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電流、反向電流、漏電流區別

2020-11-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電池片內部存在多種電流,如暗電流、反向電流、漏電流等。

各種電流都對組件的功率有或大或小的影響,區分各種電流的特性,能夠排查引起組件功率異常的原因,有助於問題的徹底解決。

暗電流

暗電流(DarkCurrent)也稱無照電流,是指P-N結在反偏壓條件下,沒有入射光時產生的反向直流電流。一般由於載流子的擴散產生或者器件表面和內部的缺陷以及有害的雜質引起。擴散產生的原理是在PN結內部,N區電子多,P區空穴多,因為濃度差,N區的電子就要向P區擴散,P區的空穴要向N區擴散,儘管PN結內建電場是阻止這種擴散的,但實際上這中擴散一直進行,只是達到了一個動態的平衡,這是擴散電流的形成。另外當器件的表面和內部有缺陷時,缺陷能級會起到複合中心的作用,它會虜獲電子和空穴在缺陷能級上進行複合,電子和空穴被虜獲到缺陷能級上時,由於載流子的移動形成了電流,同樣有害的雜質在器件中也是起到複合中心的作用,道理和缺陷相同。

暗電流一般在分選矽片時要考慮,如果暗電流過大能說明矽片的質量不合格,如表面態比較多,晶格的缺陷多,有存在有害的雜質,或者摻雜濃度太高,這樣的矽片製造出來的電池片往往少子壽命低,直接導致了轉換效率低!

對單純的二極體來說,暗電流其實就是反向飽和電流,但是對太陽能電池而言,暗電流不僅僅包括反向飽和電流,還包括薄層漏電流和體漏電流。

反向飽和電流

反向飽和電流指給PN結加一反偏電壓時,外加的電壓使得PN結的耗盡層變寬,結電場(即內建電場)變大,電子的電勢能增加,P區和N區的多數載流子(P區多子維空穴,N區多子為電子)就很難越過勢壘,因此擴散電流趨近於零,但是由於結電場的增加,使得N區和P區中的少數載流子更容易產生漂移運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PN結內的電流由起支配作用的漂移電流決定。漂移電流的方向與擴散電流的方向相反,表現在外電路上有一個留入N區的反向電流,它是由少數載流子的漂移運動形成的。由於少數載流子是由本徵激發而產生的,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熱激發產生的少子數量是一定的,電流趨於恆定。

漏電流

太陽能電池片可以分3層,即薄層(即N區),耗盡層(即PN結),體區(即P區),對電池片而言,始終是有一些有害的雜質和缺陷的,有些是矽片本身就有的,也有的是我們的工藝中形成的,這些有害的雜質和缺陷可以起到複合中心的作用,可以虜獲空穴和電子,使它們複合,複合的過程始終伴隨著載流子的定向移動,必然會有微小的電流產生,這些電流對測試所得的暗電流的值是有貢獻的,由薄層貢獻的部分稱之為薄層漏電流,由體區貢獻的部分稱之為體漏電流。

測試暗電流的目的

(1)防止擊穿

如果電池片做成組件時,電池片的正負極被接反,或者組件被加上反偏電壓時,由於電池片的暗電流過大,電流疊加後會迅速的將電池片擊穿,不過這樣的情況很少發生,所以測試暗電流在這方面作用不是很大。

