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熱帶照葉林附近的「奇怪」植物!

2021-01-08 宇宙探索百科

亞熱帶是指熱帶的南北地區到溫帶的邊緣。它的氣候具有熱帶和溫帶的過渡特徵。大致有3種類型:溼潤亞熱帶森林氣候、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沙漠氣候。由於氣候的不同,這裡有不同的植被和植物。

照葉林不同於熱帶雨林

所謂照葉林,是亞熱帶地區的重要森林之一。那裡冬季溫暖,夏季溼熱;最冷月平均氣溫約20℃,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27℃;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最多,冬季較少,但無明顯乾旱,空氣溼度相對較大很高。在這種氣候下,森林裡的樹葉在冬天不會掉下來。由於空氣溼度大,光照不強,而且葉子是多面向光源照射,從而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稱為照葉林。

照葉林與熱帶雨林不同:森林裡的樹木相對簡單。熱帶雨林沒有板狀的根,樹葉也沒有滴水點(熱帶雨林的菩提葉有一個很長的滴水點,在大雨時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防止雨水停留在樹葉上);莖上沒有開花(熱帶雨林中的榕樹都有莖花,波羅蜜的花果長在主幹和大枝上)照葉林中雖然也有不少藤本植物,但極難見到大藤本植物,藤莖直徑很小,不能「爬'到大樹的樹冠上去,多半在樹下生長;另外,大樹上的附生植物也很少。

植物學家發現,森林中的樹木大多是樟科植物,如樟樹、肉桂、殼鬥科植物,如櫟、青岡、青岡(山毛櫸)等。有許多山茶和木蘭科植物。它們的葉子很大,尤其是在茶花的頂部,它是明亮和有光澤的(就像月桂科和殼鬥科植物一樣)。葉子上有厚厚的蠟層,可以反射陽光。

此外,還有許多裸子植物,如松樹和冷杉,這也是光葉林的重要特徵之一。這些裸子植物中最突出的是北美的紅木、香榧和杉木。它們的葉子扁平而光滑。針葉像被子植物的羽狀複葉一樣排列在樹枝上。樹枝垂直於光線。還有一種裸子植物,有鱗狀的針葉。整個枝子像一片長葉子,垂直於光,像北美的北美香柏和北美產的異葉香柏。

我國照葉林世界第一

我國照葉林分布在長江以南(有些地方可以超過長江),包括華東和中南部等地

該區殼鬥科植物最多,其次是樟科和木蘭科植物,針葉裸子植物較多。除上述樹種外,還有杜鵑科、茜草科、冬青、大戟科、桃金孃、野生牡丹等植物。

在這些林地中,亞熱帶森林的特徵非常明顯。森林下面有許多蕨類植物。比如湖南馬尾松林下蜈蚣草成片生長,有的地方竹子多。

我國的照葉林與日本南部的照葉林非常相似。

美國照葉林有「樹王」

美國有許多殼鬥科植物,如櫟屬、山毛櫸屬、木蘭屬和多種裸子植物。其中,紅杉和巨冷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樹種。

巨杉被稱為「世界爺」。紅杉外觀雄偉,最粗的紅杉樹,主幹直徑可達4米。在其主幹上打洞,可行汽車。紅杉是孑遺植物,有活化石之稱。在過去,它是廣泛分布的。後來,大部分被冰川摧毀,現僅存於美國加州離海岸不遠的地方,

間斷分布例證突出

我國南方許多城市栽有大花玉蘭(又名洋玉蘭)。大花玉蘭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常綠,葉橢圓狀,厚革質,有光澤。我國的大花玉蘭自美國傳入。

大花玉蘭與我國的玉蘭為同科同屬植物、屬於屬的間斷分布(有些種分布於亞洲,有些種分布於美洲),它們被太平洋隔開。為什麼會這樣?有學者分析,以前亞美相連的地方在今天的白令海峽,亞洲的物種可能通過這個地方(後來的陸地)分布到美洲;後來,由於海峽由陸地變為海洋,美洲的物種與亞洲的物種分離,新物種獨立發育。雖然它們在形式上不同,但它們是相關的。

又如,木蘭科鵝掌楸屬植物有兩個種,一種在東亞,另一種在北美。前者叫鵝掌楸,後者叫北美鵝掌楸。雖然它們非常相似,但葉子和花是不同的。這也是該屬兩個物種不連續分布的典型例子。科學家們已經將這兩個物種雜交並培育出新的物種,這些物種目前已經在我國成功引進。

