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π飛花令」折服還不夠,數學界對於「π」的熱愛,才令人驚嘆

2020-12-07 鳶飛九天

前段時間,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這檔詩詞綜藝,以「π」為飛花令的詩詞比拼大會,讓各位觀眾體驗了一把何謂神仙打架。電視節目所播出的這段長達9分鐘的詩詞比拼,讓圓周率的飛花令突破至小數點後第204位,這一次的飛花令,甚至可以被載入中國歷史史冊。

這場酣暢淋漓的圓周率飛花令,展現了五千年中華文化詩詞之美,也令世界都看到了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傳統文化。所以,近些天一提起「圓周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詩詞高手的比拼,與中國詩詞之美。不過,今天圍繞圓周率「π」,來說一說數學界對於π的熱愛。

π的飛花令

威廉·哈夫在《π的自然與歷史》一書中寫道:「可能沒有一個數字像π那樣神秘、浪漫、被誤解或激發人們的興趣。」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數字,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的一塊古巴比倫的石匾上,只是這個時期所記載的圓周率為3.125。

同一時期出土的古埃及數學文物紙草書上,所計算出的圓周率約等於3.1605;還有古印度時期的《百道梵書》記錄圓周率約等於3.139。前面這些數字都屬於圓周率實驗時期,直到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通過藉助單位圓勾股定律,得出了圓周率的平均值為3.141851這個近似值,圓周率才進入了幾何法時期。

阿基米德雕像

無可否認,古希臘在圓周率近似值的計算方面,一直走在中國前面,畢竟當阿基米德得出3.141851時,中國還停留在「「逕自而周三」,即π=3的時代。西漢時期,數學家劉歆得出π的有效數字為3.1;魏晉時期,劉徽採用割圓術,得出了π=3.14這個精確數值,並記錄於《九章算術》中。

南北朝時期,不滿於劉徽計算成果的祖衝之,成功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7位數數字。祖衝之關於π的計算結果,為數學界做出了兩大貢獻,其一:是確定了圓周率介於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其二,得到了π的兩個近似分數,約率為22/7,密率為355/113。

祖衝之畫像

在祖衝之之前,有如此多的數學家都在求圓周率的準確值,唯有祖衝之所求得的圓周率,具有真正意義上的超高精確度。由祖衝之計算而來的圓周率至今仍然在使用,因為他的這項計算結果,整整領先當時世界數學水平1000年。

尤其是π的兩個近似分數,是數學界當之無愧的冠軍,直到16世紀,德國數學家奧託、荷蘭數學家尼斯才發現π的密率355/113。唯一可惜的是,由於祖衝之所著的《綴書》一書早已經失傳了,後人無法得知它究竟是通過何種方法計算出π的後七位數,他又是怎樣得出精確又方便的密率?這個問題至今都是科學界未解難題之一。

巴黎發現宮

因為祖衝之對於數學發展史的貢獻極大,多個國家的數學界是為了表彰他的崇高地位,採取多種不同的方式,紀念祖衝之對於數學界的貢獻。早在1913年,π的密率從中國傳到日本以後,日本數學史家便用祖衝之的名字,將密率命名為「祖率」;巴黎有一座名為發現宮的科學博物館,在這座博物館的牆壁上有專門的文字介紹「祖衝之求圓周率」。

如果前往莫斯科大學的禮堂參觀,在這座禮堂的走廊上能夠看到祖衝之的大理石塑像。1964年11月9日,紫金山天文臺所發現的行星1888號,被命名為了祖衝之小行星;月球背面還有一座祖衝之環形山,用來紀念這位偉大的中國古代科學家。

圓周率

雖然數學家祖衝之很早就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7位數字,但是,「π」這個圓周率的專用稱呼,卻是在300多年以前才出現的。「π」是希臘第16個字母的小寫方式,以「π」為開頭的希臘語περιφρεια有圓周、周邊之意。

