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未來物聯網新能源——紙基電池

2020-11-28 電子發燒友

盤點未來物聯網新能源——紙基電池

胡薇 發表於 2018-09-11 17:46:17

現在,科學家們將細菌融入紙基電池中,已經可以為幾十億的傳感器和設備造出廉價、持久的能源了!那麼,這是一種怎樣的神奇科技?一起往下看吧!

圖:Photo: Seokheun Choi

最近,列印紙一下子火了。至少,在電子設備和電池業界火了。

從可吸收醫療設備、到智能交通所需的傳感器,所有設備都需要能源,導致了微型電子設備和電池的爆炸式增長,從而也推動了設備設計方面的創新,並帶來了人們,對於環境影響的憂慮。

據估計,未來5年內,可能會產生超過500億臺電子設備。許多設備的生命周期很短,這些設備的廢棄,必將導致問題。

關於紙電子

紙電子能為電子工程師提供靈活、持久、環保、廉價的優勢,而且擁有良好的機械性、介電性、流體性。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副教授Seokheun Choi、及其同事,創造了一種紙基的一次性電池,依靠細菌產生電流,並且由細菌在電池生命結束時吞噬電池。

作者在Advanced Sustanable System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寫到,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能提供極高的能量密度,而且重量輕,能集成到軟性基質中。

但作者還指出,鋰離子電池由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製造,而且通常包含有毒物質,這些物質的製造過程,需要大量能源,並可能對環境造成破壞。

其他能源獲取技術,如太陽能電池、納米發電機、熱電發電機,都包含大量不可再生、且不可降解的重金屬和高分子聚合物。

Choi認為,通過某種複雜的工藝,常見的列印紙,可以提供更持久的解決方案。

利用創新的工程技術控制紙纖維,控制其平滑度和透明度,可以帶來一系列應用。將紙與有機體、無機體和生物體組合,可以在工程上,創造更廣泛的可能性,使得紙張成為下一代電子設備的可靠的基礎。

Choi的研究,是國家科學基金會的30萬美元資助的一部分,主要研究方向是在紙張中注入細菌,使其產生電流的同時將電池降解。

第一次研究成果報告,發表於2015年,團隊創造了一個紙基電池。最新的研究成果,於8月19日的第256屆美國化學學會全國會議上發表,描述了生物電池的激活方法、以及延長其保存時間的方法。

他的報告還解釋了,如何向沒有電力供應的地方,按需輸送電力,以點亮一個二極體燈泡和一臺電子計算器。

實驗過程

在實驗室中,基於細菌的電池,利用呼吸將有機物質中存儲的生物化學能量,轉化成生物能。該過程涉及到一連串反應,通過一種能夠輸送電子的生物分子系統,將電子輸送到作為陽極的終端電子接收器上。

為了製造電池,研究團隊將冷凍乾燥的「產電菌」(exoelectrogen)放到紙上。他們解釋說,產電菌是一類細菌,能夠將電子搬運到它們的細胞外。電子通過細胞壁,與外界的電極接觸,從而驅動電池。

為了激活電池,研究團隊加入水或唾液,以激活細菌。在實驗室中,這個微生物電池,能產生最大4µW/cm2的能量,電流密度為26µA/cm2,Choi認為這個結果,要比之前的紙基微生物電池「有顯著提高」。但即使如此,能量效率依然「很低」,至少在目前來看,限制了它的應用範圍。Choi說,為了能夠商用,能量和電流密度,至少還要提高大約1000倍。

Choi說,「使用紙作為設備基質的美麗之處是,只需簡單地疊放或摺疊,就能造出串聯或並聯。」也許摺紙技術能派上用場。

目前紙基電池的保存時間,大約為四個月。Choi說,他最新的紙-聚合物混合生物電池能夠在水中降解。

Choi和他的同事,並不是研究紙基電池的唯一團隊。2017年,來自西班牙、加拿大和美國的一個研究團隊,描述了一種,不使用金屬的氧化還原電池,能用於便攜的一次性應用。

他們的纖維素電池,運行了100分鐘之後,就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了,該過程類似於堆肥的原理。Choi說,這種方式可能存在的缺點,是電池的降解程度,取決於土壤的條件。

Choi目前正在努力改善條件,以增加乾燥細菌的存活時間和性能,從而帶來更長的保管時間。他還為電池申請了一項專利,並在尋找工業合作者,進行商業化。

評論:從原論文的摘要來看,這篇論文的主要貢獻,就是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可降解的紙-聚合物,作為紙基電池的基質,從而提高紙基電池的性能,並且提高電池的性價比。

