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的「超能力」:每天能吃60公斤,排便40次

2021-01-13 朝辭小學僧

大熊貓是動物界中的頂級明星,在人類社會中,它是中國國寶、形象大使、動物外交官、搖錢樹;在自然界中,它是人類挑選的旗艦種和傘護種,擔負著艱巨的生態任務;另外,大熊貓還是一面「放大鏡」,折射出社會上的部分問題。

我寫過很多關於大熊貓的內容,有時候也對其頗有微詞,認為其「好吃懶做」,享受了大部分保護資金,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被「熊貓粉」被捧上了天。

但靜下心來想一想,大熊貓並沒有做錯什麼,它只是一種動物,它本身只想在深山老林裡安靜的生活,它對人類賦予它的多重身份不感興趣,卻承擔了來自社會的輿論壓力。部分人討厭大熊貓,其實是將它人格化了,把它當作不學無術的「富二代」,頂著國寶的名頭,享受著超出常人的優越待遇,由此讓人忿忿不平。

大熊貓「好吃懶做」並不是它的錯,而是演化的結果,大熊貓吃得多、拉得多的「超能力」是其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

大熊貓有多能吃?

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大熊貓專吃竹子的歷史可能只有5000-7000年,而非人們之前所認為的數百萬年。在幾千年之前,大熊貓的食物還非常多樣,儘管目前大熊貓仍會偶爾開葷,但食物當中99%是竹子,包括竹葉、竹枝、竹筍,所食用的竹子種類超過60種。竹子完成了對大熊貓形象的改造,演化出來的偽拇指幫助其抓握竹子,為咀嚼竹子而配套的發達咀嚼肌使其變成了大寬臉,吻部比其他熊類更短,看起來更像貓。而且大熊貓改變食性的過程中出現了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況,使它看起來懶洋洋的,性格也比其他熊類更溫和。

是竹子將大熊貓變成了這副憨態可掬的模樣。

在春季,大熊貓以新鮮竹筍為食。竹筍鮮嫩可口,它一天能花20個小時吃竹筍,能吃30-60公斤,平均下來每頭成年大熊貓每天要吃約40公斤。而且大熊貓還比較講究,它要把竹筍外面的皮剝下來,只吃裡面較鮮嫩的部分。看過大熊貓吃播的都知道,這傢伙嘴巴很刁。

在秋季它們的食譜以枝葉為主。在這個季節大熊貓每天採食11-13公斤,活動範圍達到一年中最小,節省能量。

熊貓每天花10小時以上的時間吃竹子,保證攝取足夠的營養。

對於大熊貓的進食本領,生物學家可是詳細的記錄在了「小本本」上。

《中國動物志》描述:「大熊貓的食量較大,成獸每晝夜要吃下15-20公斤的竹子。或邊走,邊取食,在沿竹林內的獸徑中,比比皆是被啃斷的竹子,遺下的枝葉和較新鮮的糞便。取食時,將箭竹從50-60釐米高處咬斷,坐下來再用前爪握住竹莖慢慢咀嚼。有時,也會剝下竹皮後再食。」

可見,大熊貓是邊走邊吃,邊吃邊拉,簡直就是移動的「伐竹機」。

動物園裡的大熊貓吃得更好,這是武漢動物園曬出的大熊貓夥食▼

每天僅竹子就達60公斤,此外還有竹筍、窩窩頭、胡蘿蔔、蘋果,從8:30到20:30分七次餵食,從早吃到晚。

給大熊貓吃的窩窩頭也不是普通的窩窩頭,裡面還有雞蛋和大米。

當然啦,這只是動物園曬出的食譜,具體有沒有落到實地還不好說,但大熊貓的開銷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大熊貓保護中心的專家張和民在2007年表示:「平均一個熊貓,包括它所有的經費,包括保健類的方面,一隻熊貓(一年)要10萬人民幣……如果不生病的話,五萬塊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平均下來要10萬一只。」

正因為飼養大熊貓的費用如此高昂,導致一些動物園入不敷出,甚至有國家將千辛萬苦租借來的大熊貓給退還了,參考新聞《養不起,馬來西亞考慮提前歸還大熊貓?》

不要覺得大熊貓吃得太好了,它可是動物界的「頂級流量」,是動物園的「鎮園之寶」,能給動物園帶來巨額收益,相當於公司裡的銷售冠軍,怎麼就不能享受了?

