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首席探索官:地球再造,迎接2050年100億人口

2020-12-08 騰訊網

作者 | 網大為騰訊首席探索官

我們生活在一個令人振奮又充滿挑戰的時代。信息從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流向我們的上網設備,無論是想法構思還是當務之急,都以光速閃過我們的屏幕,各種社會問題、娛樂選擇和新鮮體驗都在希望得到我們的注意力。這些由技術時代推動而來的機會和刺激,常常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上班、養家、賺錢過日子等更為平凡的責任並列擺放在一起。

一邊是掙錢養家滿足日常所需,另一邊是享受這個時代帶來的各種令人興奮的娛樂,這本身已經是一個挑戰,而在二者中間,我們似乎已經無暇再去思考更多挑戰以及身邊正在發生的更高層次的問題:行星尺度。

我們時常忘記大自然的、地球的力量在我們身邊不斷演進,而這種演進因為人類的日常行為而被塑造和改變。

對於許多居住在城市裡的人來說,有時會覺得自然世界有些遙遠。現在我們這個星球上77億人口中55%在城市居住,到2050年將上升到65%。他們可能在暴風雨席捲城市、空氣品質變差、像在開普敦、墨西哥城、珀斯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近年來所遭遇到的海平面上升或供水受限等情況下,才會體會到與自然世界更強大的聯繫。

對我們中的許多人來說,無論生活在哪裡,現代生活的每一天中,那麼多的需求需要我們去關注、去承擔責任、還有偶然地放縱自己,可以說我們與大自然的直接聯繫已經被衝淡了。

不幸的是,如今地球上出現了一些威脅到現代化的強大趨勢,這種現代化自工業革命露出黎明曙光之初至今,已經為人類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改善。儘管我們可能各自有很多想法需要實現、很多事務需要優先處理,然而,「行星生態學」中的一些根本性轉變,如氣候變化、水的壓力或經濟活動中普遍存在的汙染行為,亟待我們所有人關注。

現在的挑戰是,我們要在過去幾百年人類進步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科技向前發展,而這樣做需要有一個遠遠被強化的、有韌性的基礎設施系統架構。一個有韌性的基礎設施系統架構是這樣的:

可以在不影響周圍自然生態系統的情況下發揮其功能;

可以以指數級的可擴展性,持續發揮它的目標功能,在人口達到100億甚至是150億至200億時仍然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同時在可擴展性方面不會帶來更大風險;

因此,人類的這個解決辦法可持續數千年;

可以使人類實現預期的目標(例如,有電、有暖氣、有新鮮食物),而不會對另一關鍵資源領域發揮作用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在農業上使用現代化肥可能會汙染珍貴的水資源,也就是說,某一關鍵需求領域中問題的解決辦法會影響到另一個關鍵需求領域。

因此,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目標可以表述為:

以一種有韌性的、將來可持續數千年的方式再造這個星球,以滿足100億人的需求。

作為地球上的智人,現在開始著手建立全球性的基礎設施系統架構,使其成為我們滿足未來需求的基礎。

隨著新技術在我們身邊每天湧現,人類似乎正在快速演進,而技術也似乎正在努力地跟上我們快速演進的步伐。但事情絕非如此。人類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在過去幾千年裡一直保持著驚人的一致性。鮮有證據表明人類的身體特徵經過幾千年後已經有所進化,在開創了我們現代時期的工業革命以後當然更沒有任何進化的證據。因此,繪製人類特定的生存需求圖仍然相對簡單和容易理解。現如今,我們正在解決的是隨著人口增長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規模要求問題。

現代世界中我們認為每天必需的許多東西,從人類生存角度來看,都是不必需的。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人類純粹的生存需求上,我們完全可以將他們縮小到幾個簡單的類別。我認為以下幾類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

1. 食物(FOOD)

2. 能源(ENERGY)

3. 水(WATER)