物聯網的確是一項可能的應用方向,但至少目前來看,這篇論文帶來的成果,並不像新聞所稱的那麼轟動。

不過,這個研究方向,的確是個有應用前途的方向,如果像論文作者說的那樣,能夠實現性能提高1000倍、並且將製造成本降低到可接受的範圍,那麼作為物聯網的能量來源的前景不可估量。

要知道,200年前,伏打(Alessandro Volta,義大利物理學家)發明電池的時候沒有人想過今天的電池甚至能夠驅動汽車。今天我們也無法想像幾十年後的紙基電池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不論如何,我認為可降解是紙基電池最大的優勢,畢竟,是時候考慮科技、環境與人類的關係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對話新能源|富鋰錳基電池會是未來鋰電的發展主流嗎?
    作者:郭晁昕對話新能源目前,電動汽車面臨續航裡程短和安全性不足等問題。因此,研發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是動力電池未來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富鋰錳基材料電池就應運而生。然而,富鋰錳基電池會是未來鋰電池的發展主流嗎?
  • 8分鐘充滿85%,石墨烯電池量產實裝將改變新能源汽車未來?
    隨意舉幾個例子,四川的新金路集團據稱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聯合開發電池級石墨烯技術,已通過成果鑑定。東旭光電去年發布石墨烯基叉車鋰離子電池新產品。大富科技布局石墨烯全產業鏈,擁有石墨礦,投產了年產30噸薄層石墨烯量產線。這其中有哪些能夠最終推向市場並獲得商用的成功,我們依然不得而知。
  • 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用室內照明光線為物聯網設備供電
    物聯網(IoT)使得物體之間可相互通信和感知,因此一度被譽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的「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據估計,到2025年,約750億個物聯網設備將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物聯網設備大部分位於室內,要廣泛安裝這些設備,就需要設備變得「自主」。也就是說,它們不再需要電池或者電線連接電源來維持運行。
  • 首款商業化石墨烯基大動力電池發布 新能源汽車普及在望
    9月10日,東旭光電攜其子公司碳源匯谷發布了首款石墨烯基叉車鋰離子電池新品——「烯王」大動力電池。東旭光電副總裁、碳源匯谷董事長馮蔚東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石墨烯基的大動力電池和普通的鋰電池不一樣,它能夠直擊現有動力電池充放電慢、循環壽命短等痛點,在汽車領域具有可持續延展的未來,東旭光電首先選擇叉車鋰電領域,只是作為一個應用突破口。
  • 盤點2016全球最具創新的10大物聯網產品
    在2016年的科技大潮中,各式各樣的智能產品在各個領域裡層出不窮,而物聯網在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觸角無處不在,與人工智慧(AI)並稱為「改變人類未來的兩大技術」。世界上最頂尖的科技公司包括谷歌、微軟、亞馬遜、IBM等都不惜花費重金在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與開發中投入巨資,積極布局各個市場細分領域。
  • 物聯網——你要的未來,先從南孚傳應物聯電池開始
    物聯網對於眾多企業來說是一個很熱也很有前景的產業,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現在也許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聽過但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或許舉例說一下,你會更加明白。在車聯、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醫療等眾多場景下,物聯電池註定是一個專業性、多場景、多化學體系的電池產品解決方案,這也正是南孚的優勢所在。我們來看看南孚物聯傳應電池具體有什麼亮點吧。
  • 廣汽埃安發布電池「黑科技」,石墨烯基電池是真的石墨烯電池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電池技術也不斷的向前更新迭代。在當前電池技術領域面臨的最大的兩個難題——大幅提高續航裡程與快充技術!在當前電池技術在NEDC續航測試中已突破700KM,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兩大龍頭特斯拉和比亞迪,分別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在續航能力上也相差不多,其他方面也各有千秋!但在充電技術與國內充電樁建設與分別情況上看,依然還是個瓶頸!
  • 利用紙基生物燃料電池為一次性電子產品供電
    找出一種合適的方法來替代鋰離子電池的時機到了嗎?CWnedncJules Hammond:BeFC成立於2020年初,是從SATT Linksium公司剝離出來的,總部位於阿爾卑斯山中心的格勒諾布爾。我們的願景是利用紙和酶來發電,為低功耗電子產品提供可持續及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
  • 新型太陽能電池可以為物聯網設備獲取室內照明
    為了減少浪費,研究人員正在設計新型太陽能電池,可以從我們已經使用的室內燈中獲取能量。當今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晶體矽在燈下的性能不如在烈日下。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材料等新興替代品在將人工照明轉化為電能方面的效率可能會大大提高。來自義大利、德國和哥倫比亞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專門用於室內設備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新能源汽車行業專題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非碳材料主要包括過渡金屬氧化物、氮基、硫基、矽基和其他新型合金材料。理想的負極材料主要作為儲鋰的主體,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負極材料較正極材料來說價格更穩定,技術路線主要集中在碳材料負極。
