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9歲男童羅琪(化名)與馮小華(化名)在電梯廳相遇,竟成了一次致命邂逅。
羅琪被馮小華追趕後騎打,最後機械性窒息死亡。這起發生在11月5日下午長沙雨花區匯成上築小區的命案,讓兩個原本不容易的家庭變得灰暗,受到無法癒合的重創。
在羅琪父親眼裡,兒子打小聰明,學習成績好,在羅家長輩看來,孩子是全能型的「學霸」。
馮小華的父母則為了讓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能堅持用冷飯服藥,怕兒子起疑心,不惜編造謊言,夫妻倆跟著兒子吃了9年的冷飯。
直到今年春天,馮益(化名)夫妻感覺兒子馮小華已康復,不再往冷飯裡拌藥。
羅琪遭遇馮小華的19分鐘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兩者有著怎樣的人生?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11月9日走進兩個家庭和辦案單位,試圖還原在這起悲劇事件裡的人物畫像。
事後5天後,羅琪媽媽始終不願相信兒子已經離開。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蔣格偉 圖
9歲的全能「學霸」
長沙匯城上築小區,位於雨花區雅塘村的一角,是一幢有10年房齡的次新小區。這塊原來是某國企的單位房,老房子沒拆遷,就在周邊蓋起了商品房。
由於地處城中心,老房子裡有不少租戶。
2010年出生的羅琪,約1.3米的個頭,打小聰明活潑。
9歲男孩羅琪生前照片
羅琪一家來自新化縣石衝口鎮大團村。在他出生後不久,爸爸媽媽就從老家來到長沙,夫妻倆一開始靠打零工維持生活,「想著省會城市的教育條件應該比老家好,我們都沒讀什麼書,希望讓孩子多讀點書」。
羅琪爸爸說,孩子上小學後,他們就從棚戶區的出租屋搬了出來,咬牙租了現在的匯城上築小區老房子14棟的頂樓一套三室一廳房子。儘管每月房租要花掉他一半的工資,但夫妻倆認為值得。
澎湃新聞記者在這套出租房裡看到,房內外都破舊簡陋,電視機和冰箱、家具都是老舊的。客廳的牆壁上,羅琪從幼兒園一直到四年級獲得的十多張獎狀,儼然成為了這個艱難家庭的驕傲。
羅琪獲取的獎狀
開始讀書後,羅琪成了羅家長輩們眼中全能型的「學霸」:跑步第一名;文化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兩名,數學計算機能力競賽特等獎、「雅思」好少年、故事大王、學習標兵、詞語小達人..........
羅琪班主任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對羅琪評價很高,愛學習、很自律。自習時間,經常看到他安靜地坐在位子上看書,是班裡為數不多的能「坐得住」的男孩子。今年9月開學,羅琪剛被推舉為體育委員,體育王老師覺得他很好學,會為了喊好口令特地來討教,「他是那種有些調皮,但能收得住的男孩子」。
在匯城上築,羅琪有一個最好的朋友,女孩童敏(化名)。兩人從一年級開始同班,每天結伴上學,雷打不動。總是羅琪走到童敏住的單元樓下,喊「童敏,童敏」。
這一天也不例外。
11月5日,羅琪如平日一般,回家吃中餐。飯間,他告訴爸媽,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又考了班上前三。羅父說,慢慢吃,成績重要,身體更重要。
13點27分左右,羅琪吃完中飯,下樓向童敏所住的5棟走去。
拒絕服藥的「武瘋子」
馮小華,1989年出生於河南安陽市滑縣的一個偏遠農村。事發時,身高1米8,體重200餘斤。
他生命裡的前19年,精神方面無異樣,直到2008年。
這一年秋季,讀高三寄宿的馮小華突然電話給在家務農的母親,希望母親能來學校把自己接回去,因為班上兩個同學打架,雙方都希望他出面證明是對方先動手,不知道該怎麼辦。
母親隨後趕往學校,經班主任證實,馮小華向母親講述的事子虛烏有。母親追問馮小華,他說晚上睡不著,耳朵裡時而有「知了聲」,時而「有人和他說話」。
