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克卜勒計劃在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2020-11-27 中國網

中國網6月5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6月3日報導,被稱之為「哥斯拉星球」的是一顆在太陽系外發現的體積17倍於地球的巖石行星。這顆「超級地球」的發現震驚了哈佛-史密森學會的天文學家,因為它違反了目前的行星形成理論。

截止到目前人們認為:一顆體積如此龐大的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只能靠捕獲相當數量的氫氣才能形成像木星一樣的氣體球。但現在,這顆巨大的巖石星球的出現否定了這種觀點。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的發現時所有人都驚呆了。」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澤維爾•杜穆斯克補充道,「這是一顆哥斯拉一樣的星球。但與電影中的怪物不同的是,克卜勒-10C(其天文學名字)對生命有積極影響。」

這顆行星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公轉,45天為一個公轉周期,位於距地球約560光年的天龍座。正如其名字顯示的那樣,克卜勒-10C最初是由NASA的克卜勒空間望遠鏡通過凌日法探測太陽系外測深波發現的:該方法利用了行星通過恆星前方時恆星的衰減加以探測。

通過測量衰減量,天文學家可以計算出行星的物理體積或直徑。然而,克卜勒望遠鏡卻不能判斷行星是由氣體還是巖石組成。

根據剛剛在美國天文學會(AAS)上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克卜勒-10C的直徑為29000公裡,比地球大2.3倍。起初這顆星球被認為是「小海王星」的一個例子,即有一層厚厚的巖石外殼,但內部卻由氣體組成。

為了將研究工作進行下去,研究小組使用位於加納利群島的伽利略空間望遠鏡內部HARPS-North 裝置測量克卜勒-10C的質量。其已獲得的比地球重17倍這一數據大大超出預期。這表明,克卜勒-10C中應該含有巖石或其他固體的緻密組合物。

專家指出,通常意義上的行星形成理論並不能解釋這樣一個龐大的巖石星球的形成過程。同樣,科學家也指出,克卜勒-10C的發現可能對探索宇宙的歷史和生命的可能性有深刻的意義。

地外生命的更多可能

克卜勒-10行星系統存在了將近110億年,這意味著它在宇宙大爆炸後不到30億年的時間內就已經形成了。那麼,初期宇宙或許只包含氫、氦以及構成巖石行星必要的重元素,如,矽和鐵。正是這些元素創造了早期宇宙的第一代星體。

