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做功的概念之後,我們不禁要思考:有的物體做功快一些,有的物體做功慢一些,如何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比較做功的快慢。
一: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時間比較做功的多少。
相同時間內做的功越多則做功越快,舉個例子

如上圖所示,甲在5N的外力作用下,10S內沿水平方向運動了10m。則W=FS=5N×10m=50J
所以甲在10S內做了50J的功。
乙在8N的外力作用下,10S內沿水平方向運動了10m。則W=FS=8N×10m=80J,所以乙在10S內做了80J的功。
甲乙在相同時間內做的功不同,乙做的功更多,所以乙做功快。
②做相同的功比較用時的多少
做相同的功,用時越短做功越快。舉個例子

如上圖,利用做功的公式W=FS可算出,甲和乙都做了50焦的功,但是甲用了5S,乙用了10S,所以甲做功快。
但是,如果做功不同,用時也不同,如何比較兩個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所以為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物理量——功率。
功率(P)
1、定義:物體做的功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這又是個用比值定義的物理量。比值定義法的好處在於從定義可以直接得到它的公式。
2、公式:

上圖中是功的計算公式和兩個變形式。
3、單位
①常用單位:J/S(讀作 焦耳每秒)
這個單位從公式直接得出。
②國際單位:W(讀作 瓦特,簡稱瓦)
二者都是功率的單位,所以換算關係要清楚
1 W=1 J/S
4、意義:功率是描述物理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W的物理意義: 1 W=1 J/S即每秒做的功為1焦耳。
例題:小明用2S將重8N的水桶勻速提高了1m,則小明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答:小明對水桶的拉力大小等於水桶重力大小。則他對水桶做的功W=FS=8N×1m=8J
則P=W/t=8J/2s=4W.
好了,今天內容就分享到這,歡迎留言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