大熊貓吃這麼多,當然拉得也多,不然肚子怎麼裝得下。

大熊貓有多能拉?

大熊貓本質上是食肉動物,擁有較短的腸道,而沒有食肉動物那樣複雜的腸道和胃,上海交通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薛正晟指出:「一般食草動物的腸道演化出獨特的構造,可延長食物滯留在腸道的時間,以充分消化植物性食物;然而大熊貓的消化道卻保留了食肉動物的特徵,短、直、簡單……」正因為大熊貓對竹子的消化程度很低,所以大熊貓才採取了「大量進食,快速排便」的策略,也就是「多吃多拉」。

竹子吃下去後會在大熊貓腸道裡待8-12個小時,容易消化的竹筍最短,難以消化的竹葉最長。大熊貓對竹子的消化率不足20%,大熊貓糞便裡絕大部分是未消化的竹子。大熊貓每15-20分鐘排一次糞便,每次排便1-3團,每天排便約40次,吃得多的時候排便可達20公斤。正因為大熊貓的排便量如此巨大,所以一些人看出了商機,把大熊貓的糞便拿去造紙或者種茶葉。

大熊貓的活動強度很低,平均每天只移動400-500米,邊吃邊拉,每小時移動不到30米,家域大小只有4-8.5平方公裡,能量消耗只有同體型哺乳動物消耗量的55%。

以養分低的竹子為主食,大熊貓每天要花費大量時間來進食和排便,看起來極不明智,所以網上總有人宣揚「大熊貓進入了演化的死胡同」、「沒有人類保護大熊貓將會滅絕」,但各路專家都出來為大熊貓打抱不平。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2014年在《分子生物學與演化》雜誌上發表《大熊貓並非演化的死胡同》一文,反駁唱衰大熊貓的言論。雪梨大學的營養生態學家查爾斯·勞本海默認為:「大熊貓演化成靠竹子為主要生計,便擁有了幾乎取之不盡且少有競爭的食物來源。它簡直就是生活在食物的海洋裡!這是個卓越的演化策略,在很長時間裡,大熊貓一直是成功的,直到人類活動侵佔了它們的棲息地……」

大熊貓靠著中國茂盛的竹林,以及針對竹子演化出來的「多吃多拉」的進食策略,成功的挺過了一次次環境劇變,延續到了現在,然後憑藉可愛模樣,攀上了人類,從動物界脫穎而出,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從這方面來講,地球史上沒有哪種動物可以像大熊貓這樣成功,看似憨厚笨拙的大熊貓,實則是生存競賽中的大贏家。

