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音樂人、B站流量擔當;德國、日本音樂大獎,90年代即遠赴歐美日發展的民樂大師;2018年8月,二十餘組在民樂領域各有建樹的音樂人將從全球各地齊聚江南,以「新樂府國風音樂季」之名,通過音樂會、互動工坊、夏日訓練營等多種方式,呈現傳統文化之美。據悉,由十三月文化主辦的這一音樂季將作為揚州市旅遊局牽頭策劃的2018「揚州的夏日」系列文旅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十三月文化和中國唱片總公司共同發起的「國樂復興計劃」系列活動中的一場。
把民樂觀眾平均年齡拉低20歲
2017年揚州的夏日世界音樂季主打世界音樂,令全國各地前來參與的五萬樂迷和家庭見識了烏德琴、手碟、阿拉伯打擊樂、日本尺八、弗拉明戈等不同樂器和音樂門類。在去年大獲成功的基礎上,主辦方十三月文化與揚州市旅遊局、揚州科技生態新城等支持單位深入溝通,將今年的主題聚焦為世界音樂中獨具特色的國樂一枝,強化中國傳統文化,參與陣容囊括了中德日美法比利時多國華裔民樂高手與跨界音樂人,他們的強強聯手共吹東風,更是一次具有國際視野的東風審美的大聚會。器樂類型從二胡、琵琶、古箏、中阮、笙、鋼琴、DJ混音等無所不包,立意從傳統出發,更脫胎於創新,立志把民樂觀眾的平均年齡拉低20歲。
演出陣容裡我們看到非常具有「新樂府」創新氣質的名舞虛和演繹京韻的周俠父子,而一奏器樂派的加入也讓音樂季多了年輕靚麗的風景,剛在熱門節目《明日之子》中亮相的X時代DJ徐夢圓則令人對於電音創新中國古風音樂充滿期待。這都是此次音樂季中脫胎於傳統,保留韻味前提下又具有創新精神的新銳古風音樂人。
由享譽歐美的民樂大家閔小芬、吳巍、徐鳳霞組成的民樂自由即興三人樂團「名無虛」,擅長以擊穿民族、爵士等音樂門類的全新音樂語言跟觀眾交流。作為十三月新樂府致力打造的具有中國韻味的「世界音樂」傳達者,去年完成的《新樂府|名無虛-五行》專輯可謂一張腦洞、眼界全開的力作。今年名無虛在與新樂府的合作中,加入了來自於美國的踢踏舞者、身體打擊樂者Max Pollak,一場「名舞虛」的演出,既能用耳朵聽到琵琶、中阮、人聲、笙、二胡、三弦、古箏、身體擊打的相互輝映,又能用眼睛看到佐於美式爵士踢踏舞、非洲古巴倫巴踢踏舞的肢體於音樂中的流轉,五行六感,更是一種從聲覺到視覺上升到全身感受的一種音樂交流。
剛發完現代融合國風的全新專輯《第一卷·宮羽破》即受追捧的一奏器樂派,由作曲家朱金泰創建,門下匯集了一批精挑於全國各地、演奏技巧高超、熱衷於民樂流行化探索的90後民樂手。他們以東方語言的表達方式,演繹全新的原創國風作品,在都市中追尋真誠、純粹、理想、俠隱、自在的生活態度,被媒體、樂評人評為「中國傳統音樂流行化的方向」。
崔健樂隊鍵盤手、六屆葛萊美獎得主Mindiabair四重奏成員周俠,在此次音樂季中更是有單獨演出和與父親組合聯演的創新京胡《新樂府|京韻》。這張專輯的首演在剛剛落幕的陶溪川宇宙音樂節上受到了文藝青年的大力追捧。值得一提的是,樂隊當中的貝斯是在youtube上有著千萬量級點擊的俄羅斯音樂家Anton Davidyants。
此外,陣容中還有來自臺灣寶島的放風箏樂團、三個人樂團;曾在《中國好歌曲》讓眾導師不知如何評價的民樂創新者楊眾國;中國現今各大音樂節上的紅人——Shtuby(長紅人)。這位擁有瘋狂、興奮、自我標籤的串紅速度堪比火箭的DJ,他所有的SET都是實時LIVE,特雷門琴、電子黑管、還有各種來路不明的小打擊樂,讓人期待會有一場怎樣的顛覆。這次揚州之行,Shtuby將與琵琶吳丹、竹笛夏國興同臺,這也是新樂府廠牌之下多國音樂人跨界民樂專輯的全球首發演出。
「通過國樂復興計劃,中唱集團與十三月新樂府期待能夠倡導民族藝術的新風尚,進而滋養我們國民的德望與趣味。因為盛世最重要的標誌就是禮樂煌美。」談到國樂復興計劃和這一次的國風音樂季,中國唱片集團總經理樊國賓這樣說。
新樂府聯手B站打板破次元壁新國風
「2018揚州的夏日新樂府國風音樂季」時間跨度整個八月,其中8場周末音樂會主打熱衷古風的二次元人群,並選擇了和二次元大本營B站深度合作,在陣容當中也出現了徐夢圓、一奏器樂派這樣的B站流量擔當。早前,名舞虛在北京錄製專輯時,古風音樂人司鼓君、檸露來錄音棚探班與各位大師即興合作的一段視頻也曾在B站上廣為流傳。
提及二次元,宮崎峻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這次的八場音樂會中,曾為宮崎峻巔峰之作《幽靈公主》配樂的著名二胡演奏家賈鵬芳將擔綱8月17日的演出。旅居日本多年的賈鵬芳用二胡去演繹清空而又靈雅的意境音樂,打造出了「浪漫二胡」的音樂概念,改變了二胡只是傾訴悽婉蒼涼情感、或是表達民俗喜悅場景的傳統印象。除了《幽靈公主》,賈鵬芳還曾為張藝謀的電影《十面埋伏》、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日本NHK大型紀錄片《故宮》等電影、電視紀錄片錄製音樂。在日本及歐美地區,他先後發行數十張CD和DVD,累計銷量近200餘萬張,每年在日本舉行數十場個人演奏會,可以說是旅日華人中最獲日本普通民眾認可和知曉的藝術家,此次揚州的夏日古風音樂季的演出,勢必造成一票難求的局面。
