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副產品「毒泥」圍困中國城市

2020-12-05 騰訊網

「前方坑深五米,車輛及行人禁止通行。」即使時隔許久,唐成林依然清晰記得那噩夢般的場景——在位於松花江畔的一家汙水處理廠院內,突兀地豎立著一個巨大的警示牌。

警示牌旁,則被人挖出一個大坑。吊車佇立,拉送汙泥的卡車進進出出,厚厚的烏黑泥漿散落一地。巨大的泥潭上,汙濁的空氣夾雜著東北黑土的味道,令人窒息。

「這只是哈爾濱一家汙水處理廠的汙泥堆放點。」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戰略發展總監唐成林說,在瀋陽郊縣,一個同樣巨大的泥潭上面已長滿荒草,「為怕人陷進去,四周圍上了鐵絲網。」

在經歷三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後,中國汙水處理產業正越來越受困於令人難堪的汙泥問題。

據中國水網《2011中國汙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汙水處理量有343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個三峽水庫總庫容。這座「水庫」每年吐出的「脫水汙泥」則接近2200萬噸。「這其中有80%汙泥未得到處理。」報告說。

作為汙水處理的副產品,汙泥既含有氮、磷、鉀,同時又包含著重金屬、寄生蟲卵、病菌,如果處置不當,極易造成二次汙染。

「這僅僅是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後的汙泥量,全國數千個各類經濟或工業開發區的工業廢水汙泥大多數不在統計之列,其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洪臣說。

過去幾年國內不斷爆發汙泥環境汙染公共事件,汙泥「二次汙染」形勢嚴峻。圖為汙泥被汙水處理廠排到湖北漢江沙灘上。 (東方IC/圖)

汙泥成災

從2007年以來,廣州市政協委員田小群已是第三次提交汙泥處理提案。

田小群關注汙泥源於2005年。在一次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的汙泥轉化項目中,她偶然發現,中國的汙泥處置率非常低下,大多處於無序排放。「大量的汙泥最終排放到哪裡,根本沒人跟蹤」。

「這些潛在的汙染源一旦失控,將對地下水、江河水、農田的環境安全,造成極大威脅,直接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田小群說。

田小群的發現,恰是中國城市正在緊急面對的課題——汙泥成災。

「汙泥圍城」始於世紀之初。多位業內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經過「十五」「十一五」期間汙水處理大發展後,最近幾年,汙泥處置正變得越來越突出。

這些髒臭的汙泥如何處理,一直讓水務部門感到頭疼。「當時許多城鎮汙水處理廠,都是找一個地方傾倒。」唐成林說。開始,人們先是相互輸送汙泥。但很快,大家發現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並不能解決汙泥積累問題。「原來還能找到地方,現在連山區都不歡迎了。」

江蘇的一家汙水處理廠甚至省略了填埋工作,將汙泥直接堆在江邊,等汛期來臨時,讓滾滾長江水將其帶往下遊。在廣東深圳,因為汙泥無處可去,一些汙水處理廠都選擇夜間偷排汙泥。

廣東、浙江、北京、上海、貴州、寧夏、四川、重慶……汙泥問題甚至蔓延至最西部的烏魯木齊。2009年,位於米東區的烏魯木齊市河東汙水處理廠,便因淤泥得不到及時的清理、長期堆放而招致居民投訴。

在北京,懷疑正受到汙泥圍困的市民一度製作了汙泥堆放點地圖。地圖上,星羅棋布於北京郊區的三十多個汙泥填埋點被一一標明經緯度,這些點連接起來,恰如一座汙泥長城,圍住了京城。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一堆堆汙泥讓城市陷入恐懼之中。

「毒」泥之禍

糟糕的現狀源於過去太「重水輕泥」。「十一五」以來,雖然中國的汙水處理行業快速發展,很快達到了與美國相當的汙水處理能力,但與國外汙泥佔汙水處理設施投資40%~60%的比例相比,中國汙泥處理設施的投資一直處於滯後狀態。

「當時根本沒人有汙泥『二次汙染』的意識,根本沒人提及汙水處理後汙泥怎麼辦。」浙江嘉興市環保局固廢管理中心主任孫潺潺回憶說。以其參與建設的嘉興市聯合汙水處理廠為例,當時30萬噸處理能力的設計規劃中,根本沒有預留汙泥處置場地。

