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講個有趣的故事,在唐朝,來自西域的胡商非常喜歡咱中國的東西,但凡有人給他們來換錢,他們都能火眼金睛辨出來。
在長安城平康坊有座寺廟,叫菩提寺,一代權相李林甫有一次過生日,請寺裡的和尚到家裡贊佛念經。有一回,一位僧人去念經,李林甫很高興,施捨他一具馬鞍,和尚轉手就拿去賣了,賣了7萬錢。唐朝7萬錢大概換做今天也是上萬塊的價值了。
回到寺廟,眾和尚羨煞不已。數年之後,又恰逢李林甫過生日了,家裡又去菩提寺請和尚到家裡贊佛念經。大家很積極的,最終,一位出色的和尚受邀前往。和尚很能說,除了贊佛,他還把李林甫陳贊的頭頭是道,李林甫心裡美滋滋呀。
隨後,吩咐下人拿出一個寶貝,香羅帕蓋著。送到和尚面前,僕人打開給和尚看。和尚一看,wo靠這是啥?黑漆漆的爛木頭一塊嗎?又像個生鏽的釘子,算了算了,先收下。
回到寺裡,和尚夜不能寐,心想,這堂堂宰相不可能蒙我吧。應該也是個寶貝,估計就是我不認識。明天拿去西市問問看。
次日,和尚帶著這個形如朽木的「寶貝」到了西市,人聲鼎沸的西市不一會兒就有來自西域的胡商靠過來問了。
和尚打開帕子,說,給你吧,你看看五百緡合不合適。
胡人笑道:「天啊,你怎麼得到這個寶貝的,請一定要賣給我!」
和尚有點意外,說到:「那就一千塊?」
胡人壓低聲音說:「這可是價值上萬塊的寶貝呀!來,錢給你!」
和尚走之前,問:「這到底是是何物?」
胡人說:「這是寶骨!」
這是故事出自《酉陽雜俎 》。
在我看來,寶骨可能是鯨魚的骨頭或者是一角鯨的牙齒,這類的東西,鯨魚的骨頭在古代是具有收藏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