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出版社推出了王春煜教授編撰的新書《名家筆下的南海》。記者拿到了王春煜先生贈送的樣書,並採訪了王春煜先生。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過:「一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這是王老師喜歡引用的話。
我翻開《名家筆下的南海》,發現該書的內容相當豐富多彩,為了閱讀的方便,編撰者作了必要而精當的注釋、翻譯和介紹。
《名家筆下的南海》共分為古代詩、現代詩、歌詞、舊題詩詞賦、散文詩、散文等六大部分。
古代詩裡面收入了唐代的韋應物、韓愈、劉禹錫等人的詩;宋代的文天祥、歐陽修等人的詩;清代的康有為、趙翼等人的詩等。
舊題詩詞賦裡面收入了韓振華、關山月等人的詩。記者當場拜讀了關山月的詩《向駐軍致敬》:「衛國離家鄉,心中有太陽。雄風安嶺海,一柱定南疆」。
現代詩裡面收入了鄭愁予、羅門等人的詩。歌詞裡面收入了王豔梅、呂遠等人的歌詞。一般人只知道呂遠是唱歌的,殊不知,呂遠也寫歌詞,而且寫得很好,比如,收入本書的這一首《三沙 祖國的項鍊》,就寫得很好。
散文裡面收入了呂遠、王蒙等人的散文。
王老師說,編撰《名家筆下的南海》的過程很辛苦也很有趣,收穫很大。
歷朝歷代,中國的詩人面對一碧萬頃、氣象崢嶸的南海,瞻宏品細,寫出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這些詩文具有不可取代的區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請看,自唐朝以來,中國詩人借用寫實與想像密切結合的藝術手法,為我們描繪出南海領域那「漲海雖然闊,歸帆不覺遙」「銅鼓夜敲溪上月,布帆晴照海邊霞」「千風不隔雲中樹,萬貨來從徼外舟」「樓臺中蜃氣,邑裡雜鮫人」等壯景奇觀。詩文寄託了詩人對南海及其海上交通繁忙景象的讚賞之情。
時光進入21世紀的今天,南海弦歌不輟。詩人、作家筆下的南海,可謂豐富多彩。其題材由於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最敏銳、最豐富地保留了現實生活的時代風貌,讀起來令人感到分外親切,更有一股激勵和鼓舞人心的力量。高爾基有言,文學使思想充滿血和肉,它比科學和哲學更能給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確性和說明性。可以說,本書是一扇現代人開向南海的窗。編撰《名家筆下的南海》,乃力求藉助古今詩文的精華,使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通過這一扇開向南海的窗,不僅看到南海的神奇、美麗、富饒,同時增進對南海歷史的了解和認知。
該書的編撰出版,開拓了人們對南海文化研究的思路和視野。捧讀《名家筆下的南海》,感覺這本書的意義非同一般,有相當重要的學習和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