相關焦點

  • 留洋大熊貓只吃從四川空運的竹子?當然不是,就近解決才是王道
    而我國也能利用大熊貓開展「熊貓外交」,換取外國的技術、市場等一系列利益。租借大熊貓無論是對我國,還是對租借國,都是極為有利的,是雙贏局,所以外國才會排著長隊申請租借大熊貓,我國也樂意將大熊貓租借出去。大熊貓食量巨大,一天大約要20公斤的新鮮竹葉,但投餵量要大於食用量,一隻大熊貓一天起碼要30公斤竹子。國內的動物園更壕,武漢動物園每天給每隻大熊貓60公斤的竹子,參考我以前的文章大熊貓的「超能力」:每天能吃60公斤,排便40次 。大熊貓只吃新鮮竹子,一次不能大量運輸,從四川空運竹子肯定不現實,高昂的成本足夠讓多數國家望而卻步。所以,留洋大熊貓所食用的竹子並非都從中國空運,大多數是就近解決。
  • 成都降雪氣溫驟降 大熊貓酣睡狂吃食量猛增10公斤
    記者看到,在熊貓的宿舍中,大多數熊貓基本上分為兩種狀態:一是舒服的躺著吃著竹子,二是躺在樹杈間或草地上酣睡,如此萌態可掬的大熊貓,也讓前來觀賞的遊客不停的拍照。據熊貓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大熊貓的皮毛有兩層,裡面是一層保溫的絨毛,外面還有一層防水的針毛,就算下雪天氣熊貓們也不會「著涼」,當然,隨著寒冷天氣的到來,熊貓們的活動相對會減少一些,食量也會有所增加,每天吃掉的竹子大約比平時多5到10公斤。
  • 國寶大熊貓的飲食轉變
    大熊貓是一種熊原產於中國中南部。它很容易被眼睛周圍,耳朵周圍和圓形身體上的大而獨特的黑色斑塊所識別。「大熊貓」這個名字有時被用來區分它與無關的小熊貓。雖然它屬於食肉目,但大熊貓的飲食中竹子的含量超過99%。野生大熊貓偶爾會吃其他草,野生塊莖,甚至是鳥類,齧齒動物或腐肉等形式的肉。
  • 每天排便幾次才算正常 你真的按時排便了嗎
    關於排便,你會覺得很隱晦,其實,應該了解一點,畢竟這是關乎健康的事情,忽視了排便,帶來的危害較大。正確的排便,對身體調節、保健,大有益處,一旦錯誤的排便,危害不小。就次數來說,需要你記住。你會說,工作太忙了,排便時間都沒有,這樣的藉口,都能說出來,想來也是對身體不負責。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媽媽繼續說道:"你有所不知,其實啊,大熊貓的祖先原本是食肉動物,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經歷了冰川導致的氣候突變,大熊貓大部被滅亡,只有少數殘存在我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那些地區除了生長著大量竹子外,卻很難有供大熊貓捕捉的活的獵物,大熊貓不得不逐漸改變食性,才能生存下去,於是從最初食肉,經過進化後主要吃竹子了。
  •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時間:2015-12-25 09:2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的食物裡一共包括63種竹子,真不少呢。
  • 中國大熊貓吃窮美國動物園 每年花費幾百萬
    美國能供熊貓吃的食物有200種,但這兩隻熊貓只吃20種,而且每一種食物吃了幾星期後,就再也不多吃一口,怎麼哄逗也無濟於事。一直要等到幾星期後,它們可能會對這一食物重新感興趣。動物管理員凱特·羅卡說,多年來,管理人員認真記錄它們的進食情況,但當他們認為已經掌握了熊貓的飲食習慣後,它們的口味又突然變了,讓護理員無所適從。
  • 會爬樹了、體重12公斤!旅韓大熊貓幼崽「福寶」正式「上崗」
    大熊貓」福寶「 人民網訊 1月4日上午,在京畿道龍仁市愛寶樂園的「熊貓世界」,遊客們紛紛拿出手機爭先恐後為大熊貓寶寶「福寶」拍照。 福寶是旅韓大熊貓夫婦愛寶、樂寶的第一個雌性幼崽。在5個月內,福寶體重從197克長到了12公斤,毛髮光亮茂盛,模樣甜美可愛,簡直就是媽媽愛寶的翻版。 飼養員介紹說,福寶目前無法離開媽媽的哺乳,但已學會走路、奔跑、爬樹。據悉,野生成年熊貓可攀爬30-40米,而福寶能爬1米左右。
  • 這種動物能吃能睡能拉,過著豬一樣的生活卻被人人愛
    熊貓的生活和豬有的一拼:都是吃了睡,睡了吃。熊貓一天24個小時,有一半時間在吃東西,一半時間在睡覺。但是因為在地球上的數量太少,所以它們雖然過著豬一樣的生活,但是卻不會像豬一樣被人殺掉並且吃掉。據說世界上大熊貓的數量只有大約1300多隻,圈養的大熊貓300多隻。
  • 它是「天然的清腸草」,晚上吃一點,早上排便變輕鬆,清潔腸道