「由於浙江省汙水處理率比較高,經濟比較發達,土地資源比較稀缺,汙泥問題顯得相對突出。」浙江省環保廳固廢中心的一位官員說。

率先跨入日處理汙水過千萬噸的省份廣東,汙泥處理處置方式仍以簡易填埋和臨時堆置為主,無害化處理率很低。以廣州為例,截止到2011年8月,廣州市中心城區9座汙水處理廠日產汙泥量約1200噸,但汙泥的日處理量僅有565噸,每天有一半的汙泥無法處理。

人們試圖將汙泥摻入垃圾一起填埋,但軟塌塌的汙泥,很快使得大型機械陷在塌陷的垃圾填埋場內。

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是一層一層堆積並壓實的,但中國城鎮汙泥的含水量約為80%,這樣的汙泥就像黏稠的湯,即使填埋後變幹,也可能造成垃圾場的垮塌。2006年重慶三峽汙泥困境正因此而生:由於遭到垃圾填埋場拒絕,上萬噸汙泥堆放在汙水處理廠內或馬路邊,成為城市環境的定時炸彈。

「汙泥容易堵塞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收集管道,加上汙泥堆積發酵產生的甲烷等氣體,不僅散發惡臭,還會引發安全隱患。」唐成林說。

2009年深圳下坪固體廢棄物填埋場由於填埋的淤泥過多,地下水頭壓力過大,大量的淤泥從地底噴湧而出、流入河內,最深處可達腰部。

「沒有垃圾填埋場會喜歡汙泥。」唐成林說。

被忽略的工業「毒泥」

「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的多是生活汙水,相對危害不大,更應引起注意的是工業廢水處理後的汙泥。」王洪臣說,石化、冶煉、製革、印染等行業的汙泥不少含有危險物質,危害更大。而由於中國許多工業開發區常常處於行政監管的邊緣地帶,它們一旦無序傾倒,對環境的威脅無疑更大。

發生在浙江平湖的皮革汙泥傾倒事件是工業汙泥的典型威脅。2010年9月,一家毫無資質的「綠誼」環保公司,將包括海寧蒙努集團在內的四家製革企業的五千多噸製革汙泥運至平湖,倒進了當湖街道大勝村一個池塘內。

平湖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吳勤華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由於部分製革汙泥殘留有鉻,而池塘位屬平湖市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平湖的官員當時不得不被緊急動員起來。「協調會不知開了多少次,連公安都介入了。」

在經歷颱風、汛期等諸多考驗,直到一年多後,這座巨大的汙泥山峰才被徹底剷除。

最新例證是2011年底,廣東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杜江寨村發生的印染汙泥案。5名犯罪嫌疑人將超過6萬噸的印染汙泥拉到該村直接傾倒。這也導致汙泥堆放場汙水與附近地表水氨氮含量指標、總氮、總磷等各項指標嚴重超標。而附近水和汙泥的樣品中更檢出重金屬鉛、汞、銅、鎳、鋅超標。

汙泥失控,市場失序

事實上,早在「九五」末期,國家就已意識到汙泥問題。

作為2009年出臺的《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的主要起草者,王凱軍已感到,汙泥處置熱正在襲來。

一個例子是,從2011年開始,在全國水處理行業的專題會議中,超過70%跟汙泥處理有關。「中國排水協會每年就開4次會議,最近4次會議,主題全與汙泥有關。」唐成林說。

成熟的、不成熟,實驗室的、外國的,淘汰的技術,甚至未來的汙泥處理技術都湧進了這個市場。

「一位上海的主管官員跟我說,如果打開門,讓10個汙泥處理技術廠商進來聊,他們每家都說自己的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位多年研究汙泥行業的學者說。

