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兩個最寒冷的地方,南極和北極。
那老師想考考你:
有一種鳥類,他穿著黑色燕尾服,白襯衫,身體胖胖的,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雖然不會飛,但是特別擅長遊泳。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
沒錯,這就是企鵝。那你知道企鵝住在哪裡嗎?大部分企鵝都居住在南極。
地球的南極和北極都特別寒冷,大部分地區常年被冰雪覆蓋,既然南極和北極都很寒冷,那北極有沒有企鵝呢?
企鵝是南半球的原著民,生活在南極地區,有人可能會猜測,既然北極也很冷,南極的企鵝有沒有可能遷徙到北極去呢?
這對企鵝來說是做不到的,因為在南北兩極之間大約有兩萬公裡的距離,還隔著溫帶、亞熱帶、熱帶,企鵝不能遊過遙遠的大洋,也沒法適應路途中越來越熱的氣候,所以,企鵝只能望洋興嘆了。
不過,那不是企鵝本身,而是一種非常像企鵝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大海雀。實際上,大海雀才是真正的企鵝。最早的企鵝一詞出現在16世紀,英語裡企鵝這個詞,叫做 penguin,原本就是大海雀的代名詞。
( 大海雀標本 )
說到這,你是不是十分想去見一見這種鳥呢?不過,很遺憾的告訴你,大海雀早在1844年就已經滅絕了。現在我們只能從博物館保存的標本和畫像上來認識它了。
在英國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有一個珍品室,這裡就放著一件完整的大海雀標本。這是英國現存唯一一件大海雀標本,也是全世界少數幾件完整的大海雀標本之一。
現在我們就一起去認識一下大海雀吧。
( 奧杜邦所畫的大海雀,作者提供 )
如果仔細觀察現有的標本,就會發現北極大海雀和企鵝長得很像,身體胖乎乎的,羽毛也是黑白相間,肩背部和頭部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這是他們在海水中生存的保護色。
和企鵝一樣,大海雀的翅膀已經不能拖著他的胖胖的身體高飛了,只能在水面上低低的滑翔,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啊,這也是由它們生存的環境來決定的。因為大海雀需要每天在冰冷的海水裡捕魚來吃,而不是像其他鳥類那樣,通過飛翔來尋找食物。所以大海雀漸漸的就成了遊泳健將,而不是飛翔健將。
大海雀身體的特點都和生活方式有關,比如他扁平的嘴巴,流線型的身體都可以減少海水的阻力,在水裡能夠像潛艇一樣飛速前進,身體上的羽毛也有防水的效果,在低溫的海水裡保護自己不被凍僵。大海雀的雙腳非常靠近身體後部,這使得它在水裡遊泳的速度非常快。
正是因為企鵝和大海雀看起來很像,歐洲人就把他們在南半球發現的企鵝誤認為大海雀的同類了。不過呀,大海雀和企鵝可不是什麼親戚,大海雀長得像企鵝,是因為他們要適應類似的環境,生活方式也非常相似。即使不是相同的物種,也漸漸進化出了類似的特性。就好像鯨、海豚其實都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哺乳動物,但是進化得跟魚類很相似,這在生物學裡叫做趨同進化,類似的例子在自然界裡還有很多呢,你可以和媽媽一起查一下資料,看看還有哪些動物符合趨同進化的例子哦。
它的悲劇離我們並不遙遠,像它一樣命運的動物還有很多,比如渡渡鳥、開普獅、斑驢等等。他們雖然戰勝了艱苦的自然環境,卻因為人類的貪婪而走向了滅絕。
(北極海鸚)
比較著名的是北極海鸚,它們大多數時候都生活在海裡,擅長捕魚。還有一種叫做短翅小海雀的海雀科鳥類,他們都有著黑白相間的羽毛,這些海雀科鳥類現在雖然還不算數量瀕危,但也由於人類的捕捉和環境的惡化,在逐漸的減少。希望大海雀的悲劇不要在它們身上重演。
所以,我們要愛護環境,愛護動物們,想想看,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了人類,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我們一起來總結下吧:
北極雖然沒有企鵝,但是曾經生活著一種長相和習性與企鵝很相像的鳥類——大海雀。大海雀和企鵝雖然沒有親屬關係,卻在進化過程中,因為要適應相同的環境而有著相似的形態和生活方式,這種情況在生物學上就叫作趨同進化。
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大海雀在19世紀已經滅絕了。不過,現在大海雀的親戚,也就是海雀科鳥類仍然生活在北極圈附近。
好了,本期小課堂到這裡就結束了,接下來老師就要考考你了:
1、大海雀和企鵝為什麼長得這麼像呢?
2、大海雀是怎麼滅絕的呢?
快把你的答案回復給我們吧。期待你的回答哦。
END
現在城市裡的孩子都被鋼筋水泥包圍,孩子越來越難以看見大自然真實的樣子,同時,學校的教育更重視孩子的課內學習,忽視孩子的課外知識積累,家長時間有限,也不知道到底要教給孩子什麼。所以,我們朝華讀書的小夥伴就希望通過我們的公眾號,幫助我們的家長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積累課外知識。
既然現實讓我們無法把孩子帶到世界的面前,那麼,就不如把世界帶到孩子的面前。
▼ 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課外知識 ▼
歡迎關注公 眾 號 朝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