(2)監控工藝

當電池片工藝流程結束後,可以通過測試暗電流來觀察可能出現的工藝的問題,前面說過,暗電流是由反向飽和電流和薄層漏電流以及體漏電流組成的,分別用J1,J2,J3表示,當我們給片子加反偏電壓時,暗電流隨電壓的升高而升高,分3個區,1區暗電流由J2起支配作用,2區由J3起支配作用,3區由J1起支配作用,3個區的分界點由具體的測試電壓而決定的。為什麼暗電流會隨電壓升高而增大呢?當有電壓加在片子上時,對矽片有了電注入,電注入激發出非平衡載流子,電壓越大激發的非平衡載流子越多,形成的暗電流越大,暗電流的增長速度隨電壓越大而變慢,直到片子被擊穿。一般我們測試暗電流的標準電壓為12V,測得的曲線和標準的曲線相比後,可以的出片子的基本情況。如在1區發現暗電流過大則對應的薄層區出了問題,2區暗電流過大,說明問題出在體區,同樣3區出現問題,說明PN做的有問題,擴散,絲網印刷,溫度等參數都會影響暗電流,只要知道哪出了問題,就可以根據這去找出問題的原因,所以測試暗電流對工藝的研究是很有用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光電倍增管暗電流產生的原因_減少光電倍增管的暗電流方法
    光電倍增管的暗電流   電耦合器的輸出特性是指在一定的發光電流IF下,光敏管所加偏置電壓VCE與輸出電流IC之間的關係,當IF=0時,發光二極體不發光,此時的光敏電晶體集電極輸出電流稱為暗電流,一般很小。
  • MOSFET柵漏電流噪聲模型研究
    柵極漏電流不僅能產生於溝道區域,而且能在柵極與源/漏的交疊區域產生。穿越柵氧化層的電流增加了電路的洩漏電流,從而增加了電路的靜態功耗,同時也影響MOS器件的導通特性,甚至導致器件特性不正常。柵漏電流增加成為器件尺寸縮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柵氧化層越薄,柵漏電流越大,工藝偏差也越大。
  • 一個反向電流小尺寸、低成本解決方案
    這都是反向電流惹的禍。反向電流就是由於出現了高反向偏置電壓,系統中的電流以相反的方向運行;從輸出到輸入。幸運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保護你的系統不受反向電流的影響。這是反向電流保護系列博文的第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你將能夠對現有解決方案有高層次的總體認識和了解。
  • 零序電流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區別
    打開APP 零序電流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區別 發表於 2019-10-23 15:56:45 在正常情況下,一次迴路中三相電流基本平衡,其所產生合成磁通也近於零。在互感器的二次繞組中不感生電流,當一次線路中發生單相接地等故障時,一次迴路中產生不平衡電流(意即零序電流),在二次繞組中感生微小的電流使繼電器動作,發生信號。這個使繼電器動作的電流很小(mA級),稱作二次電流或零序電流互感器的靈敏度(也可用一次最小動作電流表示),為主要動作指標。
  • 鐵電材料的電流
    電流分類鐵電測試過程中,電流大體上分兩種,一是漏電流,電容介質不可能絕對不導電,當電容加上直流電壓時,電容器會有漏電流產生。另一種是極化電流,或者叫瞬態電流,是鐵電體在極化翻轉過程中會產生的較大的瞬態電流。
  • 線性電容的電壓電流關係及區別
    線性電容元件的電壓電流關係設電壓、電流為時間函數,現在求其電壓、電流關係。當極板間的電壓變化時,極板上的電荷也隨之變化,於是在電容元件中產生了電流。此電流可由下式求得I=dq/dt =C(du/dt)上式表明,電流的大小與方向取決於電壓對時間的變化率。
  • 詳解零序電流保護和剩餘電流保護的區別
    但有很多電工操作人員對這兩種保護的性質、保護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安裝地點都不是特別清楚,更談不上合理使用了,為此給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零序電流保護和剩餘電流保護有貌似之處(所以很多同仁容易把它們搞混): 都用於線路保護,用電流互感器獲取動作信號,但兩者從工作原理、用途上都有著根本的區別。
  • 三相交流電分析,相電流和線電流的區別
    打開APP 三相交流電分析,相電流和線電流的區別 發表於 2019-11-25 09:37:34 高中時我一直有一個疑惑,用電都是交流電,為何會有零線和火線的區別? 下面在網上搜集了一些介紹來解釋這個問題。
  • 相電流和線電流的區別
    主要看負載的連接方法,如果是星形接法,相電流和線電流相同,線電壓是相電壓的開方3倍。如果負載是三角形接法,那麼,線電流是相電流的開方3倍,相電壓和線電壓相同。關於相電流與線電流的拓展資料:相電流:三相電源中流過每相負載的電流為相電流,用Iab、Ibc、Iac表示。對於星形接法的電動機,相電流等於線電流。對於三角形接法的電動機,線電流等於相電流的√3倍,且線電流滯後相電流30°。
  • 基於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的電流模式積分電路的設計和分析
