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開幕,線上線下暢遊科學海洋

2020-09-19 科學加

今天上午,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在北京科學中心拉開大幕。現場可參加百餘項精彩活動,線上可雲端暢遊科學海洋,一起來看>>

撰文/記者 王雪瑩 編輯/劉昭

新媒體編輯/陳炫之 攝影/張星海

9月19日上午,一場屬於科普的秋日盛宴——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在北京科學中心拉開大幕。9月19日-25日期間,公眾可現場參與百餘項重點活動,體驗展覽展品600餘項,暢享科學盛宴。同時,憑藉信息化科普新平臺,公眾還可在&34;同步體驗系列精彩內容,足不出戶就能暢遊科學海洋。

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是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34;新名片、促進&34;新發展的牽引性、群眾性、社會化、品牌化的大型公益科普活動。活動以&34;為主題,包括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北京雲端科學嘉年華、首都科普掃碼打卡等四大活動板塊。

設在北京科學中心的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將舉辦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科技酷品展、具象數學展、首都科學講堂、院士專家講科學、首都科普主題展教等一系列科普活動,安排展覽展品600餘項、各類活動100多場。北京科技教育創新研究院將舉辦13場基於科學思想方法視角的科技教育示範課教學、研討、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公眾得以零距離感受科學技術的魅力。活動現場,豐富多彩的各項科技酷玩幾乎讓在場的青少年眼花繚亂,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紛紛上手,親自體驗各式各樣的黑科技,不時發出陣陣歡呼。

在最受歡迎的具象科學展廳,不論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都沉浸探索新奇有趣的數學展具之樂中,有的拿起三角板,玩轉物體的光影變幻,有的忙著拼拼圖、玩榫卯,探索生活中的數學之趣……在科技酷品展區,嘉年華為廣大公眾準備許多&34;的科技酷玩,許多小朋友戴上VR頭盔&34;嫦娥號,與其它虛擬太空人們一起開啟奇幻的登月之旅;有的朋友則流連於機器人編程展區,跟著老師一起組裝機器人、為機器人編程,一起體會&34;的奇妙魅力。

全國科普日期間,北京市16個區及其街道鄉鎮、北京科學教育館協會87家會員單位、中關村科學城和北京經濟開發區科技企業,以及學會、學校、科研院所等各領域、各行業,攜手開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為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科學體驗。

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首次藉助網際網路雲端技術,統籌協調首都地區雲端科普資源,打造&34;,讓人隨時隨地暢享&34;科普新樂趣。

同時,本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期間還開展了首都科普掃碼打卡活動。公眾到相關首都科普場館參加嘉年華活動時,只要看到北京科學嘉年華&34;海報,通過掃描科普場館專屬二維碼參與打卡活動,即可實現當前活動打卡並積分,還能獲得額外驚喜。