  • 富鋰錳基動力電池將有望成為未來鋰電必然趨勢
    打開APP 富鋰錳基動力電池將有望成為未來鋰電必然趨勢 發表於 2018-01-09 15:38:33 道路曲折的富鋰錳基動力電池終於也將迎來前途光明的的未來,新一代300-400Wh/kg動力鋰電池,是未來鋰電的發展主流,行業對於新一代高容量正極材料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
  • 誰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未來發展的趨勢?
    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在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呈全面出擊之勢,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而在2018年車市寒冬年,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一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在2019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9萬輛和79.3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1.6%和32.0%。
  • 窄帶物聯網標準正式凍結,看NB-IoT數據傳輸測試
    窄帶物聯網標準正式凍結,國內運營商重點布局以及設備製造商的強力推動……自此,物聯網規模化商用邁入了快車道。 然而,與傳統的智慧型手機類似,基於NB-IoT技術的物聯網設備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同樣會遇到諸多挑戰,有些是類似的,而有些卻不同。
  • 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 誰是新能源的未來
    氫能源被認為是未來社會核心能源的理想資源,氫燃料電池與純電動是新能源卡車的主要技術路線。國內新能源卡車市場中,純電動卡車是當前的主流技術路線,但在相鄰的日本,氫能源是主流技術路線,那麼兩種技術路線的新能源卡車,誰才能代表新能源卡車的未來?
  • 新型太陽能電池,為物聯網設備收穫室內照明的電能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設計新型太陽能電池,如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從我們正在使用的室內燈光中收集能量,以供這些創新的室內設備供電,並減少電池的浪費。來自義大利、德國和哥倫比亞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專門用於室內設備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最近的測試中,他們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在200lux(典型的家庭照度)下提供了超過20%的功率轉換效率,這大約是多晶矽室內效率的3倍。
  • 固態電池帶崩了新能源
    回顧一下動力電池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發展史,就能略知一二:目前動力電池的技術路徑除了磷酸鐵鋰、傳統三元鋰和固態電池之外,還有氫燃料電池、鉛酸電池等等。新能源汽車最初打入市場的時候,採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這種能量密度較低但安全性好技術路徑成為「初代」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首選。
  • 胡健:固態電池、富鋰錳基電池等將引領動力電池新方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第五屆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新能源鋰電材料大會7月13日在寧波開幕。上海有色網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健在論壇上表示,國內新能源行業應從粗放式發展走向謹慎性投資。謹慎性投資包含成本優勢、技術驅動、順勢布局等方向。
  • 革命性突破,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核心技術盤點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且不說頻繁上市的新能源汽車,讓用戶從未有如此豐富的選擇空間,而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發展,更是其發展的關鍵。那麼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容忽視的核心技術呢?請看我們帶來關於新能源技術的乾貨。
  • 河東居民免費更換物聯網智能燃氣表
    近日,一張關於更換物聯網智能燃氣表的通知張貼在東新街道滄浪西裡小區內隨後,來自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陸續上門,為這裡的412戶居民更換新的物聯網智能燃氣表。據介紹,物聯網智能燃氣表是一款基於移動運營商物聯網專網,實現數據遠傳及控制的燃氣計量器具綜合管理平臺。用戶通過手機掃描燃氣表上張貼的條碼與燃氣表直接聯繫起來,獲取用氣數據方面的一系列查詢服務,無需入戶抄表。
  • 未來汽車將至:突破電池動力瓶頸 新材料革命改寫行業版圖
    突破電池動力瓶頸提升新能源車續航裡程,如何增加電池動力是一個久攻不破的硬堡壘。從第一代鎳氫電池和錳酸鋰電池,第二代磷酸鐵鋰電池,到目前廣為採用的第三代三元電池,電池續航能力似乎一直無法突破電池材料天然的天花板。有材料顯示,現有體系的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基本上很難突破300Wh/kg,很難滿足未來動力電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