「汙泥處理正在重複以前的歪路。現在的情況很像十多年的汙水處理技術市場,魚龍混雜。」唐成林說。

「現在的關鍵問題不是有沒有技術、選擇什麼樣的技術,而是地方政府作為還是不作為。」王凱軍說。

2009年6月,浙江嘉興市曾規劃到2010年,嘉興市本級的汙泥處置率,要達到80%,縣級市70%,縣城為60%。

「現在來看,當時過於樂觀了。」孫潺潺說,由於投資沒有利潤,政府又缺乏補貼措施,罕有企業主動投資汙泥處置,「到現在,嘉興市一級的汙泥處置率依然不過三分之一左右。」

為了增加積極性,2011年9月,嘉興市推出了最新的財政環保專項補助措施。「但這不是最大的動力。投資的企業更多看重的是符合『綜合利用政策』後,能提高原有產業產能的空間。」孫潺潺說。

王洪臣說,汙泥問題的解決,關鍵是決心。「過去汙水處理廠為什麼建設得這麼快,就跟減排壓力下,與各地核算COD(化學需氧量)考核指標掛鈎有關。」

「如果沒有明確的考核指標、不能跟政績掛上鉤,十二五期間,汙泥處置建設恐怕依然會步履蹣跚。」王洪臣說。

(南方周末)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汙水處理概念廠再出發
    6位專家在中國環境報首發《建設面向未來的中國汙水處理概念廠》一文,第一次向全社會傳遞了未來有引領性的汙水處理廠應該「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循環、環境友好」,設想用5年左右時間,建設一座(批)面向2030-2040年、具備一定規模的城市汙水處理廠。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城市生活汙水的水質特徵主要表現為: 1)廢水包含大量的油脂、食物殘渣等,懸浮物較高,色度較大; 2)廢水包含大量的殘留食物等,導致廢水味道較大,容易發臭; 3)廢水水質水量波動比較大;
  • 汙水處理廠的行業概況及處理方式
    城市汙水主要依靠汙水廠處理。近年來我國汙水廠的汙水處理技術和管理水平都獲得了極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汙水廠的運營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關鍵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汙水廠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制約了汙水廠的發展,而且不利於對城市汙水的高效處理。
  • 東道水處理:中水處理技術在城市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城市汙水處理中水的回用,不僅降低了直接排汙的汙染程度,而且使水資源的回用最大化,可謂是多用途。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引入再生水系統不僅是該城市的亮點,而且是一張稱為「再生水利用」的環保卡。對於當今社會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人們來說,這仍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河北河間市城市汙水處理項目
    滄州市商務局 項目名稱: 河間市城市汙水處理項目 行業分類: 高新科技 所屬地區: 河間市
  • 我國城市汙水處理回用未來發展趨勢
    就現在來說 ,我國大部分城市汙水處理廠並沒有建立深度汙水處理,因此 存在著汙水回收率低的現象。現在城市發展規模也不斷發展,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戶水量也逐步提升,供求矛盾日趨突顯,處理城市水源緊張問題,加強汙水回用工作能力,深度處理汙水是主要的途徑,在未來的發展中,需求著眼於改善傳統的汙水處理技術和設備。
  • 洪水圍困汙水處理廠 一線人員如何自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貴州一汙水處理廠被洪水淹沒,消防隊員跳水營救被困員工2020年7月12日凌晨4時許,貴州省畢節市普降暴雨,其中,七星關區的青場鎮和水箐鎮因降雨導致多人被困和房屋被淹。消防救援力量到場後,成功營救39名群眾。在青場鎮,因降雨導致一汙水處理廠1名工人被困。
  • 環保部發布八城市「限批令」 直指汙水處理
    環保部發布八城市「限批令」,直指汙水處理不善時隔華能、華電兩大電力巨頭被環境保護部實施「區域限批」僅1個月,新的一批區域限批令落在了8個地方政府頭上,起因是將未經「過濾」汙水直接排放江河湖泊7月23日,環保部公布,由於河北滄州市、山西晉中市、黑龍江綏化市、福建三明市和晉江市、湖北十堰市、湖南永州市和陝西商洛市8城市的城市汙水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後、收費政策不落實、長期處於低負荷運行及無故不運行。因此,環保部決定實行區域限批制度。根據當日公告,對於這8個城市,環保部責令於今年年底前完成限期整改。
  • 中國水處理50強出爐 汙水處理行業主力軍(名單)
    中國城市化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給水環境治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城市生活汙水排量迅速增加,工業廢水種類逐漸增多,治理難度也進一步加大,嚴峻的形勢催生出巨大的行業需求
  •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推動我國汙水處理事業邁上新臺階
    據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鑑數據顯示,我國城鎮汙水排放量持續上升,2018年達到620.52億立方米。2017年我國廢水排放總量為699.7億噸,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汙水處理工作刻不容緩。在2017年的所有廢水排放中,工業廢水排放量181.6億噸,佔總排放量的26.0%。城鎮生活汙水排放量517.8億噸,佔總排放量的74.0%,城鎮生活汙水佔比逐年升高,已經成為汙水的主要產生源。