——也就是FEW

4. 健康(HEALTH):最大程度地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況和身體潛力

5. 環境 (ENVIRONMENT):清潔的空氣、土地、海洋和生態

6. 安保(SAFETY & SECURITY):信任我們的社區和鄰居

7. 住所 (SHELTER)

我在其他地方寫過和討論過「FEW」的問題,但是現在我把「FEW」的概念擴展為更廣泛的「FEW-HESS」。

拿掉「FEW-HESS」中任何一個要素的穩定性,你就有了人類災難配方了。拿掉要素六「安保」:如果你懷疑自己即將受到攻擊或被迫屈服於他人,那麼你就會準備防衛保護自衛,那麼衝突可能升級,進而帶來巨大影響。拿掉要素一「食物」,你就會有飢餓和營養不良,這種狀況至今仍在影響著地球20多億人,並且未來數字還會大幅上升。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現在的挑戰是建立一個新的基礎設施系統架構,讓地球上所有人都能使用到上述「FEW-HESS」7要素,既要有韌性,又能承受未來幾千年人口壓力,因為人口增長甚至可能超過150億。說得更宏大一點,如果我們當前可以正確轉變,就可以解決人類未來的基本需求問題。

我們可以改變現狀,從每天危害地球,改變為能夠在剩餘的可想像的時間裡可持續地在地球上生活。

而為此所需的許多技術和解決方案此時此刻就現在就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

--END--

本文為詳解FEW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本系列共四篇,後續將在騰訊研究院公號陸續發布。