所以,在1736年,瑞士著名學家歐拉提倡以希臘字母「π」為圓周率的專用符號,直到現在,「π」一直是圓周率的專用符號。數學家基於對這個特殊數字的熱愛,國際數學界開始推崇「π日」。

「π日」

那麼,何為「π日」呢?其實就是圓周率紀念日。1988年3月14日,一位名叫拉裡·肖的物理學家,帶領自己的同學在舊金山科學博物館裡面,圍繞紀念碑做了3又1/7(即π的近似值22/7)圈圓周運動,並組織人們坐在一起吃水果派,討論各種以圓周率為主題的食物,舉行圓周率背誦比賽,思考圓周率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一場活動結束以後,舊金山博物館延續了這位物理學家的紀念傳統,他們在每年的3月14日都會舉辦「π日活動」。在這項紀念日活動的號召下,全球許多著名大學的數學系,也不約而同地在3月14日舉行慶祝紀念活動,比如舉辦圓周率討論賽,給學生發放免費的餡餅。

國際圓周率日慶祝海報

根據媒體報導,早在2009年3月9日,美國眾議院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了國家圓周率日。之所以要選用這一天,首先是因為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14,其次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生日正好是3月14日。

提議將3月14定為國際圓周率的人們認為,學校可以通過此項活動鼓勵學生愛上數學,從而改進數學和科學教育的機遇。然而令人無比遺憾的是,在全球各地都在紀念「π日」之時,唯獨只有領先世界1000年,研究出世界圓周率的中國,缺席了這場紀念活動。

《數學三書》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也許也與中國數學教育有關,至今,中國大多數學校的數學教育都致力於題海戰術,而非幫孩子建立有趣靈動的數學思維,自然不會去關注圓周率的紀念活動。現代中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仍然將數學當作一門運算工具,而非科學教育的基石,就連家長對於數學教育都沒有清晰的認識。

家長們苦於孩子在數學上面取不到高分成績,卻無法給孩子找到一個可以提高學習數學興趣的好辦法。如果想要解決這種苦惱,今天所推薦的這套《給孩子的數學三書》,或許可以引領孩子進入一個新型有趣的數學世界。

書籍內頁

這套書籍由中國數學科普著作的開創者劉薰宇先生編寫而成,早在這三冊書籍成書之時,劉薰宇先生就認識到數學與文學相結合的美妙之處,圖解法也可以帶領孩子深層次的觀察和思索數學問題。為了讓數學貼近生活,會有賣湯圓的王老頭子帶領孩子學習積彈算法,或者是通過「堆羅漢」遊戲,幫助孩子更快的學習等差級數的計算。

中小學階段,孩子學習數學不應該只停留在做題層面,他們怪異有趣的思維其實是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的最佳時間。當然,如果要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那麼這套書籍課外數學科普書籍,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讀者點擊下方購買連結,或許這套書籍能夠讓孩子發自內心的願意學數學。

