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表面究竟什麼樣?

2020-12-05 騰訊網

近日,萊布尼茨太陽物理研究所(KIS)發布了兩張新的太陽視圖。這兩張圖片是由西班牙的格雷戈爾太陽望遠鏡(GREGOR)拍攝。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太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人類很難獲取太陽表面真實圖像,因為太陽每秒都要燃燒約500萬噸氫燃料。將鏡頭直接對準這樣一個表面溫度為6000攝氏度的星體,物鏡聚光後,會聚光到目鏡組裡。超高的溫度可以在瞬時內將金屬都融化,所以需要強大的太陽望遠鏡才能進行檢測研究。

目前國際上已建成的2米級太陽望遠鏡主要有美國1.6米古德太陽望遠鏡(GST)和德國1.5米雷戈爾太陽望遠鏡。我國現有最大口徑太陽望遠鏡是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製的1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

為了可以拍清太陽的表面,科學家完全重新設計了格雷戈爾太陽望遠鏡(的光學、機械學和電子學,以達到最佳的圖像質量,該團隊將格雷戈爾太陽望遠鏡(改造後的「眼睛」的能力比喻為能夠從一公裡外看到足球場上一根針的細節。

這次萊布尼茨太陽物理研究所拍攝的太陽高清表面,是 歐洲望遠鏡拍攝的有史以來最高解析度的太陽圖像。

第一張照片則突出了太陽磁場的結構,看起來有點像人體的細胞結構,這些細胞樣結構顯示了太陽表面過熱氣體翻動的模式。

格雷戈爾太陽望遠鏡拍攝照片

太陽物質是等離子體,太陽表面翻滾著等離子,整個太陽就是一個等離子體球,在靠近太陽表面的區域,這些等離子構成的湍流,將太陽內部的熱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冷卻後再通過黑暗通道下沉,構成一種對流。能量傳遞主要依靠等離子體間的對流。

這些等離子體的運動同時產生了磁場,而太陽內部的磁場則是引起太陽活動的一個根本原因,因為這些等離子體會和太陽內部產生的磁場相互作用,呈現不同的運動形式。磁場越強,運動越劇烈。所以陽磁場是黑子、耀斑、日冕物質拋射等各種太陽爆發活動的幕後推手。

磁場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在外面光球層上露出端倪——光球層溫度大約5800K左右,而光球層上磁極N、S兩端溫度只有4240K。相比於高溫區域,這些低溫區域看起來會暗一些。這正是太陽黑子現象。黑子是太陽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現象。一個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一個完整的太陽黑子包含本影和半影。本影就是黑子最黑和最中心的地方。本影之外,不那麼黑,並有一些纖維的結構叫做半影。

萊布尼茨太陽物理研究所發布的另外一張圖片顯示的就是一個太陽黑子,它類似於《星球大戰》中看到的沙拉克深坑的齒狀空洞。

格雷戈爾太陽望遠鏡拍攝照片

對太陽黑子的研究一直是各國對於太陽檢測研究的重點,我們要知道,作為太陽磁場的重要體現形式,黑子往往在太陽的南北半球成對出現。其中一個黑子的磁力線從日面指向太陽之外,這是磁場的正極,另外一個黑子的磁力線從日面指向日心,代表磁場的負極。

一般情況下, 我們把太陽大氣分為六層, 由內往外依次命名為:日核、輻射區、對流層、光球、色球、日冕。日核的半徑佔太陽半徑的 1 /4 左右, 它集 中 了太 陽質量的大部分 , 並且是太陽99%以上能量的發生地。光球是我們平常所見的明亮的太陽圓面, 太陽的可見光全部是由光球面發出的。日冕位於太 陽的最外層, 屬於太陽的外層大氣。

太陽磁場每11年反轉一次,這11年內,太陽活動也會出現變化,也就是有太陽活動峰年和谷年。峰年太陽活動最頻繁,谷年則太陽活動最少。由於兩極磁場會在反轉過程削弱,更多色球層和日冕層的的高速帶電粒子流以200-800km/s的速度運動噴射出來,這就是太陽風。

