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70年來交通工具的變化歷史,看看你是不是都用過?

2020-12-06 騰訊網

今年是我國建國70周年。

70年來,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是從無到有,從弱變強,歷經幾代人嘔心瀝血的辛苦付出。

比如,交通事業的發展,就是如此,特別是交通工具的演變,折射出了我國由弱變強的偉大改變。

那我們來看一看,這70年來,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經歷了哪些變化?

看看哪些是你夢回兒時,純真記憶裡的「夥伴」?

哪些是你曾經朝思暮想,如今已經擁有的生活「伴侶」?

一、建國前夕的40年代

建國前夕的40年代,老百姓經過多年戰火的摧殘,幾乎都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更別奢求有什麼好的交通工具了,人們出行幾乎靠雙腳。

情況好些的,家裡有牛、驢和騾子之類的,或騎或做成畜力車,省些腳力。

大城市裡,情形稍好些,可以多點選擇。

比如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裡,對當時北平百姓的生活情形這樣簡單的描寫過:

人們吃混合面、野菜、草根……穿的大都是布衣,經常打補丁,住的是平房,北京住在大雜院和四合院中,交通工具是人力車、噹噹車(鐺鐺車)、自行車、馬車、牛車。

二、建國後的50年代

建國初期,國人面對的是一個百業待興的爛攤子,一切工業基礎都很薄弱,甚至為零。

馬車、牛車、自行車、人力車,以及步行,是當時主流的交通工具。

特別是馬車和自行車,一個生產隊最重要的財產,可能就是一輛馬車。

一個部門單位,或許也只有幾輛自行車。

1950年7月5日,我國第一輛自行設計和生產的自行車品牌——飛鴿牌誕生。

從此,自行車王國的名號開始在這裡紮根。

1958年5月5日,新中國第一輛轎車——「東風」牌汽車從吉林長春一汽下線。

但是轎車在那個時代,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遙不可及、甚至想都不敢想的夢想。

在大城市裡,比如北京和上海,有軌電車已經有很多年歷史了。

但在剛解放時,北京的有軌電車已瀕臨癱瘓。

1959年3月10日,北京內城的有軌電車全部停運,讓位給新登場的無軌電車。

從此,人們的出行,有多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整個50年代,一批鐵路線的建成通車,為日後中國鐵路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60年代

60年代無疑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年代,也是中國現代史最重要的年代,它影響了以後社會發展進程。

在農村,牛馬車等畜力車和步行,仍然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自行車開始進入大眾的生活,但它屬於家庭財產中的大物件,需要省吃儉用多時才買得起。

而同時代的香港,已經有雙層大巴電車,在市裡穿梭。

1965年7月1日,我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正式開工。

1969年9月20日,地鐵一期工程建成開通,從此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四、70年代

70年代,是一個轉變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發生著改變。

交通工具方面也發生著明顯的改變。

新型公交車的出現,改變了中國城市出行格局。

自行車成為了出行主力軍。

那個時候,家裡擁有一輛自行車,就像現在家裡擁有一輛汽車。

而最初的自行車也是需要憑票供應,憑票購買。

沒票的人,也會選擇自行組裝,到市場淘換零部件,以求化零為整。

但組裝成功後也需要拿主要的零部件發票去交警部門「上牌」,才能合法上路。

那個時候,一輛自行車,載著一家幾口,也載著一車幸福。

70年代末,改革開放開始了,一批批非國有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自行車的生產和數量,也得到爆發式的增長。

因此,自行車王國的稱號,開始逐漸響亮。

1979年,廣州籍香港商人在廣州創辦全國第一家大規模民用計程車公司。

從此,「招手即停」,開始風靡廣州,並逐漸影響全國。

五、80年代

隨著改革開放的的逐步深入,外出打工已成為鄉下人越來越多的選擇。

由於出行路途遙遠,火車已經成為他們的首選。

不同於打工仔,商務人士和出國的人,飛機已成為他們不二的選擇。

自行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完全離不開的好夥伴。

也讓自行車王國的名號,譽滿全球。

在城市交通中,計程車的數量瘋漲,已經完全成為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但除了個別大城市外,計程車還是以麵包車為主力車型。

80年代中後期,摩託車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你人生中的第一輛摩託車嗎?