  • 浙江:汙水處理COD減排不達標不能評園林城市
    3月23日電(記者 嶽德亮)浙江省建設廳日前決定,對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加強監管,凡是COD(化學需氧量)減排不達標的地方,評選園林城市
  • 汙水處理行業簡史以及我國水汙染處理現狀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處理的需求是伴隨著城市的誕生而產生的。城市汙水處理技術,歷經數百年變遷,從最初的一級處理發展到現在的三級處理,從簡單的消毒沉澱到有機物去除、脫氮除磷再到深度處理回用。汙水處理的的每一次發展與進步都為人類的發展進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動力。
  • 城市汙水深度處理中深床反硝化濾池的應用探討
    城市汙水深度處理中深床反硝化濾池的應用探討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深床反硝化濾池作為我國城市汙水深度處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汙水處理效果好、效率高且成本較低,能夠有效確保出水 SS、TN 穩定達標,因而在城市汙水深度處理方面有著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 中國市政汙水處理的瓶頸和起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自90年代以來,中國在城市衛生方面取得了了不起進步: 建立了廣泛的汙廢水處理基礎設施,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4.5%, 並且依法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汙水營養物去除。但是,市政汙水處理廠仍然面臨著源自於獨特汙水水質特徵的問題。
  • 彭永臻院士團隊:中國西北某城市汙水處理廠主流汙水中短程反硝化...
    這篇最新發表在《Water Research》上的論文「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anammox for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through metagenomic analysis and mass balance in an anoxic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基於長期調研和跟蹤檢測,解析了中國西北某城市汙水處理廠主流汙水中短程反硝化推進的部分
  • 城市汙水流向何方?
    城市的每天運轉都要產生大量的汙水,包括生活汙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等等。但城市汙水最終流向何方?一、汙水來源汙水,通常指受一定汙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廢棄水。大白話說就是,某個特定場合不需要、想要廢棄的水就是汙水。是什麼讓原本清純可愛的水君變得渾濁不堪、惹人憎惡呢?
  • 為什麼要進行汙水處理
    ,城市汙水處理措施,以更好地促進城市的發展。1 環境工程技術發展研究過程中城市汙水的重要性在環境工程發展的過程中,汙水處理設備城市汙水處理是城市汙水處理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直接影響一個城市的相關建設,開展城市汙水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還促進城市的發展,反映了城市的發展。
  • 2020-2026年中國汙水處理及霧霾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汙水處理即為使汙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淨化的過程。截至**,我國城市汙水處理行業改革處於不斷探索和深化的過程中。國家明確提出了對公用事業進行開放,允許社會資本進入公共行業;同時,要求在壟斷行業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這為城市汙水處理產業化發展帶來了契機。
  • 臭氧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我國部分城市包括北京等地已經採用臭氧汙水處理法,但整體仍處於起步階段,各種相關的技術、配套工藝、設備乃至標準還不完善,需進一步規範。那麼,臭氧技術具有什麼特性,不同工藝具有哪些特點,可以應用於汙水處理的哪些方面?北控水務集團、北華中清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邢林林博士介紹說,臭氧分子的電子結構使得臭氧具有很高的應活性,具有強氧化性。
  • 常見的生活汙水處理方法
    汙水的處理方法有很多。先簡單說一下農村和城市汙水處理方法。生活汙水處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方法:生活汙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溼地(植入根系發達、溼度大、吸收能力強的植物)經過過濾排放後,主要適用於農村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完成運行成本基本為零,使用壽命超過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