太陽風從太陽吹到地球只需五六天 的時間。當太陽風到達地球附近時, 與地球的偶極磁場發生作用, 並把地球磁場的磁場線吹得向後彎曲。但是地磁場阻止了等離子體流的運動, 使得太陽風不能侵入地球大氣而繞過地磁場繼續向前運動。於是形成一個空腔, 地磁場就被包含在這個空腔裡。

此時的地磁場外形就像一個一頭大一頭小的蛋狀物。雖然湧來的太陽風在抵達地球時, 大部分會被地球的磁場推開, 但仍有部分太陽風進入大氣層, 從而引起各種現象。例如通訊衛星失靈、高緯區電網失效, 及短波通訊、長波導航質量下降等。太 陽風的變化還可能會引起氣象和氣候的 變化。另外, 像 「回聲一號」那樣又大又輕的衛星, 還會被太陽風吹離事先計 算好的軌道。

所以科學家一直嘗試通過模型數值模擬,解釋太陽磁場反轉周期的規律,而且人類目前還沒有徹底掌握太陽磁場產生的原因,太陽磁場的直接測量僅局限於太陽光球表面,對太陽大氣(色球、過渡區和日冕)磁場的知識,主要來自在簡化假定下的理論重構。缺乏可靠的觀測,限制了科學家對太陽磁活動起源和機理的理解,導致日冕加熱和太陽風起源等難題得不到解決。