音樂會的演出陣容中,還有來自於「東風民樂」重地日本的杵家七三社中、MAHORA(真秀)、C-clays。杵家七三社中是由杵家七三率領的專業邦樂演出團隊,經常和佳館幸之助等藝人合作。他們熱衷於ACG音樂的演繹,在ACG愛好者群體中名聲廣播,對於8月的首次來華,杵家七三也非常期待,將帶來《傷林果》等知名的東方系列音遊代表作。Mahora則是一支匯聚全日本傳統藝能元素的樂隊。Mahora可寫作「真秀」,亦或解讀為「魔法」,樂隊成員希望用洗鍊的和樂器音樂一起締造出「魔法世界」般的感覺。他們的代表作有《名偵探柯南》主題歌、《魯邦三世》主題曲等。C-Clays是以製作東方同人音樂為主的音樂社團,從2004年9月開始至今已有十餘年的歷史,發行過50多張專輯,本次將帶來《The legend of green eys》等代表作。
隨著新生代的成長,二次元生態蓬勃發展,其內部文化元素豐富,又與古風國樂有著天然聯結。以高品質世界音樂製作為導向的新樂府和中國唱片總公司共同發起「國樂復興計劃」,第一時間獲得了二次元大本營嗶哩嗶哩網站的強力支持,在古風文化推廣與粉絲互動方面形成三方互相滲透的破次元壁的探索,試圖填補民樂推廣這個一直被忽略的缺口。這也是新樂府這一傳統文化跨界第一音樂品牌繼【新樂府|戲曲】系列將「戲曲觀眾平均年齡拉低20歲」之後,又一次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大動作,正如十三月新樂府創始人盧中強一直強調的「這是傳統文化內涵傳承的一條好路徑。」
親子音樂嘉年華釋放天性
參與過2017年新樂府世界音樂季的觀眾對於音樂季中以玩兒代教的「新樂府小私塾大師工坊」記憶猶新,一線的音樂家直接來到現場與親子家庭互動,為孩子們服務,現場十分火爆。2018的國風音樂季同樣沿襲了這個傳統,除了參與音樂季的音樂家、音樂啟智培訓的領先者將在8月的每個周末舉辦10場大師工坊,還特別設計安排了阿卡貝拉和古箏兩個主題各五天的夏季訓練營,將這一系列活動升級為「新樂府小私塾親子音樂嘉年華」,親子嘉年華的場地也仍然設立在有「揚州綠肺」之稱的生態科技新城。今年的親子音樂嘉年華仍主打沉浸式全體驗的大師互動工坊設計,能參與、可觸摸、高互動、趣味性等特點顛覆傳統觀演和培訓模式,同時強調親子屬性,家長孩子共同介入,一起「把音樂玩兒起來」。
根據去年的經驗和反饋,主辦方把今年的大師工坊的容量擴大,主題定義為「節奏」,無論是非洲鼓、手碟、箏、鋼琴、人聲阿卡貝拉,各位音樂家將從自己的專業入手,用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說節奏和音樂、生活的關係。去年火爆到加場的鬍子老師劉銳也將再次來到揚州,他的魔法敲擊課把孩子們的身體和日常生活用品作為道具,一起敲打,體驗基礎的節奏律動,在興奮中感受音樂的隨時隨地和無處不在。大師音樂互動工坊是一座奇妙的魔法屋,也是一個培養興趣的奇妙課堂,各種新奇的互動總能捕獲孩子們獵奇的心。
首次引入揚州的兒童阿卡貝拉夏令營請到來自非洲馬達加斯加的世界知名音樂人Kilema,和來自上海阿卡貝拉中心的李星蕾、賴預雲一起,帶領孩子們和親子家庭,通過人聲打擊、身體打擊、唱歌等一系列的有趣的過程來了解人聲阿卡貝拉這一平易近人的和諧的聲音藝術。訓練營還特意安排了小營員每天的成果展示環節。
親子嘉年華的另一個主題訓練營則選擇了古箏。揚州擁有2500多年的歷史,自古就有「千家有女先教曲」的傳統,劉禹錫詩作「清箏促桂十三弦,揚州市裡商人女」所說的也是揚州古箏。此次音樂季的「中日古箏大師訓練營」將由參與音樂會演出的日本古箏演奏家久本桂子、名無虛中的徐鳳霞等展示和分享獨特心得。
作為去年大獲成功的「2017新樂府小私塾親子音樂節」的延續,這次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辦的親子嘉年華可謂一個不容錯失的「音樂天才啟蒙」活動,訓練營和大師工坊也將持續和去年的合作夥伴揚州生活網合作。
「揚州的夏日-2018新樂府國風音樂季」已蓄勢待發,由此次陣容的擴大、影響力的輻射、新老合作夥伴的加盟,不難看出此次操盤手、世界音樂廠牌新樂府的決心與創新。「真正的傳承在於讓年輕人接觸、接受、喜歡並主動傳播,」主辦方十三月文化創始人盧中強說,「通過國樂復興計劃,我希望糾正大家眼中新樂府高冷的形象,民樂的邊界是可以無限打開的;當我們真正打開它的時候,95後、00後、二次元、三次元,一樣會欣喜地發現一個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