    摘要:介紹了電流模式電路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概況,與電壓模式電路相比較,電流模式電路的主要性能特點。並介紹了廣泛應用於各種電流模式電路的第二代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原件的跨導線性環特性和埠特性,以及其基本組成共源共柵電流鏡,並提出了基於共源共柵電流鏡的新型COMS電流傳輸器。
  • 剩餘電流互感器和零序電流互感器兩者的區別?
    剩餘電流互感器和零序電流互感器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從原理方面,安裝方面,使用方面,產品器件方面做詳細說明。圖2 安科瑞零序電流互感器一、指代不同1、剩餘電流互感器:剩餘電流互感器專用於剩餘電流的採集,可與電氣火災監控裝置、電動機保護裝置以及剩餘電流繼電器配套使用。
  • 線電流和相電流的關係與區別、線電壓與相電壓的區別與關係、相...
    而電工技術人員應該都知道,其實我們的工廠環境下一樣是有380V電壓的,而且如果採用不同的電源、負載連接方式,比如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時的電壓又是各有區別的,這其實說到底就是相、線電壓和相、線電流之間的關係與區別。下文我們將詳細介紹。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國普遍採用三相四線制供電。三根相線分別與地線之間標準電壓為220伏特,稱為相電壓;相線與相線之間電壓為380伏特,稱為線電壓。
  • SEPIC 耦合電感迴路電流
    SEPIC轉換器的特點是單開關工作和連續輸入電流,從而帶來較低的電磁幹擾(EMI)。這種拓撲(如圖1所示)可使用兩個單獨的電感(或者由於電感的電壓波形類似),因此還可以使用一個耦合電感,如圖所示。因其體積和成本均小於兩個單獨的電感,耦合電感頗具吸引力。其存在的缺點是標準電感並非總是針對全部可能的應用進行優化。    圖1.
  • 反激開關MOSFET源極流出的電流精細剖析
    反激式轉換器可以工作在連續導通模式(CCM)(如圖2)和不連續導通模式(DCM)(如圖3)下,當工作在CCM模式時,次級二極體保持導通直至MOSFET柵極導通,而MOSFET導通時,次級二極體的反向恢復電流被添加至初級電流,因此在導通瞬間初級電流上出現較大的電流浪湧;當工作在DCM模式時,由於次級電流在一個開關周期結束前乾涸,Lp和MOSFET的Coss之間發生諧振
  • 應用方案 | 漏電流檢測基本原理以及在電動汽車充電樁中漏電流保護方法的選擇
    、電源漏電流、電容漏電流和濾波器漏電流1、半導體原件漏電流PN結在截止時流過的很微小的電流。D-S正向偏置,G-S反向偏置,導電溝道打開後,D到S才會有電流流過。但實際上由於自由電子的存在,自由電子的附著在SIO2和N+、導致D-S有漏電流。
  • 關於pn結反向偏置電流小的個人理解
    加了三價元素),n(加了五價元素),當結合成pn結時,因為p,n之間的粒子濃度不同,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2/344247.htm  pn結是p(加了三價元素),n(加了五價元素),當結合成pn結時,因為p,n之間的粒子濃度不同,所以發生了擴散運動,p中的空穴比n中的多,所以空穴由p、向n擴散移動,形成了擴散電流
  • 電源保護技術-漏電流的客觀分析
    就降低不對稱幹擾而言,電流補償扼流圈用於低幹擾頻率,Y電容用於高干擾頻率。這些剩餘電流斷路器會對流入接地線的電流進行檢測,一旦電流超過一定的限流值,電源電壓就會斷開。因此,漏電流限流值能夠使設備可靠運行,並確保甚至是在接地線破損時,仍不會有人受傷。對產品開發商的要求設備和裝置製造商必須確保其產品滿足漏電流和電磁兼容性的相關要求。然而其目的是相互衝突的。通常情況下,可以滿足這兩種基本條件,且無需採用任何特殊措施。
  • 分析空載電流、勵磁電流以及激磁電流之間的關係
    在變壓器中,存在空載電流、勵磁電流以及激磁電流這些說法,有些會提出疑問,這些概念存在什麼樣的區別,是一回事嗎? 而勵磁電流變壓器從不帶電到帶電的或著負荷突然增加時、啟動電機時繞組所通過的電流。這是衡量電氣設備在帶負荷情況下的參數,它的意義同衡量空載電流的參數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在帶負荷與不帶負荷的兩個方面來衡量的! 空載電流是勵磁電流+鐵損電流,但鐵損電流較小,所以籠統的講,空載電流就是勵磁電流。
  • 穿越電流測量的無人區——pA等級電流測量
    從毫安到微安再到皮安,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對於低功耗的需求,電子設備的電流水平有往小發展的趨勢,比如手機電池待機電流(10−3A)、光電二極體暗電流(10−12A)、OLED的像素電流(10−12A)等。
  • 詳解電流驅動電流檢測電路
    在此介紹的基於運放的電流檢測電路並不新鮮,它的應用已有些時日,但很少有關於電路本身的討論。在相關應用中它被非正式地命名為「電流驅動」電路,所以我們現在也這樣說。讓我們首先探究其基本概念,它是一個運算放大器和MOSFET電流源(注意,如果您不介意基極電流會導致1%左右的誤差,也可以使用雙極電晶體)。圖1A顯示了一個基本的運算放大器電流源電路。把它垂直翻轉,這樣我們可在圖1B中做高邊電流檢測,在圖1C中重新繪製,來描繪我們將如何使用分流電壓作為輸入電壓,圖1D是最終的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