而通過太陽望遠鏡拍攝太陽表面的高清圖像,有利於我們非常詳細地研究磁場、對流、湍流、太陽噴發和太陽黑子。

相關焦點

  • 太陽的表面 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些圖片將幫助研究人員了解太陽的外部大氣是如何加熱到一百萬攝氏度以上的。望遠鏡能夠分辨出小至240公裡的紫外線光譜區域。是任何太空觀測基地的三倍。火箭彈道只允許望遠鏡在15分鐘的飛行過程中拍攝21張圖像。得益於在探空火箭上發射的望遠鏡和照相機,科學家們從太空中獲得了最接近太陽的紫外線。這些圖像揭示了太陽大氣層(色球層)較低層中異常活躍的高水平活動。
  • 媽媽,我想讓你成為我的太陽!新時代的母性究竟是什麼樣的
    孩子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呢?新時代的母親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我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有一個孩子表述,媽媽,我想讓你成為我的光。我突然間覺得這個孩子的表述對於很多的母親來說都有很深的啟迪,有很多的母親在生活當中丟失了自我,那麼我們有沒有想過光芒究竟意味著什麼,有沒有想過太陽究竟是因為什麼才能夠籠罩著大地?
  • 1988年,NASA測得太陽表面溫度只有27℃,怎麼回事?
    2018年8月12日,一個以物理學家尤金·派克命名的太陽探測器「帕克」(Parker)升空,旨在研究太陽兩極區域的磁場變化,以及太陽風的活動情況。2018年10月29日,帕克距離太陽表面4273萬公裡,成功打破阿波羅2號在1976年創下的紀錄,成為距離太陽最近的人造探測器。
  • 1988年,NASA測得太陽表面溫度只有27℃,怎麼回事?
    將照片放大能夠清晰看到,太陽表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三角,看樣子正從內部出來。而此時也出現了一個非常關鍵問題: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000-7000攝氏度,並且還有強烈的電磁輻射,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能夠在這種溫度下自由穿梭呢?
  • 太陽」死亡時是什麼樣的?
    太陽」死亡時是什麼樣的?30年前,地球上有人親眼目睹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永遠離不開太陽,太陽的光合作用對於人類的生存以及世界萬物的生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而人類也非常痴迷於對太陽的研究和探索,也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太陽的信息。
  • 太陽表面高清特寫:表面如熔化的黃金,太陽黑子猶如地獄入口
    儘管人類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更遠的地方,依舊對距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太陽表面是什麼樣還是不清楚。繼美國夏威夷井上健太陽望遠鏡(DKIST)在年初捕獲到太陽表面清晰細節後,歐洲最大的望遠鏡在7月份捕獲到了太陽黑子的高解析度圖像,但圖像讓人覺得甚是恐怖。
  • 太陽表面高清特寫:表面如熔化的黃金,太陽黑子猶如地獄入口!
    儘管人類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更遠的地方,依舊對距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太陽表面是什麼樣還是不清楚。繼美國夏威夷井上健太陽望遠鏡(DKIST)在年初捕獲到太陽表面清晰細節後,歐洲最大的望遠鏡在7月份捕獲到了太陽黑子的高解析度圖像,但圖像讓人覺得甚是恐怖。
  • 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多高?這顆恆星表面溫度,足足是太陽的兩倍
    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多高?這顆恆星表面溫度,足足是太陽的兩倍。宇宙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回答。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半徑是465億光年,這個範圍內的宇宙有幾千億顆恆星。而在這麼大的宇宙當中,和太陽類似的恆星同樣也有許多,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和太陽體積相仿的恆星,但是非常奇妙的是,這顆恆星的質量卻比太陽大了很多,而且溫度也比太陽要高,足足是太陽的兩倍。我們知道恆星是在宇宙當中能夠自身發光放熱的星體,是一團巨大的「燃燒」著的等離子體,也可以看做是氣體。
  • 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照片曝光 微小的太陽耀斑點綴太陽表面
    今天上午,歐洲航天局和美國航天局公布了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最接近太陽的圖像。它們新近發射的太陽軌道器太空飛行器拍攝了高解析度照片。這些照片已經揭示了太陽上奇怪的現象,我們從未見過如此詳細的現象。多虧了這些圖像,科學家們發現了看似相對 "微小 "的太陽耀斑,遍布在太陽表面。
  • 站在金星的表面上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站在金星的表面上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假如你是一名太空人,現在就站在金星的表面上,那麼你首先會感受到的就是高溫,由於失控的溫室效應,金星的表面溫度接近500攝氏度,除了高溫以外,你還會感受到高壓,金星的大氣層比地球厚重得多,其中的95%都是二氧化碳,從而導致了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大約是地球表面的92倍,這相當於在地球海面下900多米處的水壓。