1988年10月31日,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從此,高速公路的出現,改變今後人們的出行習慣。

在很多地方的鄉下,農用拖拉機早已代替笨拙而緩慢的牛馬車畜力車,成為農活和出行的好幫手。

六、90年代

進入90年代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進行,港臺文化和日韓文化開始瘋狂進入並洗腦著當時年輕人的思想。

從城市到農村,從沿海到內地,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的出行方式也有著多姿多彩不同的選擇。

由於外出打工變成了一種趨勢,每年的過年回家的人也越來越多。

春運也由此而生,鐵路火車就成了主力軍。

時至今日,每到過年前後,「人類大遷徙」仍在不停上演。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車的歷史使命仍在繼續。

但摩託車開始在普通家庭中普及。

「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開始喊出。

也為農村的發展變革,唱響了基調。

私家轎車也逐漸開始進入人們的家庭生活中,就像當初自行車開始進入人們生活中一樣,是當時人們家庭財產的「大物件」,所以還未完全普及。

在城市道路的滾滾車流中,大多儘是計程車和麵包車,在互相爭鳴。

外國品牌的汽車,開始在中國布局。

國產品牌的汽車,卻寥寥無幾。

公交車的載客量也在逐年創新高。

同時,飛機、輪船的頻繁出入,也刻畫著越來越密的航線線條。

七、新世紀00年代

新世紀的到來,帶來了新的氣象,更讓國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自行車的保有量雖然還很龐大,但它的社會地位,也漸入谷底。

摩託車成為鄉下人出行的主力軍。

汽車的保有量,有如火箭衝雲般大跨越式提高。

所以私家車已成普遍的存在,但大城市的道路變得越來越窄。

2000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1.6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三。

2008年,和諧號動車組上線,開啟了我國鐵路運輸的新篇章。

從此,「綠皮」車廂火車,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各大一二線城市,紛紛興建和擴建地下鐵路建設。

地鐵有無或者是否發達,這仿佛成了一個城市經濟水平的象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飛機出行的優勢,被逐漸發揮出來。

國人和世界的聯繫,也愈發緊密起來。

八、即將走完的10年代

步入10年代以後,我國的各項交通工具的發展,空前繁榮。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發達,新的創業和商業模式層出不窮。

網約車和共享經濟的出現,一次次刷新人們的認知。

網約車完全打破計程車「招手即停」的行業傳統壁壘。

共享單車也仿佛給瀕臨死亡邊緣的自行車廠打了一針強心劑。

各大城市已經限摩,摩託車正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

電動車卻仿佛一夜之間佔領了摩託車退卻後的市場,成為千家萬戶的新寵兒。

私家車的保有量每年都創歷史新高,到2019年上半年已近2億輛。

在各國汽車品牌紛紛搶佔中國市場的圍攻下,自主品牌也已紛紛崛起,甚至能和他們一較高下。

各種豪華的或親民的品牌;各種SUV、轎車和跑車的車型,讓人眼花繚亂,如今已形成很有魅力的汽車文化。

截至2018年12月28日,中國高速公路總裡程已達14萬千米,位居全球第一。

同樣在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3.1萬公裡以上,其中高鐵2.9萬公裡以上。

如今的動車、高鐵,不僅造福我們國人自己,甚至已經走出國門,成為中國的驕傲。

總之,無論是航空、水運,還是陸地上各種交通工具,我國不僅呈現出高強大的新局面,還向科技化、智能化方面轉變,很多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關焦點