    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上廁所蹲好長時間,有排便的感覺就是排便慢,自己也著急,大便就是遲遲下不來,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情況,受著便秘的折磨,幾分鐘內解決大便對有便秘的很多人來說,就是夢寐以求的事,那麼每天排便幾次才算正常?怎麼樣算是便秘呢?有便秘吃什麼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改善便秘的幾種方法。一、每天排便幾次才算正常?
  • 大熊貓的飲食情況你了解嗎?
    大熊貓吃什麼?大熊貓可是中國的國寶,這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要問大熊貓吃什麼?你肯定會很快回答,吃竹子!但是,你知道它們吃什麼竹子嗎?吃的竹子有多少營養?怎麼把竹子吃到嘴裡?是怎麼消化的?不知道了吧,來看看大白是怎麼說的吧。
  • 成年大熊貓沒有天敵,憨厚可掬的大熊貓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哈嘍,大家好,我是木木,歡迎大家的收看,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熊貓給我們的第一感覺也是憨厚可掬的形象,而且吃得也是素食然而,這是大熊貓的真實面目嗎,別被大熊貓的表面給騙了,經過研究,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野生大熊貓基本上沒有天敵,其實大熊貓不屬於貓科動物,而屬於熊科,在古書中就有記載大熊貓被稱為猛氏獸
  • 熊貓,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竹子呢?
    通常來說,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800萬年,而且它的演化歷史比800萬年還要長。大熊貓屬於熊科大熊貓亞科,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熊類,大約兩千萬年前,這個亞科就與其他熊科分離,單獨進化,這也是大熊貓區別於其他熊的主要原因,因為它們分化時間太長。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這是由於它們生活的區域沒有能足夠供給它們食用的動物。只有竹鼠之類的小型動物。這種小型動物完全不能填飽大熊貓的肚子,因此,大熊貓只能以吃竹子來維持生命,偶爾吃一兩隻竹鼠當做小零食來打發時間。因為這還演化出了第六指來吃竹子用。
  • 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呢?不是竹子也不是竹葉
    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了。我們知道,大熊貓是主食是竹子,但是實際上大熊貓應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肉食性動物,直到今天,大熊貓的消化器官仍然保留著食肉動物才有的特點,比如說他們的消化道非常短,而且沒有盲腸。那麼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呢?
  • 地球每天都在吃的東西?對的!並且每天能吃60噸!天天如此
    人每天都要吃東西,這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人生命當中每天都在消耗能量,所以需要食物來補充能量,但是你知道嗎?生我們養育我們的地球也在一刻不停的吞噬著物質,就像人吃飯一樣,並且地球每天吃的東西還不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官方回應旅美大熊貓美香近況,網友熱議:一天30公斤???但是這小熊貓...
    虎撲11月12日訊 11月12日,旅美大熊貓「美香」今年8月誕下一隻雄性幼崽,這對大熊貓母子的狀況吸引廣泛關注。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旅美大熊貓「美香」今年8月誕下一隻雄性幼崽。這對大熊貓母子的狀況吸引廣泛關注。
  • 排便不好,還有便秘,這幾種食物家中常備,幫助排便改善腸胃健康
    排便不好的時候心情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是長期這樣,相信會更難受,所以,我們不僅要吃得好,還要懂得如何調理腸胃,搭配食物讓每天的排便變得輕鬆又順暢,排便好有規律,說明腸胃好,身體裡的毒素也變少了,皮膚也顯得乾淨滋潤,排便不好額頭、臉頰上就容易出痘痘,氣色也不好看,尤其是到了冬天,氣候的原因,更容易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