非洲大洋洲也有照葉林

非洲的照葉林主要分布在加那利群島和馬德拉群島。雖然森林面積很小,但典型的樹種是月桂和鱷梨。森林下面有許多灌木,林子下面有多種灌木,其葉多為革質。此外,還有藤本植物和蘚類植物。

大洋洲的照葉林則比較特殊。

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桉樹林,有數百種。其中,最高的桉樹高140米,遠遠高於巨型美洲冷杉。桉樹的葉子很硬,大部分生長方向不是面向太陽,而是幾乎平行於光線,這是因為樹葉與光線的角度不成直角,這樣可以減少被強烈陽光灼傷的機會。

除桉樹外,澳大利亞照葉林中還有非常多的蕨類植物,如樹蕨類。豆科金合歡也較多。此外,還有稀存的木本菊科種類。

在紐西蘭,光葉林中有許多針葉樹和柏樹,其中最著名的是羅漢松屬。針葉樹和柏樹有寬大的葉子,被子植物有更多的雙子葉植物,有成百上千的雙子葉植物,它們都是革質的、光滑的、橢圓形的,森林下面有更多的木質蕨類植物。

地中海是個怪地方

亞熱帶植物種類繁多。歐洲和非洲的地中海地區非常特殊。它的氣候夏天乾燥,冬天多雨。它被稱為乾燥夏季的亞熱帶氣候。一年降水量400-600毫米,集中在冬季,夏季幾乎不下雨。最熱月夏季平均氣溫22~28℃,冬季平均氣溫5~12℃。陽光充足,即使在多雨的冬天,也有許多晴天。這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

在這種典型的地中海氣候中,形成了典型的地中海植物。例如,我們熟悉的橄欖來自地中海地區。由於地中海氣候區與橄欖生長分布區一致,故又稱「橄欖油氣候」。

由於氣候乾燥,這裡的樹木既不茂密,也不高大;既沒有附生植物,也沒有藤本類植物,林下有許多常綠灌木,生長茂密。此外,還有許多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大部分是鱗莖、球莖和根莖,它們是適應乾旱氣候的結果。由於冬天暖和,這裡的植物一般不落葉,只是葉子變得又硬又厚。這些地區的植物葉子完全是暗灰色的。葉子下面的氣孔都浸沒在葉子裡,以免水分過度蒸騰,所以即使在旱季,植物也不會落葉。這種現象與葉林的特徵完全不同。

這一地區的植物有許多特殊現象:一些植物的葉子退化變小;莖綠色,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許多樹木由於冬季溫暖多雨,沒有芽鱗(不必依靠芽鱗抗寒);許多植物能分泌揮髮油,使自己被油蒸氣包圍,從而減少自身水分的蒸發。植物抗旱的本領真是很奇妙。

地中海的硬葉植物

由於地中海地區的特殊氣候,地中海南北海岸分布著許多耐旱植物。硬木植物軟木櫟分布於地中海西部的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刺櫟分布於地中海東部的克裡特島和賽普勒斯。

地中海地區也有針葉林,松樹種類繁多,如松樹、阿列波斯樹和黎巴嫩雪松。後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園林植物之一。此外,地中海地區還有許多硬葉灌木,如黑鉤葉(杜鵑科)、夾竹桃等。

在法國南部,有許多低矮的灌木,如櫟樹,其高度不超過1-2米;有許多樹枝;葉子非常堅硬,邊緣有不規則的硬刺;堅果有一個長的部分暴露在殼外,殼外有濃密的毛;它被稱為硬葉植物的典型代表。

在西班牙,有很多種薰衣草,葉子窄小,花藍紫色,小而多。

巴爾幹半島也生長著許多有刺的灌木,如豆科植物刺葉染料木。

此外,在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區均有硬葉灌木植物,特別是非洲好望角地區,為天竺葵的原產地。

幹荒漠檀物之奇

亞熱帶中有乾枯荒漠,那裡生長的植物十分奇特,主要是一些超旱生的灌木和半灌木植物。

沙漠地區氣候乾燥,降雨量少。年降水量不會超過250毫米,大部分在150毫米以下,甚至只有幾毫米。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40℃,撒哈拉沙漠最高氣溫69~74℃。

