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在古代的酒令文化中,飛花令屬雅令,比較高雅,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轉它,所以飛花令這種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
古代文人墨客對飛花令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對令人對出與行令人詩句格律一致的詩句,而且對關鍵字出現的位置也同樣有所要求。對令人吟誦的詩句,可為前人詩句,也可臨場現做。
現在的飛花令,經過諸多改良以後,已經不再是當初的行酒令了,而是經常會出現在一些有關詩詞的電視節目中,用於真正詩詞高手之間的對抗。比如說,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舉成名的武亦姝,就憑藉飛花令環節的優異表現,獲得了多數人的認可,成為了公認的「詩詞才女」。
如果說女孩在詩詞積累方面有一定的優勢,那麼有沒有男孩在詩詞積累方面也有如此功底呢?
在成都,就有這樣一位詩詞功底非常豐厚的男孩。雖然他僅僅只有13歲,但是他卻已經能夠熟練背誦上千首古詩了。而對於改良版的飛花令,他也能夠手到擒來。
圓周率大家都知道,但是你能夠把圓周率背到幾位呢?這位詩詞功底非常豐厚的13歲男孩,不僅能夠把圓周率背誦到15位以後,而且他還能夠完成圓周率版的飛花令挑戰,而且15個回合下來還完全沒有壓力。
圓周率版飛花令挑戰,規則就是依次按照圓周率中的數字吟誦出詩句。下面就是13歲男孩的圓周率版飛花令挑戰了,你想知道他都吟誦了哪些詩句嗎?
1,一道殘陽鋪水中,出自白居易的《暮江吟》;
4,人間四月芳菲盡,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1,一行白鷺上青天,出自杜甫的《絕句》;
5,五月榴花照眼明,出自韓愈的《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
9,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詩經·國風·豳風》;
2,二月春風似剪刀,出自賀知章的《詠柳》;
6,亭臺六七座,出自邵雍的《山村詠懷》,又名《一去二三裡》;
5,五月榴花妖豔烘,出自歐陽修的《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3,三月三日天氣新,出自杜甫的《麗人行》;
5,五花馬千金裘,出自李白的《將進酒》;
8,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出自《詩經·國風·豳風》;
9,九月在戶,出自《詩經·國風·豳風》;
7,七弦琴無心談,八行書無可傳,出自卓文君的《怨郎詩》;
9,九連環從中折斷,出自卓文君的《怨郎詩》;
3,對影成三人,出自李白《月下獨酌》。
圓周率π(3.14159 26535 89793)的前15位數字,大家看對不對呢?
從這個圓周率版飛花令挑戰中,你感受到這位13歲男孩的詩詞功底了嗎?據了解,這名13歲男孩就是國學少年屈良元,也是屈原的第76代後人。他從3歲以後,就和爸爸媽媽一起,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朗讀《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了。而他的爸爸媽媽,也會給他講解經典背後的故事。晨讀晚誦,幾乎沒有落下過。
截至目前,屈良元掌握的古詩已經超過了上千首,未來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國學文化使者。
那麼這個圓周率版飛花令,你可以做到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