相關焦點

  • 當飛花令遇上圓周率,網友驚嘆:這腦子莫非是電腦?
    近日,#人類最長飛花令#引起網友熱議在一檔詩詞節目中《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飛花令少女賀莉然等詩詞達人同場PK,上演史詩級飛花令出題者逐一給出π後數字3.141592654……而答題者則需要說出含有此數字的詩句五位選手旗鼓相當,一來一往直到突破小數點後第20
  • 今日說「π」:這個複雜數,是什麼來歷?
    2014年3月14日,美國德州奧斯汀,當地圓周率迷和空中愛好者們用5架飛機在1萬英尺的高空創作了"PI IN THE SKY(π在天空)"的字樣(資料圖)在瘋狂慶祝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那些為推算π值殫精竭慮的科學家,也是最資深、最刻苦的「π迷」們,正是因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乃至窮極一生對π值的執著追求,才有了如今精確到幾千萬億位的數值供大家研究。
  • 13歲男孩挑戰圓周率版飛花令,15個回合完全無壓力
    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在古代的酒令文化中,飛花令屬雅令,比較高雅,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轉它,所以飛花令這種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
  • 人們是怎麼發現π的呢?
    如果用一根更長的繩子(至少得是之前那根繩子的2π倍)和一把尺子,你就可以測量出所畫的圓的周長。只要你仔細些,你就可以發現,很顯然π≠3。只要測量誤差低於4%,你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距。古巴比倫人編寫了《漢謨拉比法典》,建造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建築,由此可見,他們有可能很早就有了以釐米為測量刻度的米尺。事實證明,上述的石碑很可能就是一個記錄了圓近似值大致區間的「備忘錄」。
  • 人們是怎麼發現π的呢?
    如果用一根更長的繩子(至少得是之前那根繩子的2π倍)和一把尺子,你就可以測量出所畫的圓的周長。只要你仔細些,你就可以發現,很顯然π≠3。只要測量誤差低於4%,你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距。古巴比倫人編寫了《漢謨拉比法典》,建造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建築,由此可見,他們有可能很早就有了以釐米為測量刻度的米尺。事實證明,上述的石碑很可能就是一個記錄了圓近似值大致區間的「備忘錄」。
  • 圓周率π的計算曆程
    在我國,木工師傅有兩句從古流傳下來的口訣:叫做:「周三徑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說,直徑為1的圓,周長大約是3,邊長為5的正方形,對角線之長約為7。這正反映了早期人們對圓周率 π 和√2 這兩個無理數的粗略估計。東漢時期官方還明文規定圓周率取3為計算面積的標準。後人稱之為「古率」。  早期的人們還使用了其它的粗糙方法。
  • 令人驚喜的聯繫:愛因斯坦和π
    (對牛頓來說,質量是引力的來源;而愛因斯坦發現,質量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他將引力的來源升級為所有形式的能量和動量。)當然,我們還要除以兩個物體之間距離r的平方。不過在整個公式中,π都沒有出現。這是物理學中一個很偉大的方程,也是科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方程之一。但它也有令人困惑之處,至少在哲學上是這樣。
  • 3月14日「π日」:我們總是與π這個數學常數不期而遇
    為什麼π比3大π 的定義是: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無論圓有多大,這個數的值都是一樣的,因為圓形在放大或縮小時,其周長和直徑保持相同的比例。大約在 2200 年前,阿基米德給出了一個完整的邏輯證明,證明指出,對於任意的圓而言,這個數是一樣的。
  • 學了這麼多年數學,什麼是π?不是圓周率!
    你了解π嗎?或許你只會3.1415926535……如果我們繼續這樣算下去,算到死也算不完什麼是π?π是希臘字母,用於表示最廣為人知的數學常數——圓周率根據定義,圓周率是圓周長與其直徑之比換句話說,π=周長除以直徑(π= c / d)這個數字大約等於
  • π是如何計算的?去問氫原子啊!