南非沙漠中有許多特殊的植物,百歲蘭。在南緯23。以北沿大西洋沿岸分布。這種植物的樹幹可達4米,外露部分只有20釐米,有兩片條形葉,葉長可達3米,葉片壽命可達百年。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種曇花一現的菊花(短命菊)。這種植物短而多分枝。它是草本植物,有許多花冠。當氣候潮溼時,這種植物的果實能迅速發芽,長成一株,開花結果,其生命周期一般不超過一個月。乾旱來臨時,會結出新的果實,落在地上,等待雨季。

在非洲沙漠中的綠洲,有名叫海棗的植物生長,它屬於棕櫚科喬木,其果實可食。

美洲荒漠中,多仙人掌、仙人鞭、龍舌蘭等多肉植物。

澳大利亞有鹽質荒漠,金合歡、木麻黃和桉樹生長其中。木麻黃,為喬木,枝條綠色,不見一葉,實際上,其葉小如鱗,人稱「枝條樹」。我國廣東南部海岸引種了木麻黃,用以防風。又有黃萬年青,此植物屬百合科,形態奇異,其主幹高約2~3米,幹頂叢生密草狀細長葉,人稱「草樹」。

在阿拉伯沙漠裡,有「風滾草」。這種植物有許多分枝。花開在枝葉的腋下。整株植物可以聚成一團。風一吹,全株連根拔起,隨風翻滾,滾下果實,達到散播果實的目的。

亞熱帶檀物與人類關係密切

亞熱帶經濟植物較多,果樹植物、材用植物、蔬菜植物、油料植物、花卉植物等非常豐富,與人類關係密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紅豆杉,種子和花都很美麗,為珍稀植物。其種子可入藥,其木材用處大,是我國寶貴的植物資源之一。據報載,廣東乳源瑤族自治縣曾有過800歲的古紅豆杉被不法分子盜伐。當地共有10萬多株紅豆杉。