  • 太陽表面到底什麼樣?人類首次近距離拍攝太陽表面
    該基金會表示,進一步的觀測將幫助科學家了解和預測太陽活動,這些活動會破壞衛星通信並影響電網。「為了解開太陽最大的秘密,我們不僅要能從9300萬英裡外清楚地看到這些微小的結構,還需要非常精確地測量它們在地表附近的磁場強度和方向,並在它延伸到太陽外層大氣——幾百萬度日冕的時候追蹤它。」
  • 研究地殼年齡就能推算太陽系產生的時間,地心深處究竟是什麼樣子
    太陽以及地球的形成和地質學的研究有密切的關係,地質學上的研究已經顯示地殼的年齡和銀河系的年齡差不多,這也就說明太陽系產生的時間有數萬萬年了。現在比較受到人們認可的太陽系起源假說是來自魏扎克爾的學說,他認為太陽在一開始形成的時候周圍就已經又一圈赤道環圈了,這個環圈上的物質可能是來自星際中的物質,環圈在太陽的雛形周圍形成一個大直徑、薄薄的圓盤。圓盤的密度很小質量也很小,圓盤的質量不會超過太陽質量的十分之一。圓盤的質點按照科普勒定律圍繞著太陽轉動,這些質點距離中心越遠角速度越小。
  • 你見過太陽表面是什麼樣的嗎?所見是遍地黃金,但又不是真的黃金
    從網絡上流傳關於太陽的圖片來看,它就像一顆懸浮在空中的火球。這顆火球位於太陽系的中央,在太陽系內任何位置都能夠看到它的光芒,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足足能夠容納下超過100萬顆地球。而且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星球,按道理來說能夠看清太陽的表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太陽究竟長啥樣?人類終於拍到迄今最清晰照片,真實樣貌很難接受
    那麼太陽究竟長啥樣?人類終於拍到迄今最清晰照片,真實樣貌很難接受。在上個世紀,人類對於太空對於宇宙的認識還是知之甚少,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每一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航天事業以及對太空的探索,尤其是中國在發射了神舟系列太空飛船以後,中國人對於太空的認識也越來越多了,不過仍然有很多朋友想知道,作為人類,我們是宇宙中渺小的一份子,那麼外太空中的星球和物質究竟都長什麼樣呢?
  • 太陽可以被登陸嗎?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近距離飛掠太陽表面的探測器
    照射在地球表面的光,讓萬物得到生命的滋潤。自古以來,太陽一直都是人類的信仰。而關於太陽的傳說更是數不勝數。正是由於太陽的異常神秘,導致人類迫切地想登陸太陽表面一探究竟。帕克號飛掠太陽2018年11月1日,帕克號探測器完成了首次飛掠太陽的任務,從太陽大氣層外圍日冕穿越而過。當時的帕克號探測器距離太陽的表面僅有2480萬千米。在距離太陽如此之近的情況下,探測器表面的溫度也攀升到了幾千攝氏度。
  • 太陽表面5500℃,地球上有什麼物質能靠近太陽而不被融化?
    眾所周知,太陽的力量非常強大,每秒鐘釋放出的光和熱遠超我們的想像。太陽的表面平均溫度大約為5500攝氏度,核心處的溫度更是高達1500萬攝氏度。很多人不明白,這個溫度是怎麼測出來的呢?又沒法登陸太陽,肯定不是拿溫度計上去測的,而是通過分析太陽輻射得出來的,輻射溫度計不知道你聽說過沒。400~500攝氏度的高溫就足以讓森林燃燒,1500多度的高溫就足以讓鋼鐵融化,5500攝氏度的高溫幾乎能夠融化地球上的一切物質。通常來說,地球上沒有任何物質能夠抵禦太陽表面的高溫。如果地球太靠近太陽,地球表面的巖石都會被高溫融化掉,變成巖漿。
  • 在月球表面倒一桶水,會發生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如果在地球上倒上一桶水,那它只會積在地上,如果是在氣溫比較低的地方,那水就會結成冰,在形態上發生一些變化,那麼如果在月球表面倒上一桶水,其實會發生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那麼究竟是什麼呢?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指引著地球上的潮水漲落,和太陽一起組成了地球的白天和夜晚
  • 圖解:太陽死亡時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大約再過十一億年,太陽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它內部氫燃料的減少,核聚變將從星球內部逐漸轉移到表面。太陽將會變得更亮,而它產生的輻射也會對我們的地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看看那時會是什麼樣子。
  • 地球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的?
    例如,地球是圓的,地球繞太陽運行。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這些想法究竟是多麼具有革命性?我們可以通過在外面散步來證明這一點。 看起來你是走在一個巨大的圓球上嗎?你會覺得自己在太陽周圍的空氣中飛行嗎?沒有!根據你的感官,你能猜出地球是圓的嗎?你是否會感覺到正在繞太陽旋轉而不是繞相反的方向旋轉?
  • 太陽內部什麼樣子?如果有人或者進入太陽中心,是怎樣的經歷?
    太陽內部什麼樣子?如果有人或者進入太陽中心,是怎樣的經歷?古人認為太陽是一個熾熱的火球,是給地球提供溫暖的天體,顯得異常神秘,根本不知道太陽的工作原理和它的本質是怎樣的,在中國古代關於太陽的神話傳說也是非常多的。太陽化作金烏,還出現了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