  • 德國市場十大切削工具品牌銷量排行出來啦!看看你都用過哪些~
    2018年6月底,德國機械商協會(VDW)精密工具分會(Przisionswerkzeuge)及《工具》雜誌(《werkzeuge》)發布了德國市場上各切削工具品牌的銷售排名。小編根據這份排名,為大家盤點了一下在德國市場上賣得最好的十大切削工具品牌,快來看看你都用過哪些品牌的產品!
  • 我的世界:交通工具的進化史,玩過這個黑科技的人,都是遠古玩家
    我的世界這款遊戲裡面,玩家們在很多時候,都是使用雙腳去丈量大地,但這並不代表,遊戲之中沒有交通工具這一種說法,相反,隨著版本的更新,玩家們的交通工具也有了極大的變化。2010年6月18日,礦車被加入了遊戲。剛開始,它們只能用於存儲,就像箱子一樣,但是這個功能還沒確定一周的時間,就被取消了,後來的礦車就成為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了,隨後TNT礦車、漏鬥礦車、動力礦車、甚至是命令方塊礦車都加入到了MC裡面。
  • 我讀︱以70天寫70年:從「小瞬間」看以色列的「大歷史」
    以色列建國70年之際,一系列建國主題的著作問世,《創造以色列歷史的70天》([法]薩洛蒙·馬爾卡著,馬秀珏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就是其中之一。該書以很強的畫面感來呈現特殊的歷史節點,由於選材獨特、視角新穎,讓讀者沉浸在一種「不露聲色的感動之中。」
  • 這10 個 Python 可視化工具,你都用過?
    經過十幾年它任然是Python使用者最常用的畫圖庫。它的設計和在1980年代被設計的商業化程序語言MATLAB非常接近。 由於 matplotlib 是第一個 Python 可視化程序庫,有許多別的程序庫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上或者直接調用它。
  • 飛機已經成為主流交通工具,你看看中國還有多少人沒坐過飛機?
    成為了當今的交通工具之一。可以說,飛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安全但是又最危險的一種交通工具。所以,各方面檢查都是非常的嚴謹。危險也是同理,如果一旦出事,必然無人生還。飛機是否已然成為了我國人民出去遊玩的一種主流交通工具呢?其實不然。根據國家的一則數據顯示所得之。
  • 看動畫學英語,學習交通工具的表達
    日常生活中,交通工具已經成為了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我們都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小朋友們對交通工具也十分感興趣,相信不少寶貝的玩具寶箱中也不乏各式有趣交通類玩具車:消防車,計程車,小汽車,貨車,直升機等等。這些交通工具用英文怎麼來表達呢?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英文原版系列動畫——卡爾的洗車房。
  • 交通工具簡筆畫大全,超級實用又有趣的幼兒簡筆畫練手素材!
    從古到今,交通工具發生了許多變化,從依靠雙腿行走到騎馬代步,再到馬車的應用、自行車、摩託車、汽車、飛機、火箭、乃至宇宙飛船……人類的智慧真的是無所不能,無處不在。在歷史的發展長河當中,發明者經歷了不懈的努力與奮鬥,一次又一次的發明改良創造中,還會出現什麼樣的奇蹟都是無法預計的,你有想像過未來的交通工具會變成什麼樣嗎?本篇文章,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組關於交通工具的簡筆畫教程,小到自行車,大到飛機,不怕你學不會,就怕你不仔細看哦。好啦,趕緊跟小編我一起來看一看吧!
  • 貝加爾湖是不是清朝弄丟的?看完這段歷史,你就明白了!
    那麼,貝加爾湖是不是清朝弄丟的?看完這段歷史,你就明白了! 應該說,整個元朝時期,貝加爾湖都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就發生了變化。 明初,曾經在東北設立過奴兒幹都司,不過整個機構管理的區域,也不包含貝加爾湖。明朝時期,統治階級有個想法,認為奴兒幹都司管理的區域是蠻荒之地,管理起來費很大力氣,還沒有啥收穫,後來這個機構也就荒廢了。所以說,從明朝開始,貝加爾湖就離開了中國。那個時候的貝加爾湖,主要是殘元衛拉特部落和韃靼人的地盤,沙俄崛起後慢慢取而代之,成為沙俄的實際控制區域。
  • 這些亞馬遜選品工具,你都用過嗎?-雨果網
    從選品角度來說,Google Trend是我們分析整體類目的需求情況,跟蹤產品發展趨勢的重要工具,你可以在Google Trends跟蹤某個關鍵詞的發展趨勢,對比不同關鍵詞的熱度,從而對自己的產品和關鍵詞進行優化。 3.
  • 建國前氣象災害歷史資料數據集整理完成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韓瑞報導 近日,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資料服務室承擔的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項目「省級及建國前氣象災害歷史資料處理」順利通過了業務驗收,建國前和建國初期(1898~1953年)中國多個氣象觀測資料數據集整理完成。