班主任告訴馮小華母親,孩子最近老一個人發呆,上課走神,建議帶回去看醫生。
此後,在北京工地打工的父親馮益趕回老家,帶著馮小華去治療「耳鳴」。先是到了滑縣縣城一個醫院治療後未見好轉,後轉到臨近的延津縣某衛生院治療。
2009年,馮小華身體出現好轉,來到父親所在的北京工地打工。在起初的幾個月裡,兒子打工很賣力,每個月都會將工資交給父親保管。
一次偶然機會,馮益聽到工地同事私下議論其兒子「腦袋有問題」。兒子堅稱自己無病,馮益不放心,帶兒子回到了家鄉。
回家後,經人介紹,馮家拿出了家裡積蓄12萬元作為禮金和婚慶開支,給兒子娶了一個本縣的姑娘。起初,兩人關係融洽,一年後矛盾開始產生。夫妻經常吵架,甚至動手。鬧得最兇的一次,兒媳住回了娘家。
馮小華去嶽母家接妻子,卻獨自回了家。回家後,要麼把自己關在房間喃喃自語,要麼就獨自出門。每次都被馮益騎摩託車找回。
談到兒媳,馮益不悅,「結婚花了12萬元,連摩託車都是買的3800元的,結婚證沒有打,在馮家住了一年就回去了。」
兒媳每次來馮家取物件回娘家,馮益總躲出門。後來,兒媳不再來了,馮小華再一次變得不正常。馮益夫婦介紹,2010年馮小華兩次在河南省一家精神病醫院就診,一次4個月,一次2個月。這一次,馮益知道兒子得的病叫「精神分裂症」,並不是「耳鳴」。
約2012年末,父母帶著兒子來到長沙,投奔本科畢業後在長沙工作的女兒女婿。
馮益夫妻從2010年兒子第二次出院後,每日按醫生叮囑給他吃藥,而兒子堅稱自己病好了,拒絕再服藥。
為了讓兒子堅持吃藥,馮母編了一個謊言稱自己腸胃怕燙,只能吃冷飯。真相是,兒子所服精神病藥只有拌在冷飯裡才會有療效。
這個「謊言」持續了9年之久。馮母每次提前把飯煮熟,連鍋放冷水裡降溫,等飯涼了給兒子盛出一碗拌上醫治精神病的藥物,端給他。
怕兒子起疑,馮益夫妻跟著兒子吃了9年的冷飯。
直到2019年春天,馮益夫妻感覺兒子已康復,不再往兒子冷飯裡拌藥。
馮益說,在河南滑縣和長沙,他均未到相關部門登記過兒子有精神病史。在長沙這些年,每個月千元藥費都是靠開「摩的」和打臨工來維繫。
10月30日,馮益帶著妻兒從常德市打短工回到長沙。在長沙嶽麓區女兒家新房內住了一晚後,考慮到和女兒一家住一起擁擠,11月1日,他帶著妻兒搬到女兒在事發小區的小房子住。
11月5日約12點30分,午餐後。
馮益要騎電動車去換電池,老伴搭他的順路車出去找下工作。臨出門,夫妻倆叮囑馮小華,「我們沒有帶鑰匙,你在家待著,別出去。」
但馮小華還是獨自走出了家門。
生死19分鐘
11月5日下午13點30分,羅琪來到童敏所住的小區5棟電梯廳。
此時,馮小華從5棟姐姐家出來,手持一把長約20釐米的改錐,乘坐電梯下到電梯廳,與羅琪相遇。
馮小華與羅琪相遇的電梯廳
小區監控顯示,羅琪從電梯廳跑出,馮小華手持改錐追趕。羅琪拼命往電梯廳前坪跑,試圖跑過前坪的左側臺階,向小區的主幹道逃跑。
電梯廳裡的監控並沒有接入小區監控系統,在電梯廳相遇的幾十秒到底發生過什麼,成了命案的關鍵之一。
羅琪絆倒在上臺階後的主幹道左側,被追來的馮小華騎在身下。監控顯示,因為羅琪絆倒地方,正前方有一輛小車停靠,倒地的右前方約20米的監控裡,只能看到馮小華赤腳和一側背影,而在監控裡只能看到羅琪的雙腳。
羅琪在逃跑過程中在臺階上絆倒
視頻裡,馮小華用手快速捶打著胯下的羅琪;羅琪雙腿掙扎,不到90秒,停止了掙扎。
羅琪被毆打致死的地點(靠近鐵桿蠟燭處 )。
小區監控顯示,從羅琪絆倒後被騎打的近90秒內,現場無路人經過。
羅琪被毆打地約20米外的監控攝像頭
11月9日下午,辦案民警向澎湃新聞介紹,13點33分左右,開始有路人經過;13點36分,長沙市110中心接到第一個市民報警。
報警市民稱,「現在在雨花區匯成上築小區內有大人打小孩,不知道是不是父親教訓兒子。」
110接線員根據第一個報警市民提供的信息,簡單記錄後錄入系統,註明「三級警情,不需要派救護車」。
約13點37分,案發地轄區的雨花亭派出所接到平臺報警,派出兩名民警於13點49分到達案發地。
緊接著,110中心又接到7個市民報警電話,說「小孩好像被瘋子打死了」。
