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漫已經逐漸呈現出了一種崛起的態勢,《一人之下》、《秦時明月》、《刺客伍六七》等無數優秀的作品如雨後春筍一樣,一個個地冒出了頭。但是大家應該很容易就發現一個問題,這些動漫很難做到像日本一些大流量IP那樣周更,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製作、劇本之類的問題都有,但最為關鍵的一點其實是錢。不少朋友在看國漫的時候都有過吐槽劇情中插播廣告或者直播廣告的行為,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動畫組為什麼明知道會有不小一部分人不喜歡,還要進行插播廣告?
原因很現實也很無奈,缺錢。沒錯,就是缺錢。國漫的播放量雖然動輒幾億幾億的,但是變現能力卻和流量有些不成正比。因為國內動漫行業起步較晚,周邊產品和漫畫的銷量其實是不怎麼高的。而國內目前大部分動漫的現狀正是變現能力和流量完全不成正比,很難拉到投資商投資。
因為誰也不願意把錢投到一個可能會賠錢,而且還賺不到多少錢的項目中。那麼國漫就沒有變現能力特別好的IP麼?有,90年代的《藍貓淘氣三千問》。對於這個名字八零九零後的朋友應該都不會陌生,這部動畫可以說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
《藍貓淘氣三千問》的變現能力有多恐怖現在大家可能不太記得了,但是在當年他的連鎖店可是開滿了全國,被估價一千多億。要知道那可不是現在,而是零零年左右的時候。但是藍貓當年的成功方式,如今是很難模仿的。
說實話藍貓的成功固然有管理層決策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年代。藍貓的發行正好趕上了中國剛剛開始引進動畫的時候,那時候動畫還是很新鮮的東西,一經播出就迅速地佔領了市場。而藍貓發現了這股浪潮後,當機立斷的將藍貓免費送往電視臺播出,只要求在動畫播出完之後插播一段廣告。
當時的競爭並沒有現在這樣激烈,而且這種事物也很新鮮,很快藍貓就佔據了全國的市場。遺憾的是最後還是因為某些原因和一位導演的出走,使藍貓不負當年的輝煌。在那之後日漫大批量的湧入中國,而本土的動漫產業又剛剛起步,所以就造成了現在國漫變現難的問題。
不少人都覺得動漫的發展與否並不重要,只是小孩子看的東西,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因為動漫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大的經濟產業,支持國漫的發展其實就是在變相地支持祖國經濟的發展。多年前的那套老思想,拿到現在來用肯定是不合適的。
本期文章就到這裡,喜歡阿倫的朋友可以點點右上角關注,您的贊和支持就是阿倫創作的動力。我是迷人阿倫,帶你走進不一樣的動漫世界。原創不易互相尊重,發現抄襲勢必維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