    圖片來源:Benjamin Haas/Shutterstock時光倒流至2015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圓周率π的經典計算公式竟隱藏於量子物理學的世界中。圓周率π是圓的周長與其直徑的比值,是數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常數。但科學家在氫原子能級的量子力學計算中,意外發現了π「潛伏」於物理界中。為何這會振奮人心?嗯,因為它揭示了量子物理學和數學之間極為特殊且前所未知的聯繫。
  • 【圓周率日】你還記得π嗎?
    今天是圓周率日你還記得π嗎?記者在淮安街頭進行了街採聽聽淮安的小大哥、小大姐們都怎麼說▼▼▼關於π,你了解多少呢?在分析學裡,π可以嚴格地定義為滿足sin x = 0的最小正實數x。  圓周率日是慶祝圓周率π的特別日子。正式日期是3月14日,由圓周率最常用的近似值3.14而來。通常是在下午1時59分慶祝,以象徵圓周率的六位近似值3.14159,有時甚至精確到26秒,以象徵圓周率的八位近似值3.1415926;習慣24小時記時的人在凌晨1時59分或者下午3時9分(15時9分)慶祝。
  • 有關圓周率π,你不知道的n個事實
    據史料記載,1631年,π首次出現在數學家威廉奧特瑞德的著作《數學之鑰》中;1706年,英國數學家威廉瓊斯在他編寫的數學教材《新數學導論》裡也提到了π。不過,此時的π估計還是欠些火候,並沒有引起數學界太大的關注,直至遇到歐拉。
  • 如何優雅地計算π?
    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π日」(以及白色情人節)。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數學節。小學數學教材告訴我們,π的小數部分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不能簡單地用分數完全表示。所以值此π日之際,讓我們重溫小學的數學知識,揭開π的神秘面紗。
  • 「π日」說π:這麼複雜的一個數,是什麼來歷?
    比如,π是無理數——你只能不斷地靠近、卻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算π算了好幾千年,卻發現「無理」竟然是深刻本性,π的神秘或許因此又多了一分。而且,它不僅僅是無理數(根號2也是無理數),還是「超越數」——它並不能表達為任何一個有理代數方程的根,跟整個有理數的世界都是割裂的,獨立高冷到一定境界。
  • 圓周率π:究竟牛B在哪裡?
    在地板上畫一系列間距為 2 釐米的平行線,然後把一根長度為 1 釐米的針扔在地板上。那麼,這根針與地板上的線條相交的概率是多少呢?1733 年,法國博物學家布豐(Comte de Buffon)第一次提出了這個問題。
  • 展訊|Pi式錯覺展——3.1415926...藝術視角的π世界!
    因為一次與科學家朋友對於與圓周率、幾何學和無限數值特別的交談。讓我們瞬間聯想到將Pi (π)融入於設計中。這次展覽,我們想要將Pi (π)轉換成一個大空間,將所有人帶入Pi (π)的世界。此次展覽以數學常數π為靈感起點,融合BA Pi系列皮件作品、音樂、舞蹈、設計等藝術手法延展至立體空間,通過浸入式的體驗,展示出藝術與科學的奇異的交會之處。展覽現場展示Pi系列全部作品,用數學圖形搭配裝置藝術的方式,講述每一件作品背後的故事。
  • 最令人著迷的數學公式,又名上帝公式!你知道是它是誰嗎
    這個公式的出現,讓人們驚嘆不已!歐拉公式的地位不管是在數學上面,還是在物理上面,甚至是工程科技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因為它非常的重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數學界裡,歐拉已經超越所有人。數學界的另一個名人,數學專業的學生肯定不陌生,拉普拉斯。這個法國著名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對歐拉這樣評價道:「拜讀歐拉的著作吧,在任何意義上,他都是我們的大師!」歐拉公式公元1748年發表的的這個數學公式,到底奇妙在哪兒呢?
  • 離域π鍵
    離域π鍵又稱大π鍵,是指分子或離子中多個互相平行的p軌道重疊形成的一個整體,電子在這個整體內運動所形成的鍵,一般用表示,其中的n為參與大π鍵的原子數
  • 你還記得噩夢般的「π」嗎?
    當阿基米德將正多邊形的變數增加到96時,這樣就得出正德近似值為22/7,取其值為3.14,這樣講π值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是世界上首次計算出來的圓周率值。為紀念阿基米德的這一偉大貢獻,人們就將3.14叫做「阿基米德數」。
  • π和e
    未經授權而轉載我文章的地方,畢竟還存留著貫穿於我文章中的圖片(比如公式),圖片的右下角都有原公眾號的水印「微信號: sx100sy」,通過在微信中搜索「sx100sy」,一定可以找到原始的公眾號,也就是本公眾號《數學教學研究》(sx100sy)並加以關注。本公眾號才是良好的交流平臺和文明的生態環境。常數e與π之間有什麼關係?從數學上說,兩者其實沒有本質上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