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短肢領航鯨在三亞兩次擱淺

2021-01-17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南國都市報6月8日訊(記者 譚琦)水箱裡受傷的短肢領航鯨一直左右搖擺,潛水員黑皮不斷將它扶正。8日早上8時,黑皮和其他5名潛水員已經在水下泡了8個小時,他們只希望眼前的鯨魚能逐漸恢復健康。

  「一隻鯨魚在崖城海域擱淺,急需轉運救援。」7日晚,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接到求助電話,一隻鯨魚轉運到中科院深海所網箱救助,急需人手參與救援。據中科院哺乳動物研究室教授李松海稱,6日時在崖城海域發現一頭擱淺的鯨魚,當時邊防工作人員及漁民一起將擱淺的鯨魚推向大海。7日,該鯨魚再次擱淺,李松海通過傳輸過來的圖片和視頻,初步判定該鯨魚為短肢領航鯨,及時帶著救護裝備趕赴現場,並讓蒲冰梅聯繫救援。

  「當時我立即聯繫了6名潛水員,和半山半島帆船港的十餘名工作人員一起參與了救援。」7日晚10點,蒲冰梅在半山半島帆船港碼頭見到了擱淺的領航鯨,鯨體長3.02米,近600斤重。

  8日凌晨2點,三亞海昌不夜城的醫生抵達現場為領航鯨做了檢查和消毒塗藥等,發現領航鯨發燒達39.1度,並伴有脫水的現象。醫生為領航鯨打點滴補充營養液。

  蒲冰梅發現,領航鯨在水中搖搖晃晃,「它的導航系統出現了問題,不能發現障礙物靈活轉向,而由此撞到了網箱邊角,嘴部劃出很長的傷口,幸好傷口不深。」蒲冰梅說,領航鯨不能進食,不能自主平穩遊動,必須由潛水員扶持才能平穩前行。

  「它在水裡不能保持保持平衡,我們只能一直在水下抱著它。」潛水員黑皮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參與救援,和其他潛水員輪流扶著領航鯨,守著它過了一夜。當天上午,中科院深海所鯨魚救護平臺的浮箱上方已經搭起了防曬網,避免陽光直射導致領航鯨脫水,由多名潛水員輪流值守。

  經過一天一夜的時間,近10個政府部門、研究院、社會團體、愛心企業等加入領航鯨救援隊伍。目前領航鯨的狀態已經有所恢復,但仍然不能進食,需繼續注射營養液和藥物,接受進一步觀察和治療。如有相關的專業人員願意加入到領航鯨的救治中,請撥南國都市報三亞記者站熱線18889995551或聯繫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13976162780。