相關焦點

  • 亞熱帶植物竟然生長在大連的這個「洞」裡
    記者從大連市自然資源局了解到,目前保護區共生長有1104種植物,其中包括十餘種亞熱帶植物,據了解,仙人洞保護區獨特的地域小氣候造就了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 亞熱帶植物——日本紫珠 地處溫帶卻生長著亞熱帶植物 仙人洞自然保護區是全國成立比較早的保護區之一,豐富的植被資源得益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 釋疑 | 亞熱帶不屬於五帶
    而亞熱帶不屬於五帶之一,亞熱帶位於溫帶靠近熱帶的地區(大致23°26′N-40°N、23°26′S-40°S附近),通常也有人認為亞熱帶屬於五帶中的溫帶。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但最冷月在0攝氏度以上,另外它的植被是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另外熱帶的代表土壤是紅壤,亞熱帶是磚紅壤。
  • 植物所在亞熱帶森林群落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歷史上,中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經歷過頻繁、大規模的人為幹擾,絕大部分原生性植被,特別是低海拔地區的原生地帶性植被多已消失殆盡,少量保存的原始林也大多破碎化嚴重,亟需開展保護和修復。然而,由於對亞熱帶森林群落多樣性維持機制缺乏足夠的認識,如何保育和修復我國各類退化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面臨著核心理論「瓶頸」。
  • 生態建設丨廣東南嶺 亞熱帶勝境
    日前,中國綠色時報融媒報導組來到廣東南嶺,感受「五嶺逶迤騰細浪」的豪邁,探尋這一片亞熱帶勝境的自然之美。粵之巔——石坑崆珍貴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嶺是我國南部最大的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橫亙在廣東、湖南、江西、廣西4省區之間,東西長約600公裡,南北寬約200公裡,主要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5條山嶺組成。
  • 奇怪的植物
    我敢打賭,整個頭條裡認識這種植物的人不會超過100個!!! 在蒲江的山中發現的一種奇怪的植物。長長的藤纏繞在大樹上。
  • 美國密蘇裡植物園 亞熱帶溫室雜記(三
    難得一見的東亞植物五小葉槭密蘇裡植物園是全球植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之一,對東亞植物區系的研究也名列前茅
  • 亞熱帶生態所揭示密度影響溼地植物對乾旱脅迫的響應機制
    密度是影響植物生長及群落結構的重要因子,但其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由於對光照、養分等資源的競爭限制植物生長,另一方面較高的密度可通過改善微生境促進植物生長。受季節性水位波動的影響,溼地植物常面臨洪水和乾旱雙重脅迫,但密度如何影響植物對乾旱脅迫的響應仍不清楚。
  • 辨析:熱帶季風氣候VS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VS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在亞熱帶氣候中,有兩種氣候類型,一種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另一種是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分布上也都分布於亞熱帶大陸的東岸。它們的區別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東亞地區最為代表性。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氣候特點是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
  • 天文學家發現來自附近恆星奇怪的無線電信號
    打開APP 天文學家發現來自附近恆星奇怪的無線電信號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05 09:01:45 天文學家在地球附近遇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
  • 為什麼曾經地球亞熱帶會出現冰川,兩極又出現熱帶動植物?
    比如我國的亞熱帶地區就找到了山谷冰川。發現於兩極地區的化石告訴我們,最熱時,熱帶動植物也出現在兩極。兩極發現的煤層可以證明,這裡曾經溫暖如夏。那麼如何形成亞熱帶的冰川呢?熱帶氣候又怎樣在兩極地區形成呢?對此,科學家眾說紛紜。一是地球內熱說。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裡面溫度和壓強都很高,內部的能量會適時釋放出來,比如火山噴發、溫泉等意味著地球釋放能量。地球的此類活動導致某些地區氣候的異常,因此歷史上不同階段表現冷和熱。
  • 遊戲中那些 「奇怪」的植物
    龍會長:在遊戲中的植物和動物千奇百怪。除了一些以真實植物形象作為藍圖設計之外,大部分植物都形狀怪異,除了被「觀賞」之外,也充當敵人的角色,冷不丁的就從你背後偷襲一波,甚至有的植物比人類敵人還難對付。 比如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裡各種各樣的奇怪植物:憤怒果,匹哈特,大德庫巴巴。
  • 大連西郊,除了環境優美,還發現了奇怪的植物,我竟然只認識一種
    大連西郊的西山的一處,這個地方非常隱秘,估計除了附近住的人外面的人根本進不來,不知道,環境優美!空氣好!忘了多拍幾張照片了!森林裡發現不少植物,卻只有一種叫上名字,其中還發現一種奇怪的植物?傘狀,第一次見,你認識嗎?
  • 科學家稱,植物在人體屍體附近生長時會做些奇怪的事情
    「這導致我們將植物視為人類分解的指標。」根據《植物科學趨勢》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正如CNN報導的那樣,樹木和灌木冠層可以指導搜索和救援小組找到遺體。研究人員寫道,當它們分解時,人類遺骸會形成「屍體分解島」,從而改變周圍的土壤,根和葉。這些更改甚至可以「遠程檢測」。
  • 神奇植物在這裡
    面對惡劣環境,植物如何逆境求生?遭遇生物威脅,它們又該怎樣一戰到底?在大自然,植物每天都在面臨挑戰,為了生存,它們使出渾身解數。在北京世園會植物館,記者遇見了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神奇植物。
  • 稻田生態系統碳氮關鍵過程研討會在亞熱帶生態所召開
    10月14日至15日,「稻田生態系統碳氮關鍵過程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會議由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葛體達主持,來自法國農業科學院、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亞熱帶生態所等多家單位的3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
  • 東京||一種特殊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通常我們認識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是這樣的——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溼潤……        為什麼上海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
  • 奇怪的蘭花
    科普1、蘭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蘭花(別稱:中國蘭、春蘭、蘭草、蘭華、幽蘭、山蘭、國香、空谷仙子、香祖)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的比較!
    在亞熱帶氣候中,有兩種氣候類型,一種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另一種是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分布上也都分布於亞熱帶大陸的東岸。它們的區別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東亞地區最為代表性。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氣候特點是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
  • 世界上最奇怪的12種舌頭,最最奇怪的是舌根竟長在屁屁附近!
    但舌頭和動物一樣,也是千奇百怪,多姿多彩,就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奇怪的一些舌頭吧。這是藍舌石龍子,又叫巨柔蜥,有著巨大的藍色舌頭,其主要作用嘛,你可能根本想不到,是用來嚇退那些想吃它們的掠食動物的。實際你可以想像,假如你想吃它,它突然張大紅色的巨嘴,露出藍色的巨舌,你還有膽量下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