當這些星體爆炸,這些關鍵成分分散到整個宇宙空間,從而可以被後代的行星和恆星容納進去。

據推測,此過程應該至少持續幾十億年的時間。然而,克卜勒-10C的發現表明,宇宙在重元素如此匱乏的條件下依然有能力形成如此巨大的巖石類行星。

「通過研究克卜勒-10C我們發現,巖石類行星比我們想像的形成時間更早。並且,如果有形成巖石的可能,也同樣有可能形成生命。」

這項研究意味著,天文學家不該放棄在最古老的星體中尋找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如果在這些古老的星體中也可能藏有像地球一樣的巖石行星的話,那麼定位到我們潛在的宇宙鄰居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實習編譯:王藝靜)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大氣層中含大量水蒸氣
    這個於2009年發現的類地行星被命名為「GJ 1214b」。它距離地球僅為4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6.5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二顆最小太陽系外行星。這顆有水行星被歸入「超級地 球」行列。超級地球是指一種繞行恆星公轉,因質量約為地球的二至十倍,被歸類在溫度較熱且較無冰層覆蓋的類海王星與體積大小近似地球之行星中間的星體。
  • NASA: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
    您認為地球之外有沒有「外星人」?【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NASA宣布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迄今最接近第一個真正的「地球的雙胞胎」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 ,可能存在液態水。除了Kepler-452b外,還有11顆同樣直徑小於地球2倍且運行於宜居帶內的疑似目標天體被發現,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後續確認。Kepler 452假想圖來自「尋找地外智慧生命」研究所(SETI)的天文學家使用位於美國加州北部的艾倫射電天線陣(Allen Telescope Array)收聽來自Kepler 452的無線電信號,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穫。
  • NASA克卜勒任務與谷歌人工智慧發現新太陽系?
    一個類似地球的雙胞胎嗎?這是我們所見過的不一樣的信號嗎?甚至是外星智慧的暗示,或者太陽系以外的生命?12月15的大揭秘是一個非常不平凡的消息:kepler - 90一個已知有7顆行星的恆星系統,現在被發現有8顆。雖然這使得克卜勒- 90成為已知的唯一擁有和我們的太陽系一樣多的行星的恆星系統,但這一平凡的聲明卻凸顯了克卜勒的數據經過了徹底的檢驗。
  • 太陽系外發現兩顆與地球大小近似的行星
    美國航天局12月20日公布的名為「克卜勒-20e」(左一)和「克卜勒-20f」(右一)的兩顆行星與地球(右二)和金星比較的假想圖。新華社發 據《自然》雜誌網站12月20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兩顆與地球大小近似的行星,這也是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最小類地行星。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克卜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世界首個用於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探測器,自2009年3月發射升空以來,致力於在「宜居帶」尋找類地行星,在為期至少3年半的任務期內,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將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恆星系統展開觀測。
  • 太陽系附近發現三顆「超級地球」
    ,它擁有五到七顆行星,其中有三顆可以被歸入「超級地球」的行列。「超級地球」也稱超級類地行星,環境可能和地球類似,質量通常為地球的一到十倍。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顆超級地球都位于格利澤667C周圍的「宜居帶」內。「宜居帶」內的行星由於與恆星距離適中,表面溫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態水,從而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位於「宜居帶」,並不意味著行星一定具備了生命乃至高等生物產生的條件,如果是包含有毒氣體的氣態行星,生命就沒有可能存在。
  • 2500光年外也有個「太陽系」,同樣有八大行星,獨擁6個超級地球
    太陽系以外還會不會有太陽系?嚴格來說,太陽系在宇宙中只有一個,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第2個太陽系,但是與太陽系相似的行星系。應該是很多的,已知克卜勒-90、克卜勒452、克卜勒22、天倉五等都和太陽系很相似。其中克卜勒90還被稱為「太陽系鏡像」。
  • 很好的聖誕禮物 太陽系外發現第二個"地球"
    美國宇航局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確認了在太陽系外發現的首顆適合生物生存的類地行星,那裡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家園2009年發現的克卜勒22b是首顆美國宇航局確認可以成為未來人類新家園的行星。現在科學家還無法確定上面是否存在生命。(來源:國際在線)覆蓋海洋 也許與地球海洋相同地球以外,何處宜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科學家認為,這顆星球表面可能由「海洋覆蓋」。
  • 太陽系外有「備用地球」 「居民」或不同於地球
    如果要移民外星球,你願意去哪裡?木衛二、土衛六、火星,才公布不久的「克卜勒—22b」,還是其他「超級地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說,其實不管去哪裡,我們都離不開茫茫宇宙中特定的「宜居帶」。而在我們太陽系中,「宜居帶」大致分布在金星軌道到火星軌道之間,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剛好就在宜居帶上。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確認的首顆宜居帶系外行星——克卜勒-22b!
    2011年12月美國宇航局宣布確認首顆於克卜勒計劃中發現的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克卜勒-22b,它是通過美國宇航局所屬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根據觀測到的數據推測,它圍繞著一顆和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公轉,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2.4倍,算得上是一個超級地球。它距離地球比較與遙遠,約為600光年,如果以現在的飛船速度的話,差不多需要2200萬年的時間才可以到達。
  • 人類裡程碑 NASA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42B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美國航天局(NASA)23日在音頻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宣布發現了「另一顆地球」。左為地球 右為克卜勒-452b 這顆被命名為克卜勒-452b的行星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為385天,只比地球公轉周期長5%。
  • NASA 發現另一個地球:可居住
    北京時間2014年3月26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加州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ARC)的天文學家託馬斯·巴克萊(Thomas Barclay)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大小與地球幾乎一樣的可居住行星。
  • 克卜勒452b「超級地球」真相
    因此,準確測量凌星時恆星亮度的變暗幅度,就能夠精確測定行星和恆星的相對大小。而恆星的大小,能夠通過精確的恆星模型加以推斷。於是,天文學家即便根本看不到這顆行星,也能夠通過凌星觀測,測出克卜勒452b的直徑要比地球大60%。這是天文學家唯一能夠確定的、有關這顆行星本身的參數。至於其他重要參數,比如它的質量有多少,由什麼物質構成,氣溫多少度,天文學家現在都還一概不知。6、是巖石星球嗎?
  • NASA發現新地球 飛到克卜勒442B需要1584萬年
    NASA發現新地球 飛到克卜勒442B需要1584萬年引起科學家極大興趣的地球「兄弟」——克卜勒-452b騰訊太空 7月24日 張樂報導北京時間今天凌晨,NASA(美國宇航局)宣布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克卜勒-452b」,號稱與地球相似程度達到98%。
  • Nasa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離很近和地球很像,晝夜分明或有四季
    宜居行星是天文學家們探測地外天體時的重要觀察對象,因為這樣的行星上很可能具備類似我們地球上這樣的生命生存條件和生態環境,上面也可能有外星生命和外星人存在,甚至進化出外星文明,或者可以作為將來我們人類移民地外天體的目的地,所以宜居行星對將來人類的發展價值巨大。
  • 科學家在系外發現一枚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的8倍,正處於適居帶
    為了驗證這個說法,我們發射了兩枚探測器出去,但是我們知道,想要發現系外適居行星,要靠的還是我們的望遠鏡。著名的克卜勒望遠鏡就是其中一臺,為我們發現了上千枚行星的蹤跡,不過隨著克卜勒望遠鏡在今年退役,有網友表示,在繼任者未出現前,或許我們沒有辦法再繼續發現行星。
  • 克卜勒公布更多行星,突顯太陽系古怪異常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了數千顆太陽系外行星,還有數千顆有待進一步證實。這幅藝術想像圖就描繪了克卜勒-42,一個由3顆類似地球的行星構成的行星系統。克卜勒望遠鏡通過持續不斷地監測150 000顆恆星的亮度,來發現太陽系外的行星所產生的凌星現象。
  • 「新地球」:「克卜勒-22b」地球人賓至如歸
    「克卜勒-22b」近日橫空出世,美國航空航天局言之鑿鑿的宣布讓不少人感到歡欣鼓舞。原因是,這顆行星儼然是宇宙中的第二個地球,除了距離地球600光年有點遠之外,其他的條件都不錯。它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證實的第一顆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個頭最小、最類似地球的行星。同時觀測著15.5萬顆星星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近年來有不少令人讚嘆的新發現,但確認宜居行星還是首次。
  • 只有21攝氏度的超級地球——克卜勒22b
    現在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一個水平,而這些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不過在這些方便的另一面卻是人口不正常的燈具,以及對於這個地球環境的汙染,現在地球上的資源也被我們人類消耗的有很大一部分了,為了能夠使得人類一直發展下去,所以人類也在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
  • 太陽系裡不存在超級地球,那太陽系外會有嗎?101光年外有機會
    早期的天文學家在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天象時發現宇宙存在不同的等級結構,其中最常見的是恆星系統。在恆星系統裡,大多數恆星都處於主序階段,這使得它們能夠產生足夠的引力來束縛住恆星系裡的行星,從而使行星圍繞著恆星公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