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鯨魚在崖城海域擱淺,急需轉運救援。」7日晚,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接到求助電話,一隻鯨魚轉運到中科院深海所網箱救助,急需人手參與救援。據中科院哺乳動物研究室教授李松海稱,6日時在崖城海域發現一頭擱淺的鯨魚,當時邊防工作人員及漁民一起將擱淺的鯨魚推向大海。7日,該鯨魚再次擱淺,李松海通過傳輸過來的圖片和視頻,初步判定該鯨魚為短肢領航鯨,及時帶著救護裝備趕赴現場,並讓蒲冰梅聯繫救援。
「當時我立即聯繫了6名潛水員,和半山半島帆船港的十餘名工作人員一起參與了救援。」7日晚10點,蒲冰梅在半山半島帆船港碼頭見到了擱淺的領航鯨,鯨體長3.02米,近600斤重。
8日凌晨2點,三亞海昌不夜城的醫生抵達現場為領航鯨做了檢查和消毒塗藥等,發現領航鯨發燒達39.1度,並伴有脫水的現象。醫生為領航鯨打點滴補充營養液。
蒲冰梅發現,領航鯨在水中搖搖晃晃,「它的導航系統出現了問題,不能發現障礙物靈活轉向,而由此撞到了網箱邊角,嘴部劃出很長的傷口,幸好傷口不深。」蒲冰梅說,領航鯨不能進食,不能自主平穩遊動,必須由潛水員扶持才能平穩前行。
「它在水裡不能保持保持平衡,我們只能一直在水下抱著它。」潛水員黑皮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參與救援,和其他潛水員輪流扶著領航鯨,守著它過了一夜。當天上午,中科院深海所鯨魚救護平臺的浮箱上方已經搭起了防曬網,避免陽光直射導致領航鯨脫水,由多名潛水員輪流值守。
經過一天一夜的時間,近10個政府部門、研究院、社會團體、愛心企業等加入領航鯨救援隊伍。目前領航鯨的狀態已經有所恢復,但仍然不能進食,需繼續注射營養液和藥物,接受進一步觀察和治療。如有相關的專業人員願意加入到領航鯨的救治中,請撥南國都市報三亞記者站熱線18889995551或聯繫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1397616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