  • 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寫下的《建國方略》,今天都實現了嗎?來看看
    100年前,孫中山先生寫下了《建國方略》一書。在書中,他對中國的未來做了如下規劃(其中一部分):1.建成十萬英裡鐵路,百萬英裡公路。2.建設三個吞吐量等同於紐約港的世界級大港。3.歡迎關注作者,每天為你送上不一樣的歷史!——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70、80、90 上學裝備,用過這些裝備,證明你老了!
    世界上過得最快的時間莫過於放假到開學,世界上過得最慢的時間莫過於開學到放假!正值9月開學季,據說學霸已經摩拳擦掌準備佔領光榮榜,而學渣已經在盼望著寒假。同學,你感受到了來自校園的召喚嗎?對於同學來說,開學最討厭的事情是補作業,但是最喜歡的事情是準備學習用具。
  • 重慶交通大學70周年校慶公告(第1號)
    1951年,鄧小平同志主持的西南軍政委員會為建設大西南、修築川藏路設立了西南交通專科學校,重慶交通大學由是肇基。以首任校長穰明德為代表的創校先輩,用智慧和熱血詮釋並踐行著偉大的「兩路」精神。1960年,成都工學院土木系、武漢水運工程學院水工系和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併入,組建重慶交通學院,面向全國招收本科學生。1972年,與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合併。1979年,恢復重慶交通學院建制。
  • ...可以用幸福、跨越和巨變這三個詞來回顧怒江州在這70年裡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全州各民族不懈努力,怒江州60%的地區和人口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7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xinhuanet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對於中國來說,這70年是一個不斷創造偉大奇蹟、徹底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歷程。
  • 2020年十一國慶節會有閱兵嗎?2020年是建國多少周年
    2020年是建國多少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有時也簡稱作國慶節、國慶,是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設立的節日,慶祝日期被定為每年的 10 月 1 日。
  • 李雪琴「表白」王建國,太甜!你有你的選擇,而我選擇王建國
    「你說宇宙的盡頭有沒有可能是盤錦?」最近很火的脫口秀演員李雪琴在節目中吐槽她媽媽的催婚暗示。原來,李雪琴的媽媽聽說了一建鐘琴CP(王建國和李雪琴),又知道王建國是東北盤錦人,就迂迴暗示了一把。「你看北京有啥好,咱東北地大物博還有王建國。」
  • 北京的周口店猿人遺址你是否去探尋過近百萬年前的歷史遺蹟
    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到處都存在著我們已知和未知的歷史足跡。已知的歷史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研究先人們給後人留下的寶貴「財富」,而那些未知的讓我們懷著虔誠之心去探尋更多未解之謎。 在我們美麗的首都北京同樣存在著一個被發掘的歷史遺蹟,那就是周口店猿人遺址。
  • 你可能都用過,但卻不知道它是AR軟體!
    說起AR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到底什麼是AR?AR能用在哪裡?我們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說了這麼多,不如來點實際的,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你可能用過,但卻不知道是應用AR技術的軟體。AR 導航對於用戶而言最大的變化就是直觀性,在真實的路況信息中,實時出現一些虛擬指向箭頭來更直觀地引導我們前進。World BrushWorld Brush 可讓用戶在現實世界中繪製 3D 形狀和設計。
  • 男人是不是對你有意思,看看他給你的備註就知道了
    我的答案是不是有很多的懸疑之處?有沒有好奇心?拿出你的好奇心來研讀一下我的經驗吧!QQ備註如果一個人把你的QQ號備註的非常親暱,那麼說明了你在這個人心裡的位置了,我們就先從朋友說起吧,如果你的好閨蜜把你備註的讓你感覺有一些搞笑時,那麼我相信,她是在用備註來展現你在她心目中的位置。
  • 為何都說王莽是穿越皇帝?看看他發明的這些逆天工具,你也會相信
    數千年中華文明誕生過不少皇帝,他們有些被冠以賢德,有些被書以仁厚,當然,也有那些或殘暴、或庸平的主兒。但如果是說有一個帝王被賦予「穿越」的名頭,是不是感覺很不一般呢? 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位皇帝,連讓研究他的史學家都為之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