相關焦點

  • ...Wallerstein:重構地球的大挑戰——2050前容納100億人口
    對現在佔地球77億人口的55%,到2050年將上升到65%的城市居民來說,自然世界有時顯得有些遙遠。只有在風暴衝刷城市,空氣品質變差,水位上升,可用水減少的時候(開普敦、墨西哥城、珀斯和世界的一些其他地方,近些年來就遭遇了這些情況),城市居民才會強烈感受到他們與自然的緊密聯繫。
  • 世界總人口預計2050年達95億,地球究竟可以承載多少人?
    人類是當今地球上(可能也是所有地質歷史上)數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動物,今天是世界人口日,目前世界總人口達到77.95億。而每增長10億人,所需的時間從100年縮短到10年左右。預計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到95億,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達到16%。
  • 德國統計局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1億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在第20個「世界人口日」來臨之際,世界人口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德國聯邦統計局10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約為68億,到2012年,全世界人口將超過70億,而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總數將達到91億。
  • 如何讓資源有限的地球,養活100億人口?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根據對全球農業體系的分析,在沒有突破「行星關鍵界限」的情況下,人類目前的糧食系統只能養活34億人。但這項分析顯示,對耕作地點進行調整——加上飲食上的一些變化,將使人們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養活100億人。
  • 聯合國發布最新人口調查,2050 年全球人口將達到 98 億
    目前中國有 14 億人口,印度有 13 億人口,未來 7 年內,印度的人口總數將超過中國。聯合國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尼日尼亞目前是世界第七大國家,但人口的增長速度能排進全球前十。在 2050 年前,奈及利亞將取代美國成為人口第三大國。
  • 地球迎接第70億位居民 2100年前突破100億(圖)
    在那些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高生育率阻礙發展,加重貧困;而在那些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低生育率和越來越少人口進入就業市場,令經濟可持續增長前景堪憂。  展望將來,聯合國預計在2025年之前,世界人口將達80億,2083年之前將達100億。地球究竟能承載多少人?這麼多人如何在小小的地球上共同分享資源、和諧生存?
  • 聯合國最新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7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聯合國秘書處經濟與社會事務部(UNDESA)在名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點》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儘管世界人口正邁向老齡化,且增長速度放緩,但預計仍將從目前的77億增加到2030年的85億、2050年的97億,到本世紀末可能達到近110億的峰值。
  • 聯合國專家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達100億
    法國著名人口學家卡特琳·羅萊日前指出,據聯合國人口學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至100億。人口、環境和健康將成為人口問題的核心內容。  羅萊在自己的新書《世界人口》中指出,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接近65億。人口增長速度在20世紀一直呈加速狀態,在60年代曾達最高峰。不過,21世紀的人口增長速度將減緩。
  • 研究報告: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百億,非洲人口翻一番
    研究報告: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百億,非洲人口翻一番 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或將增加三分之一,從75億增至100億。
  • 新研究稱,2050年後全球人口開始減少,到2100年將減少10億
    在很多人看來,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世界人口應該變得越來越多才是,調查數據也證明了一個事實:在最近幾十年中,全球人口正呈爆發式增長,2006年全球人口66.01億,2007年人口增加到66.83億,2008年人口達到67.66億,到了2017年,全球人口增加到75.30億,也就是說
  • 世界人口2050年將達97億 2019年世界人口排名前10國家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21日訊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是77億,不過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
  • 世界人口今天達到70億 本世紀末將突破100億
    歐洲的社會福利體系也倍感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德國柏林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萊納·克林霍預言,2020年到2050年歐洲將迎來人口老齡化危機大爆發。在多數發展中國家,人口基數龐大、增速過快是挑戰,各國糧食安全、教育、醫療、就業等面臨很大壓力。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陸目前約有10億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達20億。
  • 100億人如何分配糧食能源和水?AI助力碳中和重構地球
    人工智慧重構地球為實現這一任務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今獲授權刊發《重構地球》一書書摘,騰訊首席探索官、高級執行副總裁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吸收了北京師範大學、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專業研究機構一線轉接的前沿思想,以騰訊AI LAB 團隊提供的大量數據,出版了該領域內第一本開山之作。的前沿洞察會給你帶來啟發。
  • 32年後將達98億!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人口?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9日報導,人類是當今(可能也是所有地質歷史上)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動物,截止到2018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全球人口數量介於75億至76億間。而且,聯合國去年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數量在2050年將達到98億;2100年將超過110億。
  • 科學家預測,本世紀末人口將突破100億,地球還能承受得住嗎?
    科學家預測,本世紀末人口將突破100億,地球還能承受得住嗎?人口膨脹現在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可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讓人口一味的膨脹下。其實1850年,全世界的人口只有10億左右,過去10年之後,人口就翻了將近一番。今天人口的數量達到了70億,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長之中,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比過去越來越好了。環境問題人口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停止增長?
  • 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突破100億,地球承載人類最多數量是多少?
    地球最多能有多少人口?人活著要吃喝拉撒,地球根本不能承受太多的人口,人類也不可能無限增長下去,那麼地球容忍人類數量的極限到底是多少?在人類出現15萬年之後的1850年,全球人口數量大概只有10億人,100年後的1950年,人口數量就達到了25億,70年後的今天,人類就達到了70多億,非常可怕的增長速度,原因主要是醫療技術的功勞以及科技的發展,可供人類生存的物質豐富了。
  • 睽違5年後,Intel終於迎接旗下第三位首席技術官-Michael Mayberry
    打開APP 睽違5年後,Intel終於迎接旗下第三位首席技術官-Michael Mayberry 發表於 2018-02-05 05:44:02
  • 中國人口有多少?中國人口2050年能夠到達多少億
    中國人口有多少?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人口距十四億已經是越發的接近,仍然還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對此,人們不僅產生疑問,對於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能夠做到一直保持呢?未來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之後,中國的人口是不是仍然在全球佔據領先地位?  事實上,問題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要說中國人口在2050年時能夠到達多少億?
  • 人口暴增之下 當前農業模式將在2050年超出地球承載極限
    人口暴增之下 當前農業模式將在2050年超出地球承載極限  黃琨 • 2018-10-23 11:40:03 來源:前瞻網
  • 2050年地球將無法養活全球人口?科學家支招應多吃素?
    情勢逼人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等五大機構近日共同發布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8.21億人處於飢餓狀態,相當於每9人中就有1人在挨餓,已重回10年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