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望遠鏡發現前所未有的超級爆發 矮新星亮度突增1600倍

2020-12-02 cnBeta

美國宇航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非常擅於通過檢測恆星亮度的微弱變化,來發現遙遠系外行星的微妙痕跡。在執行任務期間克卜勒已經成功發現了很多新世界,但近期的發現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趣的發現之一。

正如研究人員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中的一篇新論文中所描述的那樣,克卜勒發現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超級爆發」(super-outburst)。它來自一顆以前未知的矮新星恆星系統。在不到24小時裡,矮新星亮度突增達1600倍,然後慢慢消弱消失。

正在研究的矮新星恆星系統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褐矮星組成,其質量大約是白矮星的十分之一。白矮星是一顆老化類太陽恆星的殘餘核心,在地球體積大小的球體中,含了大約相當於太陽質量的物質。褐矮星是一種質量在10到80倍木星之間的天體,因為它太小了,無法進行核聚變。這顆褐矮星每83分鐘繞著這顆白矮星轉一圈,距離只有25萬英裡(約40萬公裡),大約是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它們的距離如此之近,以至於白矮星的強大引力,將棕矮星的物質剝離,像吸血鬼一樣吸走了它的精華。剝離的物質在向白矮星旋轉時形成一個圓盤(稱為吸積盤)輸入。當這個矮新星恆星系統經歷了一次超級爆發,亮度會增加1000倍以上。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整個事件,觀察到亮度緩慢上升,然後迅速增強。雖然理論上預測到了突然的亮度變化,但緩慢開始的原因仍然是一個謎。吸積盤物理的標準理論不能預測這種現象,隨後在另外兩次矮新星超爆發中觀察到了這種現象。

觀測顯示,圓盤的溫度從正常狀態下的大約5000-10000°F(2700-5300°C)上升到超爆發高峰期的17000-21000°F(9700-11700°C)。這種類型的矮新星系統相對罕見,已知僅有約100顆。

這個天體的探測,為探測隱藏在克卜勒數據中更罕見的事件帶來了希望。研究團隊計劃繼續挖掘克卜勒數據,以及來自另一個系外行星獵人: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苔絲號(TESS)任務的數據,以尋找其他瞬變。

