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再起 留守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如何繼續學業和生活?)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題:疫情再起 留守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如何繼續學業和生活?
中新網記者 吳侃
進入冬季以後,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那些留守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蔓延的疫情、關閉的校園、高昂的房租……重重困境之下,他們如何完成學業?近日中新網記者採訪了多位不同國家的留學生,聽他們講述疫情下的留學生活。
守著校園卻只能上網課
「花著昂貴的房租和學費,卻只能待在出租屋裡上網課,我們這些留在海外的留學生們太難了……」談到疫情下的留學生活,在倫敦藝術大學讀大三的葉宇彤很無奈。
葉宇彤現在每周上四門網課,課餘時間很少出門,雖然租的房子離學校很近,但她已經三個月沒去過學校了。「原本按照計劃這學期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但隨著疫情變得嚴重,所有課程都轉成了線上,校園也關閉了。」
她也糾結過要不要回國,但考慮到自己正值本科學業的最後一年,除了要完成課程,還要準備畢業論文和申請材料,學習壓力很大,最終還是決定留在了倫敦。
「學校也有努力提高網課的質量,保證我們的學習效果,比如老師會把講課的音頻植入進ppt裡,同時提供錄好的課程視頻,每堂課也都有互動答疑時間。」葉宇彤說。
陶逸飛是韓國中央大學首爾校區語言學校的學生,她今年剛剛在國內高中畢業,九月份來到首爾學習韓語,為申請中央大學的本科學位做準備。
「我來了之後就一直在上網課,連同班同學的面都沒見過,一周共20節課,還要完成繁重的作業。」陶逸飛說,來到首爾這麼久,自己還沒顧上出去走走看看。「現在只想一鼓作氣通過語言考試,順利申請上喜歡的專業。」
一周只去一次超市
葉宇彤現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新聞,了解英國最新的疫情情況。「看著一天天上漲的數字還是心慌慌的,我只能把出門次數減到最少。」
「我固定每周六去一次超市,買夠一周的食材和日用品,其他時間都在屋裡待著。」葉宇彤說,目前倫敦各個超市的貨品供應充足,只是衛生紙和雞蛋有時會斷貨。「我也會通過一些app線上訂菜,他們可以送貨上門。」
魏丹丹今年3月份拿到了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PHD offer,受疫情影響直到10月中旬她才終於來到學校報到。
「房子是我來之前就租好的,但還是有很多生活物資需要置辦。」魏丹丹告訴記者,比利時最近疫情很嚴重,她去了一次超市把所有東西買齊,後來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她說,好在博士生的學習自由度較高,大部分時間是自己做研究。「目前我已經和導師一起制訂了研究計劃,平常主要是通過網絡圖書館找資料、寫文章。」
「既留之,則幫之」
在義大利米蘭,每天早上八點半,留學生夏舒雨都會騎著自行車,從住處來到米蘭華僑華人工商會的辦公室,為義大利華僑華人「網上方艙醫院」忙碌。
夏舒雨是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新媒體專業的研究生,她近期完成了碩士期間所有課程,正在準備畢業的相關事項。聽說華人社團的抗疫工作需要人手,她立馬報名加入。
「網上方艙醫院」由當地華人社團於今年3月建立,主要為確診新冠肺炎的僑胞提供寄送中藥、問醫諮詢等服務,夏舒雨的工作是打包、寄送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
「義大利暴發第二波疫情以來,每天在網上方艙求助的同胞人數暴漲。」夏舒雨說,後臺收到求助信息我就立馬把藥打包好,第一時間寄出去。「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寄出兩百份藥,忙得不可開交。」
夏舒雨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留學生,她很願意在學業之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然選擇留守在這裡,就盡己所能去幫助有需要的同胞。希望疫情快結束,一切都快點好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