
    新聞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國際空運停滯,旅加大熊貓吃不到新鮮竹子,所以加拿大在當地時間5月12日表示,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決定提前歸還大熊貓「大毛」和「二順」。又挨了6個多月之後,兩隻旅加大熊貓才於今天回國。
  • 胖達鏟屎官招募|大熊貓的黑眼圈聲明
    項目介紹四川大熊貓保護格林衛的大熊貓保護志願者活動將為你提供:與大熊貓親近的獨一無二的機會熊貓寶寶每天的便便都是需要清理的,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鏟屎官,學會清理圈舍就是第一步。成為鏟屎官為熊貓清理圈舍走進大熊貓們的家,在這裡拿起笤帚把他們的家打掃的乾乾淨淨,並換好新的竹子。在把熊貓寶寶的內卷清洗乾淨,為可愛的胖達寶寶們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
  • 大熊貓「成大」產下2017年首對龍鳳胎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成大」於6月27日22:57分和23:35分別產下一隻幼仔,大仔初生體重128.2g,雌性,小仔出生體重160.2g,雄性。母子各項指標良好。這對新生大熊貓是成都2017年首對龍鳳胎大熊貓寶寶。
  • 「盼系家族」有這些明星大熊貓
    1986年,被發現於寶興縣野外,身上長滿了瘡,被送到四川寶興蜂桶寨大熊貓保護區(今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飼養員的精心照料慢慢健壯起來,後來得名「盼盼」。  1991年3月,被送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基地(簡稱臥龍基地)。總是精神飽滿、活力十足,成為大熊貓繁育工作的「種子選手」。
  • 兩岸新媒體採訪團走進臥龍 探秘你不知道的大熊貓野外科考
    9月28日,「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活動」走進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開展了一次關於大熊貓保護和研究知識學習的科普之旅。9月26日-10月2日,20餘位兩岸媒體人組成的新聞採訪團將圍繞四川經濟發展等10大報導主題,採訪近20個點位,多角度展現四川發展的活力與機遇,川臺各領域交流合作成果。探「便」識「便」追隨守貘人步伐上山科考清晨,溪流潺潺、叢林密布的鄧生保護站被幾條霧帶環繞,遠處大雪塘雪山「撥開雲霧」,在湛藍背景下露出了「小尖帽」,宛若一片淨土。
  • 大熊貓為啥以吃竹子為生?你不知道的國寶,熊貓原來是吃肉的
    說到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個特殊的習性大家都熟悉了,那就是愛吃竹子,幾乎以竹子為生。但是你知道嗎?熊貓不是只吃竹子的,除了圈養大熊貓還有窩窩頭和盆盆奶補充營養外,野生大熊貓還吃肉和甜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隻大熊貓把芬蘭動物園吃到破產?!芬蘭哭著喊中國接回家
    這事,真是聞者落淚、見者心酸……芬蘭這對熊貓,請來得不容易——從2014談到2017,最後還是因為芬蘭獨立100周年,中國賣他們一個面子,才談下來的兩隻。預計15年,從2018年1月,到2033年返回中國。
  • 1995年四川獵殺大熊貓案:殺死3隻大熊貓並剝皮,結局大快人心
    現生大熊貓主要分布在秦嶺山系、岷山山系、邛崍山系、大相嶺山系、小相嶺山系和涼山山系等六大山系中,按行政區域則居於陝西、甘肅、四川三省。平武屬於岷山山地,北邊就是甘肅省,當年鄧艾從甘肅文縣出發,走過700裡陰平小道,最後裹氈滾下摩天嶺,就來到了四川的江油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