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有意識地去研讀課文,按照詞語的類別去整理時,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比如,這一天,我進行了蘇教版前4課習作中出現的描寫顏色詞語的梳理,並且把自己的梳理用音頻課的形式和小朋友們分享了一下,越發覺得作者的用詞是那麼準確,那麼生動。
一、前四課出現的描寫顏色的詞語梳理
1、《1 走,我們去植樹》「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樹」「多栽一棵樹,就多增添一篇新綠;」
2、《2 第一朵杏花》「院牆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
3、《3 燕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千萬條柔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
4、《習作1》「春姑娘是怎樣調出這迷人的黃色來的!如果黃色再濃一點點,就不會這
麼嫩,不會有透明感;如果再淡一點點,就不會這麼燦爛,就沒有這麼鮮豔。」
二、分析寫顏色的詞語如何用得準確、生動(音頻課內容)
孩子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在寫景文章會遇到很多描寫顏色的詞語。你們留意過作者是怎麼用詞嗎?
比如我們學過的第一課《走,我們去植樹》裡面寫小樹的顏色是「青翠」,青翠是什麼顏色呢?你們先想一想?就是鮮綠色的。小樹剛種下去,剛長出嫩芽,是鮮綠色的,所以用「青翠」這種顏色詞來形容。比如我們還可以說:青翠的西山;雨後;垂柳顯得格外青翠了。
比如:第2課《第一朵杏花》裡面,寫杏花剛開時是「淡淡的粉紅」,這種顏色是粉紅的,但是是淡淡的粉紅,你看作者寫顏色就觀察很仔細,用詞很準確。
第3課《燕子》裡寫燕子的羽毛是什麼顏色?「是烏黑光亮的」,烏黑是什麼顏色?是深黑的,我們平常還會看到烏黑的頭髮,烏黑的眼睛。小燕子的羽毛不僅是烏黑的,還發著亮呢,所以是「烏黑光亮」,你看作者的顏色詞用得多準確。
《燕子》一課第二段還講到了柔柳的顏色,也就是嫩柳的顏色,是什麼顏色詞?大家找找,找到了嗎?是「鵝黃色」,鵝黃,就是剛出生的小鵝的絨毛那樣的黃色,嫩黃色的,大家想想柳樹剛長出來的顏色,是不是鵝黃很貼切。我們如果要寫柳樹剛長出來的顏色,可以借用「鵝黃」這個顏色詞了。
再看《習作1》中讓大家抄寫的片段中寫油菜花的黃,怎麼黃?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寫這個黃色。「春姑娘是怎樣調出這迷人的黃色來的!如果黃色再濃一點點,就不會這麼嫩,不會有透明感;如果再淡一點點,就不會這麼燦爛,就沒有這麼鮮豔。」作者用了兩個如果來描寫油菜花的黃,從這裡可以看出油菜花黃得燦爛,黃得鮮豔,黃得透明。我們再寫一種花的顏色時,也可以借用作者的寫法,如果把這個顏色淡一點、濃一點會怎麼樣?在濃和淡之間寫出顏色的準確。
三、布置作業:寫出身邊豐富多彩的顏色
老師給大家講了這麼多顏色的區分,就是想告訴大家,平時你們要多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身邊的各種顏色,讀課文時要有意識地積累各種寫顏色的詞語,在寫作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學習別人是如何寫顏色的。
小作業:睜大眼睛看看,我們身邊有哪些顏色?寫一個片段,或者寫兩個片段,當然也可以寫一篇小文章。可以寫家裡某個地方的各種顏色,也可以寫你去的一個地方的顏色,當然還可以寫某個季節的各種顏色,某種植物的不同顏色……期待你們的「顏色」詞用得準確,用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