相關焦點

  • 發現「矮新星」超級爆發,亮度突增1600倍,溫度激增到11700度!
    美國宇航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非常擅於通過檢測恆星亮度的微弱變化,來發現遙遠系外行星的微妙痕跡。 克卜勒發現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超級爆發」(super-outburst)。它來自一顆以前未知的矮新星恆星系統。在不到24小時裡,矮新星亮度突增達1600倍,然後慢慢消弱消失。
  • 發現「矮新星」超級爆發,亮度突增1600倍,溫度激增到11700度!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旨在通過尋找行星穿過恆星前面時,發生變暗的恆星來發現系外行星。幸運的是,同樣的設計使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成為發現其他天文瞬變的理想選擇,這些瞬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亮或變暗。一項對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檔案數據的新搜索,發現了一次不同尋常的超級爆發,它來自一顆以前未知的矮新星恆星系統。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外星人的超級建築?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任務是在遙遠恆星周圍尋找那些小型的巖石質行星,但這並非這架太空望遠鏡唯一能幹的事——在觀測中同樣可以發現恆星的耀斑、黑子或行星塵埃環。除此以外,克卜勒望遠鏡也有能力發現那些非自然產生的現象——如果它們確實存在的話。它可以檢測到環繞恆星的人造物。
  • 克卜勒望遠鏡啟用最新探測技術:看透高亮度恆星
    (原標題:克卜勒望遠鏡啟用最新恆星探測技術)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104顆系外行星
    克卜勒的富礦行星目前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最新發現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確認的首顆宜居帶系外行星——克卜勒-22b!
    2011年12月美國宇航局宣布確認首顆於克卜勒計劃中發現的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克卜勒-22b,它是通過美國宇航局所屬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根據觀測到的數據推測,它圍繞著一顆和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公轉,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2.4倍,算得上是一個超級地球。它距離地球比較與遙遠,約為600光年,如果以現在的飛船速度的話,差不多需要2200萬年的時間才可以到達。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地球堂兄」
    這是美國航天局公布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效果圖。克卜勒望遠鏡主體大致呈圓筒狀,直徑2.7米,長4.7米。新華社發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3日宣布,一顆1000多光年外的行星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   這顆行星由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命名為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1400光年。它的體積比地球大60%,「年齡」60億歲,甚至比太陽還大15億年。
  • 新星的奧秘!人類首次揭開新星爆發的神秘面紗
    過去因為這個類似於創世的星光,天文學家一度認為這些光點意味著新星的誕生。於是「新星」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下來。  現在這些類型的新星被稱為——"經典"新星。(當白矮星重複這個過程時,便被叫做「復發新星」)  在宇宙中,這是一個高能事件。它會產生大量伽馬射線和X射線以及可見光。因此,在新星爆發期間,一些原本只能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恆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
  • 中子星合併產生的磁星發出光是經典千新星的10000倍
    最高新星的峰值亮度達到經典千新星峰值亮度的10,000倍的新星,在宿主星系的左上方顯示為亮點(由箭頭指示)。 據信中子星的合併產生了一個磁星,它具有非常強大的磁場。磁星產生的能量使爆炸產生的物質變亮。由西北大學領導的天體物理學小組研究了用光、X射線、近紅外和無線電波所產生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爆炸之後,認為它有可能發現了磁星的誕生。研究人員認為,磁星是由兩個前所未有的中子星合併而成的。
  • 克卜勒望遠鏡的「意外」發現
    恆星EPIC 249706694隨機變暗示意圖繪製:拉帕波爾(Rappaport)等通常,當克卜勒天體探測望遠鏡發現一顆周期變暗的恆星時, 它會在恆星與地球之間發射周期性的信號來彰顯這顆系外星球的存在。
  •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距地球7000萬光年銀河系中超新星爆炸瞬間。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恆星在距地球700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超新星爆發時的爆炸性瞬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使用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來追蹤超新星衰落的光到螺旋星系NGC 2525。在最高峰時,爆炸的亮度將比太陽高50億倍,超過其周圍所有其他恆星和星系。
  • 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對太空的10大發現!
    早在2009年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取得豐碩成果,準備進入延伸任務階段。克卜勒的設計是要揭開成千上萬顆行星的奧秘,了解行星系統的主要特徵,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恆星系統中存在多少「類地行星」。以下是克卜勒在過去三年裡取得的一些重要發現。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些能夠被我們肉眼看到的恆星,都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但是以目前的認知,恆星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生命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那樣的行星上,但是,行星自身不會發光,所以那些太陽系以外遙遠的行星我們很難發現,要發現地外行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關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10個迷人的發現!
    關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10個迷人的發現!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3月發射,用於識別我們銀河系外的與地球大小相匹配的行星。當2013年保持望遠鏡在太空中精確傾斜的四個「反應輪」中的兩個停止正常工作時,許多人認為望遠鏡的任務已經結束。儘管遭遇挫折,望遠鏡仍在繼續工作。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兩顆"宜居星球" 距地球181光年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及其新發現的四行星系統(示意圖)科技日報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王小龍)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又傳佳音。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19日宣布,他們從197顆候選行星中,確認了104顆新的系外行星。
  • 克卜勒452b「超級地球」真相
    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1、在哪個星座?這顆行星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發現。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所發現的十大宇宙之謎
    在過去幾年內,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一直以尋找系外行星為主要任務,雖然出現了定向輪故障,但是在完成修復後再次開啟尋找系外行星的進程。
  • 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早期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仿的可居住帶行星
    一支跨大西洋的科學家團隊利用來自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重新分析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可居住區域內運行,該區域位於恆星周圍,巖石行星可以在其中支撐液態水。科學家在查看克卜勒的舊觀測結果時發現了這個名為Kepler-1649c的行星,該機構於2018年退役。雖然先前使用計算機算法進行的搜索誤認了該行星,但研究克卜勒數據的研究人員再次查看了籤名並確認為一個星球。在克卜勒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這個距離地球300光年的遙遠世界與地球的大小和估計溫度最相似。
  • 銀河系發現正在爆炸的恆星 亮度高肉眼可見(圖)
    中新網7月24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稱,太空軌道上的X光天文臺XMM牛頓望遠鏡在銀河系發現一顆正在爆炸的恆星,有意思的是,很多星體觀察著居然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據臺灣東森新聞24日報導,計算結果顯示,這顆恆星的亮度極高,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但沒有一個人報導它的存在,直到歐洲太空中心XMM牛頓望遠鏡發現意想不到的宇宙X光爆炸。  2007年10月9日,XMM牛頓在轉移觀測目標時,意外發現一個明亮的X光源,這是沒有人想到的。此前的X光源目錄中從未記載過這個X光源,這個神秘的天體點燃了XMM牛頓觀測宇宙的火焰。
  • NASA克卜勒計劃在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中國網6月5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6月3日報導,被稱之為「哥斯拉星球」的是一顆在太陽系外發現的體積17倍於地球的巖石行星。這顆「超級地球」的發現震驚了哈佛-史密森學會的天文學家,因為它違反了目前的行星形成理論。截止到目前人們認為:一顆體積如此龐大的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只能靠捕獲相當數量的氫氣才能形成像木星一樣的氣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