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冬天溫暖夏天涼爽的房子——窯洞。很多網民說,即使炎熱的夏日外面是40高溫,窯洞也很涼爽,晚上睡覺也要蓋上被子。否則容易感冒。
窯洞是我國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廣泛分布於陝北、陝西、隴東、寧夏南部、豫西等窯洞,被稱為天然空調房。
在黃土高原原面保存完好的平坦地區,挖正方形或矩形平面的深坑,沿著坑壁挖窯洞,稱為坑窯或中庭窯。這段時間的生活被描述為「爬山沒有人,進城也沒有村莊,平地上有做飯的煙,突然聽到雞狗的聲音」。
為什麼窯洞可以冬暖夏涼?地下溫度變化與地表之間存在相位差。也就是說,地下溫度的變化在時間上要落後於地面。直觀地說,土壤的熱傳導能力不強,所以地表溫度的變化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傳遞到地下深處的土壤。土壤層越深,這個落後的時間也越長。
冬天地表溫度低於平均溫度,所以夏天地表溫度高於全年平均溫度,那裡仍然感到冬暖夏涼。窯洞就是利用了土壤熱傳導的這個性質。
另外,根據科學研究,還有資料可以證明,在3米深的地下,一年中最溫暖的時間比地面晚76天,最冷的時間晚108天。
一般來說,地下0.5米以下的晝夜溫差基本為零,一天內溫度保持在日平均溫度,9m以下基本保持年均溫度,溫度的波動已經不太明顯。巴黎天文臺的地下室裡有一個溫度計,在28米深的地方放著一隻拉瓦錫,兩百多年過去了,這個溫度計始終是11.7,一點也沒變。
這就是為什麼土穴越深,保持恆溫的效果越好的原因。所以我們要佩服古人的智慧。但是我們現在住在高層建築裡,只能用現代科學技術保持溫度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