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如今的大熱門,雖然套餐費上漲不少,但用起來確實香,而美國因為技術落後,對5G產生恐懼,百般阻擾我們為全人類普及福利。但你知道嗎?我們從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就在前不久,我國首顆6G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準備出廠的長徵6號運載火箭
據媒體報導,11月6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阿根廷的10顆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八一03太原星和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其中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又被稱為「星時代-12」、「天雁05」,它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長徵6號一箭13星將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送上天
這顆6G試驗衛星由電子科技大學和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別看它的重量只有70公斤,但搭載了太赫茲通信設備等多個科研實驗裝置,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那麼什麼是太赫茲通信呢?
這就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要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赫茲,理論上說,赫茲Hz是物理上頻率的測量單位,指每秒發生周期波動的次數,每秒波動一次為1赫茲,波動1000次,就是kHz(即1000Hz);波動1000千次,就是MHz(即1000kHz)、波動1000M次,就是GHz(即1000MHz);而波動1000G次,就是太赫茲,英文簡寫THz(即1000GHz),大約為每秒波動1000000000000次。
知道啥是赫茲了吧?
那麼赫茲跟6G又有啥關係呢?我們知道,通信信號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一個信號所包含諧波的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差,即該信號所擁有的頻率範圍,就是該信號的帶寬。因此信號的波動頻率變化範圍越大,信號的帶寬就越寬。說點大多數人聽得懂的,1THz的帶寬,大約相當於4G通訊帶寬的10萬倍,或者5G帶寬的數百倍,同時網絡延遲也可能從毫秒降到微秒級。
這就是信號帶寬
而能夠進行這種極速傳說的太赫茲通信設備,重量僅有1.3公斤、功耗30W,體積小於一個筆記本電腦。就是這樣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設備,1秒之內就可以把你整個硬碟內的數據全部傳輸完畢。
太赫茲設備很小
實際上,除了電子科技大學和國星宇航之外,早在2019年,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粵通院)就聯合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共同開展了6G 信道仿真、太赫茲通信、軌道角動量等 6G 熱點技術研究。現在搭載在衛星上進行試驗,說明研究進度已經到了相當高的程度。
6G試驗成熟度已經很高了
不過,和5G一樣,6G也有自己的缺點。大家使用5G信號的發現它的「穿牆」能力相比4G大大減弱,而6G的可使用範圍進一步縮小,有人估算過,如果要像4G、5G一樣建基站的話,6G可能需要每隔幾十米就建一個基站,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也就是說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6G可能不會用於地面通信。那麼說半天,發展6G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6G信號在地面暫時可能用不了
其實目前6G真正的用途是太空之間的通信,也就是衛星與衛星之間,飛船與空間站之間進行聯繫。因為太空中相對「純淨」,幹擾少,所以6G信號也能傳播很遠。目前,我國還正在試驗星間雷射通信,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可能會讓將來的太空探索大變樣。
行雲工程測試雷射星間通信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6G通信就完全不能用於地面,它在短距離數據傳輸方面,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市場的。比如我們在科幻片中,經常可以看到人們可以隨意用手抓取數據,將它從一個設備移動到另一個設備上,如果6G實用之後,這種科幻的場景就可以夢想成真了。
不管多大的數據,都能隨意抓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