暢玩&34;之旅:http://jnh.bkweek.net/index.html#/index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最全攻略來啦!人手必備~
    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最全攻略來啦!>作為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北京科學中心為公眾準備了一系列有趣、好玩、又能漲知識的線上線下活動,從9月19日到9月25日,連續一周的「科學盛宴」讓你嗨不停!
  • 北京科學嘉年華開幕可沉浸體驗火星冒險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9月19日開幕,未來一周,主場活動所在地北京科學中心將上演科學盛宴
  • 北京科學嘉年華開幕可沉浸體驗火星冒險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9月19日開幕,未來一周,主場活動所在地北京科學中心將上演科學盛宴,等待公眾體驗和感受科學魅力。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於2020年9月19日-25日舉行,包含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北京雲端科學嘉年華、首都科普掃碼打卡等四大活動板塊。其中,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設在北京科學中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舉行各類活動100多場。全國科普日期間,北京市16個區、學校、科研院所等各領域將組織開展科普活動,展示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意作品。
  • 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近日精彩看點來啦
    9月19-25日,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在首都地區全面鋪開。今年活動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包括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北京雲端科學嘉年華、首都科普掃碼打卡等四大活動板塊。
  • 沉浸體驗火星冒險、了解戰疫新科技,北京科學嘉年華開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今天(9月19日)開幕,未來一周,主場活動所在地北京科學中心將上演科學盛宴,等待公眾體驗和感受科學魅力。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將於2020年9月19日-25日舉行,包含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北京雲端科學嘉年華、首都科普掃碼打卡等四大活動板塊。其中,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設在北京科學中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舉行各類活動100多場。
  • 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開幕,首次嘗試「線上+線下」新模式
    室外天寒地凍,但在北京音樂廳內,隨著《奧林匹克號角》恢弘昂揚的旋律響起,現場所有觀眾的心底湧起了一股暖流。1月7日晚,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在北京音樂廳上演開幕音樂會,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執棒中國交響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為觀眾獻上振奮人心的時代旋律。
  • 我校主辦第6屆全國光催化產業大會線上開幕
    2020-09-22      來源:化學化工學院、威海創新研究院      作者:於建強     編輯:郭書君       閱讀:1 新聞網訊 9月19日上午,由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和我校化學化工學院主辦,青島大學威海創新研究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共同承辦的第6
  • 天津海昌受邀參加北京科學嘉年華 十周年借勢打造科普強品牌
    9月19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在北京科學中心拉開帷幕,活動以「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天津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作為京津冀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平臺受邀參加此次活動。
  • 今起一周,走進北京科學中心暢玩科學嘉年華
    齒輪如何幫助火箭實現飛行,讓飛機的螺旋槳轉起來;疫情防護為什麼要佩戴口罩;負壓隔離艙如何工作;隔離病房分區遵循了什麼科學原理……在北京科學中心,孩子們可以通過觀看展覽、做趣味遊戲等方式,找到答案。今天上午,為期一周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拉開帷幕,抗疫科普宣傳成為今年科學嘉年華的一大亮點。上午9點半,嘉年華正式開始。大批市民掃完健康碼,從東門進入嘉年華的主會場——北京科學中心,不少人都是全家總動員。
  • 今起一周,走進北京科學中心暢玩科學嘉年華
    齒輪如何幫助火箭實現飛行,讓飛機的螺旋槳轉起來;疫情防護為什麼要佩戴口罩;負壓隔離艙如何工作;隔離病房分區遵循了什麼科學原理……在北京科學中心,孩子們可以通過觀看展覽、做趣味遊戲等方式,找到答案。今天上午,為期一周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拉開帷幕,抗疫科普宣傳成為今年科學嘉年華的一大亮點。
  •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28部科普科幻影片免費線上展映
    23日,由中國科技館主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暨中國科技館特效電影展映在中國科技館球幕影院現場與雲上直播同步開啟。8月23日至9月13日,活動將展映7個國家的28部影片和6部水滴獎獲獎科幻短片。 展映影片中,《太平洋秘境》《灰熊和松鼠的奇幻冒險》等10部影片屬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更有2部全球首映影片。所有展映影片將在中國數字科技館官網面向觀眾免費展映。
  • 北京科學嘉年華「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活動回顧
    9月19-25日,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在首都地區全面鋪開。北京科學嘉年華是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面向社會、服務公眾的大型公益性、群眾性科普品牌活動,是2020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1年起已成功舉辦九屆。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如約而至 線上線下音樂不停息
    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而是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全新亮相。線上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線下演出部分,從10月10日至20日,將有20場包括管弦樂、室內樂、獨奏音樂會、歌劇電影等多種形式的演出呈現出西方古典音樂經典名作、民族管弦樂、爵士樂、跨界音樂等眾多類別的作品。
  • 「相約北京」首次嘗試線上線下結合
    室外天寒地凍,但在北京音樂廳內,隨著《奧林匹克號角》恢弘昂揚的旋律響起,現場所有觀眾的心底湧起了一股暖流。昨晚(1月7日),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在北京音樂廳上演開幕音樂會,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執棒中國交響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為觀眾獻上振奮人心的時代旋律。
  • 上海國際傳媒港「科學嘉年華」成功開啟
    」作為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官方活動,是落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上海市政府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又一項重要舉措。在「科學嘉年華」青年科學家TED演講環節,資深教育專家和科學家、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作為科學「後浪」推薦人,正式開啟上海國際傳媒港「科學嘉年華」的第一場重磅活動。
  • 中國美院畢業季線上線下同開,發問藝術科學時間等哲學命題
    2020年生活的腳步被疫情打亂,此時回想起魯迅先生的話「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別有一番感悟,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6月28日晚,以「共同生活」為主題的第二屆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簡稱「青藝周」)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幕,當人類作為共同命運體時,如何去面對災難、疾病和困難?這也是「青藝周」想要探討的主題。
  • 海交會12月18日開幕,分會場覆蓋亞美歐,線上線下攬人才引項目!
    廣州日報記者獲悉,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簡稱2020海交會)將於12月18日至19日在廣州舉行。本屆海交會由教育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9個城市(機構)協辦。
  • 共赴海洋盛事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今日起至26日舉辦
    亮點2  線上線下合力  提高國際參與度  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屆海洋周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球開放參與,在當前疫情的特殊時期提高海洋周的國際參與度。今年海洋周期間,2020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遊艇展覽會、2020廈門高崎漁港海鮮節、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將聯袂亮相,提升海洋周的「含金量」。  今日在五緣灣遊艇港開幕的2020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遊艇展覽會首次採取「線上展示+線下體驗」的辦展模式。線上展會已上線展商165家,展品超過300個。
  • 學界泰鬥、科技「後浪」同臺呈現科學之美 上海國際傳媒港「科學嘉年華」成功開啟
    △上海國際傳媒港「科學嘉年華」海報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在「科學嘉年華」青年科學家TED演講環節,資深教育專家和科學家、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作為科學「後浪」推薦人,正式開啟上海國際傳媒港「科學嘉年華」的第一場重磅活動。
  • 「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線上舉辦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近日舉辦。多國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