110中心接線員預判警情升級,由最初預判的一般治安案件可能轉變成刑事案件。雨花亭派出所增派兩人於13點59分到達現場。
9日下午2點半左右,澎湃新聞記者與警車重走當日雨花亭派出所民警處警路線,經過4個紅綠燈,耗時13分鐘。
在民警到達案發現場之前的致命19分鐘備受關注。
李先生是小區裡負責外牆裝修的工人。他自稱是到案發地的第二人。他工作的位置距離事發地點約40米,發現有小孩被騎打。他趕到現場時,羅琪的舌頭伸了出來,臉色慘白。
李先生試圖怒吼鎮住馮小華,未果;又欲上前推開,反而被馮小華手中對著他揮舞的改錐鎮住。
李先生向工友求援手。工友帶來木棍和防墜網,欲將馮小華制服。
「起初兇手比較安靜,人多後,變得狂躁起來,嘶叫,揮舞手中改錐。我們試圖靠近,兇手拿改錐朝自己胸口捅。」李先生回憶,看小孩已經死了,若強行上,可能造成兇手自殘,我們也有麻煩;不是不去救,是已經晚了。
小區保安辯稱,當時在離事發地250米遠的保安亭,發現後,看到馮小華手持改錐,途中折返取網,耽誤了時間。
有案發時現場居民表示,以為是父親教訓兒子;也有的說現場多數是60到70歲的老人,面對身強力壯持有兇器的兇手有心無力,只能撥打110,或是就近求援。
處警民警向澎湃新聞證實,到達現場後看到案發現場有防墜網和數根木棍。
嫌疑人稱「要保護好寶劍」
案發時,馮益接到女婿電話稱兒子在小區內打人,他匆忙騎電動車從維修店趕到小區案發地。
13點49分,看到現場情形的馮益從電動車上跳下,衝上前將兒子手中改錐奪下,在小區保安和圍觀群眾的合力下,才將馮小華架開按倒在地。
「被按倒後,不少圍觀的人上來踢他,我用身體護著,還挨了幾腳踢。」馮益回憶,兒子被制服後,很多圍觀群眾叫嚷著,「打死這個瘋子」。
幾乎就在同時,羅琪父母也趕到了現場。
馮小華被四名處警民警直接帶到了雨花分局的執法辦案區。11月9日,@雨花公安 通報稱馮小華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手中拿著改錐,比劃著,突然腦海裡有個聲音告訴他,這個就是馮家的傳世寶劍,他要保護好寶劍,那男孩想要搶走寶劍,他要和他比試,捍衛家傳寶劍........」這是馮小華被抓後,唯一一次情緒稍微平穩時,向辦案單位交代的自己「追殺」羅琪的動機。
警方人士介紹,作案動機尚不能確定,現在馮小華情緒仍不穩定,被抓後,他一直不願吃飯,見人就吐口水。
被抓後的馮小華有攻擊性,靠近辦案單位的官方人士說:給他戴上手銬後,只需雙手用力掰,手銬被其掰變形;木質的問訊椅子,馮小華雙手使勁向上撞擊,椅子就壞了。
為了讓馮小華儘快平復情緒,警方已邀請多名精神疾病和心理專家對其作治療和心理疏導,情緒穩定後,才能做系統的精神鑑定,警方人士稱。
馮益夫妻不解,此前兒子病發從未有過攻擊性,為什麼要對一個小孩如此殘忍。
「如果可以用我們夫妻和兒子三條命換那個男孩活過來,我們願意三命換一命。」馮益說,他們夫妻一直希望能到死者家裡磕頭認錯,但又擔心自己被打,老伴會無人照顧。
馮益說,雖然家裡沒有什麼錢,但是他們夫妻今年才54歲,願意去打工掙錢,盡最大能力來賠償死者一家,這樣自己良心才能好過點。
羅琪爸爸表示,他們一輩子都不想再見到兇手和他家人。
羅琪死後,媽媽崩潰了,三天未進食,抱著兒子遺像,說要哄兒子睡覺。
丈夫為了減少妻子睹物思人的痛,偷偷將貼在牆壁上的羅琪照片和獎狀收了起來,妻子發現後瘋了般的找出來,一張張貼回原處。
11月9日上午10點,羅琪爸爸更新朋友圈狀態,對從長沙雨花區至街道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表示感謝。
他告訴澎湃新聞,自己沒有精力處理事件以及應對外界關注了,已全權委託政府進行處理,他們相信政府。
命案發生後,馮益夫妻起初還住在小區內,後來記者多了起來,從早上開始到次日凌晨2點多,都有來敲門要求採訪的。馮益就帶著老伴住到了附近的招待所,夫妻倆說不能再住到女兒新房子去了,擔心這件事太惡劣會牽扯到女兒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