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輪椅受表彰,一個40歲安徽男人的打拼。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
25年前的正月,安徽潛山縣,15歲的黃勇在爺爺家過了春節。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道別時,爺孫倆抱著哭了很久。中風癱瘓在床的爺爺口齒不清,黃勇卻聽清楚了一句話: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活下去,對普通人不難,對患有先天性血友病的黃勇而言,卻不易。如今,黃勇不僅兌現了對爺爺的諾言,而且成了全國勞動模範。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黃勇坐著輪椅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他是怎麼做到的?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
原來,黃勇是淘寶店主,店鋪主營家紡產品,年銷近300萬。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獲得表彰的全國勞模,至少有16人都是網店店主,是淘寶商家。
他們中,有來自山東農村的婦女,用一家淘寶店撐起全家生活,還幫鄉親帶貨脫貧;有湖南妹子把當地工藝品賣到全世界,帶動2000多人就業;有人是堅韌的逆襲者,虧損百萬後開淘寶東山再起,為3000蟹農賣掉價值4.84億的螃蟹。
儘管起點很難,過程很難,但他們無一例外,通過努力為自己贏得了人生新機會。
數度穿越鬼門關,40歲殘疾男人開網店成勞模
爺爺的墓碑在山上。兩年前,黃勇讓家人輪換著背上去了一次。那天,黃勇在爺爺墓碑前說了好多話。他說,您沒有白疼孫子,當時孫子也是因為病危不能見您最後一面。現在,我已經能夠自食其力,能夠好好地活下去了。
因為重病,黃勇曾無數次在死亡邊緣徘徊。最嚴重的一次,他還寫好了遺書。由於需要不斷輸血治療,黃勇三天兩頭進醫院。家中負債纍纍,他初中時還因病情加重被迫離開校園。
他找過各種各樣的工作,都因為身體原因被拒絕了。「他們都覺得我是個不定時炸彈,隨時會發病。」後來,黃勇也開過代銷農資的小店,裝貨卸貨需要父母幫忙,一年到頭也賺不到什麼錢,第二年就放棄了。
黃勇一度迷茫,找不到合適的出路。縣殘聯工作人員建議他開網店,一個在家就能做的工作。2007年,黃勇又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殘疾小夥子開網店的事跡,被震動了。那是他第一次知道電商。在這之前,他從沒有接觸過電腦,但是他當即決定:就開網店!
電腦是親戚借錢買來的,學電腦是鄰居發小教的——從註冊支付寶開始。日復一日地鑽研,黃勇從毫無經驗開始,一步一步學選品、上架、推廣。不懂經營就不斷請教其他商家,產品不熟就反覆閱讀說明書,顧客不滿意,他包退包換,不讓顧客花一分冤枉錢……
十多年的時間,早有人放棄離開,黃勇堅持了下來。如今,他的網店年銷售額已近300萬元。店鋪信譽也升至三皇冠,成為水星家紡A級分銷商,在品牌分銷商中排名第一。
幾年前,曾經教他電腦知識的兒時發小從大城市回老家,當起了黃勇網店的客服。他說:「我當初認為,你連電腦開關機都不會,怎麼可能開網店?但是為了不打擊你,不打擊你的父母,就教你基本的電腦操作。沒想到我居然成了你的客服。」
傳授電商經驗10000餘人次,不收一分錢
受病情影響,黃勇手關節會腫脹內出血時,只能用一隻手打字。發病時,為了能騰出手來打字,就在腳背上輸液。然而,相比於其他工作,開網店仍是最適合他的事業了。黃勇把很多時間都撲在網店上,旺旺「叮咚」在他聽來是最美好的聲音。
幾年時間,黃勇不僅還清了債務,還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如今,黃勇已有一個三口之家。妻子負責照顧家庭,黃勇負責店鋪的運營和推廣,還招了兩個客服。
黃勇說:假如時光倒退20年,他的人生只有兩個字——「活著」,但是如今他實現了「有尊嚴的活著」。雖然黃勇仍坐在輪椅上,但是他發現,他「站」起來了——能養家了。
然而,他的心思卻不止於此。黃勇想讓更多的殘疾人找到生存的方式和活下去的勇氣。
黃勇
雖然行動不便,如今黃勇還會經常會出去授課。今年上半年,黃勇開了個電商培訓教室,配備了10臺電腦。教室內,直播場地、拍攝器械、貨架等一應俱全。教室可容納20個學生,黃勇拉來兩個朋友無償授課,教完理論課還手把手教實操。
從2016年開始,黃勇就被潛山市殘聯聘為電商培訓師,通過網絡授課、培訓班講課、家中教學等形式,他累計義務培訓10000餘人次。
「每當我在殘聯看到那些來做康復的孩子,心裡都會非常的難受。我想如果我把網店開好,電商培訓教室辦好,就能讓這些孩子們的家長明白:殘疾的孩子不是累贅,他們也能有出路。」
如今,黃勇正在教會更多殘疾人開網店,他還註冊了公司,夢想做出屬於殘疾人的農產品品牌「皖源鄉」。
這些全國勞模同時也是淘寶商家
11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的全國勞動模範中,至少有16人同時也是網店店主,是淘寶商家。
其中,既有像黃勇這樣的殘疾人,通過開網店找到了謀生的方式,還幫助病友走出困境;也有不少來自貧困落後地區的農村婦女,靠著電商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帶動周圍人脫貧致富。
比如來自臨沂市蒙陰縣37歲的牛慶花。
接受表彰那天,牛慶花特意感謝了一個人——網店的第一個顧客。
五年前,牛慶花終於等來了第一筆訂單——十斤山楂。牛慶花至今還與這位客人保持著聯繫,並對他充滿了感激。「從第1個客人,到第100個,第1000個……慢慢地我才走到了現在」。
幾天前,村裡開會,村長當著眾人激動地說:牛慶花得了全國勞動模範,是我們村裡的大喜事。牛慶花則感慨:五年前要不是我參與了村裡組織的電商培訓,可能現在還在家裡種地。
牛慶花
由於家庭貧困,牛慶花初中畢業就輟學打工,婚後回家種地養豬,一幹就是10多年。五年前的那次電商培訓,改變了牛慶花的整個人生。如今,牛慶花的淘寶店每年能有近200萬的銷售額,還帶動全村16戶貧困戶脫貧。
今年3月份,疫情阻斷了傳統銷路,牛慶花還開始嘗試直播,如今每天都要抽幾個小時為家鄉的農產品特產直播帶貨。「直播可以更快速、精準地面對消費者。雖然現在直播間的粉絲還很少,但是我相信堅持下去一定可以的」,牛慶花說。
譚豔林
牛慶花之外,還有35歲的譚豔林。她通過開網店,把湘西工藝品賣到全世界,年銷量近3000萬,帶動2000多人就業——其中不少是留守婦女和殘障弱勢群體;33歲的劉超,放棄央企的「鐵飯碗」,回家鄉廣饒縣做農民。後來通過淘寶創業,帶動300多名婦女就業……
商務部最近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數據顯示,中國電商從業人員已達5125.65萬人。越來越多電商背景的普通人獲評全國勞動模範背後,是越來越多被改變的人生。新時代與新技術,正在帶來越來越多的幸運和機會。
編輯 徐藝婷