相關焦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大東海鯊魚咬人?
    南國都市報7月17日訊(記者 譚琦)17日11時47分,@海口網警巡查執法 發布了一條微博
  • 三亞擱淺領航鯨「丫丫」不幸死亡
    6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麗萍)6月10日,南海網記者接到消息,今天凌晨5點50分,備受關注的三亞擱淺領航鯨「丫丫」停止了呼吸,最終被宣告死亡。  這幾日,擱淺三亞的短肢領航鯨牽動眾人心,全城愛心接力,上演了一場跟時間賽跑的生命救援。  6月6日晚,一頭領航鯨擱淺在三亞市崖州灣,被邊防工作人員、漁民推送回大海。  6月7日下午3點左右,在周邊海域徘徊多時的領航鯨再次擱淺,當晚被緊急運往位於三亞南邊海的中科院深海所鯨豚救護平臺進行觀察救治,專家發現該鯨魚身體受傷、在大海中無法平衡,情況危急。
  • 三亞擱淺領航鯨死亡:志願者曾24小時浸泡在海水中看護
    據南海網消息 6月10日,南海網記者接到消息,今天凌晨5點50分,備受關注的三亞擱淺領航鯨「丫丫」停止了呼吸
  • 三亞擱淺領航鯨「丫丫」今晨不幸死亡 志願者曾24小時水下陪伴
    6月6日,一頭領航鯨擱淺在三亞,被推回大海後,次日再被發現擱淺,該鯨身體受傷,情況危急。連日,多方救援力量進行生死營救,志願者輪班在水下陪伴,給予它安全感。遺憾的是,這頭被取名「丫丫」的領航鯨,還是離開了。
  • 領航鯨頻頻「迷路」,我們能否幫上忙?
    近三個月發現四起短肢領航鯨擱淺,引發研究者和海洋保護人士的極大關注領航鯨頻頻「迷路」,我們能否幫上忙?潛水員在水中陪護「萌丫」。在湛江東海島龍好灣沙灘發現的短肢領航鯨。茂名漁船把擱淺短肢領航鯨帶到離岸1海裡外的海域。鯨豚救治平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中華白海豚「組隊」來昌江鬧海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10日訊(記者 譚琦)10日上午,昌江鯨豚救護隊隊員在昌江海域偶遇數隻海豚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隻已死亡海豚漂到三亞灣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15日訊 (記者 沙曉峰 文/圖)4月15日中午,一隻死亡的海豚擱淺三亞灣附近海灘。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有關部門初定為路氏雙髻鯊
    南國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 賀立樊)4月9日,幾張碼頭照片迅速席捲了三亞市民的手機屏幕,照片中近百條「大魚」橫七豎八地堆放在地上
  • 世界海洋日 | 三亞領航鯨救援進行時:鯨魚兩度擱淺 多個社會組織24...
    6月6日晚,一頭領航鯨擱淺在三亞市崖州灣,被邊防工作人員、漁民推送回大海。  6月7日下午3點左右,在周邊海域徘徊多時的領航鯨再次擱淺,當晚被緊急運往位於三亞南邊海的中科院深海所鯨豚救護平臺進行觀察救治,專家發現這頭鯨魚身體受傷、在大海中無法平衡,情況危急。  受傷鯨魚牽動眾人心。
  • 470頭領航鯨的眼淚:澳大利亞的破紀錄擱淺之謎
    當地連忙發動緊急救援行動,但在23日卻又通過航拍偵查發現了新一批的擱淺領航鯨,兩者加總起來高達470頭,被認為是澳洲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領航鯨擱淺潮。BBC暴動,目前已有至少380頭領航鯨確認死亡,新一批發現的領航鯨目測判斷也是兇多吉少。為何會有大批領航鯨擱淺?這是大自然的偶然意外,還是人類與環境互動下的蝴蝶效應?塔斯馬尼亞的領航鯨擱淺之謎,仍讓當地居民與野生動物保護團體焦慮不安。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個腿骨折 一個腦出血
    南國都市報5月5日訊(記者 楊瓊文 文/圖) 瓊海市龍江鎮一對15歲的雙胞胎兄弟騎電動車去嘉積鎮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甸島不怕海水倒灌被淹啦
    2014年「威馬遜」和「海鷗」兩次強颱風引發的海水倒灌和大暴雨,讓海口海甸島兩度成為一片汪洋,引起人們對海甸島防洪排澇的重視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百年古村藏神秘洞
    □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忠新 文/圖  萬寧有個同雲洞 洞口很小 可從山腳直通山腰  3月1日,太陽河河面波光粼粼,水溝嶺上綠樹掩映,幾隻小鳥從枝頭飛起……「小時候,我曾和夥伴爬進洞口,聽到裡面有水聲,爺爺曾在洞口看到過大蟒蛇。」萬寧市萬城鎮第二中心學校教師陳澤翔是土生土長的水溝村人,他痴迷歷史,喜歡探險和鑽研典籍,村裡人都叫他「英師」。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飼養鱷龜當野山龜賣
    南國都市報9月21日訊(記者 袁蘭)近日,家住海口市龍昆南路昌茂花園小區的林大爺,看到小區外有人賣「野山龜」,心地善良的他最終花了
  • 領航鯨
    短肢領航鯨短肢領航鯨,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熱帶、溫帶海域,寒冷區域不常見。喜歡群居,很少會單獨出沒。
  • 領航鯨為什麼叫領航鯨
    領航鯨特徵 領航鯨體長5~7米,體重約3600公斤。前額較圓,上頜額部隆起並向前凸出。吻部特別短,沒有明顯的吻突。從側面看,頭與軀幹部的界限極不明顯,頭顯得很大。嘴巴極大,口裂由頭部的前下方斜向後下方切入。 由於頸椎極短,鰭肢就好像長在頸部一樣。身體短粗,但肛門以後很細。
  • 科研人員在南海記錄短肢領航鯨與弗氏海豚混遊現象
    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不遠處的黑影就是短肢領航鯨。7月20日,我國科研人員在南海某海域目擊並記錄到短肢領航鯨群體與弗氏海豚群體混遊現象。這是我國科研人員連續兩年在南海目擊並記錄這兩個物種混遊現象,短肢領航鯨與弗氏海豚均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短肢領航鯨(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短肢領航鯨。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疍家文化全在歌」
    □南國都市報見習記者 劉俊 文/圖  生命脆弱如雞蛋  故稱蛋(疍)家  在中國歷史上,疍家人這一群體相對特殊,疍家的祖先究竟從何而來,學術界眾說紛紜。古代疍民分布於湘、川、鄂、粵、閩等地,歷朝歷代不斷有人融入這個四處漂泊的族群。  有的人類學家認為他們是古代越族的後代,是中國古代「出沒風波裡」的闖海人後代。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百名勇士 雷公島壯烈犧牲
    南國都市報記者 楊金運 王小暢/文  陳衛東/圖  我軍:冒生命危險回去拿文件,吃百姓家剩飯留「光洋」  93歲的王克祥腦海中,玉包港的獵獵海風中,夾帶著血的腥味。  1950年3月26日傍晚,瓊崖縱隊副司令員馬白山與四十軍一一八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率領加強團,分乘81艘木帆船,自雷州半島燈樓角起航。
  • 領航鯨的眼淚:澳洲塔斯馬尼亞470頭領航鯨破紀錄擱淺之謎
    近日一則關於領航鯨的消息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震動,澳洲最南端的島嶼州塔斯馬尼亞,有470頭領航鯨擱淺,被認為是澳洲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領航鯨擱淺潮。根據官方紀錄,目前已有至少90頭領航鯨確認死亡,新一批發現的領航鯨目測判斷也是兇多吉少。為何會有大批領航鯨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